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小暑: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二十四节气《小暑: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第十一章小暑: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天气开始炎热,还没到最热,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小暑与气象农事〇小暑时节的气象特色小暑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也就是每年阳历的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的时候,表示夏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即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

第十一章

小暑: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天气开始炎热,还没到最热,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小暑与气象农事

〇小暑时节的气象特色

小暑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也就是每年阳历的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的时候,表示夏季时节的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即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这时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的时候,这一气候特征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基本符合。

我国南方地区小暑时节的平均气温一般为33℃左右;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7月中旬的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东南季风雨季开始,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西南季风雨季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所以这个时期,南方地区呈现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

小暑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需注意预防。

※小暑三候

我国古代将小暑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老鹰则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〇小暑时节的农事活动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其他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增强通风透光,减少蕾铃脱落。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就显得很重要。

这时候,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常出现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需要及早蓄水防旱。农谚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有时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响。

了解小暑传统民俗

小暑时节的习俗多与“吃”有关。

●吃暑羊

鲁南和苏北地区有在小暑时候“吃暑羊”的传统习俗。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节,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已是吃了数月的青草,肉质肥嫩,烹调出的羊肉香气扑鼻。

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当地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暑羊的喜爱可以当地民谣中体现出来: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食新

在民间,小暑过后人们要尝新米,这就是小暑“食新”的习俗。农民会把新收获的稻谷碾成米,然后将新米煮成香喷喷的米饭,以供奉五谷大神和祖先。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新米尝新酒。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则会在小暑这天买少量新米以及新上市的蔬菜、水果等,回到家把新米与老米同煮。另外,俗话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然后磨成面粉用开水冲后加糖拌着吃,叫做炒面。

●吃饺子、吃伏面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饮食上,则需要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以度过炎热的伏天。

入伏之时,刚好是我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麦满仓。但是伏天天气太热,人们精神委顿,食欲不振,饺子作为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颇受民间欢迎。所以人们会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所以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伏日吃面习俗出现在三国时期。《魏氏春秋》记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与五月相近,故也应吃面“辟恶”。

●封斋日

每年小暑前的辰日至小暑后的已日是湘西苗族的封斋日。这期间要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据说误食了要降灾祸,但猪、牛、羊肉仍可食。

小暑时节的养生保健

〇小暑养生知识

●护阳气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人会时常感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因此平时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心平气和,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保护人体的阳气,以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多饮水

消除疲劳、缓解体内代谢的好办法就是多饮水。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俗话说“宁可日无食,不可日无水”,这话不无道理,传统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冷开水。根据民间经验,每日清晨饮用一杯新鲜凉开水,几年之后,就会出现神奇的益寿之功。日本医学家曾经对460名65岁以上的老人做过调查统计:五年内坚持每天清晨喝一杯凉开水的人中,有82%的老人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牙齿不松,每日能步行10公里,在这些人中也没有得大病的。

●多排汗

一年中最热的天气来了,而阴气也在这时候开始生长,所以不能过于贪凉,而应当适当使身体排汗降温,这样还可以排出体内的一些毒素,对身体非常有益。

〇小暑时节的疾病预防

●夏不坐木

历来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之说。小暑时节,气温高、湿度大。木头,尤其是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虽然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就会向外散发潮气,如果在上面坐久了,可能会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因此,在小暑节气中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勿室外露宿

小暑节气中很多人喜欢在室外露宿,这种习惯是不可取的。因为当人睡着以后,身上的汗腺仍不断向外分泌汗液,整个肌体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下降。而夜间气温下降,体温与气温之差慢慢增大,很容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

●防消化道疾病

小暑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在饮食上一定要注重避免不洁、不法、偏嗜。有道是:“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芬”,这都是历代饮食养生的重要经语。其中,饮食不洁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元凶,如引发痢疾、寄生虫等疾病,若进食腐败变质的有毒食物,还可导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吐泻,重者出现昏迷或死亡。为此,应特别注意。另外,多吃水果确实有益于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小暑时节“吃”的学问

