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不停衡量做事结果的人,活得最累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不停衡量做事结果的人,活得最累

第四十六章:不停衡量做事结果的人,活得最累01一旦欲望太多,就有可能让自己和组织崩溃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天下有道的时候,马都在认真耕地、干活“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这话什么意思?“天下有道”说的是领导者“有道”,因为领导者“有道”,天下才能按照道做事。“却走马以粪”的“粪”,现在是粪便的意思,“粪”最早是扫除、清除污秽的意思,指一个人...

第四十六章:不停衡量做事结果的人,活得最累


01一旦欲望太多,就有可能让自己和组织崩溃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天下有道的时候,马都在认真耕地、干活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这话什么意思?“天下有道”说的是领导者“有道”,因为领导者“有道”,天下才能按照道做事。

“却走马以粪”的“粪”,现在是粪便的意思,“粪”最早是扫除、清除污秽的意思,指一个人用双手捧着簸箕去撮东西。现在还有个词叫“粪除”,意思就是清扫,后来引申为耕地。


天下无道的时候,连怀孕的马都被征进战场了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中,“戎”字的右边是“戈”字,代表武器,左边的“十”字是“甲”的简写,代表铠甲。所以“戎”字是所有兵器的总称,“戎马”就是战马。

“生于郊”是什么意思?连怀孕的马都被征收上战场了,结果在郊外打仗的时候生下小马,这种状态就是“天下无道”。

古代打仗,大多时候都是老百姓自己准备铠甲,比如花木兰就是家里有铠甲,铠甲是一代代往下传的,国家有难了,大家就自备武器,披上铠甲,骑着马去战斗。打仗回来,铠甲就再挂起来。

当“天下有道”的时候,领导者的心思都在国家生产上,思考的是如何才能让老百姓富起来,这时候老百姓都安于生产,马都在耕地。

但当“天下无道”的时候,领导者想的都是自己的国土能不能再大一点儿?其他国家有很多宝贝和美女,我是不是得找一个借口发动战争攻打他们,把这些都抢占过来?这样的领导者,一旦某些国家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国内混乱,他马上就发兵去攻打人家……

在老子生活的时代(春秋时期),君主频频与周边国家开战,小国之间互相兼并,时局混乱,老百姓已经没有办法安心耕田了,纷纷带着自家的马出去打仗,最后连怀孕的母马都要上战场,结果在郊外的战场上生下了小马,说明国家为了打仗已经把老百姓的财富全都压榨出来了。

您千万别觉得战争是想打就打的,战争是需要消耗国力的,不仅前方打仗需要粮食,送粮的人也需要吃饭,等粮草送过去的时候,往往已经被吃掉一半了。当年努尔哈赤从沈阳往关内进,光走就走了两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大家没法干活,田里荒草丛生,消耗的都是老百姓的财富。

因此,领导者的欲望一旦滋生,消耗的都是下面人的能量。

无我利他与损人利己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老子管这叫“天下有道”和“天下无道”。老子在本篇特别指出,领导者的欲望对他管理的组织至关重要,如果您能把自己的欲望清除,您的组织就能正常运行,被管理的人也会越来越幸福。如果您的欲望不断滋生,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下,带领大家不断地去“征战”,消耗的不仅是个人的财富,还有您管理的人的财富与幸福。


领导者的欲望对组织至关重要

当年某奶业品牌的老板野心膨胀,想要做全世界第一大的奶业公司——每当我听到企业的领导者说出这样的话时,我都会对这个企业画一个问号。那些能成为行业中数一数二的企业,一定是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最后才走到那个位置的,绝对不是“大跃进”式地往前冲,因为在冲的时候您会忽略很多细节,从而因为一个细节导致全盘崩溃。

当时,这家奶业公司就是这样,想要当世界第一,问题是哪有那么多的牛?后来就有人出主意了,为了完成那个所谓的目标,没有那么多的牛,我们可以勾兑奶,最后就出现问题了……

这种情况不是一家企业的问题,有时一家企业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行业都会遭到灭顶之灾。其实现在国产鲜奶的质量几乎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了,但是人们还是对过去的事心有余悸。

像这样的例子特别多,有很多企业的领导都是自我膨胀以后,最终把企业拖垮了。

老子讲“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指领导的心思和资源都用在正地方了。而“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指领导者为了野心、地位,将资源浪费在了扩张上,没有把自己该做的事认真做好,这就是老子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启示——领导者的欲望对组织至关重要,控制好是好事,控制不好是灾难。


