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论语/论语《八佾篇第三》【释文及解读】

论语《八佾篇第三》【释文及解读】

八佾篇第三3.1【八佾篇第三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释文及解读】孔子谈到季氏时说:“他竟用八排八列六十四人的乐舞组合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能狠心做出来呢?”按照当时的礼制,只有天子可以享受八排八列六十四人的乐舞组合,即所谓的“八佾”,诸侯可以享受“六佾”即四十八人的组合,而如季氏一般的卿大...

八佾篇第三

3.1【八佾篇第三原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谈到季氏时说:“他竟用八排八列六十四人的乐舞组合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按照当时的礼制,只有天子可以享受八排八列六十四人的乐舞组合,即所谓的“八佾”,诸侯可以享受“六佾”即四十八人的组合,而如季氏一般的卿大夫只能“四佾舞于庭”。所以单纯从现象看,季氏“八佾舞于庭”是犯规越制、礼坏乐崩的典型表现,这引起孔子不悦、不容是可以理解的。对于把维护礼制视为心中最神圣事业的孔子而言,面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做法发出呐喊,是必然的选择。就如同一个人在礼仪专家面前做出一些不合礼仪规范的举动,这位专家不会无动于衷,他要么指正,要么评价,不会视而不见。

若是深层次分析,孔子可能从“八佾舞于庭”这件事情觉察到了季氏内心世界不安分守己的意图、桀骜不驯的志向、无所顾忌的行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季氏“八佾舞于庭”这种在形式上的乱礼越制之举,也许是他有意放出的“探测气球”,也许是他一系列举动的序幕,他要挑战神圣、挑战权威、挑战世俗、挑战传统,因此孔子才不无忧虑地说:“这样的事情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通常把“是可忍,孰不可忍”理解为“这样的事情都能忍受,还有什么是不能忍受的”,这也能讲得通。以这样的观点来解读孔子这句话,意思是人们不能对季氏的做法听之任之,而是要抨击,不能让季氏得寸进尺、愈演愈烈、渐行渐远,否则后果才是真的不堪设想。

3.2【八佾篇第三原文】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释文及解读】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两句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三家的庙堂里呢?”

联系孔子对季氏“八佾舞于庭”之举的强烈反应,面对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祀典礼上明显的越制行为,孔子的言论就很容易被理解了。

3.3【八佾篇第三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释文及解读】

孔子感叹说:“一个没有仁德的人,怎么可能实行礼呢?一个没有仁德的人,又如何能够运用乐呢?”

礼、乐,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要知道礼仪规范,要懂得音乐,这是一个人修养程度的具体反映,但这又是外在的东西。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内心世界没有达到仁德的境界,没有好的品质和修养,他怎么会做到以礼待人,怎么能够鉴赏和运用音乐呢?

孔子强调礼乐,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更重视对人思想的修炼,对人精神境界的培养,这样内外兼修,共同提高,才有可能成为真君子,成为大丈夫。

一个有远大理想、想有所作为的人,一个重视修身齐家、有志于治国平天下的人,首先要从修炼自己的道德品质入手。

3.4【八佾篇第三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释文及解读】

鲁国人林放向孔子询问礼的根本。孔子说:“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说到礼,与其形式上奢侈铺张、讲求华丽,不如节俭一些好;遇到丧事,与其讲究仪式上周全,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礼的根本是什么,的确是一个大问题。怎么回答呢?孔子没有正面解释,而是启发人们从礼节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两个方面去思考。

孔子认为,如果把礼仪礼制仅仅理解为形式上的华丽奢侈、讲求规范,这不是礼的本质,倒不如俭朴一些好;这就如同有人办丧事一样,讲究规矩,场面很大,礼数很周全,但其内心并不真正悲伤,这种形式上的礼仪纯粹是做个样子给别人看。这怎么能算是礼的本质呢?温良恭俭让,不能只挂在嘴上。

看得出,孔子对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很反感,哪怕它反映的就是孔子自己一直提倡的。必要的形式是需要的,但只讲形式而背离了内容,绝对要不得。

3.5【八佾篇第三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释文及解读】

这一段文字,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关键是对“不如”作何解释。

第一种解读是这样的:

