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经典诗词赏析/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一)》赏析

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一)》赏析

七哀诗三首(其一)①王粲(càn)【题解】《七哀诗三首》是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收录于《昭明文选》。公元191年,董卓将东汉帝国的都城洛阳劫掠一空,放了一把大火,裹挟汉献帝刘协去往长安,王粲也在其中。一路之上凄惨难言,从洛阳到长安千里的道路上,堆满了尸体。后来司徒王允离间董卓与吕布,杀死董卓。但王允不允许李傕(jué)和郭汜(...

七哀诗三首(其一)①

王粲(càn)

【题解】

《七哀诗三首》是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收录于《昭明文选》。

公元191年,董卓将东汉帝国的都城洛阳劫掠一空,放了一把大火,裹挟汉献帝刘协去往长安,王粲也在其中。一路之上凄惨难言,从洛阳到长安千里的道路上,堆满了尸体。后来司徒王允离间董卓与吕布,杀死董卓。但王允不允许李傕(jué)和郭汜(sì)投降,李傕和郭汜指挥军队攻陷长安。后来李傕和郭汜反目,双方乱军对垒长安城中,厮杀5个月,长安城死伤数万人,成为恐怖与饥饿的地狱。王粲离开长安时,将所见惨状写成了这首诗(王粲《七哀诗》有三首,本诗是第一首,也是最为流传的一首),既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又表达了对明主雄君的期望。

这首诗沉痛悲切,真挚感人,将战乱之下的灾难刻画得淋漓尽致,真真一幅人间地狱的悲伤画卷。

【原文】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②。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③。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④。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⑤。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⑥?”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⑦。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⑧!

【注释】

①七哀:表示哀思之多。

②西京:长安。东汉建都在洛阳,称长安为西京。无象:失去正常的社会秩序,陷入混乱。豺虎:指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在长安的作乱。遘(gòu)患:作乱。遘,通“构”,造成。

③复:又,再一次,第一次是王粲被董卓裹挟,被迫离开都城洛阳。中国:先秦时,以王畿(都城)附近地区称为中国,此指长安,实际指代中原。委身:此为到某处讨生活的意思,实为“投身”。适:去,往。荆蛮:指荆州。春秋时期,湖北荆州地区有“楚蛮”族,此是沿袭古称。此时北方战乱,荆州成为避难的去处,荆州牧刘表与王粲是世交,王粲前去投靠。

④追攀:牵挽追送,形容难舍难分。

⑤蔽:遮蔽,遮盖。

⑥“未知身死处”两句:此两句是“饥妇人”所说,意思是自己不定什么时候就饿死了,已经无力再照顾孩子了。完:保全。

⑦霸陵:亦作“灞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东。“文景之治”是西汉帝国经济最为活跃、百姓生活最为富足的时期。王粲以霸陵与长安并提,实是对和平年代的向往。

⑧悟:领悟。下泉:即《下泉》,是曹国人怀念贤明君主的诗篇,作者引用《下泉》意在期盼出现贤明的君主,使天下大治。喟(kuì):叹息。

【译文】

西京长安已如人间地狱,是董卓余孽李傕、郭汜等人的叛乱导致。

不得已离开中原故土,投身南方的荆州避难。

亲戚满怀悲伤前来相送,好友牵挽追送依依不舍。

出了长安城后,别的没看见;只有累累白骨,一眼望不到边。

路旁有一个饿得没有了人形的妇人,正把她的亲生子丢弃在杂草间。

身后传来婴儿撕心裂肺的啼哭声,妇人擦一把眼泪继续离去。

“(儿啊,儿!娘已一无所有)不知哪天就会死在路上,我们母子哪里还能保全!”

我拍马快速离去,实在难以忍受这样的心酸之语。

一路向南登上了汉文帝的霸陵墓园,高原之上再回首西北的长安。

此时才领悟了《下泉》曹国人怀念贤明君主心愿,想到这里又不由叹息伤心起来!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jingdian/20230541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