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孙子兵法/《行军篇》——活用竞争环境的客观条件

《行军篇》——活用竞争环境的客观条件

[篇题解析]乍看这一篇的篇名,不仅初接触《孙子兵法》的朋友会把“行军”读成“xíng jūn”,就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不少解读《孙子兵法》的书籍以及讲解《孙子兵法》的音频、视频,都将其当作现代汉语中的“行军”,认为本篇讲的是军队的行进。很多英译本都将本篇篇名译为“Marching”或者“On the March”,也是军队行进的意思。这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读法和译...

[篇题解析]

乍看这一篇的篇名,不仅初接触《孙子兵法》的朋友会把“行军”读成“xíng jūn”,就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不少解读《孙子兵法》的书籍以及讲解《孙子兵法》的音频、视频,都将其当作现代汉语中的“行军”,认为本篇讲的是军队的行进。很多英译本都将本篇篇名译为“Marching”或者“On the March”,也是军队行进的意思。这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读法和译法。《行军篇》的“行”应该读“háng”,古意为纵横交叉的道路,后引申为行列、阵势;“军”本意为军队,引申为驻军、驻扎。“行军”两个字,此处为名词动用,为并列的两个动词,指的是“行军布阵、安营驻军”的双重含义。我国著名翻译家林戊孙英译的《孙子兵法》将这篇篇名翻译为“Deploy the Troop”,即“部署军队”,既包括布阵又包括驻扎,应该说他的理解和翻译是相对准确的。

《孙子兵法》是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宏观和微观都讲到了。《九变篇》讲的是军争中灵活应变的谋略思路,《行军篇》讲的是军争中对敌情的判断和处置,也可以说是落实灵活应变谋略思路的具体原则。张预说,“知九地之变,然后可以择利而行军,故次《九变》”。本篇之中,孙子把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情一景,以及敌军官兵的一举一动,都和军事行动联系起来,可谓是“见微知著”,于细微之处见军机。

【正文注释】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敌近而静看,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役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兵非益多,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白话译文】

孙子说:将领在各种不同地形上处置军队和观察、判断敌情时,应该注意:穿越山岭,应临近谷地行进,驻扎居高向阳的地方,敌人已占领高地时不要仰攻。这是在山地上处置军队的办法。横渡江河,军队应该在离水流稍远的地方驻扎,敌人渡水来战时不要在江河中迎击,等敌人渡过一半时再攻击,这样做较为有利;如果与敌人决战,不要紧靠水边列阵;在江河地带扎营,也要居高向阳,不要面迎水流。这是在江河地带对军队的处置方法。军队通过盐碱沼泽地带时一定要迅速离开,切勿停留;如果在盐碱沼泽之地遭遇敌人,一定要依傍水草,背靠树木。这是在盐碱沼泽地带处军的原则。在平原旷野,军队要驻扎在开阔地域,主要翼侧要依托高地、前低后高。这是在平原地区处置军队的原则,以上4种处军原则的好处,就是黄帝能战胜其他四帝的原因。

大凡驻军总是喜欢干燥的高地,避开潮湿的洼地;重视向阳之处,避开阴暗之处;军队要驻扎在靠近水草的地方,将士百病不生,这样就有了胜利的把握。在丘陵堤防行军,必须占领它向阳的一面,并使主要翼侧背靠着它。这些对于用兵有利的条件,是地形给予的辅助。上游下雨,洪水突至,若想过河,一定等到水流稍平稳以后。凡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这些地形,军队必须迅速离开,不要接近。我们应远离这种地形,让敌人去靠近它;我们应面向这种地形,让敌人去背靠着它。行军途中遇到有悬崖绝壁的隘路、湖泊、水网、芦苇、山林和草木茂盛的地方,必须谨慎地反复搜索,这些都是敌人可能设下埋伏或隐伏侦察的地方。

