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孙子兵法/【原文】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原文】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李世民缘何被毛泽东视为最会打仗的君王【原文】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精解】毛泽东喜欢读古书,晚年时对明代冯梦龙编撰的《智囊》一书爱不释手,他多次阅读并在上面圈点了不少地方。在《智囊》中...

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李世民缘何被毛泽东视为最会打仗的君王

【原文】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精解】

毛泽东喜欢读古书,晚年时对明代冯梦龙编撰的《智囊》一书爱不释手,他多次阅读并在上面圈点了不少地方。在《智囊》中有一处引用唐太宗李世民的按语:“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毛泽东读到这里在旁边点评道:“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显然,在毛泽东心目中,古代帝王中最会打仗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之所以被毛泽东视为最会打仗的君王,那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确实有独到之处。

李世民每战必会亲自深入战场一线查看情况,甚至不惜冒着危险到靠近敌营的地方观察地形和敌情,也绝不肯将这个活儿派给别人,一定是自己去。李世民非常重视了解敌情、我情以及战场形势,所以他一生征战,所向披靡。正如孙子所言:“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这段话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听起来有点儿像绕口令,讲了三个“胜之半”的情况。“胜之半”的意思就是胜利的可能性有一半。

第一种情况是“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如果知道我方战争准备已然就绪,士兵士气高昂,具备攻打的能力,但是不了解敌方严阵以待,且综合实力优于我方,那么这种情况下我方贸然攻打,既有可能胜利,也有可能失败。

第二种情况是“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如果我方清楚地了解到敌方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或者综合实力不如我方,完全可以攻打,但不了解我方战斗力不强、战争准备不充分的实际情况,此时开战也是胜负可能性各半。

第三种情况是“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如果我方既摸准敌人可攻之处,又深知我方具有充足的进攻作战能力,但是对于战场环境、地形地貌还不甚知晓,在这种情况之下作战,也只有一半的胜算。

我们知道孙子崇尚全胜,一切都以打有把握之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胜之半”绝不是孙子追求的最好结果,与其说他是在叙述客观事实,不如说他是在警示将领。将领不仅要知道我方能打,敌方可以被打,还要知道战场地形适不适合打,如果这些情况都知晓于心,那么就不是“胜之半”——仅有50%的胜算,而是“全胜”了。

这段话的第二层含义即孙子认为“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在古代汉语中,“故”通常表示因果关系。此处的“故”,说明了上下两层意思之间的因果关系,意在告诉人们,只有做到了知彼、知己、知天地三方面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到“动而不迷,举而不穷”。这里面的“动”和“举”意思相近,指的是行动或者战术战法。“不迷”就是目标明确,不会因为战场迷雾而盲动。“不穷”就是变化多端,不会因为战场态势变化而黔驴技穷。

“动而不迷”讲的是指挥的坚定性,它要求指挥员在情况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时,不为敌人一些行动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为任何困难所动摇,不为不负责任的建议所鼓动,坚决贯彻既定目标,以无可动摇的信心和毅力夺取胜利。

“举而不穷”讲的是指挥的灵活性,它要求指挥员在情况发生根本变化以及原定的目标已部分不符合或完全不符合客观实际时,不刻板行事,不坐等主动权从自己手中滑落;要善于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当机立断,毅然改变计划,变更目标,快速反应,实施灵活指挥。

概括起来说,指挥的坚定性和灵活性一切取决于一个“知”字,知彼、知己、知天地,是最根本的前提和基础。

李世民军事才能的独到之处就建立这样的基础之上。隋朝末年,各地割据势力纷纷称帝。公元619年,王世充于洛阳称帝,国号郑,并趁唐军在河东战场无暇东顾之际,夺取唐军在河南的部分地区。第二年,当时的秦王李世民率领8万唐军精兵攻打王世充。王世充被迫退守洛阳,被唐军围困。王世充困守孤城,派使者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当时称雄河北,建立了夏国。他手下的幕僚刘斌进言说,唐据陕西,郑有河南,我们有河北,这类似三国鼎立。现在唐强郑弱,如唐灭了郑,我们就唇亡齿寒了。不如现在发兵助郑,合两国之力,则唐必败,郑必弱,我军趁机赶走唐军,灭掉郑国,再趁势兵入陕西,直捣长安,天下可得矣。窦建德心想,这可是一石二鸟呀,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

