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夏至: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二十四节气《夏至: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第十章夏至: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炎热天气的正式开始,天气将越来越热,并时常伴随有雨水。夏至与气象农事〇夏至时节的气象特色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也就是每年阳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的时候。按照《恪遵宪度抄本》上的说法:“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

第十章

夏至: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炎热天气的正式开始,天气将越来越热,并时常伴随有雨水。

夏至与气象农事

〇夏至时节的气象特色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也就是每年阳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的时候。按照《恪遵宪度抄本》上的说法:“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到达极限,在我国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14小时左右,越往北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

夏至意味着炎热天气的正式开始,之后天气将越来越热,还时常伴随有雨水。这个时期的天气归结起来基本有以下几种情况。

●对流天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但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常常带来局地灾害。

●暴雨天气

这个时候,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正值梅雨,阴雨连绵,甚至会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近三十年来,华南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

●高温开始

夏至以后,气温将不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的说法。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

※夏至三候

我国古代将夏至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〇夏至时节的农事活动

夏至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自古就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

这时,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而华南东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会出现伏旱。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过了夏至,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

了解夏至传统民俗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是很受人们重视的一个节气,期间的民俗活动也是丰富多彩。

〇夏至面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尤其是北方。关于这天为什么要吃面,则有很多的说法。

●象征夏至这天的白昼时间最长

用面条的长比拟夏至的白昼时间,正如我们在过生日的时候吃面一样,为的是取一个好彩头。夏至过后,正午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因此,我国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那一线不刚刚好是面条的宽度吗?

●预示三伏天的来临

夏至这天的面条有讲究,不是我们平日的热汤面,而是凉面,也就是俗称过水面。将手擀面煮熟后,直接捞到盛有凉水(一般是现从水井中打上来的井水,温度很低)的盆中拔凉,然后盛到碗里,浇上备好的小菜及卤汁,在炎热的盛夏,吃起来实在透心凉。这是因为夏至虽然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大约再过二三十天,就会进入“三伏天”,三伏天才是夏天最热的时期,吃凉面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温。在胶州地区,也称这天的面条为“入伏面”。

●夏至新麦登场要尝新

夏至时节,华北、华东小麦主产区因为温度较高,农作物生长旺盛,所以在夏至之前,当季的新麦就已经成熟,用新收割的麦子磨面擀面条,夏至食面也就有了尝新的意思。不过也有直接煮新麦粒吃的,在山东龙口一带,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捞起麦粒,一次一次地向嘴里送,寓节俗于游戏中,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〇吃鸡蛋,治苦夏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冥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平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只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〇给牛改善伙食

夏至这天,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说:“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〇吃狗肉和荔枝

在岭南地区,有夏至吃狗肉之习。俗语说:“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夏至杀狗补身,使当天的狗无处藏身,但不能在家宰杀,要在野外加工。

关于吃狗肉这一习俗,民间有一种说法,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俗语说“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

关于杀狗补身的习俗,相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的习俗。

岭南一带的人有狗肉和荔枝合吃的习惯,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枝合吃不热。

夏至时节的养生保健

〇夏至养生知识

我国的传统中医认为,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周易》理论认为:“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因此,夏至后重在养心。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心浮气躁,而烦则更热,从而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要善于调节,保持心平气和、心胸宽阔,可以多静坐,以排除心中杂念,精神饱满了便有利于气机的通泄。相反,若是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养生论》也谈到炎夏养生,“更宜调息静。息,常如冰雪在。静,炎热不于吾”“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的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运动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的时候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边湖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并且运动的时候不宜过分剧烈,若运动过激,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如果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症、黄汗等多种疾病。

由于夏天白天长、炎热,入夜又难眠,睡午觉便是消除疲倦、保持精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俗话说:“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

夏至时节昼长夜短,天气炎热,夜间睡眠多有不足,人经过上午的劳作后,体力和精力消耗较大。因此,每天应安排短时间的午睡,以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

午睡时间一般以1小时为宜。午睡时间过久,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时间越长,越是感到疲倦,不利于醒后很快进入工作状态,甚至醒后有不舒服的感觉。

午睡应采取平卧或侧卧姿势,并在腹部盖上毛巾被。不宜坐着打盹,这样易导致脑部供血减少,会出现头昏脑涨等症状;也不宜伏桌午休,以免眼球受压而致眼疾。

为了保证午睡质量,午餐时不宜饮酒、喝咖啡、浓茶,以免兴奋而难以入睡,并且不宜餐后倒头便睡,应活动10分钟再上床。

不要在喧闹的场合午睡,以免影响午睡的质量;也不要在屋檐下、过道里或露天迎风而睡,避免受凉感冒;不要为了午睡而服安眠药,应顺其自然,不必人为地催睡。

午睡是健康充电,但并非人人皆宜。65岁以上且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人、血压过低的人、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者,特别是脑血管变窄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午睡。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午睡醒后不要即刻起床,而要伸伸懒腰,打打哈欠,然后再慢慢起床,以缓解醒后突然运动造成的血压变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突然发作。

〇夏至时节的疾病预防

●防暑

夏至过后就到了真正的三伏天,这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一段时期,容易中暑,那么应当如何防暑呢?

