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孙子兵法/【原文】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原文】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王霸之兵,威行天下/“大秦锐士”所向披靡的背后原因【原文】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王霸之兵也。夫王霸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精解】《孙子兵法》中有个很霸气的名词——“王霸...

王霸之兵,威行天下/“大秦锐士”所向披靡的背后原因

【原文】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王霸之兵也。夫王霸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精解】

《孙子兵法》中有个很霸气的名词——“王霸之兵”,不少专家将其解读为“霸王之兵”。“王霸”和“霸王”是不是一码事?

孙子讲:“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王霸之兵也。”

“王霸之兵”就是这段话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孙子先从反面讲,什么样的军队不是王霸之兵。

其实,这句话在《军争篇》里已经提到过,为什么在《九地篇》又重提,古人有不同看法。三国时期的曹操、宋代的梅尧臣等人解释为不知上述情况就无法用兵,所以孙子才重复强调。明代的赵本学则认为,这段话与上下文并不协调,可能是错简所致。但仔细分析孙子的这句话,便可以看出并非错简。大军出国作战,如果不知道诸侯列国的战略意图,不知道各国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情况,不知道利用当地人引导行军,那怎么能出征作战呢?显然,孙子在这里重复强调是非常必要的。

孙子紧接着得出一个结论:“四五者,不知一,非王霸之兵也。”人们对这里“四五者”的理解又出现了分歧。一种观点以曹操为代表,认为四五者指九地,即九地之利害。清朝学者夏振翼也说:“四五者,指‘九地’,‘九地’中五为客兵,四为主兵,加起来就是九地。”另一种观点则以明人茅元仪为代表,认为应该是“此三者也”,古代字的读音与现在不一样,‘此’字的读音近似于“四”,而“三”字的读音近似于“五”,所以误写为“四五者”,这实际上是指前面孙子提出的三个方面,即“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还有人认为,是指“四时”“五行”。根据孙子的表述习惯来分析,这里不一定是准确的数字,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谓“如此等等”“诸如此类”的意思。意思是说,这些方面的情况如果有一样不了解,都不能成为“王霸之兵”。

“王霸之兵”,汉简本作“王霸之兵”,《十一家注孙子》作“霸王之兵”。究竟是“王霸之兵”,还是“霸王之兵”?在春秋时期,统一天下才叫“王”,如夏、商、周三代之王。不能统一天下只能叫“霸”,如“春秋五霸”。“霸”就是“伯”(两个字是通假关系)。伯本来是兄弟行辈中的老大、诸侯的首领。形象一点儿说,“王”大致相当于今天企业中的“董事长”,拥有企业所有权;“霸”则相当于总经理,仅有经营权。孙子把“王”“霸”并称,合之为“王霸之兵”,应当指的是打天下的军队。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当了霸主即可称王,王和霸的概念开始混淆,顺序颠倒。所以,宋代《十一家注孙子》写成了“霸王之兵”。相比之下,还是竹简本的说法符合孙子本要表达的意思,所以我们沿用“王霸之兵”。

“王霸之兵”作为打天下的军队,其战斗力、战斗作风、作战方法应当非同一般。孙子接着说:“夫王霸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把前一段话结合起来看,“王霸之兵”有三大特点:第一,是将领精通“九地之变”,擅长在战场上趋利避害,灵活运用兵力;第二,是兵力强大,部队实施远程奔袭,敌人猝不及防,必然造成敌国“其众不得聚”,即军队来不及动员和集中;第三,是威慑力强,一旦摆开作战态势,兵威加在敌人的头上,就能使它的盟国不能配合策应,甚至迅速瓦解。

孙子认为,一旦拥有这么一支“王霸之兵”,争夺天下便不在话下,也就不需要“争天下之交,养天下之权”了。“不争天下之交”,即用不着争相讨好敌国、结交天下诸侯;“不养天下之权”,则是用不着争着讨好敌国、供养天下的强权。另一种说法是,用不着与敌国争着在诸侯国培植自己的势力。我倾向于前一种理解,“外交”与“强权”相对,互文见义。孙子认为,这些做法都是“非王霸之兵”的国家之所为。拥有“王霸之兵”的国家,完全靠自己的实力开路。“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其中的“信”是“伸展”的意思。解释为,只要把我的战略意图通过强大的实力展现出来,直接施加在对方身上,就能把对方的城堡打下来,摧毁其国都。

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特别是在灭韩、赵、魏的战争中,其“王霸之兵”的威力就显露无遗。当时,堪与秦国比肩的是齐国,齐国最后一位国君田建,在位长达44年,却无所作为,完全被秦国的威势所吓倒。他不但不敢发兵阻止秦军东进,也不敢联合五国合纵攻秦,还一味恭顺事秦,秦国每灭一国,还都派使者入秦祝贺。最终在韩、赵、魏灭亡后,他的最后屏障也没有了,只能不战而降。

齐国灭亡后,齐国大臣以及百姓们都怨恨齐王,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就是齐王建听信奸臣宾客之言,不与诸侯合纵攻秦,致使国家灭亡。其实,关键原因并不在于不合纵,而在于齐国实力不行,应该是齐王被秦国“王霸之兵”一扫天下的态势震慑住了,不敢与五国合纵抗衡,更不敢与秦国的军队直接对抗,所以即便合纵的策略摆在眼前,却没有胆子用。

在当时的情况下,不仅齐国害怕秦国的“王霸之兵”,与它交战的其他诸侯列国也害怕,所谓“合纵”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秦军一来,便各奔东西。秦国就是凭着这支虎狼之师,横扫六国,所向披靡,从心理上给六国军队极大的震慑。

秦国的“王霸之兵”并非自然天成,而是缘于秦国几十年的全方位改革。著名的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真正崛起。商鞅实行的军功爵制,使秦国士兵的切身利益与战争的胜败紧密联系起来,秦国的士兵通过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就可以封官进爵,改变自己奴隶或平民的命运,因此,士兵能全力以赴,英勇杀敌。这样,秦国很快就扭转了长期以来被动落后的局面。从此以后,“大秦锐士”独步天下,无坚不摧,在七雄争霸的200多年时间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势如破竹、不可阻挡。

有学者认为,21世纪的世界格局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群雄并立,多极竞争,强胜弱败。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孙子“王霸之兵”“威加于敌”思想与当今西方世界奉行的“战略威慑”理论的相似性,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战略威慑理论包含三个要点:首先,要有“军事威慑实力”,没有实力不叫威慑,叫嘘声恫吓;第二,要“有使用力量的意志与决心”,没有决心意志,实力就如同虚设,该用时就用,不能不用;第三,还要“让对手知道”,如果对方不知道,威慑就无从谈起。三者结合,从而构成战略威慑。不难看出,其实质与孙子所说的“王霸之兵”“威加于敌”十分相似。

中国在经济上迅速发展,但是国家安全天天面临种种战略危险,甚至面临剑拔弩张的战争威胁。处理这些危险、威胁,仍然有必要遵循孙子的原则:“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即不去讨好四方,也不去花钱买平安,而是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把功夫下在自己身上,加紧发展国家的经济和军事。一旦综合实力强大到足以威慑对手时,那就很可能如孙子所说,“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一切危险、威慑、威胁都可能迎刃而解。

实力决定地位,气势关乎成败。战争如此,各领域竞争莫不如此。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unzibingfa/20230425351.html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