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孙子兵法/【原文】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原文】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陷之死地,方能决胜/自卫还击大战前夕写下的遗书【原文】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精解】著名兵书《司马法》中有一句名言:“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姜子牙,《司马法·天子之义》)“国容”,即朝廷的礼仪法度或者说国中的管理制度不能用在军队;“...

陷之死地,方能决胜/自卫还击大战前夕写下的遗书

【原文】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精解】

著名兵书《司马法》中有一句名言:“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姜子牙,《司马法·天子之义》)“国容”,即朝廷的礼仪法度或者说国中的管理制度不能用在军队;“军容”,即军队的礼仪法度或者说军中的管理制度不能用在朝廷内。老子也有类似的说法,他的名言是:“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经》)他主张以符合社会常规的正常有序、正大光明的方法安邦定国,以出奇制胜、灵活变化的方法用兵打仗,不扰民、不折腾百姓,从而享有太平天下。纵观古今中外,治国讲平稳,用兵讲变化,两者各有特色,合奏出社会运行的交响曲。然而,现今有少数专家学者似乎不太在意二者的区别,时常不自觉地以“治国理论”衡量“用兵规则”,或者以“用兵规则”评判“治国理论”。比如,《孙子兵法》这句话就被有的学者批评为“骗术”。

孙子说:“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犯,侵也。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里当为领兵出征的意思。“犯之以事”,即领兵遂行作战任务,采取军事行动。这时,不要告诉官兵们任务的意图。“犯之以害,勿告以利”一句在流传过程中有点变化。十一家注本作“犯之以利,勿告以害”,各传本皆同。仅汉简本作“犯之以害,勿告以利”,把“害”放在前面,“利”放在后面,两句话正好相反。联系上下文来看,还是汉简本的说法更符合逻辑。下文紧接着说的是“陷之死地而后生”,“勿告以利”是使官兵们有必死奋战的决心,不存侥幸心理。

有专家评论说:当将军明明要把士兵投入最危险的境地,却不告诉他们这就是害,这不是哄骗是什么?按常理来看,将军的这种做法确实没有对官兵们讲实话,确有欺骗之嫌。但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事物不能脱离具体的环境或语境去大而化之地高谈阔论,也不能不分析其动机和意图而武断定论。孙子这段话讲的不是平时的带兵方法,而是在《九地篇》中讲深入敌国作战、危机四伏、拼死决战的特殊情况之下作战的方法。试想,在这种情况下把任务的艰巨性、情况的复杂性、危险的严重性、结果的不可测性,毫不保留地告诉官兵们,泄露军事机密不说,可想而知会引起官兵们怎样的思想情绪。孙子作为一个饱经战火的人,他深切地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的办法。采用这种方法,至少可以产生三个方面的效果:一是保守军事机密,使其不被泄露;二是统一官兵思想,避免议论纷纷,干扰作战指挥;三是打消侥幸和依赖心理,鼓舞官兵斗志,激发全部潜能。一旦产生了这一系列效果,部队即使处于死地,也会因为奋力一战而避免覆没;即使身陷死地,也会因为拼死决战而杀出一条生路。孙子总结说,军人的心理状态就是具有这种特点:越是陷入危险之中,越需要集体的力量;越是面临灭亡的绝境,求生欲望越发强烈;越是断绝了一切侥幸和依赖,越容易激发斗志。这就是所谓“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即军队陷入危亡的境地才能取胜。项羽的巨鹿之战、韩信的井陉之战、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经典案例。

