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立夏:春光万象中,夏日初长成》

二十四节气《立夏:春光万象中,夏日初长成》

第七章立夏:春光万象中,夏日初长成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重要时期。立夏与气象农事〇立夏时节的气象特色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也就是每年的阳历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的时候。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

第七章

立夏:春光万象中,夏日初长成

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重要时期。

立夏与气象农事

〇立夏时节的气象特色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也就是每年的阳历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的时候。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然而实际上,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立夏一般都会被人们认为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即将来临,雷雨不断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三候

我国古代将立夏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蛄(即蝼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翻松泥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〇立夏时节的农事活动

立夏时节,进入了万物繁茂的时期。正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道:“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因为它对农业非常重要。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这时,夏收作物进入了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这时候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因此有两句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连绵的阴雨不仅会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季节。但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此外,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在这个时候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因此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摘茶叶。

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经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锄”,这个时期的杂草生长很快,所谓“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粱、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了解立夏传统民俗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直到现在,遗留下来的传统民俗依然很多。

〇食俗

●立夏饭

立夏当天,很多地方的人们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和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为“立夏饭”。在南方很多地区的立夏饭是糯米饭,饭中掺杂豌豆。桌上必有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乡俗为蛋吃双,笋成对,豌豆多少不论。民间相传,在立夏日吃蛋拄(意为“支撑”)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

宁波的立夏习俗是吃“脚骨笋”。用乌笋烧煮,每根三四寸长,不剖开,吃时拣两根相同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身体康健)。再是吃软菜(君踏菜),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

湖南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上海郊县农民立夏日用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

湖北省通山县民间把立夏作为一个重要节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虾、竹笋,谓之“吃泡亮眼、吃虾大力气、吃竹笋壮脚骨”。

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海虾掺入面条中煮食,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

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为主。闽东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

周宁县纯池镇一些乡村吃“立夏糊”,主要有两类,一是米糊,一是地瓜粉糊。大锅熬糊汤,汤中内容极其丰富,有肉、小笋、野菜、鸡鸭下水、豆腐等等,邻里互邀喝糊汤。这与浙东农村立夏吃“七家粥”风俗有点相似。

“七家粥”与“七家茶”也算是立夏尝新的另一种形式,七家粥是会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大家来分食。七家茶则是各家带了自己新烘焙好的茶叶,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大家欢聚一堂共饮。

●尝新

立夏有尝新的习俗。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来祭祖。而在常熟,尝新的食物则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蛳、熄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〇称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称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大门前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个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称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称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称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称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外(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

立夏“称人”的习俗,相传与孟获和刘阿斗的故事有关。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前嘱托孟获每年要来看望蜀主一次。诸葛亮嘱托之日,正好是这年立夏,孟获当即去拜阿斗。从此以后,每年夏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数年之后,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后掳走阿斗。而孟获不忘丞相之托,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阿斗,每次去则都要称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阿斗见豌豆糯米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因此孟获进城称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称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这一传说虽与史实有异,却是寄托了百姓对“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希冀。

〇斗蛋

立夏当天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在冷水里浸上数分钟之后,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〇忌坐门槛

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意思是说这天如果坐了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

立夏时节的养生保健

〇立夏养生知识

炎炎的夏日到来,夏天主令为暑、湿、汽,且常夹有火热之气。一般来说,暑为阳邪,性炎热、外散,易伤津耗气;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因此,立夏过后养生保健的总体要求是:

●补益气阴

暑邪易伤津耗气,人体大多偏虚,出汗多,常有口渴、疲乏的感觉,这是气阴两虚的典型表现,故夏天要常用益气阴、生津之品。中医有“冬补三九,夏养三伏”的说法,尤其在伏天,人体更加虚弱,天气越热,越要注意保护正气。一般多选用西洋参、太子参、沙参、石斛、麦冬、玉竹、黄精、山药、龟板等药性平和、偏凉的补益药。对气虚较明显者,可选择党参、黄芪等补益作用相对较强的补气药。夏天不宜选用大温大热、油腻的补品如红参、附子、桂圆、熟地、狗肉、羊肉等,以防止胃生火。

