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孙子兵法/【原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原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谋攻之法,力争全胜/美国“冷战”获胜的谋略措施【原文】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精解】利德尔·哈特是20世纪中叶英国的一位著名军事理论家。他曾在格里菲思翻译的《孙子兵法》序言中回忆了会见中国学生的情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中国武官、蒋介石的学生数次来见我。他对我说...

谋攻之法,力争全胜/美国“冷战”获胜的谋略措施

【原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精解】

利德尔·哈特是20世纪中叶英国的一位著名军事理论家。他曾在格里菲思翻译的《孙子兵法》序言中回忆了会见中国学生的情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中国武官、蒋介石的学生数次来见我。他对我说,我和富勒将军的著作是中国军事院校的主要教材。我听后问他:‘《孙子兵法》呢?’他回答说,《孙子兵法》虽被奉为经典,但大多数年轻军官认为它已经过时,在机械化武器时代不再有很大研究价值。我说,他们现在就受教于孙子,因为《孙子兵法》这本篇幅不长的书把我20多部书中所涉及的战略和战术基本原则几乎包罗无遗。”这段文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方面,我为那位数典忘祖的中国学生感到羞愧;另一方面,我为利德尔·哈特的谦逊而感动。

利德尔·哈特的代表性军事著作《战略论》在西方乃至中国影响很大,但他是《孙子兵法》的忠实粉丝。他在《战略论》的扉页上辑录了21条经典军事语录,其中15条取自《孙子兵法》。他尤其欣赏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认为最完美的战略,也就是那种不必经过战斗就能达到的战略,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受此启发,他提出了著名的“间接路线战略”思想。其核心思想是,把战斗行动尽量减到最低限度,避免正面强攻的作战方式,强调用各种手段出敌不意地奇袭和震撼敌人,使其在物质上遭受损失,在精神上丧失平衡,以达到不进行决战而制胜的目的。认真对比分析一下,不难发现这一思想的基本内容几乎就是从《孙子兵法·谋攻篇》翻译过去的,只不过被冠以一个醒目的现代名词。

孙子的原话是:“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也就是说,善于用兵的人,使敌军屈服不靠硬打,攻占敌人的城堡不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都不靠久战。尽管从古文到白话文,从中文到英文,再由英文到中文,转来转去,具体文字有所变化,但基本精神完全一致。利德尔·哈特的贡献在于,他悟出了孙子“三非”的真谛——不是完全非战、非攻、非久,而是间接采取更为高明的办法使敌人屈服。这种更为高明的办法就是“必以全争于天下”。其中的“全”是指上文强调的“五全”,即全国为上、全军为上、全旅为上、全卒为上、全伍为上。要完全、完整地保全自己的国家和军队,同时也尽可能避免打破对方的国家和军队。实现“全胜”的主要途径就是“谋攻”,即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代表的谋略制胜。孙子还特别强调一个“必”字,要求必须以追求全胜为宗旨的谋略争胜于天下。因为,巧妙运用伐谋、伐交之类的谋略措施,很有可能使敌人的军队由强变弱,一战即溃;使敌人的城防由实变虚,一攻就破;使敌人的国都由治变乱,一举可得。这样的胜利当然就是“兵不顿而利可全”的胜利。古代汉语中,“钝”与“顿”相通。“兵不顿”是说自己的军队没有像刀砍钝了那样遭受重大损失,而是获得了完全、完美的胜利。孙子认为,这就是谋攻之法应有的效果。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孙子这一思想越来越适应现代社会竞争的要求。先后两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双方长时间恶战、强攻,各参战国都饱受战争创伤。为了战胜对方、避免两败俱伤,西方战略家将目光投向了《孙子兵法》。1986年,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其《运筹帷幄》一书中提出:“孙子说,‘上兵伐谋’。进行持久的历史冲突,情况亦然。模仿孙子的话来说,美国欲在美苏争斗中不战而胜,上策是挫败苏联的政策和利用苏联的弱点。”

美苏都是超级核大国,都拥有毁灭对方甚至毁灭地球的核武器,因此彼此之间不敢打仗,一旦大打出手,那很可能就是人类终结的时刻。但是,争夺世界霸主地位的斗争又使得双方不能善罢甘休。于是,双方在尽力避免战争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展开各种明争暗斗。美国从军事、政治两方面同时下手。

军事上,美国人怂恿苏联搞军备竞争。1983年3月23日,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发表电视讲话,宣称将要实施所谓的“战略防御倡议”(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简称SDI),后来被称为“星球大战计划”。“星球大战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彻底消除苏联核武器对美国的威胁。此倡议的着眼点在于利用美国的技术优势,对苏联导弹进行多层次、多手段拦截,使对手的核武器失去作用;同时,计划攻击苏联部署在空间的卫星,以配合自己的进攻性武器打击对手。这一倡议极大地刺激了苏联,诱使其不断加大军事投入,争夺太空领域的掌控权。1985年,苏联的军费达到1 100亿美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1/3,如此大的军事投入在几年内很快就拖垮了本已十分脆弱的经济。

政治上,美国人想方设法地向苏联灌输西方文化观念,搞乱其思想;大量培植所谓民主党派和组织,瓦解其政府;极力吹捧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迷惑其心智。

美国人尝到了甜头。继搞垮苏联之后,为了维护其“一超独霸”的国际地位,美国继续推进“不战而胜”战略,把矛头指向了更多国家。

吴如嵩先生曾经指出:“美国的‘不战而胜’战略,完全阉割了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精神实质,把本来立足于崇尚和平、主张慎战、倡导天下大同的和合文化的战略观念歪曲为霸权主义的理论武器,这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的。”(吴如嵩,《孙子兵法新说》)先生此言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回头看看美国搞垮的这些国家,哪一个恢复了元气?这些国家至今都是长期动荡,民不聊生。俄罗斯从苏联的废墟上勉强站起来,美国又对其进行一系列经济制裁、政治围堵、军事对峙以及民族分裂的措施,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与孙子只求削弱敌人意志、尽量减少杀伤破坏的“全胜”观念大相径庭。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unzibingfa/20230425274.html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