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孙子兵法/【原文】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也。

【原文】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也。

不趋必趋,孰是孰非/毛泽东“蘑菇战术”的神奇效果【原文】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也。【精解】曾经有位教授在某高等军事院校的课堂上振振有词地说:“以劣胜优是伪命题!战争从来都是以优胜劣。”此论一出,立刻引起了学员的激烈争论。不少年轻军官学员觉得耳目一新,认为此论颠覆了传统的说法,颇有创新之意...

不趋必趋,孰是孰非/毛泽东“蘑菇战术”的神奇效果

【原文】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也。

【精解】

曾经有位教授在某高等军事院校的课堂上振振有词地说:“以劣胜优是伪命题!战争从来都是以优胜劣。”此论一出,立刻引起了学员的激烈争论。不少年轻军官学员觉得耳目一新,认为此论颠覆了传统的说法,颇有创新之意,为之拍手叫好。更多的学员则认为这种说法不对,认为其误解了以劣胜优的真正含义。

究竟孰是孰非?

我们不妨先看看孙子是如何说的:“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也。”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先看第一句话:“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意思是说,用敌人贪图的利益诱惑敌人,使其紧追不舍,从而自动进到我方预定区域;用敌人畏惧的困难阻碍敌人,使其畏缩不前,不能到达预定区域。这里的“利之”“害之”,就是主动制造敌人的混乱和困境。第二句话紧接着说明了其目的:“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也。”

“佚能劳之”,是指敌人休息得好,而我能想办法使他变得疲劳不堪;

“饱能饥之”,是指敌人粮食充足,而我能想办法使他变得饥饿难耐;

“安能动之”,是指敌人驻扎安稳,而我能想办法使他变得奔波不定。

这些办法综合运用,势必使敌人由强变弱,由优变劣。同时,我方则由弱变强,由劣变优。

问题是敌人也不傻,怎样才能劳敌、饥敌、动敌?

孙子用简单几个字点出了绝招:“出其所必趋也。”

这句话在传世本与汉简本中的表述有所不同。十一家注本、武经七书本中皆作“出其所不趋”,且下文还有“趋其所不意”五字。而汉简本的文句是“出其所必趋也”。“不趋”与“必趋”仅一字之差,意思却大相径庭。如果按传世本所说,我方向敌人不去救援的地方出兵,则不足以威胁敌人,也就不可能调动敌人。只有向敌人必然前往救援的地方出兵,才能引起其恐慌,从而调动敌人。曹操注《孙子兵法》的时候依据的版本很可能与汉简本一致,所以他在此句下注释说:“使敌不得不相往而救之也”,“攻其所必爱,出其所必趋,则使敌不得不相救也”。此外,北宋李昉等人编纂的《太平御览》两次引用这句话时均作“必趋”。可见,后人把“必趋”易为“不趋”,这显然是哪位未经战争的书生随意篡改的结果。

“必趋”,即敌人必须前往救援的地方,一般当指命脉、要害、利益关切点。我方一旦找准这些地方予以打击,便可调动敌人不得不按照我方的指挥棒奔跑,或者牵制敌人,使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从而使其由强变弱,由优变劣,由实变虚。

1947年毛泽东和彭德怀在保卫延安战役中采用的“蘑菇战术”与孙子这一思想颇为相似。

那年3月,胡宗南率15个旅,共计23万人马向延安进犯,当时陕北地区只有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及军委直属队,共计2万多人,仅为胡宗南集团的1/10。面对敌强我弱的态势,毛泽东决定撤出延安、诱敌深入,以便各个击破。当时,许多人对毛泽东放弃延安的决定大惑不解,很不情愿。毛泽东耐心说明撤走的必要性。他反复说明,作战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主要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毛泽东具体分析说:“敌人有23万人,我们才2万多。2万多人要消灭23万人,是有困难的。要战胜敌人,得有正确的作战方针。现在,就靠你们‘磨心’,牵敌人,磨敌人,让敌人围着团团转。这种办法就叫‘蘑菇’战术,陕北山高路隘,你们牵上敌人去爬吧。等它爬够了,疲劳了,饿饭了,就寻找机会歼灭它。”

胡宗南集团占领延安一座空城后,蒋介石十分得意,飞到延安视察,嘉奖其进入延安的部队,并召集中外记者组织“参观团”,大肆宣扬所谓的重大胜利,借此引导舆论。同时,为迅速实现其在军事上首先解决西北问题,割断我党右臂,并将我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逐出西北,然后调兵进攻华北,各个击破我军的目的,蒋介石急忙调整部署,以5个旅守备延安及其以南占领区,以整编第1军、第29军共10个旅,积极寻找我军主力决战。

针对胡宗南急于寻找陕北解放军主力决战的心理,西北野战兵团采取变幻莫测的运动战法,以一小部分兵力佯装主力边战边退,把敌军主力诱向延安西北安塞方向,将主力隐蔽集结在延安东北的青化砭以南设伏。3月25日,胡宗南部队担任侧翼掩护的第31旅旅部及一个团2 900多人进入伏击圈内,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即被全部歼灭。

4月17日,毛泽东亲自发出《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他指出:“敌现已相当疲劳,尚未十分疲劳;敌粮已相当困难,尚未极端困难”,“如不使敌十分疲劳和完全饿饭,是不能最后获胜的。这种办法叫‘蘑菇’战术,将敌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

正是由于采取了这种战法,胡宗南大军不得不在广阔的陕北地区“武装大游行”,士兵东奔西跑,肥的拖瘦、瘦的拖垮。更重要的是他们晕头转向,完全被毛泽东和彭德怀耍得团团转。此后,西北野战军又接连赢得羊马河、蟠龙战役的胜利。经50天作战,共歼敌1.4万人,野战军将胡军在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完全打败。不过一年的时间,延安又被毛泽东收复,胡宗南集团在损兵折将10万人之后,不得不撤出延安。

结合这个战例,我们不妨回到前面提出的问题,即如何看待以劣胜优。毫无疑问,两军面对面交战的时候,一般都是强胜弱败、优胜劣败,这是军事斗争的普遍规律。正如毛泽东所说,“几个大汉打一个大汉之容易打胜,这是常识中包含的真理”(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然而有意思的是,毛泽东自身的战争实践恰恰违背了这一常识性的“真理”,他率领中国工农武装这一位“大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美国帝国主义、国民党八百万大军三个“彪形大汉”,是典型的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例子。显然,那位教授的创新性见解无法解释这一铁的事实。

毛泽东为什么能够以劣胜优?还是毛泽东自己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他曾说:“战争的胜负,固然决定于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诸条件,然而不仅仅决定于这些;仅有这些,还只是有了胜负的可能性,它本身没有分胜负。要分胜负,还须加上主观的努力,这就是指导战争和实行战争,这就是战争中的自觉能动性。”(毛泽东,《毛泽东选集》)所谓“自觉能动性”,在战争中主要体现为灵活的战略战术。灵活的战略战术,可以改变力量对比,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进而赢得战争的胜利。孙子所说的“出其所必趋”,既强调要选择敌军必须救援的痛点,又要求主动出击,实为充分发挥指挥员自觉能动性的绝佳谋略。

兵法是客观的、中性的。我方可以用,敌方亦可以用。我方在“出其所必趋”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敌方“出我所必趋”。近年来,一些国家总在制造矛盾。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目的在于阻碍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用主权之争牵制中国的精力,用种种摩擦对抗驱使中国消耗国力,从而遏制中国发展。尽管刀刀扎在我们的心坎上,但我们还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不上当,不妄为。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unzibingfa/20230425301.html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