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孙子兵法/【原文】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

【原文】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

禁祥去疑,激励斗志/大战前夕与老排长洒泪诀别的情景【原文】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精解】一般来说,进攻作战,尤其是...

禁祥去疑,激励斗志/大战前夕与老排长洒泪诀别的情景

【原文】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精解】

一般来说,进攻作战,尤其是深入敌国作战的时候,我们除了需要想办法保证粮食弹药的供应,还有一个问题也马虎不得——官兵们的心理和斗志问题。记得自卫还击作战刚开始的两天,我们不断向敌国推进。一路上不时地看到我们的伤员被抬下来,甚至看到被击毁的坦克歪倒在路边,几位身着黑色驾驶服的坦克兵并排躺在履带旁,他们的体格看上去很强壮,但都已经牺牲了。从他们身旁经过时,我痛惜的同时,不由得想象着自己牺牲后的模样。我的紧张、恐慌之情可想而知。现在回想起来,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而且自古如此。孙子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在研究进攻作战时,专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即“禁祥去疑,激励斗志”。

孙子说:“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这段话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将领要将士兵置于无路可走的境地,那么士兵不得不死战,战则必胜。

孙子说,“死,焉不得士人尽力”,既然处于危险境地,士卒死都不怕了,岂会不竭尽全力死战呢?一般来说,人越是走投无路,应当越恐惧,为什么反而不怕了?孙子分析其中的原因说:“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即士卒陷于绝地,清楚地看到横竖是个死,与其贪生怕死,不如拼命战死,所以反而无所畏惧了。士卒没有退路,也就没有任何别的选择,只能更加抱团,依靠集体的力量,所以军心更加稳固。孙子得出结论说:“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这里的“拘”是束缚、凝成一团的意思,深入敌国境内,士卒远离本国,已无退路可言,所以他们就会被迫选择死战,死战则必胜。孙子连用4个“不”来形容在这种情况下部队可能呈现出的状态:“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部队一旦处于死地,那么士卒不须整饬就能注意戒备,不须强求就能完成任务,不须许诺重赏就能获得亲附拥戴,不须三令五申就能遵守纪律。不言而喻,这种状态的部队特别能打、能拼。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原因之所在。

第二层意思是部队要禁止迷信,消除疑虑。孙子意识到,把官兵投放到死地并不一定能够激起拼命精神,难免会有一些官兵惊恐害怕、胡思乱想,势必动摇军心、影响斗志。因此,孙子提醒将领要会做思想稳定工作。他提出的办法是“禁祥去疑”。祥,是指凶吉的预兆。疑,就是疑虑。“禁祥去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禁止一切预测吉凶的迷信活动,消除士卒的一切疑虑,要求他们完全听从将领的指挥。一旦打消了官兵的侥幸心理,断绝了其任何依赖和等待的念头,他们就会一心求战,“至死无所之”。“之”,在此是当动词用,为逃跑之意。“至死无所之”即战死也不会逃跑。著名的牧野之战中,姜太公就曾经采用了这一办法。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发兵前,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三军士兵皆感到疑惑;恰巧武王的坐骑赤鬃马也被雷电击中倒地而亡,武王姬发也认为:“这是上天对我周人的警告,可能是纣王作恶还没有到头,国人百姓不希望我们此时伐纣,所以上天才降祸阻拦我们。”于是,他心生退兵之意。

姜子牙却说:“大王您德行高尚,如今大军已至殷商牧野,天突降暴风骤雨,乃是精诚感动天地。大雨以洗吾兵,雷电正应天时!”

周武王心中不信,命巫师占卜:“我们此次大举攻伐纣王,不知是吉是凶?”占卜师于是将龟壳用火烧,通过裂纹判断吉凶,他说:“大王,此次征伐不吉利啊。”于是武王身边的伯夷、叔齐趁此机劝武王说:“我们不能因为纣王一人的错误,而违背天道杀天下百姓,这是圣人不能做的事情啊。”

姜子牙见武王仍然忧虑,立场不定,有动摇的迹象,又观叔齐、伯夷作梗,恐生变故,便假装大怒曰:“上天只眷顾那些有德之人,今天下百姓痛恨纣王,就连纣王的忠臣比干、箕子也被或杀或囚禁,纣王已是众叛亲离,伐之有何不可?枯草朽骨(占卜用的那些竹签和龟壳),怎么能知道吉凶呢?”

