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医学名言/黄帝内经《素问卷第十七·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原文、解读

黄帝内经《素问卷第十七·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原文、解读

素问卷第十七·调经论篇第六十二素问卷第十七·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写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①也。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②,乃生百病,百病之...

素问卷第十七·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素问卷第十七·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写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①也。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②,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曰:皆生于五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③。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④焉。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⑤,五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⑥。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神有余,则写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⑦,神气乃得复。

帝曰:善。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⑧。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写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⑨,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写出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帝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⑩,不足则四支不用。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11)。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写其阳经(12),不足则补其阳络(12)。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13)。

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写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帝曰:刺未并奈何?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14)。

【注解】

①其气不等:气,指脏气。五脏之气各有虚实不同。

②三百六十五节:节,此指穴位。即三百六十五俞穴。

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志意,代指五神;骨髓,代指五体。言神对形体内脏的作用。张介宾注:“志意者,统言人身之五神也。骨髓者,极言深邃之化生也。五神藏于五脏而心为之主,故志意通调,内连骨髓,以成身形五脏,则互相为用矣。”

④守经隧:守,防守、保卫,引申为保持。经隧,指经脉。即保持经脉的通畅。

⑤血气未并:并,合并、偏聚。气血无偏盛偏衰之象。

⑥神之微:微,指表浅。神的病变在肌表毫毛,未入经脉脏腑。

⑦移气于不足:邪在皮毛,表卫不足,针刺引导正气于肌表,故谓移气于不足。

⑧白气微泄:肺主气,其色白,故以白气代称肺气。白气微泄,指肺气微虚。

⑨适人必革:革,变革。持针佯言深刺,待病人精神状态发生改变,意志内守时才入针浅刺。

⑩泾溲不利:泾,大便;溲,小便。指二便不利。

(11)肌肉蠕动,命曰微风:即风邪入侵肌肉,肌肉似有虫爬行的感觉,因其属于风邪为患的轻症,故名微风。

(12)阳经、阳络:指足阳明胃经及其络脉。因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为表里,故脾病可取阳明治之。

(13)邪气乃索:索,散也。指邪气乃消散。

(14)邪所乃能立虚:邪所,指邪居之处。虚,指邪气去。指经过针刺,病邪很快祛除。

【语译】

黄帝问道:听《刺法》上说,有余的病证用泻法治疗,不足的病证用补法治疗。怎样才是有余?怎样才是不足?岐伯回答说:有余的有五种,不足的也有五种,不知您问的是那一种?黄帝说:希望听您详尽地谈一谈。岐伯回答说:神有有余,有不足;气有有余,有不足;血有有余,有不足;形有有余,有不足;志有有余,有不足。大凡这十种情况五脏之气虚实各不相同。黄帝问道: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能够产生许多疾病,这些疾病的产生,分别又有虚实两种情况,现在先生却说,有余的有五种,不足的也有五种,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呢?岐伯回答说:都是从五脏产生的。五脏中心主藏神,肺主藏气,肝主藏血,脾主藏肉,肾主藏志,从而形成此身形。志意通达,内与骨髓相联系,于是形成了身形五脏。五脏之间通过经脉相互联系,经脉的作用是运行气血,气血不和,就会产生许多疾病,所以治疗时就应当谨慎地把握住经脉这个关键。

黄帝问道:神有余、不足会出现什么样的表现?岐伯回答说:神有余时病人笑不停止,神不足时就现悲。邪气还未与气血相并合,五脏还未出现病变,外邪初伤形体,寒冷战栗起于肌表皮毛,尚未进入经络,称为轻微的神病。黄帝问道:治疗时如何进行补或泻呢?岐伯回答说:如果是神有余,就针刺小的络脉出血,不要刺得太深,也不要伤损大的经脉,这样神气就可以平复了。如果神气不足,要注意观察虚的络脉,使用手按摩,使血气充实,再针刺以疏利,使血气流畅,针刺时不要出血,也不要使气外泄,以通利经气,神气自可平复。黄帝又问道:对轻微的病邪如何针刺呢!岐伯回答说:按摩病处的时间要长一些,针刺不宜太深,使正气移行到不足的地方,这样神气才能恢复。

