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论语/论语《季氏篇第十六》【释文及解读】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释文及解读】

季氏篇第十六16.1【季氏篇第十六原文】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季氏篇第十六

16.1【季氏篇第十六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释文及解读】

这是一个因讨论战事而被后人常常提起的典故:

季氏即将讨伐鲁国的附属小国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祭祀的,而且就在鲁国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但也没有办法。”孔子说:“冉求呀,古代史官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想想看,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刚才的话说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龟甲、玉器在匣子里存放着却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氏的领地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呀,君子痛恨那种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的人,自己想要那样做,却又一定要找个借口来为之辩解的做法实在可恶。我听说,大到国,小到家,从来都是不怕财富少,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因为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国家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达到这样的状况,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生活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呀!”

孔子历来反对轻易用兵,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更不同意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内问题,而是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

孔子要求弟子为政一定要推行仁政德治,否则就辞官回家。面对弟子的错误想法和做法,孔子总是竭尽全力给予指正、劝诫。不管能否改变事实结果,他总要指出问题的根本,找到事情的本源。

在这个故事中,孔子的几个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其一,强调“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这是负责任的表现。如果“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为官何用?用现在的话来讲,叫作“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其二,要有责任心,更要能找到责任,用孔子的话来讲就是如果“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这是谁之过错呢?这样,将责任心、事故责任和责任人都联系在一起,才有助于汲取教训、改进工作。其三,当领导做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追求协调和稳定,也就是要把构建和谐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其四,在任何时候,为官为政都要极力避免出“歪点子”和“馊主意”,防止决策失误。

内讧、内耗是典型的祸起萧墙。

16.2【季氏篇第十六原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做主来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做主来决定。由诸侯做主决定,大概过不了十代就要垮台;由大夫决定,过不了五代就要垮台。若是由大夫的家臣来做主决定,大概过不了三代就要垮台。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天下有道应该是一种和谐社会吧!这时礼乐规范、政令统一于天子,老百姓安分守己,不妄议朝政。而当社会混乱之时,礼乐规范以及出兵征讨之事都由诸侯说了算,这样的社会很少有历经十代而不消亡的。当诸侯的权力旁落到大夫和家臣手中的时候,很难经历三五代而不消亡。

在孔子看来,天下有道,和谐发展,最起码应该具备三点:其一是中央集权;其二是诸侯大夫不越权、不专权、不揽权;其三是老百姓不议论朝政。

在组织管理中,政令统一是很重要的原则,这样,各层级的管理者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整个组织既有活力,而又不会混乱。如果政令不统一,各层级各行其是,甚至各自为政,必然导致全局混乱,在这样的状态下根本就不可能打造出“百年老店”。

16.3【季氏篇第十六原文】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鲁国公室失去国家政权已经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之手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

如果说上一章是理论描述的话,这一章所分析的就是联系实际。

孔子就是想通过鲁国大权旁落大夫这一事实,说明天下无道以及“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的判断。

16.4【季氏篇第十六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能给你带来益处的朋友有三种,给你带来危害的朋友也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信的人交朋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这是会让你获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只能给你带来害处。”

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同亦不相为友。

正直的人、诚实的人、见多识广的人,是有益的朋友,应该多结交这样的人;走歪门邪道的人、溜须拍马的人、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人,应该远离这样的人。

广交际、慎交友应该是重要的交际原则之一。

16.5【季氏篇第十六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有益的爱好乐趣有三种,有害的爱好乐趣也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乐,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乐,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乐,这是有益的爱好和乐趣。而喜好骄傲,喜欢游手好闲,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爱好和乐趣。”

凡事都有两面性。孔子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把两面性具体化了。

人都有喜好的事情,在孔子看来,喜好也能分出损益来。有益的喜好,如用礼乐节制自己的情绪,谈论并欣赏别人的优点,喜欢有许多贤良的朋友,这些都能帮助自己不断进步和提高。相反,整天骄傲自满、游手好闲、好吃好喝,则是极其有害的习惯和爱好,因为这些爱好只能导致人消沉堕落。

16.6【季氏篇第十六原文】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没长眼睛,跟瞎子没什么两样。”

人常说:会说话的想着说,不会说话的抢着说。要避免祸从口出,不仅要注意说话的内容,也要把握说话的时机。

孔子在这里主要告诉我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需要正确把握时机:不到说话的时候一定不要说,没有点明要你说,没有问到你,没有请你发言,说明还没有到你说话的时候,属于“言未及之”,如果这时说了,说明你急躁或有意急于表现自己;需要你说话,请你发表意见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表明自己的观点,如果这时你故作姿态,不表明立场,隐而不发,闭口不谈,就会使人感觉到你做人不光明磊落,城府深不可测,会让人觉得你不可捉摸;说话时还要眼观六路、察言观色,如果不看领导脸色随便说话,就是没眼色。

这不仅仅是经验之谈,更不是让人们变得世故圆滑。

16.7【季氏篇第十六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动辄大打出手;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抵御诱惑的过程,生命的历程就是与不同的诱惑抗争。少戒色,壮戒斗,老戒得,是经验之谈,更是金玉良言。

