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人生就是如此——越得不到,越想得到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人生就是如此——越得不到,越想得到

第四十九章:人生就是如此——越得不到,越想得到01做事以众人之心为己心的人,会得到上天的加持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换位思考,不要只站在自己的位置想问题“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句话在通行本里写的是“圣人无常心”,意思是圣人的心总在变化。我认为帛书乙本写的“圣人恒无心”更好——圣人的心是空的。“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意思是悟道的领导者,他的心是虚的、空...

第四十九章:人生就是如此——越得不到,越想得到


01做事以众人之心为己心的人,会得到上天的加持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换位思考,不要只站在自己的位置想问题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句话在通行本里写的是“圣人无常心”,意思是圣人的心总在变化。我认为帛书乙本写的“圣人恒无心”更好——圣人的心是空的。

“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意思是悟道的领导者,他的心是虚的、空的,他以众人的心为自己的心。

这句话说出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领导者法则——一个优秀的、悟道的领导者要想众人所想,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想问题。您要把自己的位置降下来,走到众人中去,深入了解大家在想什么,众人所想的事就是您应该想的事。

老子讲的这句话是特别重要的领导者法则。

早在春秋战国之前,这种法则就已经形成了。很多人都知道,儒家有四书五经,五经是孔子帮忙整理出来的,包括《周易》《诗经》《礼记》《春秋》《尚书》。

其实最开始是六经,还有一部《乐经》,因为《乐经》后来遗失了,所以到现在儒家就只有五经一直传承至今,这些经典早在尧、舜、禹、夏、商、周时代就已经有了。

那么,在这些经典里,哪一部最重要呢?

很多人说《周易》是群经之首,但我认为,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尚书》是核心。《尚书》是上古时期国家君主对历史大事发表的言论集:有人迁都了,君王发表了一段演讲,演讲的话被记了下来;有人要出征打仗,出征之前君王讲的话也被记了下来;等等。

《尚书》里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导者思想,它反复提到天命,天命是什么?天命就是上天加持您,让您去做领导。

这里,我们先不讨论是否真的有天命,但在当时,天命是最能聚集群众的一种说法。除此之外,《尚书》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一个领导者要尽量放下自己的利益,为其所管理的百姓做事。比如,“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讲得非常好,它的意思是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老百姓安定了,国家就安定了。还有一句话也说得特别好——“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天没有眼睛,它通过众人的眼睛看;老天也不长耳朵,它通过众人的耳朵听。也就是说,大家在互相说某个领导搜刮民脂民膏时,老天就听到了大家的声音。

《尚书》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思想——领导者为大家做事是“有德”,当然一定是心中有道,行为才会有德,从而去关爱大家。

老子说的“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句话非常了不起,和《尚书》里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所讲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二者的源头都是领导者法则,身为领导就要这样去做。

五经的其他经典都是为《尚书》“服务”的,比如《周易》是符号系统,它能够揭示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什么时候突飞猛进、什么时候蓄积力量,这是《周易》讲的道理。

为什么说《周易》是为《尚书》“服务”的呢?《尚书》是让领导者放下自己的利益,为众人去做事,一旦使用了《周易》,您就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出色。因此,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周易》是为《尚书》“服务”的,《周易》就好像是一套工具,但如果您没有遵守《尚书》的法则,学了《周易》之后,马上为了自己捞取利益而起卦,您就会越用越倒霉。

因此,《尚书》是五经的核心,其余经典都是为它“服务”的工具。比如,《诗经》是用文艺作品的形式,《礼记》是用礼仪的方式等,彰显《尚书》的道德体系。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要把这些经典当成学问来研究,比如那个字怎么讲,这段话怎么背……这些是管理工具,是生活中、工作中要用的,如果您把这个顺序弄颠倒了,您就把“道”变成了“术”,一旦过度关注“术”,就糟糕了。

《尚书》包含各种行政文体,它将“道”隐藏在这些文体里,它会谈论怎么打仗、为什么打仗等,我们从这些谈论中可以学到怎样做好的领导者,而《道德经》将其中精练的部分给提炼出来了。《尚书》的核心思想就是本章的“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老子的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者要想众人所想,作为普通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感受他人的感受。如果您学到这一点,并且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您和他人之间的冲突就会少很多。


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黄金法则”——将心比心

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两个老太太坐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问:“听说你家闺女结婚了,嫁得怎么样?日子过得幸福吗?”

