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您说您知“道”,那您可能还是不知道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您说您知“道”,那您可能还是不知道

第五十六章:您说您知“道”,那您可能还是不知道01无论何人何事,都是因缘而聚、因缘而散知者弗言,言者弗知真正知“道”的人,从不多言有人问:“罗博士,老子讲的这些思想,您自己都能做到吗?”坦诚地讲,我们都在学习的路上,说都做到真的不可能,我们只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已,努力一点儿,有点儿改变,觉得自己不再纠结了,做事投入更多了。形神合一,把心念放到工作上了,越做...

第五十六章:您说您知“道”,那您可能还是不知道


01无论何人何事,都是因缘而聚、因缘而散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

真正知“道”的人,从不多言

有人问:“罗博士,老子讲的这些思想,您自己都能做到吗?”

坦诚地讲,我们都在学习的路上,说都做到真的不可能,我们只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已,努力一点儿,有点儿改变,觉得自己不再纠结了,做事投入更多了。形神合一,把心念放到工作上了,越做成绩越大了,您说这不是好事吗?

那天我看见有朋友留言,我的眼泪差点儿下来。他说之前自己在家里经常发火,一看到同龄人开公司发财了,回家就跟太太发火、跟孩子发火,觉得很不开心,后来听了《道德经》以后,改变了,开始慢慢地、好好地做自己的事,他觉得生活就该这样扎扎实实地过下去。我看到后心中非常有感触,这个阶段谁都经历过,我也经历过,在家憋气、发火,怎么什么都不行?我怎么一事无成?真正明白道的原则以后,扎扎实实去做,慢慢地我的人生有了很大的改观。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明白的人,从不多说话,那些总是到处说的人,什么都不知道。

其实这句话的争议颇多,首先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当您什么都不知道,没什么见识的时候,就喜欢不断地讲,以显示自己知道得多。但当您真的什么都经历过了,会觉得不过如此,没什么好讲的,这个时候您就会开始变得沉默。

辛弃疾也曾经写过这样的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这句话的意思是,年轻的时候不懂什么是真正的愁,就拼命往诗词里加这种“愁”、“凄美”、“哀怨”等文辞。等到年长以后,“而今识尽愁滋味”,真的尝过了愁的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时候就像杨慎写的词,“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哈哈一笑,一杯酒下去,不用再说了,都明白,已经经历得太多了。所以,这是一个人生经历的过程。

但老子在这给我们讲的并非是人生的阅历过程,而是在讲道。老子的意思是,明白道的人就不说话了,那些每天在说的人不是真正知晓道,所以“知者弗言,言者弗知”。


您不要说永远是这样,没有什么永远

曾经,白居易看完“知者弗言,言者弗知”这句话,就很疑惑,于是他写了一首诗:“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着五千文。”说的是您天天讲的内容,还不如那个知道沉默的人,这句话我是听老子讲的,那您说老子到底知不知道?他要是真正明白道了,为什么还要写五千多字的《道德经》呢?也有人说:“罗老师,您给我们讲《道德经》,您懂没懂道?如果您真的懂道了,您怎么还在讲?”

您说老子到底知不知道?他写了五千多字的《道德经》,这不是和他自己说的“知者弗言,言者弗知”相悖吗?

其实,大家都误解了老子的意思。有些学者认为,老子已经达到了后面所讲的“玄同”境界,“玄同”的境界就是,等您真的明白道以后,您就知道了。比如十层楼和二十层楼相比,您说二十层楼高不高?如果您认为高,那还有一百层楼……

我们对所有事物的描述,都有可能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应该知道面前的事物都是有条件地出现的。因此,我们不要随意给什么东西命名、贴标签,在某件事上,您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就不同,而且任何事物都会随着阴阳互生。

《金刚经》有云:“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以手机为例,它现在看起来是手机,但是您说一百年前,这个手机是不是手机?一亿年以后,它还是手机吗?都不是,这些手机的原材料可能在石油里、土地里、金属里……一亿年以后它去哪了?又回到大地里去了。

手机由很多物质构成,在构成之前它不是手机,分解之后也不是手机,所以手机即非手机,它只是名字叫手机而已。比如您看,一百年前我们在哪?一百年以后我们又去哪了?回到大地里去了,世间的一切人事物不过是因缘而聚,都只存在于瞬间。