黄帝说:很好!气有余、不足会出现什么样的表现?岐伯回答说:气有余病人表现为喘息、咳嗽、气上逆;气不足表现为鼻息利、气短少。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合,五脏还未出现病变。只是出现轻微的皮肤病,称之为肺气微虚。黄帝问道:治疗时如何进行补或泻呢?岐伯回答说:气有余时就泻它的经脉,但针刺时不要伤损其经,针刺时不要出血,也不要使气外泄。气不足时就要补它的经脉,同样不要使气外泄。黄帝问道:对轻微的疾病如何针刺呢?岐伯回答说:按摩病处的时间要长一点,再拿出针来给病人看,持针佯言深刺,待病人精神状态发生改变,意志内守时才入针、浅刺。如此精气才能深藏于内,邪气散乱于外,邪气从肌肤腠理外泄,无留止之处,真气才能恢复正常。

黄帝说:很好!血有余、不足会出现什么样的表现?岐伯回答说:血有余病人便表现出大怒,不足就表现为恐惧。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合,五脏还未出现病变。只是孙脉的邪气像水一样满溢于经脉,经脉中有留血内停。黄帝问道:治疗时如何进行补或泻呢?岐伯回答说:血有余时就泻其充盛的经脉,并使它出血;血不足时就观察气血虚的经脉进行针刺,留针时间长一点,并注意观察,当脉搏变洪大时快速出针,不要让血外泄。黄帝问道:怎样刺留血呢?岐伯回答说:观察有留血的络脉,针刺清除留血,不要让败血流入经脉,形成了其他的疾病。

黄帝说:很好!形有余、不足会出现什么样的表现?岐伯回答说:形有余病人表现出腹部胀满,大小便不通利;形不足表现为四肢失去正常的功能活动。邪气还未与气血相并合时,五脏也未出现病变。只是肌肉出现轻微跳动,这称为“微风”。黄帝问道:治疗时如何进行补或泻呢?岐伯回答说:形有余就泻足阳明胃经,形不足时就补足阳明胃经的络脉。黄帝问道:对轻微的病证如何针刺呢?岐伯回答说:针刺分肉间,既不要刺伤了经脉,也不要刺伤了络脉,卫气得以恢复,邪气才能散去。

黄帝说:很好!志有余、不足会出现什么样的表现?岐伯回答说:志有余病人表现为腹部胀满、腹泻,且泻下中夹有未消化食物;志不足表现为四肢厥冷。邪气还未与气血相并合,五脏也未出现病变,只是骨节有轻微动的感觉。黄帝说:如何进行补或泻呢?岐伯回答说:志有余便针刺然谷出血;志不足便在复溜穴用补法针刺。黄帝问道:当邪气与气血尚未并合时如何针刺?岐伯回答说:立即针刺,浅刺其络,不要中伤经脉,邪气才能立即衰退。

赏析

1.经络失常、血气不和是众多疾病产生的病理所在

经络运行人身气血,调节机体阴阳,使体内脏腑与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既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持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信息系统,还是气血运行的重要径路,因此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经络失常,或经气盛衰,或络脉痹阻,血气不和,是众多疾病产生的基本病理所在,故本文提出了“守经隧”最基本的防治方法。

2.“守经隧”,使五脏安定,为虚实证治基本法则

《黄帝内经》通过论述经络的作用,阐明了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经络的作用主要有:①运行气血,防御外邪。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离不开气血的濡润和滋养,而气血必须通过经络的输注,才能通达全身。②内属脏腑,外连肢体官窍。③协调阴阳,调理虚实。疾病多由“血气不和”所致,一是经气偏盛偏衰。二是经气虚实错杂的病理状态。通过调理经脉,补虚泻实,令气血调畅,五脏安定,阴阳才能恢复协调平衡状态,百病可愈。因此,本经文系统阐述了五脏实证、虚证和微病,及其针刺方法,体现了“守经隧”是治疗众多疾病,调理虚实的关键,是治病的基本法则之一。

