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人生的“减法”,您会做吗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人生的“减法”,您会做吗

第四十八章:人生的“减法”,您会做吗01在生活中,愚者不断做加法,智者不断做减法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一旦您背离了道,学问就变得可怕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意思是,那些做学问的人,事情越做越多,知识越学越多……这是一种不断做加法的状态,看似老子没有赞成也没有否定这种状态,但是从后面的“为道日损”来看,老子应该是不赞成的。很多人会奇怪,难道学问越做越多不好吗?不...

第四十八章:人生的“减法”,您会做吗


01在生活中,愚者不断做加法,智者不断做减法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一旦您背离了道,学问就变得可怕了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意思是,那些做学问的人,事情越做越多,知识越学越多……这是一种不断做加法的状态,看似老子没有赞成也没有否定这种状态,但是从后面的“为道日损”来看,老子应该是不赞成的。

很多人会奇怪,难道学问越做越多不好吗?不一定的,如果您做的学问有道的指导,那它可能是有益的;您做的学问要是没有道的指导,它还有益吗?

举一个例子。人类现在进入了工业化时代,但我觉得科技的进步未必好。比如塑料的出现,我们没法断定它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姥姥家在农村,我小的时候在农村生活过。农村的生活有一个特点,就是用的东西基本上都可以降解。

我父亲和我说,过去他们村里谁办酒席,大家去吃酒席,如果剩下了肉,大家就会一人分两块,用荷叶包起来,拿回家给孩子吃。孩子吃完肉,还可以用荷叶来煮荷叶粥,粥会散发出一阵清香,或者把荷叶扔在地里,荷叶是可以降解的,在地里烂了就成为肥料了。而且村子里的动物吃了这些植物后,排出的粪便也可以作为肥料,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我不知道您有没有去过农村,农村需要沤肥,虽然味道不大好闻,但是这种肥料放到地里,长出的农作物十分茁壮。

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存在的,它们会不断地进入循环中。可是塑料出现后,一切就变了。因为制作塑料的科学家把高强度的分子结构改变了,使得塑料成为一种很难被降解的物质。这种物质可真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它只要被生产出来,对不起,它就几乎永远地存在下去了。

以前到了农村,看到的是山清水秀,因为所有的物质都是循环的,吃剩的食物到了地里就变成了肥料,它可以促使植物长出绿叶。可是您现在到农村去,所见的景象简直触目惊心。

几年前我回到农村老家,真的想放声大哭。小时候那边山清水秀,而且水里都是鱼,水捧起来就可以喝,现在清澈的水不见了,水边全是破塑料袋、可乐瓶子等。一望无际的垃圾,山河真的快要被这些垃圾毁掉了。

您知道每年全球有多少塑料被扔在这种环境里没法降解吗?每年全球无法降解的塑料垃圾将近八千万吨(2019年数据),这些塑料可能要花费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分解,而且最终它会分解成什么物质也很难界定。如果这些塑料变成塑料颗粒,流到海里,鱼会吃掉这些物质,从而将其留在体内,人再吃鱼肉……最终这些塑料颗粒又会进入人的体内。

我们平时用塑料袋,看着漂亮,拎着方便,买菜的时候用塑料袋一装,回家后把塑料袋一扔,让它回到大自然,留在土壤里,最后变成塑料颗粒。

您往土里一挖,最终有可能挖出来的都是塑料袋、塑料玩具、塑料餐具……

您说像这种制作塑料的学问出现得越来越多,是好事吗?有人说:“也不是所有学问都不好吧,那人类的寿命也延长了,医学水平也提升了啊。”我们的寿命是延长了,但是人类同时也发明了原子弹、核弹、氢弹等,人类的存亡随时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我觉得科技的发展与学问研究的好坏取决于创造者的发心与实际应用。


管理员工,要做减法

这个道理应用在管理中也一样,那么公司的管理者该怎样管理员工呢?管理者不按照道做事,他把这当作一种学问、一种技术研究,参加很多学习班,学习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比如学习如何提升绩效、如何管理员工、如何让员工在自己犯错误的时候反思自己等,学的东西又多又复杂。