您不要说永远是这样,没有什么永远。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执着了。

老子说“知者弗言,言者弗知”,是在告诉我们,您别那么确定说这就是名什么,如果您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知道它是因缘而聚、因缘而散,就能够更好地面对它。

比如某个领导总是给您“穿小鞋”,您遇见这样的事非常纠结,可是如果您看清了本质,想通了我们不过是因为短暂的缘分而在一起工作。能有缘分在一起,就是幸福的事,还有什么可折腾的呢?您看清本质以后,自然就能放下了。

老子讲的是一个哲学概念,也就是说,对于这种形名,我们没有必要那么较真,真明白以后,您也就不多说了,因为没法真实地确立一个真正的形名。


悟道的人,无论遇见什么事,都是“真如飘风之过耳,奚足以动吾一念”

那么“知者弗言,言者弗知”这句话在实际中如何应用呢?

您要知道,“知”和“道”这两个字可不简单,知道的人明白要认真低头做事,从而利益众生,而且不在意外在的结果,也不会过多对自己做的事做任何言语修饰,这是一种“上善若水”的境界。

“上善若水”是什么境界?水不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又静居众人之所恶”,水是安静地居于众人不喜欢的低的位置,它往低处流,安静地为大家做事,所以老子说水跟道很接近,水的这种做事态度,就是老子说的“知者弗言”。

比如王阳明以一人之力平定宁王叛乱,功劳非常大,但他却不居功。宁王被活捉的消息传来,他也言语、神色不乱地接着讲课,因为此事“真如飘风之过耳,奚足以动吾一念”——这就像风从我耳边过去一样,丝毫动不了我的念头,我该干什么还继续干什么。这样的人就是圣人级别的,是真正的悟道之人,所以他才能在那么纷乱的时代稳如泰山,这都是由他的境界决定的。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用这老子的这句“知者弗言”来打击别人,学习了本章之后,您就知道老子讲的并不是这个意思,从而明白其深意了。


02您所种下的善因或恶因,终有一天会遇缘结果

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

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皆与众人“和光同尘”

“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什么意思?

“塞其兑,闭其门”这句话,在其他章节里曾出现过,“塞”是堵上,“兑”当孔窍讲,意思是把欲望的孔窍堵上;“闭其门”的“门”指心门,古人认为心门是念头出入的途径,所以也要把心门给闭上。

这句话的意思是,领导者只有把自己的欲望之门关闭,才能做一个好领导。

我经常说《道德经》是给领导者讲的,因为领导者最容易出现欲望膨胀的情况,这时候,您拥有的资源很多,就更容易犯错误。

老子告诉我们,要是真的想做一个好领导,造福群众,您就必须把欲望的门堵上,因为这对领导者的影响很大。只有这样,您才能更加公正、无所偏倚地做事。

“和其光,同其尘。”在《道德经》里,“光”是发出的亮,是一种呈现。“和其光”的“和”是调和的意思,也就是说您所发出的光,要把它调和到舒适的地步,不要使它特别耀眼、光亮,您要把光的形迹尽量淡化。

“同其尘”的“尘”是尘土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尘土是微小的颗粒,会在空中飘浮。您要把自己放到跟尘土一样微小的位置,不要觉得自己了不得,要混同于尘土。

因此,“和其光,同其尘”指您在做事的时候,要把结果——做事带来的荣耀尽量调和掉。

比如您在公司的业绩完成得非常好,大家都夸您,您自己也觉得很了不起,于是您的行为开始张扬,说话的语调也提高了——您的光太亮了。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要“和其光”,尽量淡化光芒,要“光而不耀”,不让人觉得刺眼,这是一种低调的状态。

“同其尘”也是如此,我们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像尘土一样普通。只要您抱着这种心态做事,就会做得很好。

老子是在告诉我们,要尽量消灭“形迹”地修行,这是一种特别高的境界,就是您为大家做事,利益众生,但是要消灭形迹,不显得您是在故意做什么,这样的人是很了不起的。


您发出的每一个因都是大数据中的一个数据,最后的果就像蝴蝶效应

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本书是美国人麦克•罗奇格西写的,叫《能断金刚:超凡的经营智慧》。这位美国人是一所著名大学的毕业生,他毕业以后到了一家公司工作,但后来不知道什么因缘,他就到了印度、尼泊尔去旅游,他一下子就爱上了那里。接触了佛教之后,他觉得佛教太好了,很多心里一直想不通的问题,学佛以后都得到了开解。