●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一大邪气,加上夏天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湿邪较重的症状。所以应经常服用健脾利湿之品。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佩兰、白豆蔻、砂仁、茯苓、薏米、白术、莲子等,不主张用温燥之品,如半夏、陈皮、厚朴、苍术等,以免伤阴,助长暑热。

●清热消暑

夏天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需要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中医学认为,夏天用药应偏于辛凉浮散,而不宜苦寒沉降,即所谓的“夏宜用浮”。这是因为阳气于夏天处于生长旺盛的阶段,所以在清热解毒药中应选用辛凉发散或甘寒之品,如菊花、金银花、荷叶、莲心、竹叶等,以利于暑邪的外散,而少用过于苦寒沉降的中药,如黄芩、黄柏、黄连等。

●补养肺肾

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因此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以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麦冬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冬病夏治

中医历来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病。

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在三伏天期间,内服补益脾肺肾、增强卫气功能的中药丸、散、煎剂,以扶正固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预防感冒、老慢支和哮喘的发作,甚至使之根治。冻疮冬天好发,如果夏天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或农历五月取大蒜捣烂,用少许涂抹皮肤,可预防冬月冻疮。

●养护心脏

人们在春末夏初应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因为心为阳脏,主阳气。初夏之时,老年人气血易滞,血脉易阻,每天清晨可吃少许葱头,喝少量的酒,促使气血流通,心脉无阻,便可预防心脏病发生。

〇立夏时节的疾病预防

●作息规律

立夏过后,日照时间延长,天亮得早,黑得晚,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该随之做一些相应的调整,起居作息要有规律,晚上22:00~23:00就寝,早上5:30~6:30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午饭后半小时可短时午睡,这样能提高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

人一旦养成了定时就寝的习惯,就能比较容易地排除气候对睡眠的干扰,上床不久即可入睡,并很快转入深睡,早晨也容易自然醒,并有舒适惬意感。

因此,立夏之后的作息时间一旦定下来,便要自我约束,决不无故违反。即使节假休息日也不例外,只有这样才能保护生物钟不致错乱,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

●放松身心

炎热的夏季,应该有计划地工作,这样可减少焦虑。还应为每天安排一定的休闲时间,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或去公园、广场散步,以放松身心,这些都是有必要的。也就是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

●预防感冒

立夏节气常常衣单被薄,一旦稍有降温便可能受寒凉,因此,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切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造成汗多伤心。

●预防皮肤病

夏季的时候,皮肤常常暴露在外,与外物接触多了便容易引发多种皮肤病。由于这个季节是中药外用的时节,不妨尝试一下中药煎汤洗浴,能起到防治多种皮肤病的作用。

立夏时节“吃”的学问

〇立夏饮食宜忌:低脂低盐,多维清淡

立夏时分膳食调养,我们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

由于夏季炎热,出汗很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较差,所以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夏季的营养消耗较大,而炎热的天气又会影响人的食欲,因此,除了注意饮食清洁和多食清淡外,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还应适量地补充蛋白质。

宜食:番茄、黄瓜、青椒、冬瓜、香菇、苦瓜、绿豆、西瓜、杨梅、甜瓜、桃等。

忌食:辣椒、花椒、胡椒、芥末、咖喱粉、咖啡、浓茶等。

〇立夏食谱攻略

黄瓜蛋汤

用料:

鲜嫩黄瓜4根、鸡蛋2个、生姜15克、葱10克、独头蒜15克、黄花15克、盐10克(分两次用)、酱油10克、醋6克、料酒15克、白糖40克、味精1克、菜油250毫升(实耗约70毫升)、湿淀粉30克。

做法:

①生姜洗净切成薄片,葱洗净切成葱花,蒜剥去皮切成薄片;黄花用水发涨,洗净,摘去蒂头;黄瓜洗净切去两端,再切成刀花状,用盐将切好的黄瓜腌10分钟,压干水分;鸡蛋打散;将酱油、醋、白糖、料酒、味精调成汁待用。

