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星期三
首页/国学语录/春秋《天下至诚》解读、赏析

春秋《天下至诚》解读、赏析

035 天下至诚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天下至诚注释】①至诚:最诚。②经纶:整理过的蚕丝,引申为治理。大经:常道,如五经。郑玄注:“至诚,谓孔子;大经,谓六艺而指《春秋》也。”大本:根本的德行。...

035 天下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天下至诚注释

①至诚:最诚。

②经纶:整理过的蚕丝,引申为治理。大经:常道,如五经。郑玄注:“至诚,谓孔子;大经,谓六艺而指《春秋》也。”大本:根本的德行。

③倚:依傍,凭借。

④肫肫(zhūn):诚恳、真挚。

⑤渊渊:形容水深。

⑥浩浩:广大、旷远。

⑦固:实在。达天德者:通晓天赋美德的人。知:通“智”。

天下至诚译文

只有天下至诚之人,才能掌握治理天下的常道,树立天下的根本,知晓天地如何化育万物。除了至诚,还能有什么可以凭借的呢?至诚之人,他的仁德是那样诚恳,他的思想像潭水一样深邃,他通晓天地化育万物之道的胸怀像蓝天一样广阔。假如不是这些聪明睿智的人通晓天下大德,还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呢?

赏析

这段话言至诚之道。然而,至诚之道,非至圣不能知;至圣之德,非至诚不能为。至诚之人,因为真实无妄,没有私心杂念,才能够掌握天下常道,树立天下根本,知晓天地造化之奥妙。并且能把自己掌握的伦理、道德,丝毫不夹杂私欲地运用、发挥出来,进而驾驭千变万化的世事。谚言“万变不离其宗”,“至诚”实则是这个“宗”。如果心灵缺乏“诚”,那么做什么事就都会动机不纯,远离大道与正道。朱熹说:“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自我修行的首要前提就是“诚”。一个人只有在动机和意念上真诚无妄,才能真正使自身的修养有所进步和成就,也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完善。如果动机和意念上根本做不到诚,就会永远自欺欺人。至诚之人的“仁德”和“思想”往往诚恳而深邃,他的心胸则如天地一样广阔。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