我认识很多管理者,有的整天学习如何看员工的面相,通过面相来判断这个员工的性格怎么样,然后怎么管理他;还有一些管理者去学习如何通过吃饭时递给员工一杯酒,看员工的反应来判断他的性格和他对公司是否忠诚等。

有的领导买了一些设备,能看出每个员工在上班时间都在电脑上看了什么东西……他为什么要知道这些?因为他想了解自己不在的时候,员工都在做什么。

这些技术层出不穷,而领导者学习这些技术的目的,都是希望能了解员工,知道怎么去用他们。可是您了解的技术越多,您就越能管理好员工吗?未必。

如果您管不了员工的心,一味地靠技术手段监视他们,时间长了员工就会感觉自己在监狱里工作一样,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领导的目光之下。

假如您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工作,能舒服吗?这就是老子说的“为学日益”——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各种技术来管理员工。

可是“为道者”明白了,不需要外求。因为只要您是为了员工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而努力,您放下自己的欲望和利益,为了大家做事,大家就会来追随您。您不用再看着您的员工了,员工都会积极主动地来帮助您把公司做好。

只要您按照道的法则做事,您就可以用做减法的方式来管理公司。

您可以把打卡机减掉,把监控员工的设备减掉,您也不需要再按照员工喜欢的颜色来分析员工的性格,用一杯酒来识别员工对您是否忠诚了,您在意那些干什么?您把自己做好,员工自然就来追随您了,这种状态就是老子说的“为道日损”。


您用买十件衣服的钱去买一件衣服,这件衣服一定是精品

“为道日损”的意思是,我们悟道以后,会开始做减法,那些跟欲望有关的东西,我们会逐渐清空——这是人生该学的重要法则。

现在大多数人都喜欢做加法,很少有人明白做减法反而更需要智慧。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聪明,一看见有什么机会就想上,可是人的精力有限,您觉得自己精力充沛,但其实每一份工作都会耗费您的精力。所以,真正的智者是做减法的,就是认真做好一件事。

这样的道理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齐白石擅长画虾、画水里的小动物、画白菜,还会画点儿日常生活中的小东西,您说齐白石为什么不画气势磅礴的大山、不画秀美的仕女图?他哪有那么多精力,一个人在所有领域都突出是不可能的。

再比如,爱因斯坦学问做得好,还会拉小提琴,这已经很不错了。您说他可能又是柔道冠军,又是赛马师,又是画家吗?

尽管很多学问的顶峰是相通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您能安心把一件事做明白,就已经算是很成功了。

其实真正能做减法的人是很了不起的,他的面前可能会出现很多欲望、很多机会,可是他都不动心,就认准自己的方向一直走,这样的人才能真正达到自己的目标。


当您心思简单、生活简单,就能领悟人和自然的关系

记得之前我在山里住了几天,这让我感触很深。那几天,我没有看电视,也没有应酬,整个人都变得安静了。

我突然领悟到,现在城市化的生活让人们都集中在一起,很多信息传播纷繁复杂,让每个人的心都特别乱,真正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并不多。当您不看电视、没有应酬时,您看到的就是蓝天、大山、树木等。您再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会思考得特别透彻,不断涌现灵感。

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古人能写出那么多经典,比如《黄帝内经》——现在我们把全国的中医教授组织起来也写不出来,为什么?现在教授的事情非常多,要讲课,要开会,要研讨,要做科研,要报课题等,五花八门的事将人心都分散了。

古人没有电视,不看综艺节目,村子里就几个人,没有纷繁复杂的花边新闻,天天面对的就是大自然,他会思考这个草有什么作用,这个果实有什么作用。尝一口摘下来的果实,要回味好几天,然后他就能将果实的性味、归经写出来。他会面对着大山,看着天空,思考自己跟大自然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就奠定了。

因为他一门心思地想一件事,生活简单,所以他能更透彻地领悟人和自然的关系。

反观我们现在的生活,每天被各种信息充斥着大脑,您哪有时间静下来想问题?

