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七十一章:每天跟别人争,能争来什么东西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每天跟别人争,能争来什么东西

第七十一章:每天跟别人争,能争来什么东西01不要以为有势力,就可以随意欺负别人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 一旦您觉得自己战无不胜,最终一定会衰落“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从这句“用兵有言曰”,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在《道德经》里,有很多处老子都提到了自己是引用的别的书的内容。我曾经讲过,老子总结的是上古...

第七十一章:每天跟别人争,能争来什么东西


01不要以为有势力,就可以随意欺负别人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

一旦您觉得自己战无不胜,最终一定会衰落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从这句“用兵有言曰”,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在《道德经》里,有很多处老子都提到了自己是引用的别的书的内容。

我曾经讲过,老子总结的是上古时代君主治国的言论,他将这些思想精华、领导者法则总结出来,加以自己的发挥,著成了《道德经》。

我们不要神化老子,他也是在前人的智慧基础上整理出来的《道德经》。当时他的职务负责给国家整理典籍,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所以他能看到这些资料并整理出来。

“用兵有言曰”的意思是上古时代就有这种兵书。书中怎么说的呢?“吾不敢为主而为客”,我们打仗不主动进攻,而是处于防守的状态,等对方打我,我再迎战。

这个“不敢”不是胆小的意思,在古代“勇”和“敢”的意思是不同的,“勇”是有勇气,“敢”是有点儿贸然、胆子大的意思。这里说“吾不敢为主而为客”,意思是我不会贸然地、很莽撞地进攻,而是会先防守。

“吾不进寸而退尺”的意思是,我跟别人打仗,不会贸然地前进一寸,而是会后退一尺。老子的战争思想,常常让人听起来觉得困惑,您前面不是说自己不主动进攻,宁可防守吗,但是您现在一寸都不敢进,还往后退,这仗还能打赢吗?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子之所以这么写,是因为将领和国君面对战争的角度完全不同。只有打仗才能体现出将领的价值,所以,将领就应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是他的使命。但是国君看问题的角度往往比将领要高一层,一个国家有文官、有武将,但凡文官能解决的问题,就不用武将。所以,一般情况下,国君要用德行的教化使国家保持稳定,用外交手段感召对方,让对方来归附,真正打仗的时候都是迫不得已的。从国君的角度来看,非必要时不会动用军队。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过很多这样的法则——如果您好打仗,后果会很严重。如果军队过于强盛,在将领看来,非常好;在国君看来,往往是件坏事。

如果这支部队特别强盛,打谁都能打赢,国君往往会被胜利冲昏头脑,认为我的部队天下最强,开始四处征战、掠夺,最终的结局往往不好,因为这不是王道,而是霸道。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有一支特别了不起的部队,叫“魏武卒”,由吴起建立,相当于一支重装甲部队,可操十二石之弩,每位战士都能背箭五十支,带着戈、铠甲、剑,加三天的粮食,行军百里不疲,非常强健。

您能加入魏武卒,不仅是一种荣耀,也说明您是精英中的精英。同时您加入后,国家会给您的家里免除徭赋租税,还奖励您土地、房子。进魏武卒,等于有一个巨大、强大的物质基础刺激。

据记载,这支队伍一共历经了七十二场大战,全胜六十四次,剩下的几乎不分胜负。最有名的一战就是吴起率领魏武卒攻下函谷关,夺取了秦国土地。秦国是非常强盛的,而魏武卒把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都给掠夺了,将秦国的国土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也就是说,曾经强悍的秦国,被魏武卒给打得抬不起头。

周安王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389年,这场特别有名的战役被称为“阴晋之战”。

吴起在此战中带领五万魏武卒,跟比自己多十倍人数的秦军打仗。“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结果魏武卒以五万强健的步兵,五百辆车,三千位骑兵,大破五十万秦军。

公元前405年,吴起率领魏武卒协助韩国、赵国,在龙泽大败齐军,杀死齐军三万人。次年攻入齐长城,令整个齐国朝廷震恐。

通过战绩来看,在吴起带领下的魏武卒几乎战无不胜,打遍天下无敌手。您说对于国家来讲,部队这么强盛,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画一个问号,因为对于国家来讲,任何精锐部队都脱离不了经济基础而独立存在,组建一支精锐队伍需要大量消耗国家财力。而魏武卒创建的成本极高,铠甲、兵器、装备都是巨额开销,且士兵的待遇还很高。所以,对于国家来说,需要巨大的消耗。