另一个回答:“我闺女过得可幸福了,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里也不用她做饭。不仅我女婿对她好,她婆婆对她也很好,他们的衣服都是她婆婆帮忙洗,我家闺女基本什么活都不干,每天就是享福啊。”

这位老太太说完自己家姑娘的幸福生活,又问:“我听说你儿子最近也结婚了,儿媳妇怎么样啊?”“我这个儿媳妇经常干活,每天做饭、洗衣服、叠被啥的都是她弄,干活干得特别好,我一天也挺省心的,也不用干什么。”

您看完这两位老太太的聊天,发现什么问题?您的闺女嫁出去就什么都不用干,别人家的闺女嫁到您家来,就什么都得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就是没有将心比心,您没有想过嫁到您家的姑娘,也是别人家父母的孩子,您没有把儿媳妇当作自己的闺女来看,为什么会这样?您只想到了自己的利益,觉得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做才好呢:我孩子的利益永远是第一的,女婿和儿媳妇都是外人,我得让他们为我们家干活。

其实,这种想法正是家庭不和的根源,因为家长缺乏将心比心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儒家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实是每一个人生活中最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

无论世界上的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这种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很多人认为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黄金法则”,意思是一旦您明白这个道理,就能跟别人相处好。但如果您只想着自己,您跟别人就一定相处不好,这就是“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的道理。


02永远不要轻易地断定善恶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以德报怨”与“以直报怨”,究竟哪个对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这句话在帛书甲本写的是“善者善之”,在通行本写的是“善者吾善之”,其实两者没有本质区别,我们就按照帛书甲本的写法讲。

“善者善之”的意思是,那些善良的人,我会以善良来对待他们。“不善者亦善之”的意思是,那些没那么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对待他们。

“德善也”的“德”字通“得”,这句话的意思是得到了善的真谛,也可以解释成德行善了。

老子说,善良的人,我们以善良的态度好好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们也要以善良的态度好好对待他。很多人会疑惑,不善良的人难道不应该惩罚他吗?为什么也要好好地对待他?这样下去对方不会得寸进尺吗?这怎么可能得到善的真谛呢?

在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争论——若“报怨以德”,那“何以报德”?

老子讲的“报怨以德”的意思是,您怨恨我,我还以好的品德来对待您。孔子讲的“以直报怨”的意思是,您怨恨我,我拿良好的德行来报答您。那您要是对我好,我还拿同样的德行来报答您吗?两者总该有点儿区别吧?所以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让历朝历代的人都在争论,到底是老子高明还是孔子高明。多数人认为孔子高明,因为孔子将不同的情况区分开了,有不同层次的对待方法。

实际上孔子讲的是做人的底线,这是给普通人讲的。而老子讲的是管理者的智慧,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如何面对被管理者。当一个领导面对自己领导的人时,他们怨恨您,您就要去怨恨他们吗?您要和他们较劲吗?

如果您以直报怨,非要分清这件事到底谁对谁错,您还怎么当领导?老子讲的是领导者的智慧,他告诉我们,即使您领导的人恨您,也要以德行来教育他、感化他。如果是普通人之间,最好以直报怨,这是一种底线,也能体现出公平。

正是因为这些圣人讲话的对象不同,一个是对领导者,一个是对普通人,所以才让众人迷茫。您说他们之间谁高谁低呢?只是角度不同,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已。


领导者在评判任何事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评判善恶就结束了

老子这里讲“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善良的人要对他好,不善良的人也要对他好。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就可能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老子为什么讲“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他就是在告诉我们,要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和做法。可能您觉得有些人看起来不善良,但当您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时,您会发现自己看到的是另一种情况。

很多人可能都看过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纽约。一位老太太在一家面包房偷了五个面包,结果被面包房的主人给抓到了。面包房的主人将老太太告上了法庭,指责她偷了他的面包,希望法官可以惩罚这位老太太。

如果从普通的善恶角度来讲,这位老太太做的事一定是恶,因为她偷面包违反了法律。但是法官在审判的时候问:“您为什么偷面包?”她说:“因为我的孙子已经好几天没有吃饭了,家里真的没有东西吃,他实在是太饿了,所以我就去偷面包了,我真的是没有办法了。”

按照正常法律,法官应该怎么判呢?会判她罚款,交出几倍的钱来赔偿。法官也确实这样判了,但判完以后,当时旁听的纽约市的市长,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说:“现在请在座的所有人,往这个帽子里放钱,我们要赔偿这位老人。因为我们造就了这样的社会环境,让一位老人居然为了孙子没有饭吃而去偷窃,这是我们的罪过,所以我们要捐钱给这个孩子,让他能吃饱饭。”