后来,他就留在了尼泊尔的一座寺庙里修行,修行得特别好。

一次,师父跟他说:“我们传授给你的都是《金刚经》的智慧,很多人以为《金刚经》的修行场所在寺庙,其实,真正的修行场所在你原来生活的地方。”

听完师父的教导,他就回到了曾经生活的地方——华尔街。临行前师父对他说:“修行千万不要重形式,不需要穿着袈裟,手里拿着法器,把形象扮作修行的样子,修行是要修心,要把《金刚经》运用到你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我们学到了什么,要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看看自己这样做能带来多大的改变,这才是修行。

这本书非常值得看,它讲的就是“和其光,同其尘”,让您和别人一样。不是说您学了国学了,换成了土布衣服、土布鞋,戴了手串,您就有什么与众不同,就高人一等了,整天心里想的都是“道是很玄妙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们这些俗人”——这是修行吗?

您的这种作为不是修行,而是装作修行,是一种形迹上的修行。

真正修行的人什么样?他穿的衣服,跟您穿的衣服可能没什么区别,但是他心中秉持了国学的理念,行为上做出了国学的概念,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这本书的作者告别了他的师父,从尼泊尔的寺院回到了美国华尔街后,加入了一家做珠宝生意的公司。公司规模很小,他每天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和大家一起上班下班,谁都不知道他从尼泊尔回来,也不知道他是位佛教信徒,而且修行很高。他跟大家一起生活,带领公司往前走,后来把公司慢慢做成了一个世界上很有名的珠宝公司。

他在书中总结了很多法则,尤其适用于职场。

他讲的就是在这个世界修行,办公室里发生了什么事,有可能是什么事引起的,如果您现在看到有什么“果”,您应该知道这个“因”在哪儿。

比如他在书中写道,您造下的每一个因,比如您的念头、您说的话、您的行为,这个因并不会马上出现一个果——您恨他,他就骂您,不会这样的。您所造的每一个因,就如同地下的树根一样四处生长,然后和其他因混合,互相叠加,然后会在某个时间、某件事上爆发出来。

您看不见其中因果联系的,所以有时您会疑惑,怎么会莫名其妙出现一个人整我?

其实一件事的果,是很多因结合后,再遇见缘而形成的。我们发出的每一个因,都是大数据中的一个数据,而最后的果就好像蝴蝶效应。

面对这种复杂的因果关系,我们没法去追溯每一个心理影响,最终只能选择把握全局——只要您发出的因都是善因,迟早有一天,您汇集的果会都是善果,我觉得这是人生的一个法则。

这本书最好玩儿的地方就是师父告诉他,修行要不露形迹,才能证明《金刚经》的力量。您仔细想想,所有的学问不都是如此吗,我们学习《道德经》也是一样,如果您懂得了道的法则,就要像书中讲的一样,“和其光,同其尘”。

为了大家做事,不在意外界的夸赞,与大家和光同尘,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悟道的人。


03人贵有“不争之德”

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

好的领导者,应该先从解除组织内部的争抢之心做起

“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挫其锐”的意思是挫光它的锐气,将锐气收敛(通行本中记载的是“锉”,是把锐气磨掉的意思,我觉得这两者没有太大区别)。“解其纷”是解除纷扰的状态。

老子认为,只要您能将锐气收敛,解除纷扰,您就进入了一种“玄同”的状态。

我一直认为老子是一位管理大师,在老子讲的《道德经》里,有很多组织行为学的内容,比如教您如何做领导,怎么把团队管好,老子的思想源头都是在效仿天之道,从而做好管理者,把人民的生活搞得和谐安康,这也是老子讲《道德经》的目的。

其实在一个组织里,排除有外敌的情况,如果组织里的人都在为了自己想要获得什么而采取一种尖锐的、纷争的、争取的态度,当组织里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了“锐”,这个组织就很难正常运行了。

比如您拿了一把按钉,您想把它团成一个球,您说容易吗?但如果您拿一团面,是很容易揉成一个球的,因为它比较柔软。

再比如您把一朵鲜花放到一盒按钉里,来回晃盒子,您再打开盒子,把鲜花拿出来,您会发现这朵鲜花上扎满了小孔。因为每一个按钉都有“锐”,您想要在这里运行是不容易的。

但如果您把鲜花放到棉花里,再摇晃它,这个鲜花会完好无损。这说明在一个组织里,如果每个人都表现出“锐”,那这个组织运转起来以后,就会出现互相冲突、伤害,使得组织的运行充满坎坷。