敌人逼近却很安静,是依仗它占领险要地形;敌人离我很远而来挑战,是想诱我前进,因为其占领的地形有利于同我决战。前方许多树木枝叶摇动,那是敌人隐蔽前来;草丛中有许多遮障物,那是敌人布下的疑阵;群鸟惊飞,下面必有伏兵;野兽惊骇,是敌人大举突袭而致。尘土飞扬而高冲云间,是敌人的战车驰来;尘土飞扬、低且宽广,是敌人步兵开来;尘土疏散飞扬,是敌人正曳柴而走;尘土少且时起时落,是敌人正在扎营。敌人使者措辞卑谦却又在加紧备战的,是企图向我进攻;敌人使者言辞强硬而军队又做出前进姿态的,是准备撤退;敌人轻车先出动并部署在两翼的,是在布列阵势;敌人尚未受挫而来讲和的,是另有阴谋;敌人兵卒奔走、摆开阵势的,是企图约期同我决战;敌人半进半退的,是企图引诱我军;敌兵倚着兵器站立的,是饥饿的表现;供水兵打水自己先饮的,是干渴的表现;敌人见利而不进兵争夺的,是疲劳的表现;群鸟聚集在敌营上空,营地必已空虚;敌人夜间惊叫的,是恐慌的表现;敌营惊扰纷乱的,是敌将没有威严;敌人旌旗摇动不整齐的,是敌军队伍已经混乱;敌人军官易怒的,是全军疲倦的表现;敌人用粮食喂马,杀牲口吃肉,收拾起汲水器具,部队不返营舍的,是陷入绝境的表现;低声下气同部下讲话的,是敌将失去了人心;不断犒赏士卒的,是敌军没有办法;不断惩处部属的,是敌人处境困难;敌将先对士卒暴虐,后又畏惧士卒叛离的,那是最不聪明的将领;派来使者送信言好,是敌人想休兵息战;敌人盛怒而来,却久不交锋又不撤退的,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必须仔细观察,摸清敌人的企图。

打仗不在于兵多就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必能取胜。只有那种不经过深思熟虑又轻敌的人,才会被敌人俘获。

士卒还没有真心依附就处罚他们,他们会不服,不服就很难使用;士卒依附之后,如果纪律仍不执行,那么这样的士卒也不能用来作战。所以将领要以怀柔宽仁的手段使他们思想统一,这样必然能获得部下的敬畏和拥戴。将领平时严格贯彻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会听服;平时不严格贯彻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士卒能贯彻执行平时的命令,这表明将帅与士卒之间相处融洽。

处军:处置、安顿。指在各种地形条件下,军队行军、战斗、驻扎的处置方法。

相敌:相,觇视、观察。意即观察、判断敌情。

绝山依谷:绝,越度、通过。依,傍、近。张预注曰:“凡行军越过山险,必依附溪谷而居,一则利水草,一则负险固。”全句谓通过山地,需傍依溪谷行进。

视生处高:曹操注曰:“生者,阳也。”李筌注:“向阳曰生,在山曰高。”此言军队驻扎,要居高向阳。

战隆无登:隆,高地。登,攀登。全句谓在高地与敌作战,不宜自下而上仰攻。曹操注:“无迎高也。”

绝水必远水:想要渡过江河,一定要在离河流稍远的地方驻扎。张预注:“凡行军过水,欲舍止者,必去水稍远,一则引敌使渡,一则进退无碍。”

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客,指进攻之敌。《礼记·月令》注:“为客不利。”疏引正义曰:“起兵伐人者谓之客。”梅尧臣曰:“敌之方来,迎于水滨,则不渡。”

令半济而击之:半济,正在渡水。此言趁敌人尚未全部渡过河时进攻他们。

无附于水而迎客:曹操曰:“附,近也。”张预注:“我欲必战,勿近水迎敌,恐其不得渡;我不欲战,则阻水拒之,使不能济。”此句言不要在近江河处与进攻之敌交战。

无迎水流:曹操注:“恐溉我也。”此句谓勿居下游之地。

斥泽:《尚书·禹贡》:“海滨广斥。”郑注云:“斥谓地咸卤。”斥泽为盐碱沼泽地区。

亟去无留:亟,急、疾。即迅速离开,不得滞留。

必依水草而背众树:言扎营必须傍水草,背倚林木。

平陆处易:平陆,开阔之地。易,平地。遇开阔地,亦需择平坦之处安营。

前死后生:《淮南子·地形训》:“高者为生,下者为死。”此言背靠山险,面向平易。曹操注:“战便也。”

