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星期日
首页/国学经典/《孟子》经典名言解读

《孟子》经典名言解读

《孟子》59句孟子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他发挥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使儒家学派的理论体系臻于成熟,被称为“亚圣”。孟子最主要的政治思想,是分辨“义”、“利”,认为上下交相争利,王国就会危险。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王应该行“仁政”,应该“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要“保民而王”,治国的宗旨是“民事不可缓也”...

《孟子》59句

孟子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他发挥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使儒家学派的理论体系臻于成熟,被称为“亚圣”。孟子最主要的政治思想,是分辨“义”、“利”,认为上下交相争利,王国就会危险。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王应该行“仁政”,应该“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要“保民而王”,治国的宗旨是“民事不可缓也”。不能为民谋福利的,“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

孟子主张人性善,他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是因为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者必然趋向仁、义、礼、智。他重视人性的修养,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闻过则喜”,“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中许多名言警句,最为后人津津乐道。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章句》

不违误农作时间,粮食就吃不完;不让细密的渔网进入池塘,鱼鳖就吃不完;依时节有节制地砍伐林木,木材就用不完。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章句》

为了保护民众而称王,就不可抵御。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章句》

君子对于禽兽,见到它鲜活的样子就不忍心看到它死,听到它发出的声音就不忍心吃它的肉。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章句》

挟着泰山去跨越北海,对人说“我不能”,那是真的不能;为年长的人去折一根树枝,对人说“我不能”,那是不想去做,不是真的不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章句》

敬爱自己年老的父母,推及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年幼的子女,推及爱护别人家的幼孩。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章句》

称量之后才能知道轻重,度量之后才能知道长短。对物体都应这样,对人心更需如此。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孟子·梁惠王章句》

欣赏音乐,独自一人和与别人一起,与少数人和与众多人一起,怎样更快乐呢?当然是与别人一起、与众多人一起更快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章句》

以民众的快乐为快乐,民众亦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为民众的忧愁而忧愁,民众亦为他的忧愁而忧愁。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孟子·公孙丑章句》

虽有聪明智慧,不如乘势而上;虽有好的锄头,不如等待农时。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章句》

(从前,曾子对子襄说:)我曾经听老师孔子讲过什么是大勇。自己先想清楚,如果理由不正,即使面对穿粗麻布的穷人,我也不去吓唬人家;如果真理在手,即使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章句》

我善于涵养自己的浩然大气。这种“气”,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而不加以损害,它便会充塞于天地之间。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章句》

以力服人的,不能使人心服,只是力量不如;以德服人的,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丑章句》

祸福没有不是自己求来的。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章句》

人都有不忍使人处于痛苦之中的心,没有同情心、羞耻心、谦逊退让心、明辨是非心的人,都不是正常的人。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则拜。《孟子·公孙丑章句》

子路,听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欢喜;大禹,听到善言就会礼拜。

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章句》

大舜又超过了他们(子路和禹),好的品德与人同享;学习别人的优点,舍弃自己的缺点;乐于吸取别人的长处,以修养自己的品德。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章句》

适逢天时不如地形有利,地形有利不如人心和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章句》

不能以划定疆界线来封锁国民,不能靠山川形势的险要来防守国土,不能以武器装备的先进来威慑天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章句》

合乎道义就会有更多的拥护和帮助;违背道义只会有很少的跟随附和。

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孟子·公孙丑章句》

做官的不能尽其职守,就应当去职不干。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章句》

领导者如有欲好,下属必定会变本加厉。

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章句》

滕文公询问治国大要,孟子说:“民众的事要赶紧办理,不可迟缓。”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章句》

民众有固定资产,并且得到保障,就会有“恒心”去珍惜这个现实;民众没有固定资产,就无法安心。如果没有“恒心”,那就会放任自己的行为,为非作歹,而无所顾忌。

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章句》

贤明的君主必定恭敬、俭约,礼贤下士,向民众征收赋税依据合理的制度。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孟子·滕文公章句》

尧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安定。洪水肆意流淌,到处泛滥,杂草树木随处疯长,粮食果蔬难有收获,飞禽走兽大量繁殖,侵夺人类生存环境,中土处处交错兽蹄鸟迹形成的道路。尧深深忧虑,推举舜进行治理。舜委派益掌管火职,益焚烧山泽处的草木,驱赶禽兽。禹负责治水,疏通了济水、漯河,使之注入大海,挖开汝河、汉水的缺口,清理淮水、泗水淤塞的河道,使之注入长江,然后中原大地才可以耕种。那时候,禹在野外辛劳八年,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入。……后稷教民众耕种庄稼,种植五谷,收得粮食因而得以养育百姓。人,如果只图吃饱、穿暖、居住安逸,而不予教化,则和禽兽也差不多了。圣人忧虑这件事,又委派契为司徒,负责教化人伦,使父子互相亲爱,君臣讲求大义,夫妻各负其责,长幼皆守秩序,朋友都讲诚信。尧说:“对于民众,要安排好他的劳作,匡正他的差错,使他能够诚实正直地生活,要帮助他,使他能够安然自得,在此基础上提高他的道德品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章句》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移易志向,威武不能叫我屈服顺从。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滕文公章句》

厨房堆着肥美的肉食,厩里养着健美的骏马,百姓却饿得脸有饥色,野外还躺着饿死之人的尸骨,这就是领着猛兽来吃人啊!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章句》