而且古代的打仗不像今天,您直接去打就行了。那时候有五万人出征,要有成倍的人为他们运送粮食,送的这部分粮食,不仅路上众人要吃,送到了还要带回去一部分留着运送粮食的人回程吃。所以运的粮食如果有十份,能给前线的士兵剩下三份就不错了。

战争需要巨大的后备力量,一旦国君觉得自己太能打了,跟谁都打,导致自己树敌过多,最后会拖垮自己国家的经济。魏武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战败后,整个国家立刻被拖垮。

魏武卒最终是由庞涓带领,被孙膑打败的,他们中了孙膑的埋伏。当时庞涓带领大队人马抵达马陵,此处为一峡谷地带,道狭幽长,两旁古木参天……以庞涓多年的行军经验,他也知道此处适宜伏击战,但庞涓的复仇心太切、利令智昏,他太想利用这次机会干掉孙膑了,于是他下令继续前进。

结果前进了没多久,他发现有一小片树木均被伐倒,独留了一棵被斫光树皮的歪脖子树于中间。庞涓感到奇怪,于是走近树旁,天已昏黑,他隐约看到树干上有字,又无法辨识,于是他命人取来火把,一照,“庞涓死于此树下”。

庞涓看到这儿不由得一惊,就在此时万箭齐发,魏军慌作一团,庞涓也死于此地。从此,魏武卒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做人要“不敢为主而为客”

一个国家的部队垮了、经济垮了,国家又怎么能独存呢?

因此,一个强盛的军队,对于国家来说未必是件好事。如果国君特别清楚地知道要以德行感召天下,部队只是备用力量,用于威慑四方,这种情况下有强盛的军队是好的;如果部队太能打,国君又糊涂,往往就会出现问题。

老子的这段话是讲给国君听的,作为一个君主,要保持部队的威慑力量,但不是“为主”,不主动去打别人。“不敢进寸而退尺”,我的部队能后退就后退,不随便去跟人征战,能用外交力量解决的,就用外交解决,这是老子的用兵思想。这种用兵思想,对于国君来说是一剂良药。

这种思想应用到普通人身上,也会受到启发——不要以为有势力,就可以随意欺负别人;不要以为伶牙俐齿,每天跟别人争,就能争来什么东西。靠言语技巧和强势欺压别人的做法,往往得不到好的结果。因为人类是在一起协同生活的,一旦别人都躲着您,您哪还能有机会呢?

真正成功的人靠的是德行,用自己的德行来感召大家和他一起做事。而靠强势和武力去压制别人的人,比如他说的每句话都压您三分,这样的人会树敌过多,得不到大家的支持。

如果您在做人方面能从魏武卒的故事得到启发,再想想老子讲的“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将其中的智慧应用在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您会从中受益的。


02您曾经那么对别人,别人如今会怎么对您呢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无敌,无敌近亡吾宝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不为了回报而做好事,您的回报会非常多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无敌,无敌近亡吾宝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这一段话很长,老子的意思是如果您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不以武力示人,就会“行无行”。

“行”是什么意思?过去打仗,不像今天,大家蜂拥而上,而是会排着整齐的队列、方阵,这是“行”的意思,指方阵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起走。

古代打仗的方法——所有人穿着同样的铠甲,列着整齐的方阵,迈着同样的步伐,这种行为能让人产生精神共同体,觉得我们是一体的,这时候自我消失了。老子的意思是不要强调这个,要把力量隐藏起来,不要展示兵力。

什么是“攘无臂”?通常,在打仗前都要动员士兵、鼓舞士气,要所有人举起胳膊一起喊。老子说不要这样,不要强调武力。“攘无臂”就是不去挥舞胳膊的意思。

“执无兵”的意思是厮杀的时候,我们不拿武器与之争锋。

真正有实力的国家,不靠这个东西,其实力体现在君主的德行和国家的经济基础,他们会用德行感召大家来投奔,通常打仗都是敌人来侵袭,不得以才出兵去打。

老子的思想是从国君的角度来考虑,不要先用武力,要先把武力收起来,这样“乃无敌矣”。

“乃无敌矣”这句话在各个版本的写法不同,河上公本、严本、傅本写的都是“仍无敌”,王弼的版本写的是“扔无敌”。大家都在不断地猜测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通常这句话被大家解为没有对阵的敌人。帛书甲乙本写的都是“乃无敌矣”,我觉得帛书本的写法更好,只有您把兵收起来,以德行感召天下,才能真正达到无敌的状态。

接下来,老子说“祸莫大于无敌,无敌近亡吾宝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子刚说了无敌是最高的境界,怎么又“祸莫大于无敌”呢?

