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五十一章:人生是一次修炼的过程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人生是一次修炼的过程

第五十一章:人生是一次修炼的过程01无处不是道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有道不行,等于白活“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老子在这里讲的是天之道。“道”的状态是无名无形、不可捉摸的,但它进入了这个世界,就变成了不分阴阳、混沌一体的状态。此时它拥有了形名,有了物质基础,就相当于“道生一”中的“一”。按照河上公的讲法,这个“一”就是德,...

第五十一章:人生是一次修炼的过程


01无处不是道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有道不行,等于白活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老子在这里讲的是天之道。

“道”的状态是无名无形、不可捉摸的,但它进入了这个世界,就变成了不分阴阳、混沌一体的状态。此时它拥有了形名,有了物质基础,就相当于“道生一”中的“一”。

按照河上公的讲法,这个“一”就是德,如果不断地蓄养它,就会化分出阴阳,直至阴阳合一再变成一个新物质。所以“物形之”——物质开始有了形态,到最后“器成之”——形态产生功用的时候,就变成了具体的“器”。

老子的这句话是在讲这个世界是怎么生成的,是由无名无形的道变为混沌一体的状态,然后从混沌中分出阴阳,阴阳合体后再变成真正的物质。

老子讲的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他没说原子、分子,但是却讲出了物体在形成过程中的规律,以及这个世界在本源之前的状态。

知道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我们研究天之道,不是因为想通了世界是怎么来的,从而获得幸福。而是当您把天之道放在人之道里,发现这在生活中太有用了,对我们人生的指导作用太大了。

其实,我们明白了道之后,光心里明白不行,还要“德畜之”——道是里面的内涵,德是外在行为体现的品德,我们要靠德来畜养道(“畜”上面的“玄”字像一个拧着的绳子,下面的“田”字是一种牵着牛鼻子的状态,“畜”字最初的含义是养牛)。

如果不将德行做出来,可能没过多久,您就忘了,就又被欲望牵着鼻子走,想着多赚点儿钱多好。所以我们明白了道以后,要靠德行来畜养它。


人生能找到一件做起来凝神静气的事,足矣

“物形之而器成之。”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德行要靠“物”来表现,这个“物”可以指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您要靠这些事件来给它赋予形态,否则光讲道是没用的。我们学了道以后,要运用在工作和生活中。比如,在工作中您取得了成绩,大家都夸您的时候,您忘记它;大家都诋毁您的时候,您也忘记它,尽量报怨以德。凡事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只要您不断地这么做,您的德就会越来越多,您心里道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坚固,这才是老子说的“物形之”的意思。

“器成之”是什么意思呢?“器”是在具体的物体上维护道。

我在前面说了,每天空谈道是没用的,一旦您想按照道来做事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也很难——这个时候您就需要依靠“物”和“器”的帮助。

举个例子,您加入了一个行善的团体,比如一个义工组织,这个组织每周末都定期出去做好事,为养老院的老人或福利院的儿童做一些服务,或者在街边帮忙维持秩序、捡公园的垃圾等。如果经常参加这种团体的活动,您会发现心中的道就特别容易维护住,因为在和大家一起做事的过程中,道在您的心里会不断地获得滋养。

如果您不经常和这些心中有道的人一起参加活动,天天晚上出去和人喝酒、聊天,整天研究谁发财了,您很快就会忘记道。

因此,参加行善活动的行为非常关键,这就是老子说的“物”。

“器”是什么?我们经常说“术以载道”,我认为“器”也可以载道。比如,人在练书法的时候可以修身养性,因为您在写字的时候,心神集中在笔锋之间——毛笔书法跟硬笔书法不一样,因为毛笔是软毛的,将毛笔蘸了墨以后,您要把笔锋给运起来,让它朝一个方向走,这就是一种用“器”的感觉。

要想把笔锋运到一起是需要凝神的,否则很容易就散开了。一般人在写书法的时候,很少会想“那个钱我没赚到,气死我了”。如果谁要是这样写书法,估计也没法写了。写书法时应该专注在字帖的字,笔怎么凝在一起……这种集中心神、忘记欲望的过程,就是一种修炼的过程。