当买包对于您来说像买白菜一样时,您再买

有人说,您讲的是领导者的公司管理之道,跟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非常有关系,一个家庭是不是一个公司?如果家里的太太经常关注丈夫的身体,告诉他要好好工作,不要太累,平时提醒他多锻炼身体,把身体保护好,自己没有太多的欲望,实际上,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如果您的家里资产一共就十万元,您太太看上了一个两万块钱的名牌包,觉得同学、同事都有这个包,我也得买一个;或者您看见同学都买别墅了,也想把房子卖了买一栋。您说这些钱都从哪儿来?这是需要加班赚的,这就有可能牺牲您锻炼身体的时间和睡觉的时间。而且这种欲望一旦滋生,就要为了它疲于奔命,这就是老子说的“戎马生于郊”。

有的朋友问,罗老师您不主张买这些东西?不是的,只要您认真工作,锻炼好身体,随着事业一步步上台阶,等您家里有一百万的时候,再买一个包,占您资产的比例就很小了——为什么有的人说买包像买白菜一样,这是人家有实力。但如果您的实力没有达到,就顺着欲望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这样对您自己是不好的。


一个有道的家长,能看见孩子真正的需要

在教育孩子方面也一样,一个有道的家长,能看见孩子真正的需要,让他选择自己喜欢的去学,这样孩子就会把精力充分地运用起来。但如果家长无道,为了炫耀,在外面不停地和别人说:“我的孩子可厉害了,学习好,还练柔道、钢琴、溜冰、书画……”

您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是全才,一下子让孩子报六七个补习班、课外班,让孩子不堪重负,这就叫“戎马生于郊”,孩子的精力怎么可能集中在学习上?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他都缓不过来,这种孩子的目光是呆滞的,毫无灵性,最后一提学习,只有厌烦和抵触。

很多家长觉得只有让孩子吃苦,他长大了才能成为全才。您看世界上哪有这样全能的人,又是柔道冠军,又是著名钢琴家,又是著名书法家,又是著名数学家……没有这样的人,所以您没有必要让孩子学那么多东西。

老子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有时稍微冷静一点儿,生活就会变得顺畅很多,一旦欲望太多,就有可能让自己陷入疲劳之中。


02没有比“总想得到,总是不知足”更大的罪过了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于欲得

人有一个最大的弱点:特别看重结果

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这句话什么意思?

“罪莫大于可欲”,指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没有比欲望特别强烈的罪过更大的了。“可”实际也是“甚”的意思,“甚欲”是非常严重的欲望、非常强的欲望。

“祸莫大于不知足”,指没有比领导者不知足更严重的祸害了。

“咎莫憯于欲得”的“憯”字通“惨”,这句话是说,犯的错误没有比总想得到更惨痛的了。

这几句话强调的核心是:您总想得到,总是不知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所谓欲望,就是您做事所带来的结果,比如名誉、地位、利益等。如果您做的事是一分,却想收获十分,这就叫不知足。

老子认为,做事要扎扎实实地做,不要过于在意做事带来的结果,这样您才会做得越来越好,而那些您想要的结果都会来。

老子用“虚其心,实其腹”来形容如何把事做好,告诉我们不要在意做事带来的虚幻东西。

可是人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特别容易看重结果。比如您问大家为什么工作,通常大家的回答都是:为了买别墅,为了买名牌包,为了吃好东西等。这些全是结果,这种过于关注结果的心态是人类的特点,其他动物对结果不会有这么多关注。比如狮子在草原上吃了一只羊,吃饱了就绝对不会再吃了,它不会把肚子撑得要爆掉,也不会幻想控制一千只羊,让它们谁也跑不掉,等想吃的时候随时吃。它不会这么想,它永远都是先解决好眼前的问题。


过度看重结果,就会导致动作变形

人有联想能力,联想能力让我们能够创造,但其副作用就是,我们容易把得到什么放到前面,这会让我们忽略了做事本身。

虽说人类跟动物相比这个特点有进步的地方,但进步也会带来副作用。

有时我们可以利用联想来合理规划生活,但是过度看重就会导致动作变形。比如您没有升部门经理的资历,就开始想升了部门经理以后多么好。结果您整天就想着要“黑”别人,把现在的部门经理给“干”掉,也不好好工作了,就想着怎么能获得经理的位置等,这样是会出问题的,最终会害了自己。

而且这种人一旦当上了领导之后再浮想联翩,则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因为您现在有资源了,所以此时的浮想联翩很快会变成欲望。比如您主管某工程,建筑商都来找您把工程给他,这个项目您给谁都是给,这个时候,有人来向您行贿,您想着您的别墅梦想、出国周游世界的梦想,有了这笔钱一切就全解决了。此时的这种“规划”,就都变成了欲望。

这是人类的本性决定的,我们随时都会产生欲望,会随时想未来怎么样更好,但如果您处在领导的位置上还这么想,很容易出现问题。

老子早就指出了人类的弱点。如果您作为领导,不懂得克服弱点,怎么能做好领导呢?您的企业最终也会“崩溃”。


03无论做事的结果多与少,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知足常乐,是一种不思进取的状态