经典里经常会有这样的语句,前面说您达到了“无敌”的状态,后面告诉您,但您不要想到“无敌”,只要您想到“无敌”,您的杀心就出来了。

您的国家增强实力,感召四方民众来投奔,您是无敌了,但要记住您不是为了无敌而做这件事。这跟《金刚经》讲的“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的意思是一样的,您不为了回报而做好事,您的回报会非常多。

老子的这句话也是这个意思,就算您已经到了无敌的状态,也不要想到无敌,一旦您觉得自己无敌,则会出现祸端,这叫“祸莫大于无敌”。

“无敌近亡吾宝矣。”无敌会让您的宝贝丧失,什么宝贝呢?老子在前面讲了“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您想到无敌的时候,您的杀心一动,就把慈爱丢了,自高、自大的想法会自然流露,从而导致俭的德行没了,然后您就“敢为天下先”了,您会觉得我无敌了,我该去抢了,所以老子才说无敌是人生的大祸端。

老子在本章讲述了王道和霸道的区别,孟子也对此做过总结,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这两种状态是一种从动物向人进化的过程。动物喜欢霸道、抢夺、以武力示人。比如大猩猩,大猩猩每年被同伴打死的数量,远超过自然死亡的数量。我们看《动物世界》时就会发现,大猩猩的群体之间经常互相抢夺、偷袭。有时战争过后,小猩猩的父亲死了,它在父亲尸体边哀号,这种情况在猩猩界特别常见。

如果小猩猩的母亲死了,大部分小猩猩会被饿死或被其他猩猩收养——这就是互相抢夺的结果。进入人类社会以后,我们的智商高了,但也有很多人的动物性依旧很强,比如一些人为了抢占资源,发明了武器。以前大猩猩之间互相打,最多也就是死一只大猩猩,可现在人们发明了机关枪,开几枪,一排人全死了。还有更厉害的发明,比如原子弹、氢弹,这个东西可了不得,只要一扔,整个城市的人将瞬间灰飞烟灭……

如果人以动物性继续发展,不断释放霸权,将会走向一条不归路。

老子告诉我们,人类要好好生存,要培养另外一部分内容——慈爱。老子讲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如果您能做到,就能够幸福地生活下去,这也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唯一途径。否则大家继续发展动物性,不断争夺资源,互相给对方放原子弹,整个地球终将面临毁灭。

老子早就指出,人是脱离动物性向更高的境界进化的,这是一种放弃霸权、放弃武力,而去追求慈爱的路径。

老子说“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就是在告诉您把武器收起来,才能进入与众和谐的生活境界。然后再用慈爱做大家的融合剂,让大家共同走向人类更高的境界——老子在几千年前就讲了这些道理,但是我们没有照这个方向发展,而是在发展霸权,武器变得越来越先进,人类也开始走向危险的境地。


能慈爱他人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好

有的朋友问了,罗博士您讲的都是世界大事,跟我们个人有什么关系?

每个人都相当于一个小国家,头脑就是君主,您怎么跟别人取得好的协调关系?

老子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懂得放下争夺之心,用慈爱之心与大家相处。当然,每个人都可以去争夺,像大猩猩一样,如果您选择争夺,就会逐渐退回到动物的状态。

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则新闻,发生在大连的某饭店。事情的经过很简单,一位男士看到一个人看他,就说:“你瞅什么瞅,你瞅我干吗?你这是什么眼神?”结果就直接拿两把刀往对方身上捅了六七刀……

这种情况以前在东北经常会出现,很多人在街上打架,都是因为一句“你瞅啥”。他感觉别人侵犯了他,所以要用武力去解决。现在这种事相对少一些了,我看到这则新闻时都大吃一惊,如果我们遇见什么事都用武力解决,人生就毁掉了。

像这种事情的发生,不仅仅是冲动,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决定的,他觉得武力可以解决问题,所以才会这么做,这是一种必然的,非偶然的冲动。

