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国学语录/《为无为,则无不治》解读、赏析

《为无为,则无不治》解读、赏析

231 为无为,则无不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为无为,则无不治注释】①尚贤:崇尚贤能之才。...

231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为无为,则无不治注释

①尚贤:崇尚贤能之才。

②不贵:不抬高价值。

③可欲:可以引起人们欲望的东西。

④治:治理,引申为良好的社会秩序。

为无为,则无不治译文

不崇尚贤能,可使民众不相互争斗,不故意抬高某种货物的价格,可使民众没有偷盗之心,不让民众看见可贪的功名利禄,可使民众不产生邪恶和动乱的念头。所以,有道之人治理政事,往往让民众心里空虚寂静,让他们没有饿肚子的忧愁,弱化他们为名利而争斗的心志,让他们身体强健,永远使他们没有各种名利意识和名利欲求,如能这样,那些存有争斗之心的人就不敢强行妄为。所以就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界。

赏析

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们为维持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才,用以治国安邦。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崇尚贤才,许多学派和学者都提出“尚贤”的主张,这原本是为国家之本着想。然而,在尚贤的旗号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抢占钱财,给民众带来恶劣影响。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于大动荡之中。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所推崇的“尚贤”这一主张,老子在这里提出不尚贤的观点,同时也批评了由“尚贤”而引起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这里,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是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然而,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然要不断发展提高,所以老子的这种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现实动乱不安、矛盾突出,是因为人们离道背德,胡作妄为所致,老子倡导虚心实腹,回归于道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这也有他可取的一面。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