如果单从表面来看,您会觉得这位老太太犯了恶,但是您换个角度,找到这件事的根源,可能就会发现原来她有自己的原因。这时候领导者要怎么办?领导者在评判任何事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评判善恶就结束了,而是要将心比心,找到对方这样做的原因,然后再以善良去感化他,从而改变这个环境。这就是“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要讲的道理。

我们所说的道德标准有时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您换一个角度看,这个标准就改变了。因此,我们永远不要轻易地断定善恶,尤其是领导者,您要知道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思考从什么角度能够让您管理得更好。


“以直报怨”是做人的底线

作为一个普通人能不能做到以德报怨呢?我觉得一个人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是非常了不起的。但如果您暂时做不到以德报怨,孔子讲的以直报怨是做人的底线,我们最起码要做到以直报怨。在以直报怨之上,是“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的境界。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恶人呢?

2000年,扬州有一家中德合资的公司,德方派过来一位经理负责中国的业务,这位经理和他的家人都暂住在扬州。没想到一天晚上,有四个年轻人到他们家隔壁去偷东西,隔壁这家还没有住人,什么都没有,于是他们四个转向了德方经理的家。当时他们刚进去,就被德方经理发现了,最后这四人将德方经理和他的家人全部杀害了……

案子很快就破了,四个歹徒逐一落网。

正常来说,按照中国的法律,这绝对是要判死刑的。结果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德方经理的母亲知道这件事后,从德国给法院寄了一封信,请求法院不要判处这些人死刑,她认为自己儿子一家四口已经失去生命了,如果再失去四条生命就太可惜了,所以她在信里请求法院说可以给他们判刑,但是能不能不要判处死刑?

按照中国的法律,法院最终判处了这四个人死刑。但谁也没想到的是,被害经理的母亲千里迢迢从德国来到中国,号召整个南京地区的德国人成立了一个“普方基金会”,普方就是被害经理的名字。

为什么要以被害者的名字成立基金会?他们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年轻人入室偷盗灭门的事,是因为这些年轻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恶在他们心里才战胜了善。因此,他们为了不让悲剧重演,决定拿钱资助那些贫困的孩子上学,让这些孩子去接受教育。当时,就资助了四百多个贫困的孩子上学,这就是这位母亲做这件事的原因。这就是“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

我看到这个新闻非常感动。生活中的事也是如此,比如说同事关系,如果对方善良地对待您,您也会善良地对待他,为什么?这是一种爱的循环,如果您看过我写的《弟子规说什么》,您会发现全书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弟子规》一书虽然是儒家学者编出来的,但实际上它的内容符合道的法则,这本书里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爱的循环——您善良对我,我也善良对您。

有的人会问,那如果对方不善良对我,我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是需要改变的,从自己开始改变,这样就打开了恶的闭环,您用善来打破这个恶的循环,逐渐地就会变成您以善对人,最后他还您以善,从而变成善与善的交流。

人心都是肉长的,我没见过哪个人真的是十恶不赦的,您天天以善对他,他还故意整您,很少有这样的人。

因此,感化他人,最终形成爱的循环,是一项人生法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比如,同事对您总是有敌意,对此您要换位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找到问题所在,慢慢以善对他,改变他对您的印象。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会毫无原因而生,一定是有因才有果。我们找到事情的成因,分析它、改变它,慢慢就会进入爱的循环。

如果您和周围的人都是以善对善,该有多好啊!这就是老子讲的“不善者亦善之”。

当您进入这种境界后,就会“德善也”,就能得到善的真谛了,或者您的德行显示出的就都是善了,这是我们要追求的境界。


03凡事只有自己先做到,才能感化他人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只有领导者做到了,员工才能做到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这里的“信”当诚信讲。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的意思是,诚信的领导者要去相信您领导的人,不诚信的也要让他因您的相信变得诚信。

上一句中的“善之”,既有让您善良对待他人的意思,也有使他人变得善良的意思。所以,即使对方是不诚信的人,您也能让他变得诚信,这才是得到了信的真谛,这才是“德信”。

有的人会问,如果您守信用,我相信您;您不守信用,我还相信您,我是不是有点儿傻?

为什么老子要这样讲呢?这句话里实际上还有一层深刻的含意,就是不诚信的人我要把他变得诚信。这意味着一定要自己先做到,再去感化别人,进而改变别人。

尤其在工作中,只有领导者做到了,员工才能做到;领导者先信,员工才能信。

当别人不信的时候,您也不要着急,您自己先做到,再慢慢感化别人,别人自然会跟着您改变,这是领导者对员工的一种带动作用。


家长只有做到表里如一,孩子才会听您的话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曾子杀猪。一天曾子的夫人要上街买东西,曾子的儿子就说:“妈妈,我也要去。”曾子夫人说:“你就好好在家待着,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肉。”孩子一听,有肉吃,那我不去了,就非常开心地在家等着妈妈。

曾子夫人从街上买完东西刚回来,就看到曾子正在杀猪,她赶紧说:“我骗孩子呢,我就是为了让他别跟我一起去,我没有真的想杀猪。咱们家一年就养这一头猪,你现在给杀了,我们过年吃什么?”