②锅置火上,加菜油烧至七成热时,将黄瓜蘸满蛋液后放入油锅炸至表面呈黄色捞出,放入碗中。

③锅内放入菜油30毫升,待油热时下姜片、蒜片,出香味后,下黄花和兑好的汁,烧开后下黄瓜,煮入味时用湿淀粉勾芡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滋润生津。适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心烦失眠等症。经常食用能滋润咽喉,是嗓音工作者的良好保健膳食。

桂圆粥

用料:

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

将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虑,月经不调等症。

禁忌:喝桂圆粥忌饮酒、浓茶、咖啡等物。

荷叶凤脯

用料:

鲜荷叶2张,火腿30克,剔骨鸡肉250克,水发蘑菇50克,玉米粉12克,食盐、白糖、鸡油、绍酒、葱、姜、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鸡肉、蘑菇均切成薄片,火腿切成10片,葱切短节、姜切薄片,荷叶洗净,用开水稍烫一下,去掉蒂梗,切成10块三角形备用。蘑菇用开水焯透捞出,用凉水冲凉,把鸡肉、蘑菇一起放入盘内加盐、味精、白糖、胡椒粉、绍酒、香油、鸡油、玉米粉、葱节、姜片搅拌均匀,然后分放在10片三角形的荷叶上,再各加一片火腿,包成长方形包,码放在盘内,上笼蒸约2小时,若放在高压锅内只需15分钟即可。出笼后可将原盘翻于另一干净盘内,拆包即可食用。

功效:清芬养心,升运脾气。可作为常用补虚之品,尤为适宜夏季食补。

鱼腥草拌莴笋

用料:

腥草50克,莴笋250克,大蒜、葱各10克,姜、食盐、酱油、醋、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鱼腥草摘去杂质老根,洗净切段,用沸水焯后捞出,加食盐搅拌腌渍待用。莴笋削皮去叶,冲洗干净,切成1寸长粗丝,用盐腌渍沥水待用。葱、姜、蒜择洗后切成葱花、姜末、蒜米待用。将莴笋丝、鱼腥草放在盘内,加入酱油、味精、醋、葱花、姜末、蒜米搅拌均匀,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祛痰。对肺热咳嗽,痰多黏稠,小便黄少、热痛等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品味立夏文化情趣

〇品立夏诗词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821—887),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他身为武人,而好文学,被称为“雅有奇藻”。

这首诗意境清新,构思精巧。读完全诗,眼前便呈现出了一幅美丽的夏日山居图。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期间。诗人在湖边饮酒,本来阳光明媚,却是忽然下起了雨。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却是各有妙处,让观赏者喜爱不已。诗人在此诗中对西湖美景作了由衷的赞美和全面评价,为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小池

【南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描写了立夏时节小池塘上美丽的景色。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片树荫、几枝小荷、一只蜻蜓,种种景物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比画卷更来得有意思。用词清新活泼,语言平易通俗,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

〇读立夏谚语

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立夏雷,六月旱。

立夏雨,涨大水。

立夏晴,雨淋淋。

立夏日晴,必有旱情。

立夏前后连阴天,又生蜜虫(麦蚜)又生疸(锈病)。

立夏前后天干燥,火龙往往少不了(火龙指红蜘蛛)。

小麦开花虫长大,消灭幼虫于立夏。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

立夏大插薯。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立夏芝麻小满谷。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立夏下雨,九场大水。

立夏下雨,夏至少雨。

立夏小满,江河水满。

立夏小满,河满缸满。

立夏见夏,立秋见秋。

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

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

立夏日鸣雷,早稻害虫多。

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

上午立了夏,下午把扇拿。

立夏起北风,十口鱼塘九口空。

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

一年四季东风雨,立夏东风昼夜晴。

立夏无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立夏不热,五谷不结。

立夏东风麦面多。

立夏北风当日雨。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