年少之时,血气未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心理成长和身体健康发育;身体发育成熟后,要注意避免与人争斗、好胜逞强;及至年老,应该知足常乐,不能贪得无厌。

16.8【季氏篇第十六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活一世,不犯错误很难,要少犯错误却是可以做到的。孔子就给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建议:人活着应该有所畏惧。

对有修养的君子而言,孔子认为有三个方面的事情是应该敬畏的: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

敬畏天命,人们才懂得尊重规律,顺势而为;敬畏大人,人们才懂得尊重,才能长幼有序,才能在秩序和规则中和睦、和谐相处;敬畏圣人之言,才能从别人的经验中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才不会重蹈别人失败的覆辙。

相反地,狂妄小人无知也无畏,不知天命也不敬畏天命,不懂得尊重别人,也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听不进别人的话,还常常出口伤人。

不知有所敬畏、有所恐惧的人,是很危险也很有危害的人。

16.9【季氏篇第十六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我们不能要求孔子对任何问题都看得很清楚,甚至很深刻,更不能要求孔子的思想和观点永远正确和科学。我们不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但我们肯定人的天赋和智商有所不同。

基于此,从教育思想理论的角度来看待孔子的这段言论,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作为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很注意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学生之间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也许是这样的经验积累多了,孔子便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做了一番概括:有些人很有天赋,智商很高,这是学习的上等材料;有些人接受知识很快,理解能力强,是次一等的材料;有些人平常不主动学习,只在遇到困难后才学习一些相关知识,这样的人就更低一层次了;那些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肯学习的人,基本上不是学习的材料。

16.10【季氏篇第十六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释文及解读】

君子有九思,是孔子强调个人修养思想的又一典型表现。正确理解这一思想的关键点是“有”和“思”。有无之“有”在这里可以引申为应该、必须、需要等,“思”可以理解为思虑、思考、考虑、反思等含义。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孔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描述如下:

孔子说:“君子应该对九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并认真对待: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看清楚了;听别人讲话,要提醒自己是否听清楚了;要注意自己的脸色是否温和,容貌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坦诚;做事时,要思考是否敬业、有责任心;遇到疑问,就要考虑应该向别人询问请教;愤怒时,要考虑到可能导致的后果;获取财利时,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准则。”

当一种思想主张具体化到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与人们的言谈举止息息相关的时候,它的生命力就很旺盛,它的要求也很容易被人们在实践中运用。

16.11【季氏篇第十六原文】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为,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过这样的人,也听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道义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过这种话,却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孔子继续阐述自己的道德观和修养思想。他希望人们都能够建立起符合道义的价值观、是非观,并体现在行动中。试想,如果每一个人看到别人的善举时,就惭愧自己为什么没有做到,而看到不良行为,就犹如不敢把手伸进开水中那样恐惧,这个社会该是怎样的状态呢?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艰难,孔子说这样的人他见过,这样的话他也听到过。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和境界,要求更高一些:坚持潜心修炼以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然后通过义举来推行自己的主张、贯彻自己的思想。有这种想法、说这种话的大有人在,而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却没有出现过,真的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16.12【季氏篇第十六原文】

齐景公有马干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释文及解读】

齐景公有数千匹马,死的时候,百姓们却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虽然一无所有,最后饿死在首阳山,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借事说理的故事。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物质财富的多少不足以让人羡慕,哪怕他一无所有,但只要他有气节、有精神、有道德,人们还是会怀念和称颂他的。

16.13【季氏篇第十六原文】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释文及解读】

伯鱼,也就是孔子的儿子孔鲤。陈亢问伯鱼:“你在你父亲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院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就赶紧回去学《诗》。又有一次,还是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院走过,他又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就赶紧回去学礼。我就遇到过这两件事,不知算不算特别的教诲。”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我提了一个问题,却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到了关于《诗》的道理,听到了关于礼的道理,还听到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又是陈亢与孔子的弟子之间谈论老师的故事。不过这次有点特殊性:对话的一方,那个叫伯鱼的人,身份比较特别,他既是孔子的学生,又是孔子的儿子。正因为如此,陈亢才直接提问孔鲤,是否从他父亲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孔鲤回答说没有,只是告诉陈亢曾经发生过的一些事情。既为师又为父的孔子,曾与孔鲤在庭院之中谈论学《诗》、学礼的问题。听到儿子尚未学习的回答后,孔子就像对待其他弟子那样,只是简单地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鲤从中理解了《诗》和礼的重要,就开始学习。仅此而已。

陈亢却从这看似简单的回答中发现了很有价值的内容,用他自己的话说,问一个问题而收到三点启示,真的是物超所值:明白了《诗》的道理,知道了礼的重要,发现了君子不偏爱的高尚品质。

16.14【季氏篇第十六原文】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释文及解读】

什么叫礼制?什么是礼的规矩?孔子用类似“案例分析”的形式回答了这个问题: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则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别国人则称她为寡小君,而别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