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孙子兵法/【原文】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原文】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自乱阵营,御将之忌/毛泽东为何三次赋予粟裕决断指挥权【原文】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精解】将领能不能活用谋攻之法和用兵之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国君是否敢于授权和放手使用将领。为...

自乱阵营,御将之忌/毛泽东为何三次赋予粟裕决断指挥权

【原文】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精解】

将领能不能活用谋攻之法和用兵之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国君是否敢于授权和放手使用将领。为什么要授权和放手呢?孙子紧接着说了一段话,即“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从各种史料来看,春秋之前尚没有专职武将。诸侯各国的领导体制基本上是文武不分,主要官员身兼文武二职,出将入相。平时在朝为官,战时领命出征,战毕回朝交兵、被解除统兵之权。上古时期的命将仪式通常都是临战前拜将,并不是授予终生荣誉,打完仗就不是将军了,回朝继续为官。大致从春秋末期开始,随着周天子“家天下”逐渐式微,诸侯坐大,各国军队规模越来越大,战争越来越复杂,不懂兵法的文官偶然“客串”一下将军已经不够用了,客观上需要一批专职的军事人才平时统领庞大的军队,战时应对复杂的战争。同时,随着世袭分封制逐步取消,作战成果成为官员加官晋爵的主要标准,一批在战争中战功卓著的将领被选拔出来成为军事统帅。孙子就是在这个时期被吴王阖闾拜为将军的专职武将。进入战国时期后,专职武将大批涌现,吴起、孙膑、乐毅、白起、廉颇等,都是著名的武将。

随着专职武将的出现,国君的内心越来越纠结。一方面,国君需要授予武将军事大权,以便其在纷繁复杂的战场上机断决策、灵活指挥;另一方面,武将军权太大,长期统军,国君又担心其拥兵自重,不听招呼,甚或起兵反叛。出于这种矛盾心理,当时不少国君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多种方式防范、控制武将。但是,事与愿违,这种做法反而搞乱了整个军队。孙子称之为“患军”,并分析了国君为患军队的三种常见现象。

一是“縻军”。“縻”指牛缰绳,也有捆、拴的意思。“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即国君不解战场的具体情况,不知道战场上已经不能进攻了,仍然要将领指挥进攻;战场上正需要继续进攻,却非要将领马上撤退,这就如同用绳索把将领的手脚捆起来,使其无法灵活地指挥作战。

二是“惑军”。齐国将军司马穰苴曾说:“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姜子牙,《司马法·天子之义》)他认为治国的礼仪法度不能用来治军,治军的礼仪法度也不能用来治国。治军讲究权变,治国注重礼义,两者尽量不要混用。孙子注意到,如果国君“不知三军之事”,即不了解治军的规律和特点,却要“同三军之政”,事无巨细地干预军中行政事务。这也就是简单地用治国的那一套来治军,规矩变了、套路改了,将领很可能陷入无所适从的迷惑状态。

三是“疑军”。治军有特殊规律,打仗更有特殊规律,尤其要善于运用权谋、兵法。孙子指出,如果国君“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即在不了解兵法的情况下,非要亲自统军作战,将领必定产生疑虑。

一旦“三军既惑且疑”,军队上上下下陷入疑惑迷茫之中,必定军心大乱、斗志下降。在弱肉强食的时代,军队虚弱之时便是“诸侯之难”来临之际,其结果是“乱军引胜”。“引”,在此处为失却之意。梅尧臣注解此句:“自乱其军,自去其胜。”

综合来看,孙子这段话核心讲的是御将方法。但是,他没有正面讲,只是从反面总结教训。应当说,这些教训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宋王朝军队在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主要原因就在这里。宋太祖赵匡胤本身是靠陈桥兵变夺取了皇位,为了巩固皇权、防止武将效仿陈桥兵变,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的军权,并严格控制武将。宋太宗赵光义进一步采取“将从中御”政策,自以为是军事天才,每临战事都要亲自“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宋杨亿,《武夷新集·李继隆墓志铭》)。一切都由赵光义自己制定,将领只能遵行、不能违背。而且还要派大员随军监督、严格执行。将领如果不按其阵图和谋划打仗,即使打赢了也要追究其抗旨不遵的罪名,弄不好还要丢官或被问罪抄家。如此的高压控制下,没有一个将领敢于积极作为,一切照章办事、照图打仗,战场所需要的灵活性、自主性、积极性全都不见踪影,自然是屡战屡败。

相比之下,毛泽东才是真正的军事天才。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主要考虑战略问题,战役、战斗问题则放手让爱将各显神通。粟裕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常胜将军,毛泽东对其充分信任,曾经三次赋予其指挥决断权。

第一次是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期间,粟裕考虑调集几个强有力的部队,以“猛虎掏心”的战法,从敌人战斗队形中央插入,切断对解放军威胁最大的中路先锋敌整编74师与其友邻的联系,将国民党74师全部消灭。粟裕将这一想法向陈毅报告,陈毅当即表示同意,遂联名上报中央。毛泽东回电指示:“敌5军、11师、74师均已前进。你们须聚精会神选择比较好打之一路,不失时机发起歼击。究竟打何路最好,由你们当机决策,立付施行,我们不遥制。”(毛泽东,《毛泽东军事文集》)

第二次是在豫东战役期间,粟裕认为军委原定在鲁西南地区歼灭国民党第5军的计划条件尚不成熟,提出“先打开封,后打援敌”的作战方案,毛泽东回电:“完全同意铣午电部署,这是目前情况下的正确方针。”并特别指示:“情况紧张时,独立处置,不要请示。”[毛泽东,《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

第三次是在淮海战役期间,粟裕建议把战役发起时间提前两天,第二天就收到中央军委的复电:“完全同意鱼(6日)戌电所述攻击部署,望你们坚决执行。非有特别重大变化,不要改变计划,愈坚决愈能胜利。在此方针下,由你们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但将战况及意见每日或每两日或每三日报告一次。”(毛泽东,《毛泽东军事文集》)

正是由于毛泽东敢于放权、善于放手,战将才能够挥洒自如、越战越强,跟随毛泽东打出一个新天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孙子所说的御将之道并非撒手不管,任由武将擅权。孙子对武将与国君关系的比喻是很有讲究的,“将者,国之辅也”,一个“辅”字,既突出了武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又明确了武将的定位和角色只能是国家这架战车上的辅木,必须与车体衔接紧密才能发挥安全保障作用。这就意味着武将不能脱离国君擅自作为,战略上要服从国君决策,战术上可以根据战场情况灵活应变。

孙子总结国君为患军队的教训,意在说明过于严厉的具体管理只能束缚人的手脚、遏制人的活力,从而引导人们反思什么是正确的管理方法。孙子虽未正面给出答案,其实人人已各有答案。应当说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论”道出了其中的潜台词。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unzibingfa/20230425277.html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