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医学名言/黄帝内经《灵枢卷八·天年第五十四》原文、解读

黄帝内经《灵枢卷八·天年第五十四》原文、解读

灵枢卷八·天年第五十四灵枢卷八·天年第五十四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①?何立而为楯②?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③;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④?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⑤,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注解】①基:基础,基质。②楯(shǔn):作引拔之力,或动力、活力。③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灵枢卷八·天年第五十四

灵枢卷八·天年第五十四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①?何立而为楯②?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③;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④?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⑤,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注解】

①基:基础,基质。

②楯(shǔn):作引拔之力,或动力、活力。

③以母为基,以父为楯:人体胚胎发生,是以母之精血(阴)为基础,以父精气(阳)为动力(或活力),合和而成。

④何者为神:神,生命力。问神何以形成。

⑤神气舍心:此指心神生成并展开活动。

【语译】

黄帝问说:人之初生,以什么气作为基础?以什么气作为动力?失去什么会病重乃至死亡?获得什么会健康而长寿?岐伯回答说:人的发生,是以母之精血为基础,以父之精气为动力,合和而成。神机失守,病情加重乃至死亡;神机内守,则健康、长寿,即便患病,病情较浅。

黄帝问说:神何以形成?岐伯回答说:血气调和,荣卫通利,五藏相继形成,心藏神,五脏得以藏神,神志得以生成,依附于形体,并开展开活动,形成形神和谐统一的人。

赏析

关于寿命长短是古今中外医学家们研究的永久课题,就《内经》全书而论,人的寿命决定于两个方面:①物种遗传因素。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物种之一,有其物种寿限,即自然寿命。《内经》认为人的自然寿命是百岁,百岁为约数,为一百二十岁。现代研究有从人类成熟期、细胞分裂次数等方法计算人的寿限约为120~150岁。个体遗传因素,与其祖辈寿数有关,具有家族倾向。②父母生殖精气的强弱、和谐与否以及胚胎生成后的孕养因素,共同构成个体的先天禀赋。这两种因素使人的寿限在出生之时即定,本篇以“天年”冠名。

如何使我们的后代健康长寿,《内经》要求在胚胎形成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优生。人体胚胎形成是“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即人体胚胎发生由父母精气相结合而成,其中,母之阴血是基础,父之精阳之气是活力。后代要长寿,先天禀赋很重要,这里有三个方面强调:①生命源于父母之精,父母之精血因厚薄、偏全、强弱的不同,使子女体质有强弱、生命有寿夭之分。②父母生殖精气阴阳和谐与否,是优生学的重要内容。属阴之精血得属阳之精气的动力,合和而成而产生神,如若合而未和,是谓无神。古代有反对近亲结婚、提倡适龄婚育和寡欲优生的思想。③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与生殖之精皆藏于肾,因而肾在先天禀赋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为后世从肾的保养与培补以强壮身体、延缓衰老、治疗小儿先天发育不良奠定了理论基础。

《内经》还要求在受孕之后,胎儿发育的过程中积极实施优育。从胚胎发生至分娩,是胎儿发育的过程。在出生之前,胎儿发育全靠母体气血滋养,凡饮食、劳逸、房事、情感,有所失调;外邪、跌仆,以及针药失当,均能伤胎,故不能不慎养。

灵枢卷八·天年第五十四原文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藏坚固①,血脉和调,肌肉解利②,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③,气以度行④,六府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⑤,基墙高以方⑥,通调营卫⑦,三部三里起⑧,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注解】

①五脏坚固:指五脏发育良好,功能健全。

②肌肉解利:指肌肉分理之间滑润,气道通行无碍。

③呼吸微徐:指气息调匀,不粗不疾。

④气以度行:指气血运行与呼吸之间的比例合乎常度。

⑤使道隧以长:使道,即鼻孔,也有指人中沟等。指鼻孔深而长。

⑥基墙高以方:基墙,这里指面部。指面部丰满方大。

⑦通调营卫:此指面色红润,光泽有神。

⑧三部三里起:三部与三里同义,此指面部上、中、下三部分,分别以额角、鼻准、下颌为标志。起,高起而不平陷。指人的面部各部分高起而不平陷。

【语译】

黄帝问说:人之寿夭各不相同,有的长寿,有的夭折、猝死,有的久病,想知道其中的原理。岐伯回答说:五脏发育良好,功能健全;血脉通畅,气血运行和调;形体官窍肌肉腠理之间滑润,气道通行无碍,皮肤致密;营气、卫气各自有规律地运行,不失其常道;气息调匀,不粗不疾,与气血运行快慢频度保持常规;六腑发育良好,化水谷为精微,输布濡养全身等等,都保持正常,生命就能长久。