我建议大家学会做减法,您在工作中学会做减法,学会放权让别人去做,或者面对各种机遇,您慎重地选择,好好将一件事做到底,这样工作必定做得精彩。


为他人做事的动力,远比您被欲望驱使做事的动力强烈

在生活中也一定要尽量做减法,做减法是一种人生智慧。

老子在“为学日益”这句话里暗含了一个道理,他告诉我们往往越想看“外面”,您的欲望就越多,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买房子的经历,可能您一开始计划买一套不到一百万的房子,结果看房的时候,售楼员给您推荐了一套一百五十万的房子,说顺便带您去看一下。您一看,一百五十万的这套房比一百万那套房多了一个房间,您感觉这套房子真漂亮。然后售楼员又带您去看了一套两百万的房子,这个两百万的房子确实比前两套都强,这套房子还有一个大花园……您越看,欲望越大,觉得这套两百万的房子真好。您可能一开始想的是买一套八十万的房子就可以了,结果甚至都考虑买别墅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您看得越多,欲望越大,您就越想多看,这是个恶性循环。

没有道的指引,您增加学识的同时也会增加您的欲望,最终引领您走上一条不归路。

“为道日损”,“损”的是欲望,一个人真正悟道以后,会开始做减法。他还是会继续做事,但是他的欲望却在减少,因为那些欲望会干扰他的工作进程,对他产生影响。

有朋友问,一旦减掉欲望以后,就没有做事的动力了怎么办?

当您发自内心为大家做事,您会越做越开心,越做越顺畅,而且事情越做越好,这种动力要远远超过被欲望驱使的动力。

如果您没实现欲望,就会感觉痛苦。但当您为了大家做事时,无论做多做少都是为大家去做的,您随缘去做、尽力去做,就会特别幸福。


02要损就损跟过度欲望有关的东西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道的内涵——有为是对他人,无为是对自己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常常会被大家误解,“损之又损”就是在做减法,老子告诉我们要尽量把那些没有按照道去做的事、为了私欲做的事都减掉。

“以至于无为”是指您最后会到达无为的境界。

“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您到达那种无为的境界时,就什么事都能做好。

但是,您觉得只要每天按照道做事,一点点减少您做的事情,最后减少到什么事都不做了,就什么事都能做好了吗?

我一再批驳这种观点,如果一个人悟道以后,做事开始减少,减少到最后什么都不做了,说自己在按照道做事,您这样就无为了?比如,您上学之后不看书、不听课了,就往座位上一坐,开始打坐,这就是有为了?您这样做就能成才了?

公司的领导上班了,觉得要“损之又损”,于是把人力资源部不要了,销售部不要了,到最后就剩下自己,每天什么也不做,就能“以至于无为”吗?公司就能越来越好吗?

您如果这样理解老子的这句话,在生活和工作中,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公司倒闭,自己没饭吃。

实际上老子讲的“损之又损”,损的是跟欲望有关的东西,损的是您为了自己的欲望去做的事。您把自己的私欲往下减,减到最后,“以至于无为”,您做的任何事都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这才是真正的“无为”。

老子讲的无为,不是整天什么都不做。老子在《道德经》的第八十一章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告诉大家的是,您的“为”是为众生为,您的“不争”是不为自己争。老子讲得非常清楚,为自己的欲望驱动去做的事,就叫“妄为”。

老子在这里告诉我们,一定要参照天之道来思考。世界都是按照道的意志而生成的,它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繁盛,但是天道从不居功,它隐身于背后,这才是老子说的“无为”。

人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但您要记住“有为”是对别人,“无为”是对自己,这是道的内涵。

“有为”是让我们把事情做好,“无为”是让我们不要在意事情带来的名誉、利益等。


人在世界上生存,最难得的就是心里坦然

经常有人说,我们要顺应自然之道。很多人把自然之道解释成顺其自然,爱怎么样就怎么样,顺着事情的发展走就行了,没有主观能动性。这是不对的。

其实,自然之道就是天之道,天之道就是无我利他。自然之道就是“自己一直然也”,就是一直在运转的道。

老子讲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当您进入“无为”的境界,您不为自己做事,尽量为大家去做事的时候,大家就会来成就您、推动您,您的事业就会越做越好。

