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韩愈文选集/韩愈《山石》原文、注释、赏析

韩愈《山石》原文、注释、赏析

诗山石这是七言古诗。题目《山石》,只是取全诗开头两个字,前人古诗制题往往如此,其实并非咏山石,而是写他投宿山寺、天明后离去的见闻。是游山呢,还是路经山寺,诗里没有交代。写作的年份后人也有不同的推测。但诗中讲到的“芭蕉”一般生长在秦岭、淮河以南,似应属贬逐岭南后的作品。再看诗的风格近于本书选译的《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遂宿岳寺题门楼》等篇,则很可能是贞...

山石

这是七言古诗。题目《山石》,只是取全诗开头两个字,前人古诗制题往往如此,其实并非咏山石,而是写他投宿山寺、天明后离去的见闻。是游山呢,还是路经山寺,诗里没有交代。写作的年份后人也有不同的推测。但诗中讲到的“芭蕉”一般生长在秦岭、淮河以南,似应属贬逐岭南后的作品。再看诗的风格近于本书选译的《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遂宿岳寺题门楼》等篇,则很可能是贞元十九年(803)冬第一次南贬至连州阳山任县令的第二年所作,当时韩愈三十七岁。这首七言古诗以清峻见长,几乎一句一景,不务雕琢,而自然精彩,无愧大作家手笔。

山石荦确行径微①,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②。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③,疏粝亦足饱我饥④。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⑤。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⑥。山红涧碧纷烂漫⑦,时见松枥皆十围⑧。当流赤足蹋涧石⑨,水声激激风吹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① 荦(luò)确:突兀不平,专门用来形容石头山上的山石。 ② 支子:通常写作栀(zhī)子,也称黄栀子或山栀,茜草科,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极香。 ③ 羹(ɡēnɡ):古人把吃饭时喝的汤叫羹,如肉汤就叫肉羹;至于汤字,古人只用来指热水、白开水。 ④ 疏粝(lì):疏指菜蔬,粝指粗米,后人也常用疏粝二字来通称粗劣的食物。 ⑤ 扉(fēi):门扇。 ⑥ 烟霏(fēi):霏本是形容雨雪之密,这里用烟霏只是烟雾的同义语,在新雨后山中水蒸气多,结成烟雾。 ⑦ 烂漫:这里指色彩鲜艳并多而弥漫。 ⑧ 枥(lì):也作栎(lì),有麻栎、白栎,都是山毛榉科,落叶乔木。围: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这里的一围应是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长度;有时一围是两臂合抱的长度,但用在这里似太长了。 ⑨ 蹋(tà):用脚踏。  激激:水流的声音。  (jī):本是马缰绳,用在这里是被牵制束缚的意思。  吾党:我的朋辈。二三子:先秦时的常用语,这伙人、这些人、这几位的意思。

翻译

  山石不平山路狭窄,

到达佛寺已黄昏时候只见蝙蝠群飞。

进了殿堂坐在阶前正巧下够了雨,

芭蕉显得叶子特大栀子也特肥。

寺僧说壁上年久的佛画很可一看,

用火照看不免模糊依稀。

铺好床拂好席子还给我端出羹汤米饭,

尽管只是蔬菜糙米也足可充饥。

夜深了安静地躺着连虫鸣叫也听不见,

只有岭上升起的明月光射进门扉。

天明后独自离去可看不清道路,

高低出入都得穿过烟霏。

山上开红花涧里流碧水景色烂漫,

十围粗大的松和枥不断入眼。

光了脚踏在涧石上让碧水流过,

听着激激的流水声还有山风吹衣。

人生能如此本来就是乐事,

难道一定要受别人拘束引牵。

唉!我们这些人啊,

怎能到老还不回归乡里。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