首先是吃冷食、凉食、瓜果。古代的斗茶、凉汤都是极好的防暑品。苏州立夏节喝“七家茶”,小孩要吃“猫狗饭”。很多地方为了解暑会饮食凉粉、酸梅汤,服用冰块。周代的时候便已有了掌冰的官吏和冰窖设备,冬季储冰,夏季食用。清代就有刨冰。清廷在立夏这一天,赏赐文武大臣冰块。此时又是瓜季,人们经常坐在瓜棚下乘凉,品尝西瓜。

再有就是利用防暑工具,例如伞、扇子、凉帽、凉席、竹夫人等等。扇子起源很早,先为农业生产的扬谷工具,后来才加以改进,变成防暑和戏曲用具。文献记载中的商代扇子,是车上遮雨用的,称“扇汗”。南北朝后,在扇汗外,又发明一种长柄障扇,后来演变为华盖。民间的扇子因地而异,有芭蕉扇、蒲扇、羽扇、绢扇等,后来才出现了纸制折扇。除了利用各种质料制成的凉席之外,古代流行的瓷枕,也是一种防暑卧具。有用竹枕的,即称竹夫人,又称百花娘子、竹姬、青奴。在《吴友如画宝》的一幅“竹妖入梦”图中,就绘有一男子卧于床上,抱着竹夫人入梦乡的情景。

此外,人们也喜欢在夏天里游泳、戏水、养金鱼、叉鱼、钓鳖、捕蛙、捉鱼、夏猎等活动。凉亭赏夏也是人们盛夏中进行的一项防暑活动。

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防暑措施。洗澡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利于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用扇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要夜晚露宿。

●防肠道疾病

夏季雨水多,尤其是江淮一带正值“梅雨”季节,阴雨连绵不断,空气非常潮湿。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会觉得不舒服,蚊虫繁殖速度快,肠道性病菌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痢疾等肠道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因此在夏令饮食中有吃大葱、大蒜习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大蒜有“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避邪恶,消肿痛,化瘕积肉食”之效。

夏至时节“吃”的学问

〇夏至饮食宜忌:宜苦味清淡,忌肥甘厚味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有“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

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稍食咸味以补心。

另外,因为此时天气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所以,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宜食:白菜、苦瓜、丝瓜、黄瓜、番茄、生姜、莲子、鸭肉、绿豆、西瓜、木瓜等。

忌食:动物肝脏、油条、汉堡、巧克力等。

〇夏至食谱攻略

凉拌莴笋

用料:

鲜莴笋350克,葱、香油、味精、盐、白糖各适量。

做法:

莴笋洗净去皮,切成长条小块,盛入盘内加精盐搅拌,腌1小时,滗去水分,加入味精、白糖拌匀。将葱切成葱花撒在莴笋上,锅烧热放入香油,待油热时浇在葱花上,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利五脏,通经脉。

奶油冬瓜球

用料:

冬瓜500克,炼乳20克,熟火腿10克,精盐、鲜汤、香油、水淀粉、味精各适量。

做法:

冬瓜去皮,洗净削成见圆小球,入沸水略煮后,倒入冷水使之冷却。将冬瓜球排放在大碗内,加盐、味精、鲜汤上笼用武火蒸30分钟取出。把冬瓜球复入盆中,汤倒入锅中加炼乳煮沸后,用水淀粉勾芡,冬瓜球入锅内,淋上香油搅拌均匀,最后撒上火腿末出锅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除烦,补虚损,益脾胃。

荷叶茯苓粥

用料:

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

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将白糖入锅。

功效: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亦有疗效)。

兔肉健脾汤

用料:

兔肉200克,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大枣30克。

做法:

兔肉洗净与其他用料武火同煮,煮沸后改文火继续煎煮2小时,汤、肉同食。

功效:健脾益气。

品味夏至文化情趣

〇品夏至诗词

夏至日作

【唐】权德舆

璇枢无停运,

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

今日一阴生。

权德舆(759—818年),字载之,汉中略阳人,唐代文学家,曾任宰相。

整首诗颇具哲理,意在提示人们,虽然此刻正值夏日炎炎,但“璇枢无停运”,秋天亦将转瞬到来。璇:璇玑。北斗星中四颗成斗的星叫作璇玑。枢:北斗第一颗星。璇枢在这里泛指北斗星。古人观天象以北斗星转动的方位定时间的运行。四序:四季。赫曦:炎暑。一阴生:夏至是一年中阳盛到极点的时刻,阳盛到极点时,没有丝毫停留,阴气就开始从地底上升,所以夏至又称“一阴生”。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江边杨柳青青,江水平如明镜,一位女子忽然听到江上有人歌唱,那个年轻男子就如同夏至以后的天气一样,东边出着太阳,西边又下着雨,实在捉摸不透。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到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由于阵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在这种善变的天气中,作者有感而发,写出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作。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这天,昼晷所测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自此,夜晚漏壶所计的时间会渐渐加长。还没来得及实施自己的计划,就已经忧虑气候的变化冷暖的交替了。衙门空闲的时候居多,而田里的农事却是比较忙碌。在地里耕作的老百姓,也不知怎么抵挡这酷暑。正午时分万物都在歇息,唯独我自己在池塘里坐船游来游去好不惬意。城墙高耸,城门紧闭,树木葱翠,绿荫静寂。翠绿的鲜竹尚且含粉,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开始散发阵阵的清香了。在这里可以抛却烦恼忘掉忧愁,终日举着酒杯畅饮。

诗人虽然闲居消夏,心里却时不时念着赤日炎炎下于田间劳作的农民,体现了关怀民间疾苦的民本思想。

〇读夏至谚语

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

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生虫。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夏至东南风,十八天后大雨淋。

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不到夏至不热,不到冬至不寒。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见春天,有雨到秋天。

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

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夏至闷热汛来早。

夏至有雨应秋早。

长到夏至短到冬。

夏至狗,无处走。

夏至三庚便入伏。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过过夏至节,夫妻各自歇。

爱玩夏至日,爱眠冬至夜。

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

〇夏至九九歌

《豹隐纪谈》载有“夏至九九歌”,与我们熟悉的冬至九九歌如出一辙。歌曰:

夏至后,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

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宿。

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

七九六十三,入眠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