这句话是老子给我们讲的人生终极大道,您只要真的这样做了——无我利他,就一定会进入“无为”的状态。

人在世界上生存,最难得的就是心里坦然、一片光明,拥有这种境界的人是最幸福的。

在王阳明临终之前,他的弟子曾问他:“您给我们留一句什么话吧?”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意思是,我的心里一片光明,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人生境界。

想要达到“以至于无为”,最后“无为而无不为”的人,首先一定要把事情做好。其次,尽量能做到别太在意回报,因为您在意回报就会产生纠结,身处得失之间就会导致情绪不稳、身体受伤。

因此,您坦然为大家做事,回报来了,您就接着,别太在意它,这样您的人生会从容很多。


03有些道理的确很简单,但是您能做到吗

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如果老子逃避世界,为什么还要教您如何“取天下”

“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老子说“取天下也”,意思是您如果想要获得天下人的支持,成为天下人的领导者,就要“恒无事”,保持一种无事的状态。

有的人看到老子说“恒无事”,觉得真好玩儿,当了领导就不用做事了。他觉得“无事”就是没有什么事做。不做事,您就能当领导?这是对老子的一种误解。

这里的“无事”,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指不要为自己的利益去做事。比如,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五十七章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在这里把“无为”“好静”“无事”“无欲”放到一起,讲的是一个意思:让您把自己的欲望、利益降下来。

“无为”是让您不要为了自己捞取利益;“好静”是让您把自己的心静下来;“无事”是让您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事;“无欲”是让您把自己的欲望清空。

“取天下也,恒无事”的意思是,您要想当好天下人的领导,就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任何事。

“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的意思是,当您想为自己做事时,您就不能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了,您会失去带着大家往前走的机会。

老子的这句话非常重要,他告诉领导者要放下自己的欲望,尽量为所带领的人做事,但对自己要无为。

如果您的行为有德,上天就会加持您;如果您的行为失德,不关爱他人,只一味地为自己捞取利益,您就会失去上天的加持。

《尚书》的理念,就是把天命和众人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作为领导者要放下自己的欲望和利益,为您管理的人去做事,这是领导者法则。这个领导者法则到今天为止从未改变过。现在国家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这种思想。而《道德经》也是上古时期专门为国家君主教育接班人的教材,它的核心思想和《尚书》的理念是符合的。


利己是一种动物性,利他是一种神性

如果您在农村生活过,您就会发现公鸡会在每天凌晨开始打鸣,这也算是天亮以后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有时天还没亮,您就能听到公鸡开始扯着脖子叫。一开始我很不适应,但后来我就很好奇,公鸡到底为什么会叫?

通常,公鸡会鸣叫三阵,等到最后一阵时,天就要亮了。等到天亮以后,公鸡就不怎么叫了。

我对这件事十分好奇,于是就搜索了一下——科学家还真的研究过公鸡为什么会叫,公鸡之所以叫是为了宣示自己的领地,证明自己的存在,告诉大家“这是我的地盘”。也就是说,它每天醒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宣示“这是我的地盘”。

当科学家把公鸡放到一个只有它自己的空间里时,会发现这只公鸡不叫了,这很有意思。

此外,公鸡打鸣也和日照有关,您如果把公鸡关在一间黑屋里,用灯光模拟太阳光,无论是三十六个小时亮一次,还是十二个小时亮一次,公鸡都会根据外界带给它的感受马上适应——只要它感觉到天快亮了,就会开始打鸣。

科学家通过研究公鸡打鸣这件事,得出一个结论——这是动物的本能,动物会为了自己的领地和利益,不遗余力地去叫。利己,是一种动物性。您不会见到一只鸡叼起虫子喂另一只鸡,它们一定会抢这只虫子。喂对方的事大多数发生在母鸡和小鸡之间,鸡一旦长大,就开始互相争抢。

而人除了动物性之外,又多了神性,这种神性就是利他。

人和人之间因为互相关爱,才能结成团体,一起对抗自然,从而得以不断地进化、生存,成为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

很多人一生都在和自己身上的动物性做斗争。这种动物性就是我们的私欲,老子在《道德经》里反复让我们放下私欲,人听了以后会想:原来《道德经》就这么点儿含义,很简单啊。

的确很简单,但是您未必能做到。很多人都会怀疑,难道我们真的能够不为私欲去做事吗?难道我们真的能清空自己的欲望吗?