〇小暑饮食宜忌:多清淡,忌偏食

小暑防苦夏,在南方多见于夏至前后,比北方出现得早。夏天炎热、潮湿的气候,使人体的脾胃受阻,会出现四肢无力、精神萎靡等症状,因此在饮食上要清淡,少食油腻,还要增加营养,多吃清淡解暑的食物。

夏季通常胃口欠佳,容易偏食,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偏食辛温燥热,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偏食咸味,可使血脉凝滞,面色无华;多食苦味,会使皮肤干燥而毫毛脱落;多食辛味,会使筋脉拘急而爪甲枯槁;多食酸味,会使皮肉坚厚皱缩,口唇干薄;多食甘味的食物,则骨骼疼痛头发易脱落;多食生冷寒凉,会发生腹痛泄泻,损伤脾胃阳气。

宜食:薏米、绿豆、丝瓜、蚕豆、苦瓜、冬瓜、番茄、黄瓜、薄荷、西瓜、桃、鳝鱼等。

忌食:山楂、坚果、烧烤、酱菜等。

〇小暑食谱攻略

素炒豆皮

用料:

豆皮二张,植物油、食盐、葱、味精各适量。

做法:

豆皮切丝,葱洗净切丝。油锅烧至6成热,葱丝下锅,烹出香味,将豆皮丝入锅翻炒,随后加食盐,炒数分钟后,加味精,淋上香油搅匀起锅。

功效:补虚,止汗。适合多汗、自汗、盗汗者食用。

炒绿豆芽

用料:

新鲜绿豆芽500克,花椒少许几粒,植物油、白醋、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

豆芽洗净水淋干,油锅烧热,花椒入锅,烹出香味,将豆芽下锅爆炒几下,倒入白醋继续翻炒数分钟,起锅时放入食盐、味精,装盘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疗疮疡。

蚕豆炖牛肉

用料:

鲜蚕豆或水发蚕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盐少许,味精、香油适量。

做法:

牛肉切小块,先在水锅内汆一下,捞出淋水,将砂锅内放入适量的水,待水温时,牛肉入锅,炖至六成熟,将蚕豆入锅,开锅后改文火,放盐煨炖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锅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补虚强体。

西瓜番茄汁

用料:

西瓜半个,番茄3个大小适中。

做法:

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冲烫,剥皮去籽。二者同时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品味小暑文化情趣

〇品小暑诗词

答李滁州匙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独孤及(725—777),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唐朝大臣、散文家。

这首诗写闺中女子的相思。前四句写她在小暑节气的所见所感,后四句则宕开笔墨,写女子内心的孤独寂寞。情与景的结合,展现了主人公自怜自惜、哀怨忧愁的情绪。曙霞,即朝霞。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唐】张说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寒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堰蜒,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张说(yuè)(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小暑的时候上宫廷侍酒时的场景。当时的文人们在饮酒的时候都要唱和一些诗句,以助酒兴。而作者要用“鱼”字为韵脚做一首诗,纯属临场发挥,即兴而发。这就是此诗的由来。

〇读小暑谚语

小暑不热,五谷不结。

小暑打雷,大暑打堤。

小暑东北风,大水淹地头。

小暑东风早,大雨落到饱。

小暑黄鳝赛人参。

小暑小割,大暑大割。

小暑无雨十八风,大暑无雨一场空。

小暑过后十八天,庄稼不收土里钻。

小暑北风水流柴,大暑北风天红霞。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小暑无雨,饿死老鼠。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后,大暑前,二暑之间种绿豆。

小暑一声雷,倒转作黄梅。

小暑无青稻,大暑连头无。

小暑见个儿,大暑见垛儿。

小暑收大麦,大暑收小麦。

雨搭小暑头,二十四天不断头。

小暑一只鼎,陈年宿债还干净。

大暑前小暑后,庄稼老头种绿豆。

羊盼清明牛盼夏,人过小暑说大话。

小暑头上一点漏,拔掉黄秧种绿豆。

小暑西南淹小桥,大暑西南踏入腰。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