素问卷第十七·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原文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①,气乱于卫,血逆于经②,血气离居,一实一虚③。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④。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⑤。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⑥。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⑦。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⑧,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注解】

①气血以并,阴阳相倾:并,合并,引申为偏盛。倾,倾陷,倾斜,此指失调。人体气血阴阳出现偏胜偏衰的病理。

②气乱于卫,血逆于经:卫属气,气乱于卫,故为气实。经行血,血逆于经,故为血实。

③血气离居,一实一虚:气血运行失调,不循常道而逆乱,即可产生血虚气实或气虚血实的病理。

④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属阴,气属阳。血并于阴则阴盛,“重阴者癫”;气并于阳则阳盛,“重阳者狂”。

⑤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炅,热也。炅中,即热中,热盛于里。血并于阳,为阴虚而生内热。气并于阴,为阳气内盛而为热中。

⑥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上、下,指心、肝。惋,与闷、悗相通。血为阴,并于上部,则心火为阴所蔽,故烦惋。气为阳,并于下部,则肝木为阳所炙,故为善怒。

⑦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血并于下则阴气不升,气并于上则阳气不降,阴阳离散,故神乱而喜忘。

⑧血并则无气:无气,即少气。血并之处,血分偏胜,气分相对不足。

【语译】

黄帝说:很好!我己听您说了虚实病证的临床表现,但还不知道是如何产生的?岐伯回答说:气与血相并合,阴阳便出现偏胜偏衰,气混乱于卫分,血逆于经络,血与气各离其位,如此便形成了一虚一实的病理变化。如血并于阴分,气并于阳分,所以形成惊、或狂的病证;血并于阳分,气并于阴分,于是热盛于里;血并于上部,气并于下部,便出现心烦、心闷、易怒;血并于下部,气并于上部,神情散乱、健忘。黄帝问道:血并于阴分,气并于阳分,像这样血与气各离其位,什么为实?什么为虚?岐伯回答说:气与血喜温暖而厌恶寒冷,遇到了寒冷便凝滞而不流动,遇到温暖则可血气流畅甚或消散。因此,气所并之处血少,因而血虚;血所并之处气少,因而气虚。黄帝问道:人身所宝贵的为血为气,现在先生却说血并形成了虚,气并也形成了虚,难道没有实的情况吗?岐伯回答说:有的就为实,无的就为虚。所以气并了便少血,血并了便少气,现在血与气各离其位而互不协调,所以就形成虚了。人身络脉、孙脉的血气都灌注于经脉,或气并、或血并、或血与气相并便形成实证了。如血与气一起逆行于上,便出现了严重的厥证,厥逆则病人突然昏厥如死,如果气血能及时返回下行,就会苏醒好转;假若气血不能返回下行,于是病情深重、甚至死亡。

赏析

气血虚实病机

“气血以并、阴阳相倾”产生虚实,体现在“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气并”或“血并”于某处,该部位为“有者”,为“实”;反之,血或气离散于某处,该部位为“无者”,为“虚”。临床上常见有三个层次:

(1)气、血并于某处,该处即产生实 本经文“血与气并,则为实”、“大厥”的产生,气血并于某处,产生实的病机,包括:①“气并”。临床常见气滞、气逆、气郁、气结、气闭等。②“血并”。临床常见血瘀、血热、血寒等。③“气与血并”。临床常见气滞血瘀、气逆血涌、血寒气结等。由于气血相并的部位不同,可以表现出惊狂、喜怒、心烦惋、善忘等不同病证。

(2)气、血离于某处,该处即产生虚 本经文有“血与气相失,故为虚”、“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等。临床常见气虚、气耗、气陷、气脱,或血虚、血枯、血脱,甚至出现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等病证。

(3)气血逆乱往往可以形成“一实一虚”同时并存的状况,称之虚实错杂 本经文“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气并为虛,血并为虛”等,即气之所并为气实血虚,血之所并为血实气虚,气并入血分则血实气虚,血并入气分则气实血虚。