孔子说:“文化落后的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这一解读,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发展水平的问题。一些边远偏僻的地方因为种种原因经济上发展落后,文化教育没有很好普及,本就是一种自然的甚至是必然的结果,但不能因为“诸夏”有礼乐文明,就简单地以为即使“诸夏”没有了君主也比那些“夷狄”有君主要好得多。同样,也不能因为所谓的夷狄落后,就否认其君主的作为。因此,按照这种解读,我们要指出,孔子所说的是一种错误的、不可取的观点。

第二种解读是这样的:

孔子说:“那些偏远的夷狄之邦尽管落后,尚且有君主,不像我们这些地方,已经没有君主了。”

这一解读,表现的是孔子对当时各诸侯国家礼坏乐崩现状的担忧和哀叹。类似的哀叹孔子不止一次发出,所以我们相信,孔子在这里并不是以老大自居,而对夷狄之邦发出轻蔑的嘲笑。这与孔子的修养格格不入。遗憾的是,动辄以正宗、中心、老大自居,在今天却成为一些人趋之若鹜的行为选择。

3.6【八佾篇第三原文】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释文及解读】

冉有,亦称冉求,字子有,是孔子的学生。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神。孔子就对当时在季氏那里做事的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叹息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一系列层出不穷的乱礼越制的事情让孔子烦恼讨厌至极。这次又是季氏,他要举行原本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举行的祭祀名山大川的仪式。这件事情很快传到了孔子那里,孔子就对尚在季氏那里做家臣的冉求询问是否劝谏过。面对冉求的否定回答,孔子并没有直接指责季氏,也没有责怪冉求,而是哀叹泰山神枉为山神,竟不如普通人林放那样知礼。

是啊,孔子还能说什么,说了又有什么用?现在竟连他的学生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都不能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维护礼制的立场观点和应有的正义精神,孔子除了无可奈何,就只有哀叹泰山神不争气了:

堂堂一个泰山神,何等的神气!高高在上,只接受天子祭祀和诸侯的朝拜。现在,你也接受这些无名之辈、无耻之徒的供奉,你还知礼吗?鲁国有个叫林放的人,都知道来请教礼的根本并和我探讨,你怎么就这样来者不拒呢?你还是那个让人顶礼膜拜的泰山神吗?

这大概就是孔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是他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他借哀叹泰山神,巧妙地把自己对季氏所作所为的强烈不满、对冉求不敢坚持原则的极度失望、对那个叫林放的鲁国人的高度赞赏表达了出来。连泰山神都这么不知礼,不如一个林放,季氏、冉求就更不用说了,根本不值一提!

也许这就是孔子“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一句哀叹的全部含义!

3.7【八佾篇第三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人相争的事情,即使有,也不过像射箭比赛那样。射箭比赛,双方先相互作揖,然后上场。射箭后,又相互作揖退下来,一起饮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这段话同时有两个结论:“君子无所争”和“其争也君子”。

“君子无所争”,是因为以礼为根本。孔子和儒家思想强调谦逊礼让、彬彬有礼。这一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君子无所争,是说君子不会为一些鸡毛蒜皮之事与他人斤斤计较,君子坦荡荡,胸怀大志,心中装着礼和义,并且谦逊待人处世,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低调做人。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

“其争也君子”是说君子之争,是堂堂正正的竞赛,是光明磊落的竞争,是遵守游戏规则的竞争,是有序竞争,而非你死我活,更不会背后下毒手、开黑枪、放冷箭。就像今天的体育比赛,赛场上是对手,赛场外是朋友,真正是“揖让而升,下而饮”。

3.8【八佾篇第三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己矣。”

【释文及解读】

子夏向老师请教:“《诗经》上说‘会心微笑的脸是如此倩丽啊,黑白分明的眼睛是那样灵光啊,用素粉来装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就像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在仁义之后的事呢?”孔子说:“卜商呀,你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实际上子夏的问题集中在“素以为绚”这句话,因为“巧笑倩”“美目盼”无非是说脸蛋漂亮,眼睛明亮有神。但如果把“素以为绚”放进来——我斗胆揣摩——似乎有两种解释:其一是说这个人天生丽质,巧笑倩,美目盼,脸蛋漂亮,眼睛好看,不用刻意打扮,即使素装也还是那么绚丽多彩,这叫天然去雕饰;其二,赞叹这个人漂亮而且纯真,如同在没有经过染色的丝绢上才能描绘出绚烂多彩的图画。

