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国学语录/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解读、赏析

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解读、赏析

083 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万物皆备于我矣注释】①备:预备、准备。②反身而诚: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万物皆备于我矣译文】孟子说:“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083 万物皆备于我矣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万物皆备于我矣注释

①备:预备、准备。

②反身而诚:反躬自问诚实无欺。

万物皆备于我矣译文

孟子说:“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赏析

本段选自《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作为一句名言,被认为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其实,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并不是像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万物都为我而存在”,由此归结孟子为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者。我们理解孟子的意思,是说天地万物我都能够思考,认识,所以天地万物我都具备了,这样才会有下面的一句话:“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反躬自问,我所认识的一切都是诚实无欺的,所以非常快乐。这是一种认识的快乐,探求真理的快乐。但是,仅有认识,仅有自身的发现还不够,所以要“强恕而行”,尽力按恕道办事,这样来实行仁道。所谓恕道,就是孔子反复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的更高境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总起来说,是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思想,提倡用这种思想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是一种认识的快乐,局限于自身;那么,“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就是一种实践的快乐,涉及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了。孟子在这里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做一个好人。怎样做一个好人?就是要“反身而诚”,时刻自警、自省,诚实守信,做到了这些,你就会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他人,无愧于良心,这样,你就会感到“乐莫大焉”。做什么样的好人呢?当然是能够实践推己及人的恕道的人,能够按照道德理想去追求“仁”的人。

我们知道,孟子和孔子一样,毕生奔走在各诸侯国之间,向国君们宣扬自己的思想,虽然期间也曾做过齐国的顾问,然而,终究没有哪个国家的国君真正采用他的思想,因此,他也一直没有机会来实践他兼济天下的理想。《史记》说他:“游事齐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是以所如者不合。”有一次在周游列国的路上,一学生问他:老师,你看起来好像不太开心呀?孟子回答说:我没有什么不开心的,大概上天还不想让天下太平吧,如果想让天下太平,在今天这个时代,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愉快呢?孟子奔走之劳苦且不说,理想之门不开也足以让孟子郁闷一生了。然而,孟子却说,我有什么不愉快?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道理,对于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快乐与窘状无关,只要理想还在,追求还在,他就是快乐的。“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是这样的人,被讥为“丧家之犬”的孔子是这样的人,同样郁郁不得志的孟子也是这样的人。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