弹古琴也是一样。您的心神变化可以在弹奏古琴的过程中反映出来,如果您在弹古琴的时候心里很宁静,由于心和琴弦之间有共振,越弹您的心就会越宁静。

这种“器”也是可以载道的,它可以帮您清空欲望,凝神于一处,这种修炼可以让您接近道。香道、茶道也是一样,我很少见到一个人在焚香、品茶的时候讨论买彩票的事。大部分人在这时想的都是“天地之间真玄妙”“人生很美好”。他的心很宁静,思考的也都是一些天地之间、人与自然的事。

很多匠人也是一样。比如,一个人在雕刻某个东西时,很少会想:这个东西雕好了,我拿出去卖五百万,少一分钱都不卖……他在雕刻的时候,已经全神贯注到艺术作品当中去了,这种状态也是在涵养道。

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物和器来让您涵养道?如果没有,您是不是可以给自己找一件这样的事来做?

我觉得很多人在学了书法以后,性情变化很大,慢慢安静下来了;还有的人弹了古琴以后变化很大。如果我们都能够找到一件让自己做起来凝神静气的事,是最好的。如果您找不到,每天就是忙着上班、下班,您会觉得精疲力竭。

但如果您能把您的工作变成物和器,变成一个“道生之而德畜之”的过程,让它在里边畜养道和德,您的人生就会慢慢发生变化。

我之前讲道,是为了让大家明白道理,道理懂了以后,不见得就能做到,想要做到,就要通过技术手段。老子讲得很清楚,“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只有您将道落到实处,落到工作、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里时,道德才能真正被畜养出来。


02道德为什么如此尊贵

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道德之所以尊贵,在于它永不求万物的回报

“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万物尊重道,认为德特别宝贵。

老子接着讲:“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这句话特别重要,意思是道和德之所以尊贵,在于“夫莫之爵,而恒自然”,您不给它爵位、地位,它也一直是这么做的,这叫“恒自然也”(“爵”最初是一种鼎,代表身份、地位,当年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配拥有这种鼎。后来引申为爵位,代表一个人崇高的地位)。这里的“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意思,而是自己然也——自己一直这样,没有任何改变。

老子认为,道德如此尊贵的原因是,即使不给它地位和尊重,它也还是那样做,所以万物更加“尊道而贵德”。


工作时间长了,您早晚会碰到这两种人

这句话对我们生活的指导意义简直太重要了。我给大家列举两种情况。比如,公司里有两个部门经理,其中一个每做完一件事就问:“领导,我这件事做得怎么样?”然后等着领导给他一个客观的评价,让领导讲清楚他做得好不好。如果领导说他做得好,他就要求得到相应的待遇。这种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断地要结果,一旦别人不给他回报,他就开始抱怨。

另外一个部门经理就是默默付出,领导给他回报当然好,不给他也无所谓,无论褒贬,他就是一心把事做好。

您说,对比之下,这两个部门经理,谁更有实力,更能够得到大家的拥护?

工作时间长了,您早晚会碰到这两种人,相信您心中的答案也一定很清楚。

那些整天要评价、要待遇的人,我估计您遇见后会头大的。我们学了《道德经》后要明白,很多东西有更好,没有也挺好,您不要过度在意它。

当您认真做事时,谁都看得到。在一般情况下,公平原则还是适用的,您付出了多少,就会回报给您多少。如果您不是那么在意回报,就只是快乐地工作,您的人生会比较坦然,德行也会比较广厚。

从一份简单的工作里,能看到两种不同工作态度的人,而这两种人最后也会反过来影响不同的工作环境。一个人看似很专业,但是处处计较,就会举步维艰。

在很多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工作态度带来的结果有可能被很多因素所掩盖,但最终道的法则一定是成立的。

人们是因为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而结成团体的,绝对不是因为算计每一点利益而聚集到一起的。


夫妻关系的互动模式分为这两种,您是哪一种

在夫妻关系里,互动模式也有两种。一种是太太对先生每天都要确认自己地位:“你爱不爱我?”“你感觉我怎么样?”“我跟你的前女友比起来,谁更好?”还有的太太会给先生发这样的消息:“今天下班之前你要是不给我回微信,那就说明你不爱我了!”

这样的人总是不断地确认自己在对方心里的位置、对方爱自己有多少,这就是老子说的要求“爵”。

您可以试试,如果您一天问自己先生十次“你到底爱不爱我?爱我多少?”坚持三个月,您看看您先生会有什么表现?