四军之利:上述处山、处水、处斥泽、处平陆等4种处军原则的好处。

四帝:泛指上古时期炎帝、蚩尤等四方氏族部落首领。

凡军好高而恶下:张预注:“居高则便于观望,利于驰逐;处下则难以为固,易以生疾。”此言驻军喜好高处,厌恶低处。

贵阳而贱阴:《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山南为阳,水北为阳。”张预注:“贵阳者,以其光明气舒,疾病难于滋蔓也;贱阴者,晦逆非养生之道也。”此句谓重视向阳的地方,卑湿的地方。

养生而处实:养生,指人马得以休养生息。处实,指择运输便利且物资供应丰实之地。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曹操注曰:“恐半涉而水遽涨也。”

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前后险峻,水横其中为绝涧;四方高,中间下为天井;三面环绝,易入难出为天牢;草木蒙密,锋镝莫施处为天罗;阪地泥泞,渐车凝骑处为天陷;道路迫狭,地多坑坎为天隙。

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险阻,曹操注:“险者,一高一下之地;阻者,多水也。”潢井,指积水池。葭苇,芦苇,泛言水草丛聚。翳荟,草木繁茂。

必谨复索之:必须小心谨慎地搜索。

众树动者,来也:曹操注:“斩伐树木,除道进来,故动。”其言甚是。

众草多障者,疑也:曹操注:“结草为障,欲使我疑也。”

伏:指伏兵。曹操注:“鸟起其上,下有伏兵。”

覆:在此为覆没、覆灭之意。曹操注“敌广阵张翼,来覆我也”,近之。

卑而广者,徒来也:扬起的尘埃低且面积广的,那是敌人步卒开来。

散而条达:条达,纵横断绝之貌。此句意谓烟尘疏散且呈条缕状。

营军:察看地形,准备立营的敌军。梅尧臣注曰:“轻兵定营,往来尘少。”

辞卑而益备:益,增、加强。措辞谦卑,加强防备。

辞强而进驱:措辞强硬,示以驰驱进逼之形。

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陈,同“阵”、布阵。《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陈于孔子。”即问阵于孔子。杜牧曰:“出轻车,先定战陈疆界也。”此句言战车先出其营之侧面,是列阵欲战。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此谓未至屈困之境而请和,必有奸谋。

杖而立:倚仗兵器而站立。梅尧臣曰:“倚兵而立者,足见饥弊之色。”

汲役先饮:汲役,负责取水的士兵。张预注曰:“汲者未及归营而先饮水,是三军渴也。”此言颇是。

鸟集者,虚也:张预曰:“凡敌潜退,必存营幕,禽鸟见空,鸣集其上。”此言群鸟集中其上,则其下营垒已空。

军扰者,将不重也:敌军多惊扰,是将领无威容,不持重。李筌注曰:“将无威重,则军扰。”

吏怒者,倦也:梅尧臣曰:“吏士倦烦,怒不畏避也。”此言军士愤怒,是士众倦烦了。

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粟,古以粟为粮谷之总称。缻,盛水之瓦器。此句意为以粮食喂马,杀牲口吃肉,营中不见用绳子悬挂水缸,士卒准备拼命突围。

谆谆翕翕:曹操注:“谆谆,语貌;翕翕,失志貌。”此句言士卒私下小声地议论。

数赏者,窘也:梅尧臣注:“势穷忧叛离,屡赏以悦众。”其说甚是。

委谢:委质来谢,带贵重礼品来言好。张预注:“以所亲爱委质来谢,是势力穷极,欲休兵息战也。”

兵非益多:王皙注:“不以多为益。”即兵不在多之意。

惟无武进:武进,刚武轻进。此言不要恃武轻进。

取人:争取人心。

易敌:轻视敌人。

卒未亲附而罚之:此句杜牧注曰:“恩信未洽,不可以刑罚齐之。”亲附,亲近、归附。

合之以文:合,齐也,与下句之“齐”互文。文,宽厚。此句言对待士卒要宽厚笼络。

齐之以武:武,刑威,军纪刑罚。故此言用严明军纪刑罚来整肃部众之行为。

必取:言必能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拥戴。

令素行:令,立法行令。素,平时。言平时认真贯彻法令。

以教其民,则民服:言威令素信,所以民听之不惑。梅尧臣注:“威令旧立,教乃听服。”其说甚是。

与众相得:得,亲和。相得,关系融洽。此言与士卒相处得融洽。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unzibingfa/20230425325.html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