孔子的回答也是围绕“素以为绚”展开的。孔子解释“素以为绚”的含义就是“绘事后素”,也就是先有白底的素绢,而后在上面绘画。

精彩也就由这里开始,子夏从老师的解释中很快感悟出更深刻的内涵:如此说来,礼乐也是在仁义之后才有的。

子夏的认识有一定道理。仁义是一个人内在的情操,礼乐仪式是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这种规范常常会随着道德情操的提高而发生变化。

能够从对《诗经》一句话的学习和理解之中感悟出“仁先礼后”,是令人欣慰的,所以孔子很高兴在一番启发后与学生继续讨论《诗经》的思想内容。

3.9【八佾篇第三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其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也能说出来,其后代宋国同样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夏朝是孔子心中的偶像,但作为夏禹后裔的杞国的制度并不足以反映夏朝的礼仪文明;商朝是孔子的理想追求,但作为商汤后裔的宋国的制度也不足以显示商朝的文明礼制。孔子感到有点遗憾和惋惜。他多么希望人们能够通过了解夏商的礼仪典章,更好地以礼约束自己的言行,同时他也渴求得到更多的资料来证明他所宣传和推广的思想观点言之有理、依之有据、行之有效。

3.10【八佾篇第三原文】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释文及解读】

禘(音帝),是古代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灌,是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再观摩下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让礼仪大师如此恼怒?大概只有一种解释,就是某种行为或活动极大地玷污了他心中神圣的东西,现实令他无法接受。

如果考虑到那时礼坏乐崩、犯上作乱的背景,再看看下一段的内容,我们应该能够理解孔子这种强烈的反应。

3.11【八佾篇第三原文】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释文及解读】

有人向孔子询问举行禘祭的一些规矩,孔子回答说:“我不知道。了解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东西抓在手里一样简单吧!”他以自己的手掌示意。

禘本是天子之礼,但在当时的鲁国也有禘祭活动,这让孔子很不舒服,却无力加以改变。所以借着有人询问关于禘祭规定的机会,他故意说自己不知道。可是他又不想错过宣传礼制的绝好时机,所以他话锋一转,紧接着指出,如果让懂得禘祭道理和规定的人治天下的话,一切都很简单——他动一动自己的手掌——易如反掌。

在孔子的思想深处,永远有这样一个理念,这就是:让那些懂得礼仪规范的人执政治国,就可以复归紊乱的“礼”,从而达到天下大治。

这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和追求,他一直为此而不断努力。

3.12【八佾篇第三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释文及解读】

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简单的语言,表达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敷衍的,也是不能代替的。

祭祀活动虽然是一种仪式,但它需要参与者投入情感,而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没有情感的祭祀活动纯粹只是做样子、走过场,这样的活动不举行也罢。更有甚者,现在一些人不注意这一点,比如在葬礼场合穿着鲜艳夺目的外衣,手机铃声个性十足而不关闭,言谈嘻嘻哈哈,与现场庄严肃穆的气氛极不协调。这既是对逝者的不敬,也是缺乏修养的表现。

一个“在”字,成为这段话的关键,它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和联想。参加参与是人在,祭神如神在,是心在。自己不能参加,尽管祭祀活动举行了,但对于自己而言就如同没有祭祀过一样,这叫“在状态”。

当现代人越来越习惯于用委托、授权、代表、代替等方式来处理一些原本必须自己亲自参加的活动时,我们是否应该用孔子的观点来检讨一下自己的行为呢?