因此,要管理好一个组织,就需要用各种方法来消除“锐”。比如法律的存在,是为了禁止您做一些事,如果您想要钱,可能会不择手段地索取、搜刮,最终您的“锐”会被法律禁止。但如果法律有漏洞,您可能就冲出去了。

如果每个人心中的“锐”都无法抑制,大家一定会把“法”废除。因此,“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不能只靠法,还要依靠内心的修炼。

好的领导者应该先从自己消除“锐”,消除争抢之心做起,从而影响公司的员工,使其效仿,让大家也都消除争抢之心,和谐共处,这样一个公司才能减少冲突,得以正常运行。


不要想永远获得什么,这种想法是徒劳的

“解其纷”的理解跟“挫其锐”是一样的,“纷”是一种由争取而导致的纷乱状态。

“挫其锐,解其纷”的意思就是,您要把争夺之心、名利、地位等等这些放下,这样您才会幸福,如果整个团队都这么想,就能形成合力。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会问,怎么才能“挫其锐,解其纷”呢?

老子认为,只有您悟道以后,才能真正“挫其锐,解其纷”,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因为您没有看清事物的本质。

为什么我们会有“锐”的状态和纷争之心?因为我们太过在意获得,可是明白道以后,您就知道,所有的获得是真的获得吗?您真的能永远得到什么吗?

那些所谓的纷争,争了以后也不能永久,您看希特勒,他把“锐”和“纷”做到了极点,他的野心特别大,善于蛊惑人心,但是最终他的第三帝国瞬间崩塌。

历史上这样的帝王也有很多,比如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但最终大秦帝国瞬间倒塌了,只留下了长城。您看秦始皇为自己争到的一切,他能够永恒地拥有吗?不可能,都是瞬间而已。


得到了快乐只有一瞬间,失去了却在痛苦中挣扎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遇到这种乐于纷争之人,可以一笑了之。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多么不容易,短短几十年,大家和谐相处,用笑脸度过一生该多么幸福。

而且,这些喜爱纷争的人是很可怜的,您说他想争就能争到吗?很多时候是争不到的,在争不到的时候,这些人会非常痛苦、可怜。一旦陷入欲望,在里面不断挣扎是很可怜的,得到快乐只有一瞬间,又要去争取下一个目标,失去了就在痛苦中挣扎……您说是不是很可怜?

这种纷争的状态并不是一种适合生活的好状态,因此老子在《道德经》里高度评价了不争之德。不争、不在意,您的心会很平静,您就不会有争不到的痛苦,老子在这说这种状态是“玄同”。

什么叫“玄”,深远的意思;“同”是大同的境界。

为什么我们能做到不“锐”、不“纷”?因为我们看清了世界的本质,我和大家没有本质区别,您抢了别人的东西,实际也是在抢您自己的,因为您与这个世界是一体的。


“不二法门”的“不二”是什么意思

有时我清晨在海边散步,看着蓝天就想:我能把蓝天揽为己有吗?这是不可能的,我跟世界是一个整体,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就不错了。这种境界在佛家叫“不二法门”。

“不二”是什么意思呢?有的人说,“二”就是傻,“不二”就是不傻的意思。不是这个意思。

“不二”是我跟众生没有分别,我跟世界没有分别,我们都是一体的。

老子管这种“不二”的境界叫“玄同”,就是大家都能够和谐、大同地生活在一起,我们去掉自己的“锐”,就能够与大家和光同尘,这种境界和状态就叫“玄同”。


04人生应该是“但行善事,莫问吉凶”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为什么人们会形成小团体?因为有私利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的意思是悟道之人德行深厚,您对待他不可能太亲密;您想疏远他,好像也疏远不了,也离不开他;您想给他一些东西诱惑他,也不可能;您想去害他,也不行。

老子说,您悟道以后,明白了要放下自己,为大家做事,您就进入了一种境界——跟周围的人相处特别融洽,这些亲疏利害的行为,都影响不到您。

“故不可得而亲”的“亲”不是说这个人不够亲切,和别人距离很远。所谓的“亲”是您与他特别亲密,离他很近,形成一个小集团的意思。为什么人们会形成小集团呢?因为有私利。

