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孙子兵法/【原文】 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

【原文】 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

愚兵耳目,统一意志/四渡赤水期间红军为何来回走“弓背路”【原文】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精解】《孙子兵法》中有个观点饱受诟病,一直...

愚兵耳目,统一意志/四渡赤水期间红军为何来回走“弓背路”

【原文】

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精解】

《孙子兵法》中有个观点饱受诟病,一直被不少专家学者斥责为糟粕,此观点即“愚兵”思想。

孙子确实表达过“愚兵”的意思。他的原话是:“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其中的“能愚士卒之耳目”,强调的就是将领要能够愚弄、蒙蔽官兵的视听,使他们对于军事行动的目的、路线、方法等问题毫无所知。而愚弄的具体方法则是:将领变更作战部署,改变原定计划,使官兵们无法识破机关;经常改换驻地,故意迂回行进,使官兵们推测不出真实的意图。

对于这段话,有些人认为,这是孙子的愚兵政策,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歧视战争主体力量,鼓吹个人英雄主义,是《孙子兵法》中的糟粕,应当予以摒除。这些批评谴责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深入想一想又觉得我们有必要首先辩证而仔细地品味孙子此言的真正含义,然后再下结论。

首先,这个“愚”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愚弄、欺骗,而是一种比喻。孙子擅长用比喻表达观点。比如“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胜者若以镒称铢,败者若以铢称镒”“恒山之蛇”等。此处的“愚”也应是通过形象的比喻加深人们的印象。

其次,深入敌国作战,危险重重,兵贵机密。为了作战保密的需要,部队的作战部署、驻防变化、行军路线、谋略运用等关键事宜只能有少数高级将领知道,否则很容易走漏风声,使部队陷于绝境。孙子在《用间篇》中分析,一般双方都会派出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5种间谍,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千万官兵中没有隐藏敌方的间谍。所以,不能凡事都向所有官兵交代得明明白白,需要一些善意的隐瞒和伪装。

再次,深入险境作战,军心通常容易动摇或者军队出现意见分歧,所以早在《孙子兵法》问世之前,一本名为《军势》的兵书中就提出:“出军行师,将在自专,进退内御,则功难成。”它强调出兵打仗,将帅贵在集中统一指挥,如果军队进退都受君主“遥控”,或者部下意见左右,那就难以成功了。中唐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陆贽则把理由说得更为充分,他在一篇奏议中指出:“夫统帅专一,则人心不分;人心不分,则号令不二;号令不二,则进退可齐;进退可齐,则疾徐如意;疾徐如意,则机会靡愆;机会靡愆,则气势自壮。”(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五十》)统帅军权能够专一,军心就不会分散;军心不分散,号令就可以统一;号令统一,进退行动就会一致;进退行动一致,快慢速度就能符合作战企图;快慢速度符合作战企图,就不会失去战机;不失战机,军队的气势就自然雄壮。

至于怎样才能既保守作战机密,又统一官兵思想,孙子提出的办法是:“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即通过变化行军路线,改变宿营地点,调整作战谋略,使官兵们不识、不知,谁也没有充足的理由乱发议论或随意出主意,大家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唯将帅马首是瞻。

孙子连用三个比喻描述接下来产生的效果:“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第一个比喻中,“期”指主帅与军队约定出战期限。主帅赋予军队作战任务,断绝其归路,使之勇往直前。

第二个比喻,主帅与军队一起深入敌国,如击发弩机射出的箭,一去而不复返,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一路往前冲了。

第三个比喻,说明这种情况之下的士兵,如同来回被驱赶的羊群一样,虽然他们不知要到哪里去,但个个奋勇争先。

虽然把士兵比作羊群,听上去似乎是“愚兵”,但是其效果是深入敌国作战时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孙子把谋求这种办法称为“将军之事也”。他说:“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这句话可以说是整段话的点睛之笔,指出了所谓“愚兵”的目的所在。这句话强调的是,集结全军出征,把官兵们投于危险境地,激发他们死战到底的决心,这是将军统帅军队作战最重要的事情。

《九地篇》篇幅较长。从内容上看,这里大致讲完了将军领军出征,经历各种复杂地形,处理种种困难情况,最终进入战场、准备交战的全过程。于是,孙子用一句话做了一个小结。他说:“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九地之变”,是指本篇一开头分析的9种地形及其应变的方法;“屈伸之利”,是指军队在种种复杂情况下的进退、谋求有利作战态势的方法;“人情之理”,则是指官兵们一步步深入敌国之后心理和士气的客观变化。孙子强调,作为一个将军,在整个出征过程中对这一系列重要问题都要认真考察,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应对。

我多次讲过,学习《孙子兵法》不要局限于字面,一定要透过字面思考其深刻的内涵。如果孤立地看,“愚士卒之耳目”这句话似乎有阶级偏见,令人不可接受。但是结合整段话来看,将其还原到战争实际场景和整个战争过程中,又可以看出它是通过比喻揭示一种带兵打仗的方法和艺术。所以,不宜把它一味斥为糟粕。

我常常在想,中央红军当年四渡赤水实在不容易。那时候的红军面临着多种复杂而又艰难的困境:其一,红军是新败之军,刚刚遭受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湘江之战惨败,10万红军只剩下3万多一点儿,军心士气受到重挫;其二,红军内部意见不一,博古、李德为首的“左倾”思想领导人时常攻击毛泽东、周恩来的游击战思想;其三,蒋介石继续率领中央军和地方部队40多万人马围追堵截,发誓彻底消灭红军;其四,4次渡过赤水河来回拉锯,忽东忽西,战士们非常疲惫,再加上途中又打了土城之战和鲁班场之战两次败仗,不少人负伤牺牲;其五,红军没吃没喝,武器装备极差,有不少人掉队,甚至逃跑;其六,那时候的红军战士都很年轻,大多只有20多岁,身为红一军团长的林彪也只有27岁,这个年龄的人容易情绪激动,也容易悲观;其七,遵义会议之前,毛泽东在军队中的领导权被剥夺,其领导地位在遵义会议上被恢复,之后才协助周恩来领导红军。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运用声东击西、避实击虚、出奇制胜等谋略对付蒋介石的同时,又一边保守作战机密,一边鼓舞官兵斗志。直到巧妙渡过了金沙江、把40万追兵甩得老远之后,大家才看清楚了毛泽东的战略意图,大家都心服口服了。

毛泽东之所以非常坦率地说四渡赤水是他平生最得意之笔,原因就在于,按常规来说不可能生存下来的情况下,毛泽东带领红军生存下来了,不可能打赢的恶仗,毛泽东指挥红军打赢了。这一决策非常人之所能及,确实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称之为“神来之笔”一点儿也不为过。

我们常讲,诚信做人,以诚带兵。毫无疑问,这是为人处事、当好领导的根本之所在。但是,有领导经验的人都不会否认,在危机四伏、麻烦不断、意见不一、胜负难定的时刻,孙子所说的“愚士卒之耳目”不失为一种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带领大家共渡难关的有效方法。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unzibingfa/20230425349.html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