当年在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场上,我也有过这种体验,或者说也正是因为被置之于死地、激发起英勇作战的斗志,才得以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我们部队战前是“乙种师”,即人员不满编,武器不齐全,一半时间生产、一半时间训练的非全训部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非重点部队。但是,面临战争,甲种师、乙种师,统统上阵。于是1978年底大批新兵补充到我们部队,迅速扩充成为甲种师。当时,我的班一下子补充了7名新兵。这些新战友,大多只有十八九岁,刚刚离开中学校园,一个个满脸稚气。坦率地说,当时他们不少人是没有思想准备的,只想着当兵光荣,哪里知道穿上军装,坐上闷罐车就直接来到了前线。个别新兵吓坏了,脱掉军装就往家乡跑。可想而知,这些新兵心里何等紧张和恐慌。这个时候讲任何空洞的大道理都无济于事,只有想办法打消他们的恐慌和侥幸心理,激发他们的勇气和斗志。我也没有别的什么高招,记得当时主要用了三招。一是白天组织他们强化训练,迅速掌握手中武器,提高作战技能;二是反复申明军纪军法,违者严惩;三是组织他们学英雄,引导他们认识为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而战的意义。当然,作为兵头将尾的班长,我还得以身作则,尽管自己也才20岁,也从未经历战争,比他们强不了多少,但是在他们面前还得做出榜样。记得那是在临战前两天,我带领全班战友刚刚配属到步兵团不久,大家躺在草地上神聊,想象着即将开打的战争是什么模样。

有的说:“可别一上去就死了,我可是还没谈过女朋友呢。”

另一个接茬儿:“死了倒好,可别伤得不轻不重,不死不活,太难受了。”

又有一人说:“死伤都还好说,可别当了俘虏,俘虏可是生不如死呀!”

还有的设想:“如果我遇到黄继光那种情况怎么办?”“如果我们打成上甘岭那样怎样办?”

更有个别人悄然落泪。

说实在的,当时我的内心也是七上八下的,谁知道开战之后是啥样子,谁知道自己能活几天,但是作为班长我觉得大家这种精神状态不对,得鼓鼓劲儿。于是,为了鼓舞全班战友,也为了激励自己,我趴在草地上写下一份非常简短的请战书:

我们一定誓死保卫祖国,誓死保卫人民,誓死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狠狠打击越南侵略者!一定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前赴后继,重伤不哭,轻伤不下火线,不管在任何严峻时刻,绝不叛党,绝不叛国!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我们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请营党委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

125师防化连喷火排十四班全体战士

写完之后,大家争相传看,一致叫好,并纷纷自发地在末尾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又用别针扎破手指,挤出鲜血,一一在各自的名字上面盖上殷红的血印。当我把这份斑斑血迹的请战书交给营长时,营长怔住了,半晌才说出两个字:“很好!”并表示要全营向我们班学习。全班同志大受鼓舞,精神立马振作起来了。

战友们亢奋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却开始悸动起来。躺在草丛中,想起曾经走过的山山水水,熟悉的同学朋友,更想起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他们知不知道我此刻在干什么,他们能不能经受得住我的离去……

想到这些,虽然明知已经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书信无法寄出去,但还是希望他们能够感应得到我此刻的心声,于是我掏出记事小本,写下了几句话:

亲爱的爸爸妈妈:

敬请你们不要悲伤,不要难过,抬起头,挺起胸。看,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它是您儿子生命所换;看,那日新月异的大好河山,它是您儿子汗水的结晶;看,那茁壮成长的全中国青少年,她们身上凝聚着您儿子的鲜血,她们是您的儿女……你们应当高兴,应当骄傲!您的安儿,没有辜负您的抚养,没有辜负祖国的希望,可称得上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

最后,谨向你们致——军礼!

1979年2月15日,安儿

也许现在有些人看了这些文字会觉得好笑,甚至认为这人有点傻,更有甚者,或许把它看成“假大空”的东西。然而,它是百分之百的真实,既是留给父母的遗言,也是将自己置之于死地的誓言。现在回想起来,或许正是因为当初抛弃了侥幸、丢掉了幻想,抱着必死之心走上战场,才能够带领全班战友英勇杀敌,最终活着回来。

战争是和平发展进程中的间歇期,未必人人遇得上,竞争却是任何人不能回避的。无论个人还是集体,在激烈的竞争中难免会遇到类似于九地作战这种复杂局面或艰难状态,孙子“陷之死地,方能决胜”的谋略思想,无疑是可取的带兵方法,也是有效的制胜之道。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unzibingfa/20230425353.html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