在生活中这样的事也有很多,比如在办公室里,新来了一位年轻人,一些资历老的人就会对新人说话的语气强硬,他认为你必须给我做什么事,“你怎么回事?怎么水还没接呢?”“这个应该做好,你怎么还没做呢?”这样说话是不好的。

您没有必要用强力让人怎么做,您应该和善地告诉别人怎么做。我见过很多人,当年使劲儿训手下的年轻人,结果年轻人有潜力,干得很好,很快就被提升为他的主管了……

而当年一直训斥、压迫年轻实习生的人,现在的态度就很尴尬。因为您曾经那么对别人,别人如今会怎么对您呢?他的心里会非常忐忑。其实我看到的大多数曾被训斥的年轻人升职后并没有报复。

以慈爱对别人,是一种正常的态度。能慈爱他人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好,而那种觉得自己一定要用强力去压制他人的人,往往他周围环境不会那么和谐。

因此,我们一定要尽量摆脱动物性,向更高的层次进发。无论结果如何,在这个过程中,都会不断地变得越来越好。


03为什么哀兵必胜

故抗兵相若,而哀者胜矣

衡量两支军队打仗谁能赢,要看五个指标

“故抗兵相若,而哀者胜矣。”这句话在帛书甲本里写的是“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通行本写的是“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我们选用的是帛书乙本的写法。

“称兵”的“称”是对抗、两者相对的意思;“抗兵”的“抗”也是两军对抗的意思,“相若”是兵力差不多的意思。两军对阵,在双方的兵力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谁会打赢呢?

老子说“哀者胜矣”,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哀兵必胜。为什么“哀者”就一定“胜”呢?“哀”指有怜悯心、慈悲心,老子认为有慈悲心的人会胜。

那么,在两军打仗的时候,一方勇敢往前,另一方升起了怜悯之心——打仗要死这么多人,不打了吧。难道不打了就能赢吗?

这句话在历代有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说,两军对阵,如果兵力相当,懂得爱惜士兵的将领,则能领导部队打赢这场仗,因为他是正义之师。而我认为,我们应该站在国君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两军相交的时候,如果兵力相当,谁会打赢呢?哪一方的国君有慈悲心,懂得爱惜民众,哪一方就会赢。

有人问,两军打仗跟国君是否慈悲、是否爱惜百姓有什么关系呢?

这里的道理很深,我们从《孙子兵法》开始分析。我认为《孙子兵法》是接着《道德经》的军事思想往下讲的,《孙子兵法》的第一篇是“始计篇”,很多人把这里的“计”理解成了计谋,这是不对的。这里的“计”并不是计谋,而是计算、重复考量的意思。

“始计篇”开篇讲的就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认为,用兵是国家的大事,他站在国家的角度说“故经之以五事”,您要考量五件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校”就是来平衡、衡量的意思,“计”是计量的意思,您要通过计算、考量来找出真实的情况。

哪些真实情况呢?“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这是《孙子兵法》著名的道、天、地、将、法的五个标准。

孙子认为,您要用这五个标准来衡量两支部队。您把每一个指标都算清楚,看哪个部队强,您就知道最终谁能胜、谁能败了,您也可以提前通过计算来判断最终胜负结果如何,决定自己这方到底要不要去打这场仗。


第一个指标要看“道”

我们再来看这五个指标。第一个指标,“道”。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这句话特别重要,要看两个国家哪边的做法符合天道,哪边领导者的所作所为跟道接近,领导者按照道做事以后,老百姓则会“与上”,老百姓和领导者就是一心的,这个时候老百姓可以为这个国家赴汤蹈火,与国家同生死。

为什么大家愿意团结在您的周围,与国家同生死?因为领导者有道,那么领导者的道到底是什么?在《孙子兵法》里没有多讲道是什么,只是说有了道以后老百姓与领导者会同心同德。

在《道德经》里几乎通篇讲的都是领导者放下自己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众人谋福利,当大家真的感受到了您是为了我们大家做事的时候,就会愿意团结在您的周围,一旦国家有难,他们立刻会为国家出生入死。

《孙子兵法》开篇就讲,衡量两个国家打仗谁能赢,第一个指标要看两个国家领导者谁有“道”,谁关爱老百姓,谁能放下自己的利益为老百姓谋福利,如果您这么做的话,您就是有“道”,老百姓就跟您在一起。


第二个指标要看“天”

第二个指标,“天”。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这里的天指昼夜、气温、季节的变化,比如您不懂天地气候的变化,穿着单薄的衣服到雪地里作战,士兵都冻生病了,这仗还怎么打?