比如在一个单位里,几个人结成了小团队,您一出去他们就说话,您一进来他们就不说话了,他们之间说的话也不告诉您。

您说为什么会如此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之间有私利。

在国家反腐的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的小利益集团,比如同一个地方出来的人,晚上互相串门,结成利益团体,您给他提拔,我给您提拔:“董事长您看,我们部门经理的位置刚刚空出来,您家小孩上学,我可以帮他安排个重点学校”,“领导您看,前几天我正好看见一块翡翠,我知道您喜欢,我送给您”……

为什么人们会形成小团体?因为有私利,这种“亲”不是正常的亲。

真正的悟道之人,您想要拉拢他,也拉拢不了,因为他已经把自己放下了。

您想投其所好,什么美女、宝玉、名人字画、现金……您给悟道之人搞这一套是没有用的,您送什么东西他都无动于衷,这样您就“不可得而亲”了。


很多公司的人际关系复杂,都是因为领导者对员工有亲有疏

“亦不可得而疏”的意思是,您想疏远他,不配合他,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您离不开他,他在为大家做事,亲疏皆不可得,才是悟道之人。

我给大家举个一例子,苏州有一家企业叫德胜洋楼,员工有一千多人,这家企业的老板叫聂圣哲。公司主要售卖中国木质别墅,他们的经济效益特别好,整个销售部就只有一个人负责安排销售,订单多到做不过来,整个公司的管理人员一共就十五个人。

老板聂圣哲在公司里推行君子文化——诚信,做好自己的事,让大家认真把工作做好。他们公司对木质别墅工艺的要求超过了德国标准,预定好的钉子在测量时误差不能超过两厘米,如果出现偏差,会有惩罚制度,但如果您做好了,也会有奖励制度。因此,他们的别墅都做得非常精工。

他还有一套考查的标准,来考查您的人品和工艺。只要您认真地做,按照程序做,而且有君子的品行,那您在公司里就会活得很好。

聂圣哲的办公桌就在他们园区里,在咖啡厅的一角,大家去喝咖啡,董事长就在那边坐着。您不用讨好董事长,因为没有用,谁越跟他搞关系,可能越会产生负面的效果。这就是老子说的“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

我觉得领导者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公司的人际关系会非常简单,整个公司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很多公司的人际关系极其复杂,这都是因为领导者对员工有亲有疏——跟我一起打高尔夫球的,经常一起喝酒的,我们关系就亲近,那些我看不上的员工,我就疏远他。结果员工就开始投其所好,这样发展下去,公司的文化就会一团糟。

像德胜洋楼这样的企业,人际关系很简单,大家都按规则做事,这样的企业管理起来就很简单。这么大的一家企业,订单多到做不过来,全公司的管理人员一共就十五个人,这是难以想象的。他们的宿舍都用不着锁门,因为没有小偷。在食堂吃饭也没有人收钱,就是自己放钱,但是您不要多拿,一旦您多拿被发现了,也会受到惩罚。

聂圣哲建立了一套君子文化,他的员工在这套文化里会活得相对简单,因为他作为领导真的做到了“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

老子接着讲,“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意思是您想利诱他,多给他点儿利益,让他帮您做一些事,或者您去害他,都不可能。因为人家没有自己的利益,他放下自己了,所以无论您是想诱惑他,还是想害他,都无所谓。

在这种人面前,所谓“亲”和“疏”、“利”和“害”,已经不构成任何威胁了,这是一种特别坦然的状态,也是非常幸福的状态。

我们的人生之所以有很多纠结、很多不快乐,是因为我们太在意外边的事。

我们的评价体系很多,总觉得办公室里这个人说我、那个人不接纳我、领导看不上我……如果您在意这些,您就会很痛苦,就会不开心了。

当您真正明白道以后,您就知道人生应该是“但行善事,莫问吉凶”,无论外面风云变幻,都跟您没什么关系,因为您的内心非常坦然,这是最幸福的。

老子讲的这些道理,不仅适用于领导者,也适用于普通人。只要您能做到内心坦然,外界的亲疏利害都不会影响到您的时候,您晚上睡觉该多踏实啊,您每天出门,脸上的笑容该是多么祥和。这种状态是我们要追求的境界,我们一起努力。


