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孙子兵法/【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用兵六法,量力而行/项羽为何拒不过乌江【原文】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精解】谋攻之法,其核心就是尽量追求全胜,力避破胜。但是,在伐谋、伐交进展不顺利的情况下,孙子也主张伐兵、攻城。伐兵、攻城属于战役、战斗行动,与敌军面对面作战时,是不是就可以不顾一切地猛攻猛打了?孙子是这样说的...

用兵六法,量力而行/项羽为何拒不过乌江【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精解】

谋攻之法,其核心就是尽量追求全胜,力避破胜。但是,在伐谋、伐交进展不顺利的情况下,孙子也主张伐兵、攻城。伐兵、攻城属于战役、战斗行动,与敌军面对面作战时,是不是就可以不顾一切地猛攻猛打了?

孙子是这样说的:“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这句话中,孙子分析了6种兵力对比的情况,相应提出6种不同的战法,可概括为“用兵六法”。

“十则围之”是说我方有10倍于敌的兵力就可以包围敌人,或者迫使其投降,或者一举歼灭之。

“五则攻之”是说我方的兵力是敌人的5倍时,便可以强攻歼敌、速战速决。

“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这两句话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存在差异的不同版本。三国以后的传世本都写作“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其中的“倍”指两倍,“敌”指匹敌。意思是说,有两倍于敌的兵力时,就要分割它、各个击破。与敌人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时,就要决一死战、决战决胜。十几年前,吴如嵩、吴九龙等几位专家在编写《孙子校释》时,认为传世本上的这种写法与战争常理似有不符。因为,兵力两倍于敌时仍然拥有优势,应当是“战之”。与敌人兵力相当时,无优势可言,反倒应当是“分之”,这种情况下“战之”,必定是恶战,造成双方巨大损失。这与孙子主张集中兵力、避实击虚的一贯思想相悖。而且,这些专家还找到了一些历史上的依据。比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说“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资治通鉴》载武德元年陈智信、单雄信说李密亦云:“兵法曰:‘倍则战。’”据此,《孙子校释》的作者认为,此句当为“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这样一调整,思路就通顺了。我方有两倍于敌的兵力时就可以全力以赴,战而胜之,而与敌兵力相等时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再各个击破。按军事常规和孙子的一贯思想来看,这样校正确实有道理,但是,我们也并不能完全否定传世本的说法。孙子固然很看重集中兵力、避实击虚,但是他也强调“死地则战”“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该亮剑的时候就要敢于亮剑,该决战的时候就要敢于决战。所以,“倍则分之”仍然是承接上文的谋略思想,要想办法分割敌人,谋求绝对优势。“敌则能战之”则讲的是特殊情况:既不占优势,又不处于劣势,而且非战不可的时候,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了。这也是战争中常有的事情。所以,传世本的这种说法也有道理,我们不妨兼而有之,灵活理解。

“少则能逃之”与“不若则能避之”中的“逃”与“避”互文见义,都喻指摆脱强敌、避免不利情况下的交战,而不是逃跑、投降。《计篇》中的“实而备之,强而避之”与此思想一致。在孙子看来,兵力“少”和实力“不若”,都要理智地回避决战,先退一步,等强弱转换之后,再反戈一击。

这6条“用兵之法”各有特色,围、攻、战、分、逃、避,皆应根据不同的兵力对比情况灵活运用。虽然各种方法表现方式不一,其中的思想灵魂却完全一致。即兵力强大时,以强胜弱;兵力弱小时,避实击虚。总之,要以双方客观实力为基础,打有把握之仗。基于这种思想,孙子反对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硬着头皮打明知不可为而强为的仗。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这句的前一个“之”犹“若”,后一个“之”犹“则”。其中的“坚”乃坚持、固执之义。意谓在兵少力弱的情况下,不宜战而坚战,不当守而固守,就会被强大的敌人擒杀。这种战法是意气用事,违背了战争常规,历史上曾经使很多英雄为之战死沙场、遗恨终生。我们不妨分析一下项羽的悲剧。

无论古代还是今天,人们都一直在争论项羽该不该过乌江的问题。说起这一争论,有必要首先还原一下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的情景。那年11月,刘邦召集5路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当时项羽的楚军尚有约10万人,刘邦的汉军参战兵力已超过60万人。汉军以韩信亲率的30万人为主力,孔将军为左翼,费将军为右翼,刘邦坐镇后方,周勃、柴武等预备军在刘邦军后待命。交战初期,双方互有胜负,陷入僵持状态。僵持中,韩信采用心理战法,让汉军夜间高唱楚歌。楚军自项羽以下莫不以为汉军已尽得楚地,官兵们士气崩溃。项羽眼见大势已去,便乘夜率领800名精锐骑兵突围南逃。天明以后,汉军得知项羽突围,于是派遣5 000名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水后,仅剩百余骑相随,行至阴陵时迷了路,向一个农夫问路,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羽带人向左走,陷入大沼泽地中。不一会儿,汉兵追了上来。项羽只好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了28人,追赶上来的汉军骑兵却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于是对他的骑兵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接着鼓动道,既然上天要灭亡我们,那就杀个痛快再说吧。于是,项羽领着28名骑兵来回冲阵,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向南疾走。他们逃至乌江边,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无颜见江东父老”的说法由此而来。项羽说完这番话,将跟随自己征战5年的宝马赠给亭长,命令剩余的骑兵全部下马,以短兵器与汉兵搏杀,项羽一人杀汉军百八十人,自己身上十几处受创,在精疲力竭的情况下自刎而死。项羽死后,汉军全歼8万楚军,楚地皆降汉,历时4年半之久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告终。

对于项羽之死,历来看法不一。唐朝大诗人杜牧曾经在乌江边写了一首《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显然,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大丈夫自应当能屈能伸。

北宋的大政治家王安石也曾写了一首《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显然,王安石认为项羽过不了江东。多年战争,损兵折将、大势已去,就算过了江东,江东子弟也未必愿意跟随项羽重新打天下。

南宋词人李清照写了一首五言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李清照对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的赞叹。她认为,项羽生前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死也死得惊天动地,他有霸气、更有傲骨,因而能傲视群雄,真可谓是人中之豪杰、鬼中之英雄!

一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人与李清照持一样的观点,认为项羽不过江是对的,要不然也就不会有霸王别姬的故事,人们也就不会传颂西楚霸王的威名了。

显然,项羽之死是典型的“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韩信强忍胯下之辱,刘邦鸿门宴上忍气吞声,方能开创西汉王朝。他们没有逞一时之气、以卵击石,赢得垓下大捷,开创了西汉王朝。

曾经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瑞环对《孙子兵法》有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评价。他说:“研究兵法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并不一定就是要打仗,有句成语,‘自古知兵非好战’嘛!”(李瑞环,《孙子探胜》)诚如其言,孙子提出的“用兵六法”,既是战争之法,也是竞争之法。在商场、赛场、职场等竞争领域做决策、干大事,无不需要量力而行,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项羽那种逞个人英雄豪气,丢失天下大业的“小敌之坚”,还是少一点为好。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unzibingfa/20230425275.html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