当年拿破仑就因为不懂“天”战败过;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时候,也是在严寒的天气里,导致德国的士兵冻死了很多,这样一来仗就没法打——这就是没有掌握好天时的变化。


第三个指标要看“地”

第三个指标,“地”。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如果您不懂得勘察地势,有的地势平坦,有的地势狭窄,有的地势易守难攻,您带着军队走进了死地,或者您选择的道路很远,提前被敌方知道了消息,他们做好了防御,您的突袭就做不了,所以“地”也需要衡量,要掌握地利。


第四个指标要看“将”

第四个指标,“将”。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指的是将帅的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护士卒、勇敢果断、军纪严明等条件,有智慧、懂慈爱的将领才能让士兵追随。

在《孙子兵法》里,把国家领导者和将领拉开了层次,您看这几项指标:道、天、地、将、法,道在第一位,将在第四位。


第五个指标要看“法”

第五个指标,“法”。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这指的是您操作的制度运行得如何等。

接下来孙子说“主孰有道?”两边的部队要先计算、衡量一下,“主”是国家君主的意思,哪个国家的君主有道,谁慈爱老百姓,才能感召百姓和他一条心。

“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哪一方的将领更有能力?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规、法令更能严格执行?哪一方资源更充足,装备更精良,兵员更广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更有素,更有战斗力?哪一方的赏罚更公正严明?

通过这些比较,“吾以此知胜负矣”,我就知道哪一方能赢了。

孙子告诉我们,只要您把这些指标拿来考量一下,从双方的国君到双方的士兵,逐一考量以后,胜负就很显而易见了。

我们从《孙子兵法》里能看出,孙子把国君的境界放到了第一位,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里讲的道。

老子说“抗兵相若”,两边的部队要开始打仗了,部队的兵力相当,谁能赢呢?首先我们要考量的是国君是不是关爱老百姓、是不是怜惜老百姓?如果国君能做到,就是有道。如果您有道,老百姓就愿意跟您同生死——这是战争的首要条件,国君有道,这支部队就会打赢。

老子这句话实际是《孙子兵法》的一个开端,老子和孙子的思想是有相通之处的。老子讲的是国君之道,孙子讲的是战争之道,而战争里的第一衡量标准,是哪一方的国君有道。

老子的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历代的人都错用到将领身上去了,实际老子指的是国君,因为《道德经》的内容都是从领导者的角度来讲的。


仁爱之心是每个人的“君主”

作为一个普通人知道这些道理有用吗?

是有用的,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国君”。中医讲“心为君主之官”,您的心就是您的“国君”,它可以统领您的身体,让您在人生中一步步走向佳境,这很关键。

我认为,在人生所有的教育中,仁爱的教育是排在第一位的。作为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就算别的教育都没有,仁爱的教育也一定要留下。

记得有一天,我在小区里看到一个老人带着自己的小孙子在逮一只青蛙。抓住了青蛙后,老人就把青蛙往地上摔。这只青蛙很可怜,翻过身来想跑,老人又马上抓住它,接着摔,后来因为抓不住青蛙,他就开始用脚踩住,然后再抓住青蛙的两条腿往地上摔。

我当时就在想,这个老人在培养他孙子什么思想?这样的小孙子会丧失仁爱之心。本来,老人可以告诉他的孙子“青蛙吃蚊子,所以晚上蚊子就不咬你了,青蛙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他如果这样说多好啊……

可是他抓着青蛙往地上“啪啪”摔,我看着这一幕心里一揪一揪的。我估计这个老人可能想回去给他的孙子烤青蛙腿上的肉吃,可是他忘记了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错过了关键的教育时机。

像这样的事我见过很多,我觉得这是非常遗憾的。

如果您能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他的情商会比较高,将来也一定会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从而人生就会圆融很多。如果缺乏仁爱之心,他到处攻击别人,别人也攻击他,最终受伤的是自己。

一家企业文化的核心之处也是仁爱之心。苏州德胜洋楼的领导认为,管理到了最高阶段,爱是不可缺少的东西。企业要培养仁爱之心,如果企业里的员工都有仁爱之心,对同事、对顾客都散发仁爱之心,您说这家企业能办不好吗?

仁爱之心是每个人的“君主”,是必须要有的,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