“气血以并、阴阳相倾”导致的气血虚实病机,当为中医学病机内容的总纲,如下文所说的“虚实之要”是“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勻平”失职的结果,产生外感内伤虚实病机、阴阳虚实病机等,其实质都在于血气运行逆乱,与后世提出的八纲,阴阳是总纲,注意区别和联系。

素问卷第十七·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原文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①,阳注于阴,阴满之外②,阴阳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③,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注解】

①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阴、阳,指阴经、阳经;俞,俞穴。会,会合。俞会,即阴阳经气输注会合之处。

②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指阴经、阳经;之,至也;外,此指阳经。人体气血运行,阳经满溢,可注于阴经,阴经充满,可注于阳经。

③阴气上逆:阴气,内脏之气。此主要指肝经之气上逆。

【语译】

黄帝问道:实是从哪里来?虚又是从哪里来?我希望听您讲一讲虚实的关键是什么?岐伯回答说:阴经、阳经均有俞穴、会穴,阳经的气血灌注于阴经,阴经气血满溢于外注入阳经,阴阳经脉血气均衡协调,从而充养形体,九候脉象表现正常,这就称为正常的人。邪气的产生,有的产生于阴,有的产生于阳。产生于阳的,是感受了外界风雨寒暑邪气;产生了阴的,是由于饮食失节、居处失宜、房劳太过、喜怒无常。黄帝问道:风雨邪气伤人以后是什么样子?岐伯回答说:风雨等邪气伤人,首先侵袭到人的皮肤,由皮肤传到孙脉,孙脉邪气盛满后再传到络脉,络脉中邪气盛满后再传到大的经脉。血气与病邪一起停留在肌肉腠理之间,病人脉象表现为紧而大,所以引起实证。实证外部表现坚实充满,不能按压,按压便出现疼痛。黄帝问道:寒湿邪气伤人后是什么样子?岐伯回答说:寒湿邪气伤人后皮肤正常开合失职,肌肉坚紧,营血凝滞,卫气消散,所以引起虚证。虚证外部表现为皮肤皱折,同时气也不足,按摩则气至,卫气充足就能温养肌肤,所以病人就感受舒适,疼痛也消失了。黄帝问道:内伤实证是如何产生的?岐伯回答说:喜怒没有节制,下部的阴气逆而上行,下部阴气空虚。下部阴气空虚后,阳气便会来填补空缺,所以形成了实证。黄帝又问道:内伤虚证如何产生?岐伯回答说:恐惧过甚、气机下陷,悲伤太过、正气耗散,正气耗散,血脉空虚,再寒饮寒食,寒邪伤脏,于是血脉凝涩,正气耗散,所以形成了虚证。

赏析

1.外感虚实病机

(1)外感致实病机 本文以“风雨”为例,论述外感之邪致实的病机病症。病发初期,邪气在表、在皮毛,人体正气(血气)趋向于表与邪恶抗争,依据“血与气并,则为实”原则,此时“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所以属于外感之“实”,症见脉坚大、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2)外感致虚病机 本文以“寒湿”为例,论述外感之邪致虚的病机病症。发病之时,外感邪气伤人,致使“荣血泣,卫气去”,血与气离而相失,依据“血与气相失,故为虚”原则,于是外感引起了“虚”,症见“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2.内伤虚实病机

(1)内伤致实病机 怒则气上,过怒则使肝气上逆,血随气涌,气血并于上而致实证。

(2)内伤致虚病机 ①过喜致虚。本文“喜则气下”,过喜正气涣散,虚而下陷而成虚。②过悲致虚。本文“悲则气消,消则脉虛空”,悲则肺气耗散致虚,或宗气生成不足,或营卫之气布散无力,宣肃失职,血气滞留肺中,久郁化热,更耗其气,故可致虚。③伤食致虚。伤食多为实证,然而本文记载“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虛”,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过食生冷,损伤脾胃之阳,中阳不足,失于温化,气血不足而致虚。