坦诚地讲,欲望是很难完全被清空的。因为人类的本质是动物性,虽然已经不用早上起来像公鸡一样扯着脖子喊“这是我的地盘”,但是体内的动物性依然在。

那么,如果我们无法把欲望彻底清空,学这个有什么意义?

当然有意义,《道德经》就是告诉我们要尽量朝着这种方向发展。

这个世界没有谁天生就是圣人,所谓圣人不过是在做每件事的时候,神性的一面战胜了动物性的一面、世俗的一面,或者说利他战胜了利己,所以他总能做出正确的抉择。圣人的动物性也依然存在,不过就是比我们去除的私欲更多一些而已。

老子为什么总让我们尽量去除欲望呢?因为这是领导者法则,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一个基础。当领导者把自己的欲望尽量去除干净,为大家做事的时候,就能够更好地团结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人也会效仿领导者,逐渐把利己的一面去掉,大家也能更容易和谐地在一起生活、工作。

我不敢说所有人都会变成彻底利他的人,但只要大家都尽可能地朝这个方向发展,就会更多地呈现利他的特征,从而整个组织也会更坚固、更和谐。


享受您做的事,不追求结果,结果反而更精彩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您学了这两句话以后,能够试着放下欲望、认真做事,您会发现轻装前行能将事情做得更好。这是我们走向更高境界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和路径。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的一位朋友是个画家,叫齐鸣,我和他的弟弟是同学,所以他也是我的大哥。

小时候,我们是邻居,我偶尔会去看他画画,他很喜欢画画,那时他经常在屋子里把画板一支开就开始画。他画画的过程很有意思,比如他画大山的时候,会拿笔蘸着颜料一点点在上面认真地画。画好以后,他会把身子后倾仔细端详,每次端详完他就会很快乐地歌唱两句,然后把笔在水里涮一涮,再蘸着颜料继续画,再把身子后倾仔细端详,又接着唱两句歌……

他经常这样画画,我觉得他画画时真的很快乐,他每天都在欣赏画的美好中度过。

您说他在画画的时候,如果一直想自己会不会发财,能不能成为著名画家,他的思绪这么乱,还能创作出好作品吗?他是真的欣赏这个东西,他觉得大山怎么那么美,他就是单纯地喜欢画画。至于一张画将来能卖多少钱,他很少去思考这些。正是因为他在画画的时候就是安心于画,看着美景高兴,把美景画出来就感觉很快乐,在这个过程中他才慢慢地成为著名画家。

后来他又学了油画,把油画和国画结合在一起,成为很有名的工笔画画家。现在,他画画时的色彩运用完全不一样,而且他画得很少,一年才画三四幅,每幅都画得很认真,通常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一幅。

我看过他的画,里面的人物被他画得非常细致,您说他是单纯为了钱而画吗?不是的,如果他只是为了钱而画,就不这么仔细了,他是真的很享受画画的过程,他要表达自己内心对美的感受,这是艺术家的一种追求。

有些画家觉得自己有名气了,就用十张纸铺开了画梅,挨个儿在每张纸上画树,再挨个儿画树杈,再挨个儿画梅花……他们就这样量产地画。

这种人心中想的就是“我的一张画能卖十几万,十张画能卖一百多万,我发财了……”这说明他已经忘记了对艺术的追求,您说这种画家的画作,会成为传世的精品吗?

那些传世的精品,都是作者心无旁骛地创作而成的。这些人就像工匠,十分享受正在做的事,他们追求这种美的感觉。

因此,只要您忘记结果去做事,您就会做得更好。如果您总是把自己的欲望摆在前边,想着您画完这幅画之后您的地位、您能赚到的钱,您越因为这些因素而画画,最后越不能好好画,因为您的心中全是杂念,怎么可能画得好?

在生活中,您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如果您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无我利他,朝着这个方向走,不去想您在工作中能获得什么,先想怎么能把工作做好,您的工作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