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宋朝/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原文与赏析

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原文与赏析

点绛唇①蹴罢秋千②,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③。和羞走④,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注释】①点绛唇:词牌名。词调本南朝宋江淹《咏美人春游》:“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又叫《点樱桃》等,五代冯延巳是最早用此调名填词者。②蹴(cù):踏,此处指打秋千。③袜刬(chǎn):这里指没穿鞋以袜着地。④走:小跑。【赏析】一首《点绛唇》,...

点绛唇①

蹴罢秋千②,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③。和羞走④,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释】①点绛唇:词牌名。词调本南朝宋江淹《咏美人春游》:“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又叫《点樱桃》等,五代冯延巳是最早用此调名填词者。②蹴(cù):踏,此处指打秋千。③袜刬(chǎn):这里指没穿鞋以袜着地。④走:小跑。

【赏析】一首《点绛唇》,一组明快流丽的动态镜头,一段纯真而丰饶的青涩时光。

它让我们感到无比亲切,又无比熟悉:那不正是你或我都曾经经历过的吗?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某一个时候,那种欲说还休的矜持,那种微妙而狡黠的羞涩,就那样不期而遇,撞击着你的心扉。

也只有闺中才俊李清照,才写得出这样一段细腻而富有神韵的美。她也一定有过这样一种心灵弥满的状态,一种生命开花的状态,才将少女这婉曲的心思写得如此真实。较之五代或是同时代的男子作闺音的隔膜,她更有优势,更能直指女儿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这分明是在写一种静态,一种少女的慵惓和婉约,所以她从荡罢秋千写起,而没有去写荡着秋千的张扬与飞动。远远望去,宁静如一幅山水写意,素雅如一隅独自开放的茉莉花,有一种静如处子的美。

转瞬间,这种静美的画面被打破了。“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由于陌生者的无意闯入,打破了少女的沉静。她花容不整,慌不择路,和着羞要逃走,却又在门口停住了,倚门偷觑,眼波流动,这又是一种动如脱兔的美了。而收束处尤其动人,“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心理微妙却要借一枝梅子去掩饰,女儿家的心思比这青青梅子还要耐人寻味。想这来人,定是一个风神俊朗的少年郎。

有人说,来人可能是一个熟人或是一位长者,不一定是个少年。果真这样,少女绝不至于慌成这样,那样太小家子气,哪里还有一个大家闺秀的样儿?果真这样,少女也不至于要倚门偷觑,眼波流动。在远远的地方,一个回眸。就像,就像是替自己罩上一个假面,却又小心翼翼地狡黠地用手指点着,这是独有的情怀初开的少女风情。

李清照的这首词脱胎于韩偓《香奁集》中的《偶见》:“见客人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这一“笑”一“羞”,一“搓”一“嗅”,境界相差,岂止泾渭?“笑”的放荡与“羞”的矜持,“搓”的忸怩笨拙与“嗅”的自然轻灵,雅俗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这首词流露着一种东方式的含蓄之美。内敛而优美,平静而强烈,从内到外散发出一种优雅从容。就像徐志摩那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一抹淡淡的颦眉,一个不经意的回眸,所有的意韵都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中,这就是古典东方美的神韵。林语堂先生说:“中装与西装在哲学上的不同之点就是,后者在显出人体的线形,而前者在意遮隐之。”我们喜欢李清照及她笔下的这个少女,也许,更在于她寄托了我们对古典美的一种情结,对含蓄美的一种向往。

正如这首词的词牌名——《点绛唇》,无需浓墨重彩,无需大肆渲染,只红唇一点,便满纸风情!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ongchao/2023026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