05所谓的贵贱都是相对的,您不要太在意

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凡事想不通,人生的困苦会有很多

“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这句话跟前面的话是连着的,前面老子说进入“玄同”的境界以后,您就进入一种“但行善事,莫问吉凶”的状态,您心中坦然,所以别人就不能用亲疏、利害和贵贱来影响您。

所谓的贵贱可能是您人生中最重视的事之一,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贵”,讨厌“贱”,但是您有没有想过,“贵”、“贱”是相对出现的。比如您特别向往什么位置,到了那个位置就是“贵”,可是您真的到了那个位置以后,如果来了一个比您地位更高的,您还觉得您“贵”吗?您又变得“贱”了。

我们在一些古装电视剧里经常能看到,有些巡抚在县太爷面前耀武扬威,结果看到了微服私访的皇帝时,他立刻就跪在地上,像捣蒜一样磕头,为什么?因为皇帝的位置更高。

所谓的贵贱都是相对出现的,您不要太在意它,这些东西会互相转化。

我们如果在意,就会陷入无尽的烦恼中。比如《黄帝内经》曾经讲过这样的人,曾经富贵,后来贫贱了,导致心态不平衡,气血逆乱导致生病。

现在这样的人也有很多,比如一些在领导位置工作过的人,退休以后,突然觉得自己失去了这个位置,大家都不围着自己转了,不开心,结果导致糖尿病高发。这都是情绪郁闷、肝气不舒所致。在糖尿病的发病因素里,心理影响绝对是一个非常的重要因素。


“吃百豆不嫌腥”的人,最后会受到他人尊敬

凡事想不通,人生的困苦会有很多;想通了,人生一片坦然。

您把本职工作做好了,那些荣誉也会随之而来,但是您不要在意这些荣誉,这是一种特别美好的人生状态。

举一个例子,我父亲出生于农村,当时家里特别穷,没有地,只能去给那些有地的人家干活,赚点儿钱以维持全家生计,这在当时叫雇农。有一段时间,我们家乡受了蝗灾,实在没有钱了,我爷爷就往黑龙江那边走,去打工,结果也没赚到什么钱,再加上在回来的路上又生病又饿,结果就死在路边了。

我奶奶认为是家里人没有文化,所以才会遭遇这样的惨祸。于是,她一咬牙就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决定送我父亲去私塾读书,而且她还带着我父亲搬到了已经出嫁的姑姑家里轮班住。也因此,我父亲和我两个姑姑的关系都特别好。

后来,我父亲就开始学习国学文化,努力读书后,考上了东北大学卫星自控专业,结果上学没多久查出了肺结核,就退学了。退学之后他回家复习了一段时间,又考上了辽宁大学的中文系,在中文系毕业以后,就留在学校做了老师,当了系主任。

我父亲这个人看起来是知识分子,没有什么架子,在农村形容他叫“吃百豆不嫌腥”,就是别人说什么他都没有怨言。还有人形容他“一锥子扎不出血”,就是说他这个人不会有什么激烈的反应,您骂他他也没什么事,笑一笑就过去了。

一生中,很多道理都是父亲教我的。比如小时候同学骂我,父亲就说:“他骂你,你就跟他斗吗?如果他再骂你是笨蛋,你就对他说‘我笨,我非常笨’,你看他还怎么说。”结果我跟小朋友这么一说,小朋友当时哑口无言……这就是我父亲的教育方式。

很多人都说“罗老师,您的性格很平和”,其实我的性格跟我父亲比起来,绝对称不上平和。我父亲经常走在街上看到农民卖什么东西,就蹲下来跟人家聊天——因为他是农村出身,他会和这些来卖东西的农民聊天,问,今年地里种什么了?今年收成怎么样?明年打算种点儿什么?……

小时候我很好奇,就想问父亲跟他们有什么好聊的,怎么就能和他们聊到一起去。因为我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在城里生活了,有时候我们老家来人了,我就想:他们都不洗澡,怎么父亲跟他们还特别亲?

