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宋朝/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原文与赏析

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原文与赏析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②。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③。点滴霖霪,愁损北人④,不惯起来听。【注释】①添字丑奴儿:词牌名,又名《添字采桑子》。是在《丑奴儿》原调上下片的第四句各添二字,由原来的七字句,改组为四字、五字两句,把44个字的《丑奴儿》变成了48个字。②中庭:即庭中,庭院里。③霖霪(lín yí...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②。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③。点滴霖霪,愁损北人④,不惯起来听。

【注释】①添字丑奴儿:词牌名,又名《添字采桑子》。是在《丑奴儿》原调上下片的第四句各添二字,由原来的七字句,改组为四字、五字两句,把44个字的《丑奴儿》变成了48个字。②中庭:即庭中,庭院里。③霖霪(lín yín):本为久雨,此处指接连不断的雨声。④北人:指被金国占领土地的北宋故地人。这里指词人自己。

【赏析】年少的李清照和怯懦的李后主都想不到,悲哀寂寞和孤独会是他们后半生怎么也无法摆脱的噩梦。

都说李清照的不幸是随建炎三年(1129)其夫赵明诚病逝加剧的,而九月就有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撕裂般的心痛和沉重的文物一路上沿着皇帝赵构逃亡的路线逃亡着。

赵构一路抱头鼠窜,经越州、明州、奉化、宁海、台州,直到温州。追随着国君一溜烟远去的方向,李清照一孤家寡人,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带着她和其夫一生搜集的文物在战火中苦苦坚守着。

这首《添字丑奴儿》写于温州。我们仿佛看见她站在战火四起的土地上,分外消瘦落寞的背影。惊魂未定中,她暂时安顿了下来。

窗前,那是谁种的芭蕉树呢?这看似无心的一问,却分明在提醒我们:她,只是一个客居异乡之人。一个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人,在孤寂的院子里转悠着。看见了什么呢?满院繁阴匝地。阴满中庭,阴满中庭,一个重叠,是在告诉我们这繁阴真是浓密得紧!密得让人透不过气,更显出小院的孤清来了。一个人,只有她一个人。在这孤清中能做些什么呢?看着那芭蕉,看着看着,那叶叶心心,舒卷着,仿佛脉脉含着情。

这世界上没有一个可共言语的人,没有一个人读懂她的心,除了这芭蕉叶,舒卷有余情。孤独啊,孤独,能与自己对话的,能懂得自己的,却偏偏是这本该无情也无语的生命!这个悖谬,这种景象,想想都让人揪心。

然而,这并不是完结。在词的下片中,孤独还在蔓延着,深化着。

时间,时间,时间碎如流水。就这样把晨坐成了昏,坐成了夜。而人从来就是被改变的,被淹没的。“伤心枕上三更雨”,夜已三更,仍是无眠,偏偏还有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一声声敲打着的,不只是芭蕉叶,还有词人那无处安放,无处着落的情绪与神经;这个重叠实际上也是把词人难挨的感觉量化了,拉长了,强化了。这种孤独,这种惶恐,压抑与沉闷,种种感觉,没有身陷生命泥淖中的人恐怕是难以体会的。困厄之中,孤独的辙仿佛要把人碾碎,一阵惊悚,蓦地坐起,好像这样能逃得开似的。“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那种煎熬于水火当中的惶恐孤寂啊,到底要多大的力量才能反抗,才能打破?

这首词只是南渡后李清照生活的一瞥。这种折磨,这种情绪,这种情境,还要在今后的日子上演多少次?读一读她后来的词你就会明白。而她敏感的心偏偏不能麻木。真的无法把握,这个女人柔弱的身体里,到底流淌着多么激越的忧愤?到底要承受着多少家国之难所带来的孤独?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女人了。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

其实,郑先生评价她高绝一时是指她作词的技巧。她的整个精神,又何尝不如是呢?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李清照,一个柔弱的女人,也是最坚强的女人。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ongchao/2023026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