黄帝问说:人如何长寿百岁而寿终正寝呢?又如何观察?岐伯回答说:从颜面观察,鼻孔深而长,面部丰满方大,面色红润,光泽有神,各部分高起而不平陷,骨骼高突,肌肉饱满,这种人可以长命百岁。

赏析

人的寿命长短,虽与遗传因素、父母生殖精气的强弱、和谐与否,以及胚胎生成后的孕养密切有关,共同构成了个体良好的先天禀赋,可能铸造一个健康长寿的后代,但这个后代不一定会长寿,或有的夭折、猝死,或有的久病,那又是为什么呢?一个具有长寿基础的生命个体,要真正实现长寿,尽享天年,必须善于养生,善于观察人体各种生理机能情况,准确预测寿夭状态,并时时、及时修正。对人寿夭预测,本段通过两个方面进行:①观察人体各种生理机能是否健全,把握长寿的条件。《内经》从多个方面展示了健康长寿个体生理图谱:五脏发育良好,则气血得以化生,精神魂魄旺盛;六腑发育良好,则水谷化为精微,津液润养全身;荣卫气血运行通利和调,循常不乱,则脏腑肢节得养;肌肉分理间隙滑利,气道通畅;腠理致密,而不受邪侵扰;呼吸微徐,则是脏气安定而神气内守而不外泄的表现,也是肺良好的表现。这些都是长寿的条件,是我们养生必须达到的理想生理状态。②从头面发育状态,观察长寿外在特征,正确对待“相面术”。头面部骨肉血脉及五官状态,是新生个体禀赋强弱、厚薄,先天发育是否良好的标志。基墙高以方、三部三里起,说明头面部骨肉丰满;通调营卫,说明面部血脉充盛;使道隧以长,即鼻孔深长,说明清浊之气能和畅吐纳。禀赋强壮、先天发育良好,则后天生命活动有丰厚基础,长寿有基;禀赋薄弱、先天发育不良,则为夭折埋下祸根。这些认识,有古人长期观察之客观依据,与预言人事穷通祸福的“相面术”不能等同对待,其科学性和具体应用待进一步研究。

灵枢卷八·天年第五十四原文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①,故好走②。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③,平盛不摇④,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⑤,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⑥。八十岁,肺气衰,魄离⑦,故言善悮⑧。九十岁,肾气焦⑨,四藏经脉空虚⑩。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注解】

①其气在下:气,指主司人体生长的先天之气。此气藏于肾,自下而升,人生十岁,此气始盛,是生长发育的开端。

②好走:形容少儿活泼爱动。比较下文“好趋”、“好步”,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③发颇斑白:颇,作“鬓”。斑白,黑白相间,俗称花白。指头发花白。

④平盛不摇:指盛壮极限,不再发育,或由盛渐衰。

⑤灭:减。

⑥皮肤枯:皮肤始枯。

⑦魄离:魂魄离散。

⑧悮:通“误”。

⑨肾气焦:焦,枯竭。指肾所藏先天精气枯竭。

⑩四脏经脉空虚:指肝、心、脾、肺及其经脉空虚、衰竭。

【语译】

黄帝问说:气之盛衰状况与人的生长壮老已关系如何?岐伯回答说:人生第一个十年,人的脏腑组织相继长成,血气畅通,人之气藏于肾,自下而升,故活泼爱动。人生第二个十年,血气开始旺盛,肌肉骨骼组织发育良好,故行走快速。人生第三个十年,脏腑肌肉骨骼组织结构完整、坚固,血气盛壮,血脉充盈,故行走稳健。人生第四个十年,全身各脏腑经脉组织,血气盛壮至极,不再向前发育,并由盛渐衰,腠理开始疏松,荣华颓废,头发花白,故喜安定而坐。人生第五个十年,肝气开始衰减,肝藏血开始减少,胆汁化生亦开始减少,肝不养目,目开始昏花。人生第六个十年,心气开始衰减,多忧伤生悲,血气化生不足,功能减退,故喜安卧。人生第七个十年,脾气衰减,肌肉皮肤干枯。人生第八个十年,肺气衰减,魂魄离散,故言谈举止多有贻误。人生第九个十年,肾气枯竭,肝、心、脾、肺及其经脉空虚、衰竭。百岁,肝、心、脾、肺、肾五脏皆虚,五脏不藏神,精神离形体而去,寿终正寝。

赏析

人出生之后生命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生命历程中,气血的盛衰状况与人的生长壮老已呈现对应关系。