老子说“故知足之足,恒足矣”,是在说“知足”的状态,“足”是富足的意思。

很多人认为知足常乐是一种安于现状的状态,但这并不是《道德经》所提倡的。

《道德经》里讲的知足,是让我们一点点累积,把事做好,对于做事所带来的结果感到满足。这与很多人讲的那种知足常乐、安于现状、现在很好不用努力了的状态,是截然不同的。

在春秋时期,国家之间发起战争,有时就是因为不知道谁在哪个山里挖出来几块美玉,国君认为自己应该拥有它,所以就要派兵去抢。

据《韩非子》记载,虞国的国君想得到邻国的车乘和碧玉,不听宫之奇的劝说,盲目地发兵攻打,结果不但没打赢,反而国家灭亡了……您说就因为想要车乘和碧玉,最后被人家把国家给灭了,值得吗?因此,老子才用非常犀利的语言,抨击这种当了领导者以后不知足,一定要为自己捞取利益的人。

因此,知足在《道德经》里有特殊的含义,绝非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说法。


我们的身体每天真的需要摄入那么多美食吗

“故知足之足,恒足矣。”这句话在生活中也特别有用。比如,我们的身体在维持日常作息规律的情况下,每天需要吃很多美食吗?

其实不需要,我们的身体只要摄入能够正常运转的能量就可以了,但是很多人看到美食就想着多吃点儿,完全不考虑身体的实际情况。

比如,有的人已经五十多岁了,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他觉得不行,别人的公司都上市了,我也要去做!然后玩儿命地去干,结果把身体越搞越惨。再比如,我们的口腹之欲常常被红烧肉、红烧排骨、油爆大虾等美食勾引出来,不管什么时间,也不管吃没吃饱,依旧玩儿命地吃。您说就这样吃下去,身体能不被吃垮吗?

小孩子会积食,大人会脾胃受伤。《黄帝内经》管这种现象叫“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如果您的口腹之欲不满足,原本按部就班的身体就会开始“大跨步”地往前走,长此以往,您的身体就崩溃了,这是身体上的不知足。


太过追求结果的家长,终会把孩子的兴趣抹杀

在教育中也是如此。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能让孩子踏踏实实地学习,他的才能是会逐渐显露出来的。但是很多家长不容易知足,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应该学小提琴,然而一看朗朗学钢琴都学到世界闻名了,又让孩子参加钢琴培训,与此同时又觉得孩子平时应该多锻炼身体,让孩子练练柔道也不错……您认为用这种报补习班、培训班的方式,能增强孩子的大脑发育,于是就给孩子不断地报班。

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环境下,兴趣班最终都会变为伤害孩子兴趣、扼杀孩子生机的工具。

我见过很多被家长报了五六个兴趣班的孩子,他们的目光是呆滞的,他们每天疲于奔命,毫无生机可言。家长却觉得不错,可是您如此“大踏步”地往前走,只会违反孩子的生理规律和发育规律,这种非让孩子按您的欲望做事的状态就叫不知足。

太过追求结果的家长,最后会把孩子的兴趣抹杀,导致孩子长大后一提小提琴,就觉得头疼,一提围棋、奥数,也觉得浑身难受,不再想学习,这样就让孩子完全没有了学习的乐趣,也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带着无尽的欲望工作,最后一定会反受其害

工作中也是如此。

比如练书法,如果您真的每天认真临帖,观察名帖怎么写得好,认真拜访老师,写十年以上,您的字一定非常好了。但现在的人都想着要出名,他们觉得只有出名,自己的字才能卖更多的钱,这是出名才能带来的效益,怎么能出名呢?应该搞展览,约一些名人来帮忙站台,或者搞一些炒作来吸引大家眼球……

在这个过程中,您的欲望已经远远大于实际工作基础。

基础是一,欲望却变成一百了,在书画领域这种现象是很多的,找人一起帮忙做营销,然后一起盈利,您说这还是在搞艺术吗?带着这样的心写字,还能写得好吗?

很多人的工作都是这样,工作还没有做扎实,就开始设想工作所带来的欲望该如何满足,以这种态度来对待人生,最后肯定会反受其害。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人生?生活好好过,用心地经营,对于它所带来的结果,不用在意——给我多了,挺好;给我少了,也挺好——这种状态才叫知足。

知足是一种从容的状态,用这种状态做事的人,不会因为结果的改变而动摇做事的决心。他知道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结果自会如影随形地跟来,这叫立竿见影。而他也不会在意结果的多少,这才是真正从容的人生。

为什么大多数人总是活得累?

我们总在衡量做事带来的结果是多是少、是大是小。只有我们不再衡量它,才能做得更好、更轻松,这是一种非常从容的人生状态,希望我们都能进入这种状态。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