素问卷第十七·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原文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慄①。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②,上焦不行,下脘不通③。胃气热④,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緻密,腠理闭塞,玄府⑤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⑥,寒气积于胸中而不写,不写则温气去⑦,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⑧,故中寒⑨。

【注解】

①寒气在外,……寒慄:外感寒邪初期,恶寒产生的机理。

②谷气不盛:脾胃运化无力,水谷精气不足。

③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劳倦伤脾,脾气不足,不能转输,致清气不能升,浊气不能降。

④胃气热:胃为水谷之海,清浊升降失常,滞于中焦而生热。

⑤玄府:即汗孔。

⑥厥气上逆:下焦阴寒之气逆行于上。

⑦温气去:温气,阳气。阳气被寒邪所伤而散失。

⑧脉盛大以涩:寒邪积留胸中,脉象紧而有力,故为实大;气血运行不利,故见涩脉。

⑨中寒:胸中寒盛。

【语译】

黄帝说:医经曾说,阳气虚了就产生外寒证,阴气虚了就产生内热证,阳气过盛就产生外热证,阴气过盛就产生内寒证。我已经听说过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岐伯回答说:人身卫阳之气禀受于上焦,起着温养肌肉皮肤的作用。现在寒邪侵袭人体而停留于体外,于是上焦不能宣通,阳气不能布达体表,以致寒气独留于体外,因而出现寒冷战栗的外寒证。黄帝问道:阴虚是如何产生内热的?岐伯回答说:劳倦过度,损伤脾胃,形气俱虚,水谷之气衰弱,脾胃转输失职,于是上焦宣发失常,胃脘降浊失职,胃气郁而生热,热气熏蒸于胸中,所以产生了内热证。黄帝问道:阳气过盛是如何产生外热的?岐伯回答说:上焦不能宣通,于是肌肤腠理緻密,腠理闭塞不通,卫气不能宣泄,郁而化热,于是便产生了外热证。黄帝问道:阴气过盛是如何产生内寒的?岐伯回答说:下焦阴寒之气逆行于上,蓄积于胸中而不能外泻,阴寒之气不泻,阳气被损耗,无力驱除阴寒之气,于是寒独留于体内,引起血凝涩,进而脉不通利,于是脉搏大而兼涩,所以就产生了内寒证。

赏析

阴阳虚实病机及其寒热表现

(1)阳虚则外寒 指由寒邪侵犯人体,阻遏卫气,令卫气不能宣达肌表,表卫不足,致使寒邪独留于体表而产生外寒。此“寒”并非虚寒,实为外感寒邪早期出现的恶寒症状,“阳虚”指肌表卫阳受损或卫阳为寒邪遏阻不能宣达,肌表失于阳气温煦。治宜辛温发散,透解表邪。目前“阳虚则寒”,指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肌腠,而出现的畏寒。由于阳气虚衰,功能减退,产热量不足,故产生畏寒肢冷等虚寒证候,治宜温补阳气,阳气足则畏寒除。

(2)阴虚生内热 指因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脾的运化升清功能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谷气留而不行,郁而化热,熏蒸于胸中,产生内热。此种内热实际是脾气虚发热,脾居于内属阴,故称脾气虚为阴虚。后世医家李东垣深得其中奥秘,提出了“气虚发热”,倡导用升阳益气、甘温除热治疗。目前“阴虚则热”,指阴气不足,濡养滋润功能减退,阴不制阳,阳气相对亢奋,而出现的热证。症见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等,治宜滋阴增液为主,清热降火为辅,以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3)阳盛生外热 指寒邪外束肌表,致上焦不通,腠理闭塞,卫气郁遏肌腠表证发热。为寒邪侵犯肌表,在恶寒之后出现发热,宜辛温发散治之。目前“阳盛则热”包括里热证和表热证的发热,由阳邪亢盛,功能亢奋,邪正相搏激烈所致。表现或表热、或里热、或表里俱热,治疗以清热为主,在表者解表,在里者清里。

