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孙子兵法/【原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原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高手过招,胜于易胜/努尔哈赤的“伐大树”理论【原文】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精解】高手过招,往往不是拳脚相加,而是胜于未萌,兵不血刃,即孙子说的:“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

高手过招,胜于易胜/努尔哈赤的“伐大树”理论【原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精解】

高手过招,往往不是拳脚相加,而是胜于未萌,兵不血刃,即孙子说的:“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张避免暴力作战,二是主张以智取胜。

我们先看第一层意思。

春秋时期,随着周天子式微,诸侯势力壮大,出现了“征伐之令自诸侯出”的局面。同时也就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是历史的进步。从此,将军可以出于豪门,也可出于卒伍,普通士兵杀敌有功可以得到奖赏和提拔,军功卓著的则可能被擢升为将军。

然而,进步的事物并非尽善尽美。军功爵制打破世卿世禄制桎梏的同时,也滋长了人们嗜杀争功的风气,战场上动辄杀人盈野、血流成河,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生活遭到极大破坏。老子曾描述过这种情形:“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老子,《道德经》)孙子虽然并不反对战争,但也不赞成滥用武力。他认为:“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即对胜利的预见能力不超过一般人,不算最高明的。将领带兵激战后取胜,即使是普天下都说好,也不算是最高明的。孙子连用三个很有意思的比喻为之定性:“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举秋毫”,即把动物在秋天新长出的极其纤细的毫毛举起来。“见日月”,即肉眼看见日月。“闻雷霆”,即耳朵听得见雷霆。这些都是说凭原始本能赢得胜利是寻常之事。言下之意,孙子认为一位将领如果与常人的预见同步,大战后取胜,这都没有什么稀奇之处,也不值得特别称道。

经过这一番铺垫,孙子接着道出了第二层意思,即他所希望的战争方式。他认为,真正值得称道的“善战者”,即“胜于易胜者也”。

“胜于易胜”用白话来说,就是战胜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这是老太太都知道的常理,孙子何以奉之为“善战者”?

《孙子兵法》的一大特点是言约意丰。精练的语句表达丰富的思想,精妙的文字包含深刻的内容。要想深入理解和把握其思想精髓,不宜仅仅停留于字面,而要穿透纸背,甚至联系上下文,或整个思想体系动态地理解。“易胜”的字面意思是容易被战胜之敌。如果仅限于此,孙子此言确实有失水准。但是,从孙子整个思想体系来看,不难看出这个“易”字并非指静态,而是指动态。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两个角度理解此句。一是敌人过于强大时,不宜正面对抗,而要“实而备之,强而避之”,然后通过一系列谋略措施诱使强敌出错、生乱、变弱,一旦对方由治变乱、由强变弱,便可以抓住机会战而胜之。可见“易”字中包含着一个动态转变的过程,也是斗智的过程。二是我们要找准敌人最容易被战胜的薄弱环节,予以致命一击。在孙子看来,善于用智慧使原本强大的敌人变弱,或者善于找准敌人容易被攻击的命脉,然后兵不血刃地战而胜之,这样的将领才是“善之善者”。

努尔哈赤之所以能够以13副遗甲起兵,最终开创大清王朝,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所采取的“伐大树”战略自觉或不自觉地暗合了孙子这一谋略思想。

努尔哈赤起兵后,在女真各部族中异军突起,并逐步开展统一女真各部族的战争。在进攻乌拉部族的一次战斗中,双方你攻我守,乌拉兵白天出城对垒,夜里入城固守,双方相持三天。皇太极与其兄莽古尔泰急不可耐,想立即过河进攻。努尔哈赤不同意,并将乌拉比喻为大树,教导皇太极说:“欲伐大木,岂能骤折?必以斧斤伐之,渐至微细,然后能折。”这实际上就是孙子所说的“弱敌”“易敌”的思想。在努尔哈赤的指挥下,他们先后毁掉乌拉的一些外围城寨,经过一年的努力,最后吞灭了乌拉。从此,“伐大树”之说成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之后与明朝作战的基本战略。

努尔哈赤所要砍伐的“大树”很多,先是女真内部的各大部族,然后是强大的明王朝。为了一棵一棵地砍倒这些“大树”,努尔哈赤先是效忠明王朝,多次进京朝贡,明朝皇帝认为其是“忠顺守边”的好将领,并授权其统一不“忠顺”的各部族,因而努尔哈赤的势力得以逐渐壮大。与此同时,努尔哈赤为了扩大联盟、减少对手,尽力与蒙古各部落首领联姻、结盟,与朝鲜交好。

在基本统一了女真各部族之后,军事实力已足以与辽东明军抗衡时,努尔哈赤才将斧头挥向了明王朝这棵大树。他先是在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随后与明王朝争夺地盘。1619年,后金军队在萨尔浒之战中大败明军,并趁势夺取辽东70多座城,随后逐步将势力由辽东推进到辽西,乃至长城脚下的山海关。前后30年,清军如同伐大树一般,一斧一斧砍掉明王朝的军队,自身不断壮大,军事实力超过了风雨飘摇的明王朝。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推翻了明王朝,清军趁机大举入关,攻占京城,先后剿灭李自成和南明政权,最终实现清太祖努尔哈赤问鼎中原的宏伟梦想。

努尔哈赤“伐大树”的战略,较好地诠释了孙子的“胜于易胜”思想。从其统一战争的实践中不难看出,想要运用孙子这一思想需要做到“四个善于”。一要善于斗智,力争使对手由强变弱;二要善于强壮自身,增强“举秋毫”“见日月”“闻雷霆”的实力,孙子并非反对实力战,而是强调越是有超强的能力,越无须恶战;三要善于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找准敌人最容易战胜的薄弱环节予以打击;四要善于坚持,要有耐力,无论是弱化敌人,还是强壮自身,都必须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唯有坚持努力,方能使对方处于“易胜”的状态。

放眼当今社会,孙子的“胜于易胜”理论及包含的这4个要点,实际上远不止是兵法,称其为人生之法、竞争之法也一点不为过。无怪乎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金谷治曾说,《孙子》十三篇是中国最古的兵书,在讨论战略、战术当中所指教的它的深远的洞察,并不单是战争,而且蕴含着能够适用于人生整个历程的智慧。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unzibingfa/20230425285.html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