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次父亲去北京开会,他买了很多糖,结果没给我留几块,全给老家人带回去了——那个年代吃点儿糖是很不容易的,真给我急坏了。

现在我意识到,这说明父亲的心里没有“贵”和“贱”的区别,虽然他从农村出来了,现在是大学老师了,但是他仍然保持了和农民一样的状态。

以前我觉得父亲土,但现在我觉得他非常可敬,这种状态是很难做到的。

我父亲在管理上也是这样,他是中文系主任,其实这个职位不好当。因为中文系每个教授都有自己的个性,一般这种特别有个性的知识分子不是太好管理,有的人彼此学术观念不同,就无法和谐相处。

我父亲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件事,他当了系主任以后,先去拜会了已经退休的老先生们,向他们挨个表达敬意:因为有您的贡献,才有了现在的学术成就,我们要感恩您。

我现在才明白,我父亲这样做事是非常对的。现在有很多人当了领导以后,就觉得我说了算,我的研究生可以全部留校,其他老师带的学生,我就不给您留……这些行为都是不妥的。

父亲放低了自己,挨个拜访各位老先生,为的就是把这种风气给扭转一下。中国人自古就有尊老的习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学术前辈的努力,我们现在才能这么好,所以我们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后来我父亲和中文系的其他老师一起办了夜大函授,为什么要办这些呢?因为当时刚改革开放,大家在这之前没有上大学的机会,社会上有大量已经参加工作的人没有读过大学,他们都特别渴望知识,只是缺少一个学习机会。于是,我父亲和那些老师就在辽宁的不同地点举办了夜大函授学习,当时报名的人特别多,老师们就到各地讲课。

到现在我都记得他们讲课的情景,那时候没有话筒,老师在大礼堂里上课,就是扯着嗓子喊。当时也没有空调,讲课时要是太热了,老师就把衬衣脱了,穿着背心讲课。下面的学生们一看,老师讲得这么卖力,都开始鼓掌。

我父亲说,出去讲课一天,不知道喝了多少水,不断地喝,因为出汗太多了。每次他讲课回来,嗓子都是哑的。但也因为他们的付出,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我长大以后,有时候能碰到父亲当年的学生。记得有一次我在外面吃饭,当时坐在邻桌的就是父亲教过的夜大函授学生,认出我之后,马上就问我能不能给我父亲打一个电话。电话接通后,他一说话,眼泪就开始哗哗往下流,为什么?因为当年那种奋斗的日子,全印在他们脑子里了。

那是一个非常火红的年代,大家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对于那些荣誉、地位、亲疏、利害、贵贱都不太在意。

我在前文也提到过一件小事,我的一个中学同学,念大学时在我父亲的班级里,同学的父亲是我父亲他们学校的校长。有一天我看到父亲在家里判考试卷,我一看这不是我同学的名字吗,父亲给他写了一个不及格,我就对他说:“爸,这是我同学,你能不能照顾照顾他,就差这几分,你就让他及格算了呗?”

我父亲就是一个系主任,您说校领导的孩子在您的班级里,您还不给人家打个高分吗?可是父亲说:“这是你同学啊?”我就说:“对啊,中学同学。”父亲说:“那你告诉他一下,好好复习,准备补考。”

当时我觉得很无语,这就是“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为什么他从来不想跟谁“亲”、跟谁“疏”呢?因为他的心里压根儿就没有在意“贵”、“贱”。只有不被这些外在影响的人,才能做一个好领导,所以我父亲才能做系主任好多年,后来从无到有地和大家一起建立起一个新闻专业,现在叫新闻学院,最终一生平安,口碑非常好。

有一次,我在整理家里的书时,发现父亲有很多老子的书,老子各个批注版本的都有。但是说实话,我不知道他为什么看这些书,他从来都没跟人谈论过,但是他做得很好,我就想,他为什么就没有特别强调让我去学老子呢?

这是我到现在都很奇怪的问题,可能是机缘不够成熟,我需要人生的历练才能懂;也有可能是这些书就在那儿放着,我父亲知道迟早有一天我的手会碰到这些书。

一个人的成长,家长的身体力行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如果家长能够言传身教,那么他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我觉得我父亲除了他自己的专业之外,最大的成果其实是我和我妹妹罗玲,如果我们两个人能够对社会做点儿什么贡献,大部分都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小时候,可能我会觉得我父亲老实,天天就知道干活,什么都不为自己争取,怎么这么笨?但是随着年纪增长,看事情的角度会慢慢变化,到现在我觉得他的心中是有道的。

因此,如果您想让孩子变成您想要的样子,您自己一定要先变成您想要的样子。只有您做好了,您的孩子才能做好。一个公司的领导也如是,您想让员工变成您想要的样子,那么您一定要变得优秀,这就是老子讲的“不言之教”。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