公元621年3月,窦建德亲自率领10万大军救援洛阳,水陆并进,驻扎在板渚,威胁唐军侧背。唐军诸多将领听到窦建德率领10万夏军前来援助郑国,都感到非常惊恐,害怕受到里外夹击,建言秦王李世民从洛阳撤退。李世民却临危不惧,提出了围点打援的计划。为防止王世充从洛阳突围,他将大部队人马留给齐王李元吉继续围困洛阳城,自己则率领3 500名精兵进驻虎牢关,目的是将窦建德的10万大军拦在洛阳之外。虎牢关,是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李世民派大将秦叔宝等人在虎牢东20多里处设伏,自己与骁将尉迟敬德仅带领4骑人马前往查看敌情。路上遭遇敌军,他且战且退,将敌军引入预设的伏击圈。秦叔宝等奋起杀敌,斩杀敌军300多人。

窦建德知道虎牢关易守难攻,但他有自己的小算盘,他知道,虎牢关虽险却小,唐军的马匹草料必然不够,他打算等到唐军被迫到城外放牧时,再趁机攻打。李世民通过谍报知道了他的这个打算,心中暗喜:“窦建德,我要的就是你和我决战。”于是他传令放马汜水以北,引诱夏军出击。窦建德获知唐军牧马汜水后,立刻率全军出战,在汜水沿岸布阵,阵宽几里,号角连天,军容相当鼎盛。唐军将领看到这种阵势,不免感到惊慌,但是李世民胸有成竹,他分析道:第一,窦建德的人马都是农民出身,没经历过什么恶仗,而我们屡次与突厥这样的强敌作战,所以他们的战斗经验不如我们;第二,现在马上就要开战了,而对方的人马还在擂鼓狂哮,大喊大叫,这说明其军纪不严;第三,他们很希望和我们正面作战,可见面了如此轻慢,这说明他们有轻敌之心。

窦建德摆开大阵等唐军决战,却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从早晨一直等到中午,士兵叫嚣得头昏脑涨,又饥又渴。很多人都坐了下来,嚷着要吃饭喝水。可那是10万人马,饭和水没那么快送到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抢饭吃、抢水喝,阵形乱了。说时迟那时快,忽然间马蹄声起,号角震天,唐军在这个当口发起了冲锋。李世民亲率轻骑,突入夏军核心,左劈右砍如入无人之境,唐军大队涌入,夏军大乱,阵势全无。李世民清楚,自己只有3 500人,而对方有10万人,如果硬拼下去,久了就会撑不住,所以他率领几员极其生猛的将领,挥舞旗帜,猛插到夏军后方,竖起唐军大旗。夏军官兵忽然见军阵里立起了唐军旗帜,以为唐军已胜,一下子集体心理崩溃,全军大溃,窦建德也束手就擒。

李世民之胜,显然得益于他做到了“三知”,既“知敌之可击”,又“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且据守虎牢关这个隘口,也“知地形之可以战”。再加上李世民通过一系列小的战斗消耗了夏军的实力,挫败了夏军的士气,再采取诱敌的方式使得夏军列阵决战,趁其阵形混乱之时发起突袭,“动而不迷,举而不穷”,多种战法并用,出其不意使敌军措手不及,从而取得了战役的最后胜利。

毫无疑问,“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是很多人孜孜以求的境界,尤其是企业家。在波谲云诡、风云变幻的市场面前,如何以变应变,顺利并快速地做大、做强?如何避免迷失方向,避免投资失误、决策失当?请记住孙子教给我们的“万全之策”,那就是我们在做任何重大的决策,或干任何紧要的事情时,务必做到“三知”——知对手可不可以战,知自己能不能够战,知情况适不适合战。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unzibingfa/20230425338.html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