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孙子兵法/【原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

【原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

正合奇胜,巧于变化/韩信背水列阵的玄机【原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精解】分数、形名、奇正、虚实,这4个重要因素合力营造出有利的作战态势。这4个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奇正。所以,接下来孙子...

正合奇胜,巧于变化/韩信背水列阵的玄机

【原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精解】

分数、形名、奇正、虚实,这4个重要因素合力营造出有利的作战态势。这4个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奇正。所以,接下来孙子着重研究奇正问题,并将其作为全篇的重点及营造有利作战态势的关键。

孙子用一句话揭示了古代作战的一般模式:“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一个“凡”字,意味着从战争规律上来说,自古打仗通常都是用这种模式打的。人们往往把它理解为主力部队从正面迎击敌军主力,突击分队从侧翼偷袭敌人要害。毫无疑问,这样理解是正确的,符合孙子本意。但是,中国古代兵法语言往往言简意丰,辞微旨远。需要人们仔细品味,方能领悟其中的真谛。如果仅仅将“以正合,以奇胜”理解为正面出击和侧翼偷袭,未免过于简单化。敌对双方都照此方法打仗,势必呈现正兵对正兵,奇兵对奇兵的状态,仅仅需要拼力气、拼胆量而已。《孙子兵法》的魅力恰恰就在于关键字眼含义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深刻性。概括地讲,“奇正”的本质内涵正如毛泽东在对《后汉书》的一则批注中所说:“正”是原则性,“奇”就是灵活性。用兵常法为正,变法为奇。

近两年有人以报道重大发现的口吻声称,《孙子兵法》从古至今被人们误读最多的就是“以正合,以奇胜”,认为将其解释为以主力从正面迎击敌人,以分队从侧翼偷袭制胜,是完全错误的。应当把“奇”读为“机”,并将其理解为预备队,全句则讲的是用主力部队正面交战,必要时再投入预备队,予敌致命一击。值得肯定的是,这种理解比较专业,把“奇”念作“机”,看作主将掌握的机动分队。但是,如果按照这种理解,把“奇正”固化为一种作战方法,那么接下来这段话就不好理解了:“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这段话中,孙子用一连串比喻说明奇正之变的问题。

先看第一句话:“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说的是善于出奇制胜的人,总是注重奇正之变,变换的谋略思路像天地运转、江河流淌那样,生生不息、随时变化,这强调的是永恒变化;

再看第二句话:“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强调的是,奇正之变应当像日月转换、四季更替那样,彼此转化、相互依托,这强调的是奇正相互转化;

再看第三句话:“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强调的是,奇正之变应当像五声、五色、五味那样,既变化多端,又彼此综合,这强调的是互相渗透。

显然,在孙子的思想中,正与奇并不仅仅是指主力军和预备队,更多的是指作战的常法与变法。孙子之所以不厌其烦地用六七个比喻说明奇正之变的永恒性、相互性、多样性和综合性,就是为了形象地描述“奇”与“正”之间的变化问题,或者说常法与变法的转化问题。

孙子为什么如此看重奇正之变的问题?其实,他不仅看重奇正之间的变化,而且对于作战中一切矛盾关系的变化都非常看重。比如全与破之间需要变化,攻与守之间也需要变化,虚与实之间仍然需要变化。这些谋略手段的相互变化,至少可以带来三个方面的效果:一是我方把敌人变糊涂了,他们眼花缭乱,不知道我方怎样布阵,也不知道我方怎么个战法,束手无策。那不就非常被动了吗?二是我方把自己变安全了,敌人束手无策之时,当然也就不敢贸然来挑衅我、攻打我,我方当然也就相对安全了,赢得了进一步准备的时间。三是变出有利战机。孙子“诡道十二法”的核心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我方一旦通过变化使敌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无法防备,当然就比较容易攻打了。

