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星期日
首页/国学经典/《礼记》经典名言解读

《礼记》经典名言解读

《礼记》40句《礼记》记载公元前12世纪周王朝初期的礼节仪式,对我国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文化传统、伦理观念影响深远,对研究“礼仪之邦”的历史颇为重要,其精华部分,对于根治社会创伤仍然足资借鉴。《中庸》、《大学》是《礼记》的两个章节,各自单独成册,又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礼记》40句

《礼记》记载公元前12世纪周王朝初期的礼节仪式,对我国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文化传统、伦理观念影响深远,对研究“礼仪之邦”的历史颇为重要,其精华部分,对于根治社会创伤仍然足资借鉴。《中庸》、《大学》是《礼记》的两个章节,各自单独成册,又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敖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

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情志不可满溢,欢乐不可至极。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礼记·曲礼》

喜欢他要知道他的弱点,憎恶他要知道他的长处。积蓄能够散施他人,安逸能够接受改变。面对钱财懂得不可不当取得,遇到危难不要一味乞求幸免。与人争不必非要求胜,分配不要贪多。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

礼,是用来判定亲疏、决断正误、区别异同、明辨是非的。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

礼注重互相往来,往而不来是不符合礼的,来而不往也是不符合礼的。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摄。《礼记·曲礼》

生活富贵而知道遵循礼,就不会骄横,不会放荡;生活贫困而知道遵循礼,就不会自卑,不会气馁。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礼记·曲礼》

见闻丰富,知识精深,却很谦让,勉力行善而不倦怠。

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礼记·文王世子》

乐,用来陶冶性灵;礼,用来修养外表。礼乐交融于内心,就会在形体上有所呈现,显示出教人喜欢、恭敬而温文的气质。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为人们共有的。选拔贤能,讲究信义,和睦相处。人们不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抚育自己的子女,还要使社会上所有的老人都得以颐养天年,青壮年都能为社会效力,孩子都能够健康成长,老而无妻之人、老而无夫之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之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女各有工作和住所,财物不要糟蹋浪费,也不要私人占有,人人都愿为公众事务尽力而为,但不必是为了自己。因而没有私下的谋算,也没有盗窃作乱的行为,家家都不用关闭大门,这就是“大同”世界。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

饮食、男女之事,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求。

大羹不和,贵其质也;大圭不琢,美其质也;丹漆雕几之美,素车之乘,尊其朴也。《礼记·郊特牲》

美味菜肴不用五味调和,因为看重食材的本质;精美玉石不加雕琢,因为喜欢它质地优良;使用丹漆制作的几案,乘坐不加装饰的车辆,都是因为珍视它们本身的质朴。

天下无生而贵者也。《礼记·郊特牲》

天下没有生来就尊贵的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可能知“道”。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礼记·乐记》

大美的音乐必定平易动听;大好的礼法必定简单易行。

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世乱则礼慝而乐淫。《礼记·乐记》

土地贫瘠,草木就不能生长;河水动荡,鱼鳖就不会长大;天气衰竭,生物就无法顺利成长;世事紊乱,人们就会不讲礼仪,沉迷声色。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礼记·乐记》

德,是人性之正;乐,是德性的光华;金石丝竹,是乐的器材。诗,表述心志;歌,咏唱心声;舞,表露内心姿态。三者都是从心出发,然后乐器伴随。

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礼记·祭义》

先王治理天下很看重五件事:尊重有道德的人,尊重尊贵的人,尊重老人,敬重长者,爱护幼者。

身也者,父母之遗体。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礼记·祭义》

身体是父母遗留的骨肉,用父母所生的身体做事,能不慎重吗?

善则称人,过则称己。《礼记·祭礼》

好事,归于别人;过错,归于自己。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

民众温和柔顺,敦睦厚道,是《诗经》教育的结果;思想无碍,目光远大,是《书经》教育的结果;胸怀坦荡,平易善良,是《乐经》教育的结果;清静平和,精细入微,是《易经》教育的结果;谦恭俭约,庄重礼敬,是《礼记》教育的结果;善于言辞,触类旁通,是《春秋》教育的结果。

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上下相亲,谓之仁;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礼记·经解》

发布政策法令,民众感到喜悦,诚心拥戴,叫作“和”;上下相亲,叫作“仁”;民众不用费心竭力去追求就能得到,叫作“信”;为百姓消除天灾人祸,叫作“义”。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礼记·经解》

礼对于治理国家的作用,就像秤对于衡量轻重,准绳墨斗对于核定曲直,圆规直尺对于规范方圆。因此,如果将秤认真悬挂起来,就无法在轻重上骗人了;将准绳墨斗认真地放置着,就无法在曲直上骗人了;将圆规直尺认真地摆放着,就无法在方圆上骗人了;如果君子深明于礼,就无法用奸诈伎俩来欺骗他人了。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礼记·哀公问》

古人治理国政,最注重的是爱民。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处情;过行弗率,以求处厚;彰人之善而美人其功,以求下贤。《礼记·表记》

君子不夸大自己做的事,不拔高自己的功劳,以求符合实情;有了超常的德行,并不自居表率,以求宽厚自处;彰显别人的善行,赞美别人的功劳,以求谦卑自下。

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礼记·缁衣》

君与民的关系就像心与体的关系。心庄重体就舒泰,心肃穆体就恭敬;心里喜欢,体就安适;君主的喜好,也是民众所想得到的。心,因为体而周全,也会因为体而受到伤害;君主因为民众拥戴而生存,也会因为背离民众而灭亡。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礼记·儒行》

不看重金玉,而将忠信当作宝物;不祈求占有土地,而将合乎义理当作站立的大地;不祈求积蓄财物,而将博学多闻当作财富。

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礼记·儒行》

可亲而不可威胁,可近而不可逼迫,可杀而不可侮辱。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讲求个人富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把“善”做到极致。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礼记·大学》

明确了“至善”的终极目标,才会有坚定的志向;志向坚定才能使心绪得以平静;心绪平静才能使灵魂得以安宁;灵魂安宁才能更好地思虑;思虑周全才能有所收获。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研究真实存在的事物,才能获得正确的知识;有了正确的知识,才能增长自我的智慧;有了智慧,才能获取真诚的意念;意念真诚,才能具备端正的心态;心态端正,才能不断修养身心;身心修养之后,才能家庭和谐齐整;家庭和谐齐整,国家才能得到治理;国家得到治理,天下才能得以太平。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如果能使自己一天更新一点,就应每天保持更新,永续不断。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生财的大道是:创造财富的人多,消耗的人少,生财的速度快,使用的速度慢,这样,财富就会充足,就会保持长久。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

上天赋予人的禀赋叫作“性”,顺着本性行事就是“道”,按照“道”的原则修习就是“教”。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还未发露的状态,称为“中”。发露而有所节制,恰到好处,称为“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不变的道。达致中和的境界,天地就各居其位,万物就生长发育。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地位都能安然自得。在上位不欺凌下面的人,在下位不攀附上面的人。端正自己,不企求他人,就没有哀怨。上不抱怨天,下不怨恨人。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庸》

君子之道,好比走远路,必从近处开始;好比登高山,必从低处开始。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爱好学习就接近智慧了,努力实行就接近仁义了,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

做任何事情,有准备就成功,没有准备就失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问询,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识,切实地行动。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中庸》

人家一遍能做到,我做一百遍总能做好;人家十遍能做到,我做一千遍总能做好。果真按这个道理去做,即使愚笨也必能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必能变得刚强。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guoxue/2023031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