3.13【八佾篇第三原文】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释文及解读】

卫灵公的大臣王孙贾问孔子:“有人认为,与其巴结管房屋的奥神,不如巴结左右幸福吉祥的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这样讲正确吗?”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得罪了上天,向谁祷告都白搭。”

孔子一直强调中庸,反对走极端。因此他认为你巴结这个而得罪另一个,或者巴结这个而不巴结另一个,都是不妥的做法。同时,你得罪谁都可以,就是不能得罪上天,因为得罪了上天,你还能祈求什么呢?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既是道德原则,也是处事原则。孔子所说的“天”,可以理解为“上天”,即自然,也可以理解为“君王”,引申为领导。违反自然规律,违反道义,违反天理,其结果必然是受到自然的惩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同样,你得罪了领导、上司,也不会有好结果,你的很多想法和愿望就无法被接受和采纳。

王孙贾为什么要和孔子讨论这一话题呢?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王孙贾向孔子咨询官场生存之策。当时卫国朝政在南子夫人把持之下,王孙贾以奥神喻卫灵公,以灶神喻南子夫人,自己究竟该站在哪个阵营,一时拿不定主意,就来向当时正好在卫国的孔夫子请教。孔子的回答很明确:不要既想讨好一方,又不想得罪另一方。与其左右为难,不如秉持自己做人的原则,不做伤天害理、昧良心的事情。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王孙贾向孔子暗示生存之道,要孔子讨好南子夫人。当时孔子在卫国避难,但不愿意与南子夫人套近乎。王孙贾以奥神喻卫灵公,以灶神喻南子夫人,意思很明确:老夫子尽管很想与卫灵公搞好关系,但卫灵公不理朝政,你不如与手握实权可以决定你前途命运的南子夫人搞好关系。面对王孙贾的暗示,孔子有自己的原则:任何时候我都不会丧失自己的做人原则,一个人昧着良心做事,巴结谁都没有用。

3.14【八佾篇第三原文】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夏、商二代并有所发展,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孔子肯定了周朝继承夏、商礼仪制度的做法,而且由于周礼丰富多彩,所以孔子表示自己推崇并遵从周朝的礼制。

王朝更替,时代变迁,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构成一个连续不断的进化过程,从来都是后继者有选择地继承、改造前者的成果。

对前人的成果完全肯定或全面抛弃都是极其错误和有害的做法。今天依然如此。

3.15【八佾篇第三原文】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谁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来到鲁国祭祀周公旦的太庙,每件事都要问个明白。有人就说:“谁说叔梁纥的这个儿子懂礼数,为什么他进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个遍?”孔子听到这样的议论,说了声:“这就是礼呀!”

其实我们今天也会对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发出不解的疑问:作为礼仪专家,怎么还要问个不休,似乎什么都不懂。那么,孔子为什么要“每事问”?有这样几种解释:

其一,“子入太庙每事问”,反映了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在太庙这样庄重肃穆的场所,不可以专家自居,更不能指手画脚,轻率地评说祭祀活动的做法。“每事问”的行为举止,向人们表明一种姿态:孔子很敬重这些活动。

其二,反映了孔子对礼仪知识“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孔子对周礼的掌握主要来自书本知识,用今天的话说叫作“理论知识”。入太庙,正好提供了把书本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提供了检验书本知识是否准确、可靠、全面的机会。孔子不愿意失去这样的机会,不厌其烦地“每事问”,就是想借此把礼仪知识真正弄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其三,反映了孔子为人谦逊和为人师表的品质。大家都承认孔子是礼仪专家,孔子也确实懂得比别人多,但进了太庙,还要不断请教有关人员,说明他谦逊好学,他是用自己的行为给包括他的学生在内的其他人做表率。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要注意向别人学习,向实践学习。

还有一点就是,孔子用“每事问”的具体行动,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息,他很尊重所有在太庙里主持祭礼的人。这就如同今天我们的领导干部每到一地视察时,总要听工作人员介绍情况一样,体现的是领导干部深入实际、平易近人、倾听意见、勤政好学的素质,而不是我们的领导干部什么都不懂。

3.16【八佾篇第三原文】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拉弓射箭却没有射穿箭靶,是因为力量大小不同造成的,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长期以来,人们把孔子的意思理解为:射箭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因为个人的力量有大小之分,这本身就是道理。孔子是以射箭为例告诉人们,对于周礼,只要肯学习就值得肯定,而不一定要达到很高的程度。