一开始,他可能会说“爱爱爱”。后来回复的可能态度会发生变化,再后来可能连回复都不回复了。

第二种态度是,我不跟你的前女友比,就是好好做自己,每天把家操持好,好好关爱先生……您说时间长了,先生会不给她一个很高的评价吗?

这就是老子讲的“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她不是为了得到很高的评价而做,她就是很自然地做,反而“尊道而贵德”,先生对她的评价会特别高。

老子讲的是一个法则,无论是工作还是夫妻关系,其实都有道的应用。您只要“恒自然”,一直做自己应该做的,您周围的环境就会越来越好。


03强求来的东西是不牢靠的,靠德行感召来的东西才恒久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领导者必须要有“玄德”

“道生之”,就是像天道一样生万物。

“德畜之”,就是靠德来畜养万物。

“长之”,就是让万物生长,“育之”就是长成的意思。

“亭之”的“亭”最初指路边供人休息的建筑物,但“亭”也有养育的意思,比如“亭育”在古代就是指养育。

“毒之”的“毒”是厚,使万物变得更加丰盛的意思。“亭毒”在古代指养育、育化。

“养之”,就是生养,让万物活;“覆之”的“覆”就像母鸡覆盖着小鸡一样,有保护的意思。

“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讲的都是天道对万物的保护,让万物生长得好,这是天道对万物的所作所为。

老子接着讲“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前面讲的“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全都是用来做铺垫的。

他告诉大家,天道对万物是这么做的,它对万物做了这么多好事,但是它从来没觉得自己拥有万物。

“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都是天道对万物、对众生的“为”,但是“生而弗有”,它不觉得这是它的功劳。

很多领导上位以后,觉得自己了不起,自己多么好,和下属说:“我告诉你们,你们这些人碰到我给你们当领导,是你们的运气……”他觉得公司规模大,肯定有他的功劳,所以没事儿就召集大家开会,训训大家,觉得没他别人什么都不是,这就不是“生而弗有”。

老子讲“为而弗恃也”,是说这些人有所作为,但是却隐身于背后,觉得自己没有功劳,都是大家做得好,我只为大家服务。

“长而弗宰也”的意思是,他带领大家往前走,他是领导者,但是他不觉得自己是主宰,他就是尽量保护大家,让大家活得好。

老子总结了一下,“此之谓玄德”。“玄德”这个词很多人都比较熟悉。刘备,字玄德,就是由此而来的。

“玄德”的意思就是天道的品性,为众生“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但是它不居功,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

老子说这种做事的态度就是“玄德”,“玄”是高远、深远的意思。有“玄德”,是老子对领导者的要求,领导者一旦有这种符合天道的态度,做事的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团结您所领导的员工和其他部门的成员,是真正的领导力。


人和人之间,差距最大的是做人的德行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是什么?智商真的有那么大差距吗?

有的领导者将企业做得非常大,每年利润能到上百亿,可是有的人接触了这些领导者之后,反而认为他们都很普通,可他的企业为什么这么好?

因为这样的人德行深厚,所以大家愿意汇集在他的周围。

曾经有一个记者跟我讲过一件事,他采访过一位大企业家,他把企业做得非常大。在采访期间,这位企业家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他们企业的实习生打错了,要找一个什么办公室。这位企业家接了电话以后,就开始跟实习生聊天,问他:“你们在这儿实习,吃得怎么样,你觉得最近食堂伙食好不好?你觉得住宿方面有没有需要改进的,是不是很冷啊?有什么意见一定要跟我说……”

刚开始记者还想,这个老板是在和谁打电话打了这么半天,后来才知道是实习生打错电话了。所以您看,这种领导看起来好像很普通,您在街上遇见他可能就觉得这是一个普通老头,可是为什么人家能做那么大的企业?就是因为他的德行深厚,所以大家才来追随他。

人和人之间的智商相差无几,差距最大的是德行和做人的态度。这两者将决定您是否能团结周围的人,且与之和谐相处,这是非常重要的法则。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您能以这种态度来对待您的工作——不计回报,认真去做,别人一定会看在眼里的,又怎么会不给您一个很高的评价呢?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