姜子牙接着说:“顺应天地之道未必会吉祥,违背它未必会凶险,关键是看能不能得人心,得人心得天下,失人心则失天下,三军会战能否取胜,有智慧的将帅没有必要去问天道鬼神,只要能任贤用能,就可以战而胜之。大王只要速速进军,就会成功。”(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

说完,他就把占卜的龟壳烧了,把竹签折断。最后武王终于下定决心,果断出兵。战幕一拉开,姜子牙亲率少部分精锐为先锋,随后姬发率领大队人马攻击商纣王的军队。商军人多势众,但士卒与商纣王离心离德、纷纷倒戈。纣王见大势已去,急忙逃回都城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姜子牙引姬发攻入朝歌,诏告天下商朝灭亡,周王朝由此建立。

孙子的第三层意思重在强调激励官兵们的斗志。孙子毕竟是一位饱经战阵的将军,深谙官兵们在战场上的心理变化,所以,他将士卒刻画得惟妙惟肖,又相当准确:“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恶”,即厌恶、不喜欢。“货”,指财货、财物。“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是说我军士兵没有多余的钱财,不是因为不爱财物;“无余命”,是指没有多余的生命(第二条命)。“恶寿”,指讨厌长寿。“涕交颐”,即泪水从左边脸流到右边脸,从右边脸流到左边脸。后两句意为:我军士兵没有多余的生命,明知上战场上要丢掉性命,并不是因为不想长寿。因此,当作战命令下达的时候,他们中坐着的泪湿衣襟,躺着的泪流满面。可是一旦把他们投放到无路可走的绝境,他们就会像春秋时期著名的刺客专诸和曹刿那样英勇作战。

每次读到这段话,我的脑海总会浮现出与排长最后一别的画面。那是1979年2月13日的下午,我们喷火排的三个班马上要分别被配属到三个步兵团去参加作战。我在组织全班战友检查武器和行装时,12班长李和明跑到我身边悄声地说:“排长叫你!”“在哪?”李和明把头一歪,示意就在右边不远处的卡车旁。我立刻放下手中的喷火枪,快步跑向卡车。只见排长半倚着车门,背对我来的方向。我心里嘀咕着:“我啥事没做好,他又要熊我两句?”我这个排长有点像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副连长靳开来。他长得敦敦实实,嗓门很大,是有名的炮筒子,看不顺眼的事就敢说,直来直去,而且也是临战之际提了个副连职,仍干着排长的活。我喊了一声:“排长,你找我?”排长缓缓地转过身来,哽咽着说:“我们就要分别了!”我心里猛地“咯噔”一下,向来豪放的老排长怎么满脸泪水了?估计他与前面两位班长道别的时候已然泪如雨下了。这一瞬间,我才意识到什么是战争,战争意味着什么。我的泪水也不由得夺眶而出。此时的排长就像亲哥哥一样,完全没有平时的威严,而是一边流着泪、一边语重心长地嘱咐:“14班长,一定要把你的班带好。既要勇敢作战,绝不能当孬种,又要好好活着,尽量都能够安全地带回来!”我坚定地回答说:“是,排长您放心!”“嘟、嘟、嘟”——出发的哨音响起来了。我挺直胸膛缓缓地抬起右臂,庄重地向排长行了一个军礼,排长也回了个礼。然后我们分别登车出发。岂料,这竟然是我们的最后一别。6天之后,排长就在作战中像专诸、曹刿那样,慷慨赴死后英勇牺牲了。

有道是:英雄并非本无泪,泪洗柔情志更坚。

曾经多次有人问我:现在的解放军战士大多是独生子女,干部几乎全部都是大学生,还能不能打仗、敢不敢打仗?从整体来看,我们解放军英勇作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也确实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不妨从孙子“禁祥去疑,激励斗志”的谋略中得到一些智慧的启迪。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unzibingfa/20230425345.html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