仔细推敲,这样的解释很难说得通。孔子的确是用射箭这件事说明道理。一个人瞄准靶心拉弓射箭,但箭头并没有穿透靶子,是因为力量不足。这说明什么问题呢?一个人要成就一件事,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行为,而且一定要倾尽全力,才能取得成功。有些人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不在于目标有问题,也不在于没有努力,而在于努力不够。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但只有志还远远不够,应该既有志,又有为,还要有力,三者缺一不可。

要成就一件事,不管大事小事,都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行动,要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既是态度,更是心理准备;“胜利在望”只能用来鼓舞士气,但不等于取胜;“功亏一篑”式的结局应引以为鉴,“行百里者半九十”“一息尚存,还要奋斗”应成为坚定不移的理念追求。

目标、行动、坚持是成功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3.17【八佾篇第三原文】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释文及解读】

子贡想取消每月初一宰杀祭祀用的活羊。孔子却不同意,他说:“赐呀,我知道你爱惜羊,但你也应该知道我爱惜礼呀!”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际,就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这就是“告朔饩羊”。当时,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告朔”已经成为形式。所以,子贡提出去掉“饩羊”。应该说这符合孔子对礼仪规范“与其奢也,宁俭”的主张,但孔子反对这种做法。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必要的礼仪规范还是有要求的,也表明了孔子维护礼制的立场。试想,本来“领导”不到场,就已经坏了规矩、乱了礼数,如果按照子贡的想法,再把形式简化,连祭祀的羊也“省略”了,那么,这个“告朔”仪式还有什么内容?所以,孔子尽管知道子贡有好生之德,但为了维护礼制,也只好拿羊开刀。

3.18【八佾篇第三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侍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谄媚。”

连孔子这样高境界、富有执着精神的人都不能看淡别人对他的议论,至少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君子坦荡荡,笑看风云淡,不要在意别人说什么等等,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何其不易,需要不断修炼。

第二,孔子是一个严肃、严谨、严格的人,待人事君都有礼有节,无可挑剔,但仍被看成是谄媚,说明世风日下到了何等不堪的程度。

3.19【八佾篇第三原文】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释文及解读】

鲁定公曾经问孔子:“君主应当怎样使唤臣下?臣子又当如何侍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使唤臣下,应当合乎礼制规定,臣子侍奉君主,要做到忠心耿耿、尽心尽力。”

鲁定公提出的君臣之道问题,其实质是如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上下级关系,比如,君臣关系、上下级领导关系、干群关系、组织管理关系,甚至尊卑关系、主仆关系等。面对如此深奥复杂的问题,作为思想家的孔子给出的答案却很简单:无非礼制、忠信而已。

在所有君臣式关系也就是上下级关系中,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君、上级领导、干部、管理者处于强势地位,权力大于义务,而臣、下级、老百姓、被管理者处于弱势地位,义务大于权力。这样,前者可以向后者发号施令,可以对后者指手画脚,后者只有服从、听命、遵守、执行的义务。

孔子看到了二者的不平等,所以他简明扼要地指出处理君臣之道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这一原则中,“使臣以礼”是“事君以忠”的重要前提。这与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观点是一致的。

当领导,身居要职,处于上层地位,行使管理职权,面对部属、手下、员工时,重要的一点是以礼相待。如果语气舒缓一些,态度温和一些,表情亲切一些,架子降低一些,在追求“以人为本”的今天,应当会有积极的效果。一个从不关心员工的领导,一个始终端架子的领导,一个不会以礼待人的领导,怎么可能会有人对他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因此,大凡上下级关系出问题、干群关系紧张,首先要检讨的应该是上级和干部,要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君使臣以礼”。

“使臣以礼”,最起码可得到“投桃报李”的效果,“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就是这个道理。你给我一个微笑,我还你一个春天。

“使臣以礼”,还是一种没有成本的投资。一个握手,一个赞许,一句问候,一个礼节,都可能激发对方极大的热情,最终精神变物质。

“使臣以礼”,更是一种磁力,有巨大的吸引力,可产生极强的凝聚力,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