曾子就和夫人说:“不行,你不能这样骗孩子,你一旦失信于孩子,他以后都不会相信你了。你再和他说什么,他都会认为是假的,那我们将来要怎么教育他呢?我们一定要说到做到,以诚信对待孩子。”

这个故事是中国教育的典范,现在很多家长都会跟孩子说一套做一套,您自己本身没有做到诚信,您怎么能让孩子诚信呢?

我妹妹罗玲教育孩子的时候就特别重视这点,她的原则是,坚决不要诓孩子,只要说了自己一会儿去干什么,就一定要去做。说了一会儿带他上街,那就一定要带孩子上街,否则就不要答应孩子。我妹妹也要求家人都这样做,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到表里如一,不要为了让孩子暂时安静下来,就去撒谎。

其实,这个要求挺高的,但如果您真的做到了,孩子就会无比相信您,他跟您的关系就会变成互相信赖。

现在有很多孩子和家长处于一种彼此不信赖的状态,为什么有些家长无论怎么教育孩子,孩子都不听,而且还特别逆反?就是因为家长和孩子没有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您说什么话,孩子的心里都要想:“这是真的假的,没骗我吧?”如果是这样,您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

只有诚实的家长,才能教育出诚实的孩子。


一旦您察觉到得失没那么重要,您就能放下所谓的面子了

如何做到“不善者亦善之”和“不信者亦信之”呢?

一定是您的境界提升了以后,意识到了自己的得失没有那么重要,否则那些“不善者”会让您觉得受伤害,从而开始反抗。

一旦您察觉到了得失没有那么重要,您就会将那些所谓的面子都放下,开始思考对方是不是有自己的什么原因,我应该换个角度来感化他,或换种方式影响他。

为什么您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您把自己的得失放下了。如果您还有“我”,您就会跟他对抗,当您把自己的境界提升后,您才能做到真的不在意。


04为什么有人想得而得不到,有些人不想得却收获满满

圣人之在天下,歙(xī)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阂之

常人的肚子很容易填饱,但眼睛看到的却不容易满足

“圣人之在天下”中的“在天下”即管理天下,这句话的意思是悟道的领导在管理天下的时候。

在《道德经》中,我们经常会看见“天下”“圣人”等字,这些话是老子给领导者讲的。

“歙歙焉”的“歙”字指闭合、和洽的状态。“为天下浑心”的意思是,把天下人的心调成混沌的状态,帮助大家把心变得简单(有的人认为“浑心”就是把大家的心调成同样的状态,这样讲也可以)。

“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阂之。”这句话很重要,通行本将“阂”字写为“孩”,所以有的人将这句话解释为:普通人的一举一动,都入了圣人的耳目,圣人将这些人当作孩子一样爱护。

这句话还有另外一种讲法。一般人都非常关注自己的耳目(耳目代表声色、欲望)。眼睛跟肚子不一样,肚子吃饱了就不吃了,可眼睛却不同,看到一栋别墅,很想要;看到更大的别墅,还想要……这种欲望是无穷的。

因此,“百姓皆属耳目焉”的意思是,常人的心念很容易集中在欲望上。

“圣人皆阂之”中的“阂”,在通行本写的是“孩”,在傅本写的是“咳”,在严本写的是“骇”。其实这个字应该是“阂”,是关闭的意思。

老子说,普通人耳目中的欲望非常容易滋生,而圣人会把耳目闭上,尽量减少自己的欲望。

很多人认为这就是老子的愚民政策,老子就是想让人们越笨越好。其实不是这样的,老子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大家更有智慧。因为欲望是虚幻的,没有什么大用,只要您把自己的事做好,您所想的事情就都会实现。但如果您每天就只是妄想,不好好做事,就会影响所做的事情本身。

圣人明白这个道理,就劝诫大家尽量把耳目关闭,不要增加自己的欲望。因此,这么理解“圣人皆阂之”,应该符合老子的思想。


保持一种低欲望的状态,您最后的收获会更多

有的人认为,圣人也太没有人性了,我们就想一想,有点儿欲望有什么不好?您干吗非要强迫我们关闭耳目、降低欲望呢?