顺应天道的就生存,违逆天道的就灭亡。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孟子·离娄章句》

人,必定轻贱了自己,别人才来侮辱;家,必定自毁根本,别人才来毁灭;国,必定自行破坏,别人才来征伐。《尚书·太甲》中说:“天做了坏事,人还可以违抗它;人做尽了坏事,就无法拯救了。”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孟子·离娄章句》

民众归向仁,就像水流向低处,野兽跑向旷野。因此,把鱼赶往深渊的是水獭,把鸟雀赶往丛林的是鹞鹰,把民众赶往商汤和周武王那里的,是夏桀和商纣。

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视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章句》

君对待臣亲如手足,臣珍爱君则如同心腹;君对臣像犬马一样驱使,臣对君就会像对陌生人一样漠视;君看待臣像泥土和草芥,臣看待君就会像强寇和仇敌。

君子深造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章句》

君子依照正确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能自有所得。自己获得,就能牢固地掌握;牢固掌握,就能积累得深厚;积累深厚,运用起来就能得心应手。所以君子要自觉地有所得。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章句》

人类与禽兽的差异只有一点儿。一般人丢弃了它,君子则保存了它。舜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明察人伦之道,真正以仁义之心行事,而不是以仁义之名敷衍塞责。

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孟子·离娄章句》

禹厌恶美酒而爱听有益的话;汤秉持中正之道,任用贤能而不问他来自何方;文王对待民众如对伤病之人,不会轻易去侵扰他们,望见“大道”却像没看见一样;武王任用贤能的人,近处的不会怠慢,远处的也不会忘记;周公想要兼有夏、商、周三代君王的功业,实践这四种美德,有不合理的,就反复思考,白天连着黑夜,一旦想明白了,便坐等天亮,尽快付诸实施。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离娄章句》

君子留给后人的恩泽,五代以后便断绝了。

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孟子·离娄章句》

如果西施身上蒙上污垢,人们走过她身旁,也会掩着鼻子。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

仁慈的人爱护人,有礼的人敬重人。爱护人的,人也总是爱他;敬重人的,人也总是敬他。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孟子·离娄章句》

君子有终身的忧虑,没有一时的忧患。比如说这样的忧虑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可以做天下的榜样,传扬后世;我则普普通通,一事无成,这是应该忧虑的。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孟子·离娄章句》

禹想到天下间有被水淹没的人,就好像自己正被淹一样;后稷想到天下间有饥饿的人,就好像自己正挨饿一样。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章句》

世俗所说的不孝有五种:懒惰,四体不勤,不顾赡养父母,是一不孝;赌博,好饮酒,不顾赡养父母,是二不孝;贪吝财物,只顾妻子儿女,不顾赡养父母,是三不孝;放纵声色之欲,使父母蒙羞,是四不孝;好勇斗狠惹祸,给父母带来危害,是五不孝。

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儒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孟子·万章章句》

闻知伯夷的风骨,贪婪的人会变得廉洁,懦弱的人会立志刚强。闻知柳下惠的风骨,鄙狭的人会变得大度,刻薄的人会变得敦厚。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如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孟子·万章章句》

想到天下的民众,哪怕是最普通的男人女人,只要有一人不能享有尧舜这样贤明君王的恩德,都仿佛自己把他们推到沟里去一样,这是伊尹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孟子·万章章句》

人性向善,就像水流向下。人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拍击水面,水花会越过你的额头;阻遏水势使之激流,可以涌上高山。那不是水的本性,是情势造成的。

口之于味,有同耆焉;耳之于声,有同听焉;目之于色,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孟子·告子章句》

口,对于美味,有共同的嗜好;耳,对于声音,有共同的感听;目,对于美色,有共同的认知。心,难道会偏偏没有共同认可的吗?人心共同认可的是什么呢?是理,是义。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章句》

不能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就学不好(下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孟子·告子章句》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两样不可能一齐得到。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孟子·告子章句》

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章句》

天将要把大任交付给此人,必定先使他的精神意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躯体挨饿,使他经受贫穷,扰乱他的种种作为,从而磨炼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能力。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章句》

历经忧患可以增强生存能力,贪图安乐就容易死灭。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

如果有机会施展抱负,就努力为民造福,泽惠民众;如果没有这种机遇,就好好修习自己的品德和本领。穷困时就修养身心,做好自己;通达时就致力于使天下变得更美好。

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孟子·尽心章句》

要等待像文王那样贤明的君主,然后才能兴起的,那是凡庸的人。

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章句》

君子有三乐:父母都健康地生活着,兄弟也都平安,这是一乐;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人,这是二乐;能够教育天下优秀人才,这是三乐。

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章句》

(做事好比)掘井,即使深到九仞,只要没见到水,就仍然是废井。

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章句》

居处的环境能改变人的气质,奉养的好坏能改变人的体质。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孟子·尽心章句》

仁者把他所爱的,推及他所不爱的。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章句》

盲目信从书上写的内容,还不如没有这书。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

百姓最为重要,其次是国家,君王最为轻微。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尽心章句》

言语浅近而含义深远,这是有益之言;所持俭约而施与广大,这是有益之道。

孔子曰:恶似而非者。《孟子·尽心章句》

孔子说:“最讨厌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guoxue/2023031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