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一日纵敌,数世之患》解读、赏析
222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
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注释】
①先轸: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姬姓,先氏。又称原轸。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以谋略闻名于世。
②谋:为……而谋。
③死君:为国君而死。春秋时代,等级分别很严,连死也分了等级。据《礼记》,天子死曰崩,诸侯曰魂,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左传》对诸侯之死有时也称“卒”,但决不称“死”。因此,此处“死君”不是“死了的国君”,而是“为动用法”即“为国君而死”的意思。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译文】
先轸说:“秦国不为我国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同姓,秦国就是无礼,为什么还要报答他们呢?我听说:‘一旦放走了敌人,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为后世子孙考虑,可以说是为国君而战死吗?”
【赏析】
本段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该篇载有:先轸力主“必伐秦师”,栾枝坚决反对,并说:“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谓)死君乎?”原轸则反驳:“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理解这段文字,“死君”概念是关键,历来“死君”理解不一,有的理解为“死了的国君”,有的理解为“为国君而死”。笔者赞同后者。战争必死人。春秋尚忠孝,将士忠于国君,为国君而战而死,可谓“死君”,是一种主流人生价值导向。《战国策》中,也有“死君”这一用法,《中山策·中山君飨都士》:“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死君”,表达了誓与秦师血战到底的决心。至于为何有“死君”这一决心,答案恐怕就是“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吧!“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与“斩草除根”、“除恶务尽”应是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