老子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强迫大家把欲望消灭,而是说领导者要把自己的耳目闭上,也就是领导者要先把欲望去掉,再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大家。这句话不是在要求普通人,而是老子对领导者的要求——您作为领导者,只有尽量先做到,被您领导的人才会这么做。

很多人对此还是会有疑惑: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没有欲望,我们失去了做事的动力怎么办?难道社会不是靠欲望的推动来进步的吗?

我可以很坦诚地告诉大家,欲望是很难完全消除干净的,我们都是人啊,只要生活在社会中,欲望就会不断地滋生。因为老子知道人们的欲望会不断增加,所以他说这些话的目的是帮助您“降温”,提醒您要尽量去掉内心的欲望。

这就是伟大思想家高明的地方,老子能看出人性的弱点就是欲望会不断增加,而欲望增加后会侵犯别人的利益,导致人与人之间互相伤害,所以要尽量去掉欲望,保持一种低欲望的状态,人与人之间才能够在一起生活得很好。

但就个体来讲,如果您真的可以把自己的私欲去除干净,一心认真做事,您想要的东西最后都会一一实现,而且可能还会收获得更多。


“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把网结好,鱼就来了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喜欢车,尤其是名车、好车,车不仅是财富、身份的象征,还代表着一种生活的状态和生活的品质。

我二三十岁的时候也特别喜欢车,一看见别人开车我就十分羡慕,尤其是看见谁开了一辆好车我就想摸一下,感觉开车的小伙伴真气派。在参加聚会时候,看见别人下车之后关车门的气势,我就喜欢得不得了。可那时候,我的生活一团糟,也没有钱赚,所以买车对我来说是件很遥远的事,我也只有羡慕的份儿。

您可能难以想象一个年轻人对车的渴望,当时我对车已经进入一种痴迷的状态,但又没有钱。所以,我没事儿就在父母面前讲有车的好处:“您看谁谁买了辆车,有车去哪儿可真方便啊。”我父母从来不接茬。我父亲为人比较固执、保守,有一次他说:“我们家不需要车,我们家人也不需要学开车,那个东西没有用,太奢侈了,记得永远不要开车。”我父亲把基调定下来之后,基本上家里就再也没有人附和我了……

那段时期,我的欲望很多,但是我没有工作,凭什么把欲望变成现实呢?有句话叫“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您看见鱼在水里游,不如您先回去把工作做好,把网结好,因为您天天羡慕鱼是没有用的,这个时候应该多做事。

多亏后来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当我开始专注做事的时候,我就忘记了车的事。每天我想的都是要为大家写书,要为大家讲课,要帮助电视台策划电视节目,等等。我几乎把全部的能量都用来为大家做事,结果我得到了回报,逐渐有了一些积蓄,反而买车了。

当我真的开车以后,发现买的这辆车很费油,一次加油就要几百块钱,我对此特别心疼,反而觉得骑自行车好——自行车也不消耗自然资源,非常环保。我就买了一辆自行车,这时我的观点发生了改变,当然了,这是后话。

从最开始买不起车,对车充满了欲望,到后来认真做事,反而拥有车的这个过程,我发现了两个问题:第一,欲望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天天想事,却不去做事,事情根本实现不了;第二,欲望会伤害自己,一旦一个人总是实现不了自己逐渐增加的欲望,他就会对自己充满了沮丧。人会被欲望伤害,但如果您忘记欲望,把您的耳目关闭,认真、扎实地做好事,把“鱼网”结好,您可以放心,“鱼”自然就会来到您的身边。

老子并不是让您不要欲望,也不工作了,最后一无所有。老子在最后说了,他想让大家“甘其食”,吃得好,“美其服”,穿得好,总之是让大家都幸福起来。

但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您什么都不做,想出来的,您把幸福越想越大,当您实现不了的时候会感觉无比失落。

这是人生的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没有认真做事,最后被欲望伤害;另一种状态是您把事做好,不想着那些私欲,反而会越来越幸福。想得而得不到与不去想而得到,这两种感受相差极大。

老子告诉我们“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阂之”,圣人慢慢影响您,让您把欲望放下,专注于做事本身。把事情做好以后,您的生活一定会幸福,这就是《道德经》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我在前面提到的车,只是一个符号象征,它代表了种种欲望。其实,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的内心,是不是都有一个特别希望得到的东西,这些东西就像那辆出现在我生活中的车一样,我们越想得到,却越得不到;我们越得不到,就会更想得到。

此时,您不如放下它,认真踏实地去做事。可能有一天,您会突然发现,很轻松就得到了那个您一直想要的“小东西”,而它曾经像一座大山一样可望而不可即。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