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孙子兵法/【原文】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

【原文】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

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志愿军乘胜前进时彭德怀为何上言回撤【原文】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精解】作战,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进攻和防守。有攻必有守,有守必有攻。在一般人看来,打第一枪的必定是攻者,打第二枪的则很可能是防者。其实不然。攻守之势并不由开枪的先后顺序决定,“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两句话揭示了其中的奥妙。...

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志愿军乘胜前进时彭德怀为何上言回撤

【原文】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

【精解】

作战,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进攻和防守。有攻必有守,有守必有攻。在一般人看来,打第一枪的必定是攻者,打第二枪的则很可能是防者。其实不然。攻守之势并不由开枪的先后顺序决定,“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两句话揭示了其中的奥妙。

古今学者对此有三种理解。

第一种意见认为“不可胜者,守也”,是指我方不可被战胜的条件,或敌方不可胜我,这是采取防守方式所能获得的有利态势。“可胜者,攻也”,指敌方可能被战胜的机会或条件,或我方可以战胜敌人,这是采取进攻方式所能产生的效果。

第二种意见以张预为代表,认为“知己未可以胜,则守其气而待之。知彼有可胜之理,则攻其心而取之”。第一种意见中“不可胜”指我方不可被战胜的条件,此处却指己方不可能取得胜利,与其恰好相反,但也不失为一种理解。

第三种意见认为:“敌不可胜,则取守势;可胜,则取攻势。”(李零,《兵以诈立》)即敌方不可能被战胜,我方就采取守势;敌方可能被战胜,我方就采取攻势。前两种意见中,“不可胜”是我,“可胜”是敌,而此处“不可胜”“可胜”均指敌方状态。这与前两种意见的理解角度不一,但从道理上似乎也说得通。

《孙子兵法》书名一般译作The Art of War (战争艺术),没有译成“战争原理”或“战争科学”。虽然外文版《孙子兵法》很多词句译得不准确,但在书名的翻译上还是颇费心思、措辞得当的。“原理”“科学”内涵相对稳定,“艺术”却讲究特色和变化。孙子此言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三种意见均有道理,可供人们多视角理解、多方法运用这一思想。只是相对而言,第一种意见对应于上文更加前后一致、思想一贯。尽管理解角度不一,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以实力确定攻守之势,来不得主观随意。

孙子接着分析其中的原因:“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宋代十一家注本、武经七书本作“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各本皆同。基本意思是说,采取防守是因为敌强我弱,实力不如对方;采取进攻是因为我强敌弱,实力超过对方。然而西汉竹简本则写作“守则有余,攻则不足”。有的专家解释为:“采取防御是因为敌人兵力有余,采取进攻是因为敌人兵力不足。”(吴九龙,《 孙子校释》)如果按这种方式理解,难道敌人兵力有余时我们只能防御,敌人兵力不足时我们必须进攻?战争史告诉我们,实际战争并非如此。有时,即使敌人兵力有余,我方也不得不进攻。所以,我的观点是:同样的兵力,用于防御可能有余,用于进攻则可能不足。因为防御是比进攻强的一种作战方式。防御的一方,战线较短,容易得到人员、物资补充,战斗力恢复快;有地利优势,以逸待劳;受攻击者往往容易获得各方同情,有道义支持。相反,进攻的一方,战线较长、机动作战、易受谴责,诸因素使其损耗大、补充难、外援少。之所以进攻作战一般需要拥有超过防御一方3~5倍的兵力优势,原因就在这里。

综合来看,前后两句话强调的都是实力问题,依实力定攻守。意在提醒将领,一定要客观对比敌我双方实力,分清强弱、量力而行,切不可当守而攻,或当攻而守。当守而攻,不仅没有足够实力战胜敌人,反而很容易被强大的敌人战胜。正如《谋攻篇》所说:“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当攻而守,则很可能丧失战机,让煮熟的鸭子飞掉。

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准确把握敌我双方的力量消长,在志愿军势如破竹之际及时建议回撤,才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一带,巩固了既得的胜利。

设身处地想一想,在势头正盛、实力尚强的时候主动退却、转攻为守,需要何等的智慧、何等的冷静。许多人缺的就是这种智慧和冷静,一味进取,越过自己实力所限仍然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因此前功尽弃。企业界多少创业者因为一味追求做大做强而不堪重负,就是缺乏这种智慧和冷静。所以,做人做事一定要量力而行,强则攻、弱则守,根据力量消长灵活转换攻守之势。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unzibingfa/20230425283.html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