(4)阴盛则内寒 指因寒气积于胸中,致使血脉凝涩不畅,耗损胸中阳气,从而产生内寒。此内寒虽属于阳虚阴寒之邪过盛所致,但其寒气局限于胸中,如“胸痹”、“心痛”等多属此证,可用瓜蒌薤白桂枝汤之属治之。目前“阴盛则寒”,泛指一切脏腑之寒证,治宜温中散寒。

素问卷第十七·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原文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写奈何?岐伯曰:写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写,必切而出,大气乃屈①。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藏,五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藏者,故得六府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②;病在血,调之络③;病在气,调之卫④;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焠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注解】

①大气乃屈:大气,指亢盛的邪气。屈,制服。

②病在脉,调之血:因脉为血之府,脉病调治血。

③病在血,调之络:依据叶天士“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理论,血伤病变调治络脉。

④病在气,调之卫:肺主气,肺气通于卫,气病调治卫。

【语译】

黄帝说:阴与阳相并,气与血相并,如此疾病就形成了,此时应当如何针刺呢?岐伯回答说:这类疾病的治疗当针刺经络,如果病在血分,便针刺营分;如果病在气分,便针刺其卫分,并根据病人形体胖瘦高矮、四季的寒热温凉决定针刺的部位、次数和深浅。黄帝说:血与气已并,疾病已经形成,阴阳出现了偏盛偏衰,这时如何进行补或泻呢?岐伯回答说:针刺泻实时,待病人正在吸气,体内气充盛时进针,针与气同时进入体内,针孔洞开,打开邪气外出的门户,以利于邪气外出。在病人呼气时出针,使邪气随同针一起外出,如此精气不会损伤,邪气也会泄出。出针后不要闭塞针孔,以利于邪气外出。或者摇大针孔,使邪气外出的道路通畅无阻。出针时宜快速,这样邪气才能衰退。黄帝说:如何进行补虚呢?岐伯回答说:医生手拿针具,不要立即刺入,先使神志安定,待病人呼气时进针,针随气呼出刺入,让针体四周密闭,不留空隙,精气便无法外泄,待正气充实时迅速出针,但必须在病人吸气时出针,即气一吸入针即拔出。如此针下的热气不会消失,出针后稍微按压一下针孔,这样邪气散去,精气也能保存。针刺后必须耐心待气,使先到之气不散失,未至之气才能到来,这样就是补法,名为追法。黄帝说:先生所说的虚证、实证共有十种情况,它们都产生于五脏,五脏有五条经脉。但人体十二经脉均能发生疾病,而现在先生却只谈五脏。十二经脉都联络三百六十五气穴,而每一穴位又都会产生疾病,三百六十五气穴的病变必然会波及经脉,于是十二经脉的病变也都有虚证、实证,那么经脉的虚证、实证与五脏的虚证、实证怎样相应合呢?岐伯回答说:五脏与六腑互为表里,经络穴位都会产生虚实病证,治疗时应根据病变所在的部位进行调理。病在脉,针刺调血;病在血,针刺调络;病在气,针刺调卫;病在肌肉,针刺调分肉;病在筋,针刺调治筋;病在骨,针刺调骨。或用烧针劫刺病深病重者,如病在骨,可以用烧针、配合药熨治疗。如疾病不知道疼痛,以针刺阴、阳跷脉为上策。如身体疼痛,而九候脉象正常,用缪刺法治疗。如果疼痛部位在左侧,而右脉出现了病象,用巨刺法治疗。必须认真审察九候的脉象,然后进行针刺,这样针刺之理就完备了。

赏析

1.针刺补泻的基本手法

(1)针刺泻法的基本手法 吸气进针,摇大针孔,针中病邪,呼气而出针。

(2)针刺补法的基本手法 候呼进针,针孔四塞,得气后,呼气起针,扪闭针孔。

2.经脉虚实针刺原则和方法

(1)原则 本段概括为“其病所居,随而调之”。

(2)方法 本段概括为“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