当“使臣以礼”不是出于作秀而是发自内心的时候,这就是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凭借这张名片,自会招贤才、聚能士,展宏图、成大业,因为人人都愿意与有德之人共事。

3.20【八佾篇第三原文】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关雎》,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关雎》是《诗经》中一首描写爱情、祝贺婚礼的诗。因此,有学者指出,此处之《关雎》并非《诗经》之诗篇,很可能是《乐》中之曲目。孔子评论该乐曲旋律欢快而不放荡,忧郁而不哀伤。

孔子的评价很好地体现了中庸思想。凡事皆有度,不及就达不到酣畅淋漓,过头就会走极端,过犹不及。

人的情感表达也是如此,快乐但不能放纵,忧愁但不能伤感,适可而止最好。

3.21【八佾篇第三原文】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释文及解读】

宰我是孔子的学生,姓宰,名予,字子我,善于辞辩。

鲁哀公问宰我土神的牌位用什么材料做更合适些。宰我回答说:“夏朝用松木,殷代改用柏木,周代又用栗木,其含义就是要让老百姓战栗害怕。”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说:“做完的事就不要再去议论了,正在做的事就不要再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追究了。”

宰我回答鲁哀公的提问,本身很简单也很正常,夏朝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这是历史事实。但让孔子不满意的地方在于,宰我告诉鲁哀公说,周代使用栗木的意思就是要让老百姓敬畏、害怕、战栗。

宰我的分析也许是牵强附会,也许讲出了问题的实质,但孔子认为,哪怕这不是宰我自以为是的猜测臆断,但如此直白地把这样的事情说出来也不好。因为世间有很多事情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尤其是当政者的很多做法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大家心知肚明,你不讲出来,没有人会认为你水平低、悟性差;你讲出来挑明了,反而显得你不成熟。

孔子不能直接批评宰我的做法,就选择发表议论的形式,原则性地说:那些早已做过的事情就不要议论了,正在做的事情不要去劝阻,总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追究起来有什么意义呢?还是既往不咎的好。

后人从这段文字中,记住了孔夫子的一个观点和态度,那就是“既往不咎”。人们对犯错误者批评教育之后,总希望他能汲取教训、改正错误、振奋精神,希望他有新的进步,而不是揪住辫子不放,一棍子把人打死。所以需要人们有宽容、接纳、积极、向前看的态度。这样的“既往不咎”是正确的,符合孔子的思想。然而是否所有过去的都让它过去,而不说、不论、不究呢?似乎也不对。因为这和孔子提倡的“内省”“温故而知新”的主张也不一致。

那么,孔子为什么主张“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呢?

首先,理解这一观点不能脱离当时的背景。这段文字记载的历史事实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孔子作为老师,不能容忍学生轻易诋毁他精神世界的偶像,他要极力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和圣洁。因为一旦人们要说、要议论、要追究,就有可能影响周天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影响到孔子思想主张的传播。所以他针对宰我的做法讲出“既往不咎”的话来。

其次,这一观点与孔子强调的道德修炼中“谨言”的要求相一致。孔子不是完全反对人们对既成事实的议论或评说,而是反对不负责任的议论或评说,反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议论或评说,反对自以为是、想当然的议论或评说,反对人身攻击、诬蔑诋毁式的议论或评说。孔子提倡有理有据、实事求是的议论或评说,例如他关于管仲是否节俭、知礼的评说就很有说服力。

正确理解“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含义,对于我们仍然有很强的针对性。凡是做过的事,都有必要总结、评价,为的是发扬优点,纠正错误,把今后的事情做得更好。如果只是议论,当事后诸葛亮,做些雨后送伞的事,或者只是幸灾乐祸地发表一些挖苦嘲讽的言论,就大错特错了。

3.22【八佾篇第三原文】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乎?”“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器量狭小,境界不高。”有人就说:“管仲挺节俭的。”孔子分析说:“管仲收取民众大量的市租以积聚财富,他家的管事都是一人一职而不兼职,这怎么能说是节俭呢?”又有人说管仲应该知礼,孔子进一步分析说:“一国之君在门口立照壁,管仲也在门口立照壁;国君在招待别国君主时使用放置空酒杯的台子反坫,管仲也使用反坫。以此来看,如果认为管仲知礼,世界上还有谁不知礼呢?”