人之生命,本源于先天精气,此精气在人出生后藏于肾,它制约着机体气血的盛衰变化,从而使人的生命活动表现出由幼稚到成熟、由盛壮到衰竭的生长壮老的过程。本篇以百岁为期,以十岁为一阶段,分十个阶段进行论述其各段的表现及生理特点。从出生到十岁,是人体发育之始,生气由下而升,以“好走”概括其生机勃发,活泼爱动的生理、心理特点。经二十至三十岁,生机旺盛,发育健全,以“好趋”“好步”概括其生理、心理盛壮、成熟而稳重的特点。四十岁,脏腑经脉气血盛至极限,盛极则衰,开始出现生气衰退征兆,以“好坐”概括其由盛而衰的生理、心理特点。从五十至九十岁,生气衰退逐渐加重,肝、心、脾、肺、肾之精气相继由衰至竭(脏腑以相生之次序衰老,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好卧”概括其生机颓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至百岁,五脏精气均告枯竭,生命力败亡而死。

本篇所述生命过程各阶段生理、心理特点,不仅具有医学科学研究价值,也为临床各科形成及其诊治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如婴幼阶段,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而生理机能尚未成熟,故儿科病证,除先天发育不良外,多外感、伤食,易虚易实,传变迅速,必须及时诊治,当泻则泻,当补则补。青壮年阶段,脏腑成熟,气血盛壮,抗邪能力最强,疾病虚少实多,治疗以祛邪泻实为主。中年阶段,生长发育盛极而衰,不仅生机开始衰退,而且以往所受病理损伤也由隐伏而显现出来,新疾旧患,虚实夹杂,因此其疾病的诊治,需要详察病因,细致辨证,分清轻重缓急,循序多法处理。老年阶段以至于死,人体生机进一步衰退,不仅表现为明显的老态,而且因虚生实,体内浊物积聚,形成虚实夹杂、标本互制状态,慢性病多,病程长,故老年病证,以虚为本,治疗应攻邪不忘补正,贵在调理,重治疗与调养相结合。

灵枢卷八·天年第五十四原文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也?岐伯曰:其五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①,喘息暴疾②,又卑基墙,薄脉少血③,其肉不石④,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⑤,故中寿而尽也。

【注解】

①空外以张:空,同“孔”。指鼻孔外翻。

②喘息暴疾:指呼吸急促。

③卑基墙,薄脉少血:卑,低下。指面部瘦薄,骨肉塌陷,脉小血少,面色枯萎无神。

④石:作“实”。

⑤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指正邪相互斗争,气血紊乱,不能驱邪外出,反致引邪深入。

【语译】

黄帝问说:有的人不能尽享自然寿数而中途夭亡,又是为什么?又如何观察?岐伯回答说:这种人五藏不坚固,鼻子短而小,甚或鼻孔外翻,经常呼吸急促,甚或常突发疾病,又面部瘦薄,骨肉塌陷,加上禀赋薄弱,脉小血少,面色枯萎无神,肌肉松弛,不断反复伤于风寒,血气衰虚,血脉不通,正邪相互斗争,气血紊乱,不能驱邪外出,反致引邪深入,故中寿夭亡。

赏析

通过“相面术”,比较长寿的生理条件和外在特征。不能长寿的原因本段概括为“卑基墙”、“五藏皆不坚”、“薄脉少血,其肉不石”,其外在特征是“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以及“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等。本篇先论先天禀赋强壮是长寿的坚实基础,后论先天禀赋薄弱,后天失于调养,真气虚弱,大病既成,损寿夭折,确立了先后天因素共同决定寿命长短的养生长寿观。

人的生命源于父母所给的先天之精,精化气生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古人称之为“先天生后天”;此先天精、气、神又必受后天饮食所化营养的滋养培育,才能源源不断地化生,维持生命活动,此又称“后天养先天”。因此先天禀赋是人自然寿命的依据和基础,后天调养是其得以实现的条件。先天禀赋强壮,包括具有家族遗传优势者,如若后天调养良好,必得上寿;但若恃强妄为,一味追求享乐,则耗竭真精,仅能取中下寿。而先天禀赋薄弱者,若后天调养得当,亦可中寿,甚或上寿;但若不能调养,甚或放纵嗜欲,则无异对薄弱生命雪上加霜,必致短命夭折。

本篇提示,为维持生命活动的充沛旺盛,达到长寿,养生活动应从胚胎开始,一直到老死。应先后天并重,精气神兼养。重先天,作为父母应优生;重后天,自身应注重养生。精气神,后世称为人身“三宝”,是养生活动调摄的对象,各年龄阶段调养的重点又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