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孙子兵法/知己知彼,常见误读/毛泽东是否笔误

知己知彼,常见误读/毛泽东是否笔误

知己知彼,常见误读/毛泽东是否笔误“知彼知己”虽然至关重要,可是现在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一致,甚至不小心产生了一些误读现象。先说第一种误读。现在不少人在引用孙子这句话的时候,总是把它用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用虽然没什么大错,基本上还是符合孙子原意的,但是,如果从学真经的角度看,这种习惯说法就不准确了。查一查《孙子兵法》原文,《谋攻篇》和《地形篇》两...

知己知彼,常见误读/毛泽东是否笔误

“知彼知己”虽然至关重要,可是现在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一致,甚至不小心产生了一些误读现象。

先说第一种误读。现在不少人在引用孙子这句话的时候,总是把它用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用虽然没什么大错,基本上还是符合孙子原意的,但是,如果从学真经的角度看,这种习惯说法就不准确了。查一查《孙子兵法》原文,《谋攻篇》和《地形篇》两次说到这句话,但一定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与人们的习惯说法顺序不一致。习惯说法是先知己,后知彼,孙子则强调先知彼,后知己。这种顺序并非要区分出孰重孰轻,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然而相对而言,知彼更加困难。因为,战场上双方都是聪明人,斗智斗勇,制造了各种假象,如云雾一般,很难透过云雾看清真相,然而我方的决策、行动都必须准确针对敌方想法和状况而定。因此,我们在知彼问题上要舍得下更大的功夫。

第二种误读主要出现在翻译上。孙子明明写的是“知彼知己”,但是查阅各种外文版《孙子兵法》,除日文版是1 000多年前日本遣唐使从中国直接带过去的、不存在翻译问题外,英、法、俄等译本几乎皆将之译成“知敌知己”。比如,英文版为“If you know the enemy and know yourself,you need not fear the result of a hundred battles”。即直接译成“知敌知己”了。反过来又导致有些中文版的《孙子兵法》白话译文中也将之写成“知敌知己”。孙子那个年代已经有“敌”字,如《作战篇》中有“因粮于敌”“务食于敌”等,但此句原文写的就是“知彼知己”,从未出现“知敌知己”的字样。孙子是一位打过仗的将领,他深知交战很少只是两个孤立的对手单打独斗,往往是两大阵营、两大集团的斗争。如果写成“知敌知己”,很容易将人们的目光聚集到单一对手身上,而忽略其他潜在对手,以致决策和行动出现漏洞。写成“知彼知己”,一个“彼”字则很可能引导人们在分析决策时打开眼界,既了解对面的主要对手,又兼顾侧翼或身后潜在对手,从而避免出现盲区。

此外,还有一种误读,那就是把孙子这句话读成“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么读至少有两点不妥:一是如前面所说,颠倒了“彼”和“己”的顺序,二是用“百战百胜”替代了“百战不殆”。查一查原文便知,“知彼知己”后面紧跟的一定是“百战不殆”,而不是“百战百胜”。孙子遣词用句非常讲究分寸,从来不说大话、空话。他深知战争胜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知彼知己”固然是重要因素,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决定性因素,但是仅此一个因素还不能决定战争胜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才能最终决定胜负。不过,做到了“知彼知己”,便可能避免胡乱决策,进而避免错误行动,避免失败。所以,孙子在“知彼知己”之后只说“百战不殆”,而不说“百战百胜”。

也许有的朋友会提出疑问,毛泽东的题词不就是写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吗?毛泽东写的还会有错吗?

从文献上来看,毛泽东先后三次引用孙子这句话。一次是1936年12月在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发表演讲,毛泽东说:“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子书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次是1938年5月26日—— 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进行《论持久战》的演讲时,毛泽东说道:“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这两次引用孙子的话,前一次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后一次完全遵循原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三次引用则引发了许多不同看法。这一次是毛泽东1950年5月7日为全国军事情报会议和全国战略情报会议题词:“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少人说,写错了。我以为,这并不是写错了,而是毛泽东在当时的特殊背景条件下有意体现针对性故意这么写的。1950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全国上上下下仍然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任务,为了让大家迅速冷静下来,毛泽东决定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要求各级党组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先克服党内领导干部中的居功自傲情绪、盲目乐观思想、命令主义作风,以及极少数人贪污腐化、政治上堕落、违法乱纪等错误。在全国性整风运动进入高潮之际召开的全国军事情报会议和全国战略情报会议上,毛泽东自然把“知己”放在首位。同时,这又是针对情报工作的题词,为强调其重要性,所以把“百战不殆”改为“百战百胜”。这既强调情报工作至关重要,又是对情报功臣几十年重大贡献的褒奖。所以,不能说毛泽东写错了,更不能说毛泽东不懂《孙子兵法》。

其实,毛泽东不仅多次引用孙子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而且战争实践中确实高度重视“知彼知己”。

1976年深秋,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同当时的中央调查部长罗青长谈起情报工作时说,《长征组歌》中有这么一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不错,毛主席用兵确有过人之处,但他也是以情报为基础的。红军之所以敢于在云、贵、川、湘几个老军阀的防区内穿插往返、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我们在龙云、王家烈、刘湘、何键的部队内部安插了我们的人,并且破获了他们的密码。

长征期间,在万里征途中红军时时受敌重兵围追堵截,却未中过一次埋伏,总能在国民党军设置的包围圈中准确地找到空隙钻出,这主要是因为我军依靠电台侦察及时掌握了准确的情报。

长征开始后,敌我双方的军队都在时时运动之中。由于当时国内没有建立有线电话网,蒋介石对国民党军各军、各师下达的命令主要通过无线电报发送。此时,负责电讯侦察的军委二局的电码破译能力大幅提高,能截获大多数敌军的电令,破译成功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每破译敌人一个高密度的密电,中央红军的安全就增加一分。长征结束后,毛泽东高度评价和赞扬军委二局说,没有二局,红军长征是不可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或许正是因为情报部门多次及时且精准的情报,才使毛泽东得以正确决策,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所以毛泽东在情报界各位功臣的聚会上,化用孙子的话,有意写成“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军研究《孙子兵法》的老前辈、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郭化若将军曾经评价说:“《孙子兵法》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名言,揭示了正确指导战争的规律,至今仍是科学的真理……《孙子兵法》中关于作战方针、作战形式、作战指导原则等的论述,都是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思想为基础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这段话可谓准确揭示了《孙子兵法》的基石。确实,孙子的整个思想大厦都建立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思想基础之上。理解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才能理解孙子整个思想体系。它既是军事哲学的基石,又是一种朴素的、辩证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也是世间所有竞争领域必须遵循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unzibingfa/20230425280.html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