孔子对一个人的评价,总是基于其人的言行事实、所作所为。虽然管仲位高权重,身居宰相之职,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但孔子认为管仲不大器,远未达到真君子应有的境界。

孔子从节俭和知礼两个方面来分析论证。管仲节俭吗?他家财万贯藏在多处,使用多个管家来料理家事,这足以说明管仲离节俭很远;管仲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应该懂得基本的礼仪规范吧,国君门前有照壁本是君主的标志,但管仲也在门前立照壁就有越制之嫌;国君在国宴上使用反坫是礼节规矩,管仲也使用反坫就违反了礼制。因此,孔子认为管仲既不节俭又不知礼。

如果进一步分析孔子的观点,有一个问题,即便管仲不俭、不知礼,这和管仲不大器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3.23【八佾篇第三原文】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释文及解读】

孔子对鲁国乐官太师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认识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协调繁美;继续展开下去,音乐旋律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这样就完成了。”

这里表现的是孔子对音乐的见解。既是音乐创作的指导理论,也是音乐鉴赏的经验之谈。

3.24【八佾篇第三原文】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释文及解读】

卫国仪地的边防长官请求拜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不拜见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就引他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的思想来号令天下。”

孔子就是旗帜,孔子就是方向,孔子就是道德楷模,孔子就是行为标准。这是何等的荣耀!这是何等的影响!一切权势和职位在孔子的面前都显得渺小而微不足道。仪地封人以自己的感受给孔子的学生描绘了多么美妙的一幅图画。相信这些学生听了以后会为之一振,会激动万分,会坚定信念。

难道是这位边防长官在玩心理暗示和精神激励的游戏?肯定不是。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讲?只有一个解释:他是一位虚心好学、从善如流的人。如他所说,凡是经过他所管辖地方的君子学者、高人志士,他都要想方设法接触拜见,目的是学习、求教,请这些人指点迷津、传授知识,久而久之,他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次,孔子的思想观点、主张追求深深地打动了他,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出门就与跟随孔子的学生分享。

3.25【八佾篇第三原文】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内容却差一些。”

孔子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属于专家教授级。他对音乐的评价,不仅仅限于艺术表现形式,或只谈论音乐内容,而是能够从表现形式和音乐内容两个方面全面考量。在他看来,《韶》乐舞形式优美,内容也很好,而《武》乐舞只是形式优美,思想内容却仍有待完善和提高。

如今,人们常挂在嘴上的“尽善尽美”这个词就由此而来。但人们今天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善”和“美”已经趋同为一个意思了,不是孔子当年用“美”指代对形式的评价,用“善”指代对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

3.26【八佾篇第三原文】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如果身居显赫地位却不能够宽厚待人,在讲究礼仪规范的场合不严肃,参加治丧活动时没有悲哀的表情,这种境况我怎么能够看得下去呢?”

当我们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而生出颇多感慨的时候,是否想到过谁应该为这样的结果负主要责任呢?今天的研究者已经习惯了泛泛而谈和列举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孔子当年似乎不是这样,他的洞察力、分析判断能力足以使他达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境界,他的慧眼能够见一叶落而知秋至。

何以见得?孔子此处的论述就是明证。首先,他被大量的、普遍的“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的现实所包围,久而久之,便心生忧虑。

其次,请注意他所忧虑的现象来自哪些人的行为呢?是“居上”之人,也就是坐在领导职位上的人,这些领导人都如此表现,那又如何要求普通老百姓呢?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的行为说明什么?说明这些人的素质太低,说明这些人的思想道德和修养水平令人怀疑,进一步分析,说明这些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已经严重出问题了。这才是孔子看不下去的深层次原因。

从历史走进现实,我们是否也有孔子那样的忧患意识呢?当那么多的高级干部纷纷因为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而一个一个被拉下马之时,又有多少人有孔子那样深邃的认识呢?当我们把改变这种局面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机制建设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够指出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影响和作用呢?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