楚汉战争时期,韩信在兵力非常悬殊的情况下就是因为采用了奇正之变的办法,因而创造了以3万之众大败20万赵军的战争神话。

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击败刘邦,使得原本投靠刘邦的诸侯纷纷选择中立,严重威胁汉军侧翼。为了摆脱这一不利局面,刘邦采纳了张良等人的建议,制定了正面坚守、侧翼发展、敌后袭扰的战略方针。这其实就是运用了孙子所说的“以正合,以奇胜”的谋略思想。

公元前204年10月,韩信统率3万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对因背叛汉王而割据一方的赵国发起攻击。赵王歇、赵军主帅陈余闻讯后集结20万大军于井陉口防守。井陉口是太行山有名的八大隘口之一,就在今河北井陉县北井陉山上。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几十公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的行动。赵军先行一步,扼守住井陉口,安营扎寨,居高临下,以逸待劳,且因其兵力雄厚,总体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

面对强敌,精通兵法的韩信想到了出奇制胜、一举破赵的良策。他指挥部队开进到距井陉口30里的地方扎下营寨。到半夜时分,他迅速实施作战部署:一面挑选2 000名轻骑,让他们每人手持一面汉军的红色战旗,由偏僻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的抱犊寨山潜伏下来,准备乘隙袭占赵军大营、断敌归路。此可谓是“奇兵”。一面他又派出1万人为前锋,乘着夜深人静、赵军没有察觉之际,渡过绵蔓水东岸,背靠河水布列阵势。此可谓是“正兵”。

赵军对身后潜伏的汉军毫无觉察,只望见前方汉军背水列阵,无路可退,都禁不住窃窃哂笑,认为韩信置兵于“死地”,根本不懂得用兵的常识,因而对汉军更加轻视。殊不知,韩信违背兵法常规背水列阵,其实是“正法奇用”。按兵法常规,韩信确实不应背水列阵,军无退路,很可能全军覆没。然而,韩信有意违背兵法常规的做法背后有着自己的独特想法:一是使官兵“置之死地而后生”,激发出他们以一当十的力量;二是迷惑赵军,使其脱离营寨。

天亮之后,韩信亲自率领一部分汉军,打着大将的旗帜,摆开大将的仪仗鼓号,向井陉口东边的赵军进逼过去。赵军见状,以为机会来了,马上出营接战。两军戈矛相交,厮杀了一阵子后,韩信就佯装战败,让部下胡乱扔掉旗鼓仪仗,向绵蔓水方向后撤,与事先在那里背水列阵的部队迅速会合。赵王歇和陈余误以为汉军不堪一击,于是挥军追杀,倾全力猛攻背水阵,企图一举全歼汉军。

汉军士兵看到前有强敌,后有水阻,无路可退,所以人人死战,个个拼命,挡住了赵军的凶猛攻势。这时,埋伏在赵军营垒翼侧的2 000名汉军轻骑则趁势杀入空营,干掉少量守军,迅速拔下赵军旗帜,插上汉军战旗,一时间战旗林立、迎风招展。一面战旗意味着一支部队,那2 000面战旗意味着多少支部队?

战争最为激烈的时刻,既是双方力量拼搏最为吃紧的时刻,又是双方意志较量最为关键的时刻。激战之中的赵军官兵猛然发现自己大营上插满了汉军战旗,顿时惊恐大乱,纷纷逃散。占据赵军大营的汉军轻骑见赵军溃乱,当即出击,从侧后切断了赵军的归路;而韩信指挥汉军主力发起全线反击。赵军仓皇向泜水方向败退,却被汉军追上,全部就歼。陈余被杀,赵王歇束手就擒。

无怪乎明朝兵书《草庐经略·奇兵》感言:“兵无奇不胜,故将非奇不战。”我们可以将这句兵家之言稍稍改动一下,改为:事无奇不彰,故人非奇不动。对倾向于追求平平安安的人来说,这句话可以置之不理。但是,对倾向于想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的人来说,这句话也许值得参考。在守正的基础上出奇,在出奇的同时守正。两手并用、互相配合,我们才有可能既行得稳,又出得彩。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unzibingfa/20230425292.html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