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宋朝/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原文与赏析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原文与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②。任宝奁尘满③,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④,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⑤,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⑥,烟锁秦楼⑦。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注释】①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又名《忆吹箫》《忆吹箫慢》。此调始见于《晁氏琴趣外...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②。任宝奁尘满③,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④,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⑤,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⑥,烟锁秦楼⑦。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①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又名《忆吹箫》《忆吹箫慢》。此调始见于《晁氏琴趣外篇》,调名源于萧史弄玉的故事。②金猊(ní):狮形铜香炉。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③宝奁(lián):华贵的梳妆镜匣。④干:关涉。⑤阳关:语出《阳关三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据此诗谱成《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之曲。此处泛指离歌。也则:依旧。⑥武陵:在宋词、元曲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夫故事;一是指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刘晨、阮肇的故事。此处借指爱人所去的远方。⑦烟锁秦楼:秦楼,即凤台,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乘凤飞升之前的住所。此处指自己独居妆楼。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她丈夫赵明诚分别时写的。从《金石录后序》中,我们大体上可以知道他们夫妇之间感情极好,趣味相投,所以即使是一次短暂的分别,词人在心灵上所承受的负担也是很沉重的。全篇从别前设想到别后,充满了“离怀别苦”,而出之以曲折含蓄的口吻,表达了女性特有的深婉细腻的感情。

上片一起两个对句是写她起来以后的情景。铜制的狮形熏炉冷了,红色的锦缎被子掀了,上言时之已晚,下言人之竟起。证以作者在另一首词《念奴娇》中的“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可见躺着既难成睡,起来也觉无聊。第三句接写虽然已经起床,可是什么也不想做,甚至于头也不想梳了。《诗经·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是写丈夫出征之后,妻子在家懒得梳妆打扮。这里却是写丈夫准备走,还没有走,她就已经懒得梳头,就比前文深入一层。古代妇女是很讲究梳头的,从诗歌中描写美人每多涉及头发,可以证明。所以起来就要梳头,梳头则要费掉许多心思和时间,就当时的具体社会情况来说,是正常的。连头都不想梳,那么,其心绪不佳,就可想而知了。由于不梳头,所以镜奁也就让它盖满灰尘,不想拂拭。这时,太阳也就渐渐升高,一直可以照射到比人还高的帘钩上了。这里说了五件事:炉冷却;被掀开;头不梳;奁未拂;日已高——都是写人之“慵”。

“生怕”两句,进而写自己的内心活动。本来有许许多多的心事,要想说给爱人,但是怕引起彼此离别的痛苦,话到口边,又忍住了。这种自我克制,是包含有许多曲折、许多苦恼在内的。它还暗示了,这种“离怀别苦”也并非自今日始,而是已经经历了一个时期,所以接以下面的“新来瘦”三句。近来,人为什么变瘦了呢?词中避免了作正面回答,而只是说,既不是如欧阳修在《蝶恋花》中所说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也不是如她自己在《醉花阴》中所说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当然,中酒而病,逢秋而悲,究其终极,也无非是个借口,主要还是人的心情不好,才瘦了下来。但若连这点可以借口的缘由都排斥了,那么,其变瘦之故就更可想而知了。这里一面用“非干”、“不是”来作反衬,另一面仍然不说出真实原因,就使上面的“欲说还休”一句含意更为丰满。这种吞吐往复,文势既有波澜,感情也更深挚。所以陈廷焯在《云韶集》中评为“婉转曲折,煞是妙绝”。赵、李夫妇的美满姻缘,在爱情只是婚姻的义务和附加物的封建社会中,是不多见的,而作者又是一个才华妍妙、性格活泼的人。她这里所反映的是感情,以及所使用的反映其感情的艺术手段,也正体现了她的性格与社会习俗之间的矛盾。

换头用叠字起,以加重语气。休,即罢休,犹口语算了。《阳关三叠》是伤离之曲,取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意谱成。纵使歌唱千万篇《阳关》,也无法挽回行者,那也就只好算了。分别既成定局,不可变更,因此以下就转而从别前想到别后。“武陵”,在宋词、元曲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夫故事;一是指刘义庆《幽明录》中刘、阮故事。如黄庭坚《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即用陶《记》之典。而韩琦《点绛唇》“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及韩元吉《六州歌头》“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则用刘《录》之典。(“武陵”本应专指前典,但何以与后典混同起来,将天台也称武陵,则除了两典中都有桃花之外,还找不出其他的理由。但自从宋人这样用了以后,元人戏曲中就都沿袭了。王季思先生《西厢记校注》曾引叶徳均说,举《北词广正谱》中所载《醉扶归》“有缘千里能相会,刘晨曾误入武陵溪”及《误入桃源》中《殿前欢》“这时节武陵溪怎喑约,桃花片空零落,胡麻饭绝音耗”,以证元曲中武陵系指刘、阮入天台事,甚确,惜未注意到宋词已如此用。)这里也是以刘、阮之离天台(武陵)比拟赵明诚之离家的。“秦楼”即凤台,是仙人萧史与秦穆公的女儿弄玉飞升以前所住的地方(见《列仙传》),这里用以指词人自己的住所,不但暗示他们的婚姻美满,有如仙侣,而且还暗含相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词中“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之意。所以“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八字,简单说来,就是人去楼空。但不抽象地说人去楼空,而用两个著名的仙凡恋爱的故事形象地加以表达,意思就更加丰富、深刻。我们知道,作者用典故,是为了使读者懂得更多、更深、更透,而不是相反。如果产生了相反的效果,那或者是由于作者不善于用典,或者由于读者不熟悉,或不善于体会所用之典,而不是不该使用这种手段。“武陵”两句,是用一“念”字领起的,此字一直贯到结尾,都是写想象中人去楼空之情景。

终日相伴的人走远了,自己则被隔绝在这座愁烟恨雾的妆楼里,有谁知道我终日在凝视着远方呢?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与此同意,而柳词则是写人在“想”,此词则是写水在“念”。前者推己及人;后者推人及物,措意更其巧妙深永。由上文人之“念”推而及于下文水之“念”,又更进一层。

结句写“终日凝眸”之必然后果。“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者,自从听了他要走的消息,就产生了新愁,这是一段;他一走,“清风朗月,陡化为楚雨巫云;阿阁洞房,立变为离亭别墅”(《〈草堂诗余〉正集》载沈际飞评语),这又是一段也。(沈祖棻)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ongchao/2023026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