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懂道理三千,不如好好践行一条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懂道理三千,不如好好践行一条

第七十二章:懂道理三千,不如好好践行一条01“百人闻道,十人悟道,一人行道”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 我们都是变化中的片断本章是总结性的一章,好像是老子发的一些感慨。老子说:“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这句话也有不同的版本,但内容都相差不大,我们还是按照帛书甲本的写法讲。老子说“吾言甚易知也”——我的...

第七十二章:懂道理三千,不如好好践行一条


01“百人闻道,十人悟道,一人行道”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

我们都是变化中的片断

本章是总结性的一章,好像是老子发的一些感慨。老子说:“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这句话也有不同的版本,但内容都相差不大,我们还是按照帛书甲本的写法讲。

老子说“吾言甚易知也”——我的话特别容易理解。老子没有说他讲的道有多么玄妙,而一般人认为《道德经》讲道很玄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老子却不这么认为。“甚易行也。”意思是我讲的话特别容易去做。特别容易去做什么呢?放下欲望为大家做事,无我利他,最终老天会让您活得更好。您说这是多么幸福,做起来多么容易啊,只要您别为自己捞取利益,多为大家做事就行。

“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但没有人能理解,没有人能实行。

我觉得老子发的感慨确实是存在的,所以过去有“百人闻道,十人悟道,一人行道”的说法。

坦诚地讲,道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我将其大致分为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世界的生灭变化是永无停息的,我们都是变化中的片断,不要执着于任何事,不要执着于自我获得,因为所有的获得终将失去,要懂得放下,轻装前进。

第二个原则,您发出什么,世界就会向您回馈什么,您和世界是一个整体,您发出的一切信息,世界会在各种时间、以各种形式,成倍地向您回馈。

您可以发出善或恶的信息,最后这些信息会无数倍地向您回馈。如果您发出的都是恶的信息,则会导致自己天天挨骂,谁想在挨骂中度过一生呢?所以,您不计回报地发出善的信息,您的人生才能更幸福,周围的世界才能更美好。

但您发出善念的核心是不要求回报,道的第一个原则告诉我们:只有放下,才能轻装前进。

其实,道的原则就是这么简单,我在各大学院都讲过,比如北大哲学院、复旦哲学院等,学者们对此并未发生过什么激烈的争论,因为所有的先圣讲的大致都是这些内容,可能总结出来在文辞上稍微有些差异,但是总体的核心内容一样。


凡事都为了自己而做,行吗?到底好不好

前面说过,道这么好,其道理也如此简单,可为什么大家不去做呢?

我们的大脑里有一个强大的动物脑,里面包含了私心,所以我们会更多地去争夺。

有人说“做什么要先利己”,利己到底好不好呢?

只要是人,就有利己的动物性。在某种程度上,利己确实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比如,我为了赚钱玩儿命工作,别人六点下班,我天天工作到晚上十二点,我的业绩上来了,我在进步,还能多挣钱,这多好啊!

但是我们必须了解,您靠无休止透支身体带来的业绩提升,其副作用也是很大的。而且一旦您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拼命工作,等到月底您完成了,会开心一会儿,接着您马上又开始制定下一个目标。得到之心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它会不断地冒出来。所以您刚高兴一会儿,又要为下一个目标去拼命。如果没达到目标,您会觉得痛苦,越得不到就越想得到。

比如,以前我总想着发财,可是总也发不了财。我去各个神庙里拜、点香,一点儿效果也没有,所以我很郁闷、痛苦,那段时间对我的心灵和身体的伤害是比较大的,这就是求而不得所带来的副作用。

但是我们能不能进步呢?能不能不总处于患得患失的状态里呢?

圣人说,当您有利他之心的时候,您就已经开始进步、提升了,如果您真的能放下自己、放下得失,坦然地为大家做事,您会做得更轻松,而且做的效果比您玩儿命做事时的结果更好。

如果您是位家长,有自己的孩子,您把这些理念传递给孩子,他也会幸福。

您越早给孩子培养利他之心,他将来长大了为人处世就会越圆融,因为他不那么在意得失了,就会少很多纠结;如果他在意得失,则会因为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别人打起来,或把自己气得够呛,以至于寻死觅活的——这都是利己之心太重,想不通的缘故。

古人说:“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您说争来争去有什么用呢?

因此,一直处于纠结、患得患失的人,是不会幸福的。为什么会如此呢?这都是因为小的时候没有受到过好的教育,所以家长学《道德经》,对孩子日后的教育会特别有益。

对于公司的领导来讲,如果您能在公司里建立利他的文化,这对您自身的事业发展也特别好。

有的朋友和我说:“我在公司里是一个小领导,有的老员工自以为资历老,来上班‘点一卯’就走,我要是管他还不行。”

这就是公司的利他文化没有建立好,一旦企业里有了利他的文化,员工之间就会少很多摩擦,大家相处起来会更加和谐,容易拧成一股绳往前走,而且在这样的氛围里工作也会更少生病。

这种文化是可以建立起来的,人是可以改变的,只不过需要一点点地克服。

老子的这几句话语重心长——我的话如此容易知道,如此容易做,可是天下人不愿意知道,不愿意去做,这非常可惜。言外之意就是在鼓励我们要去践行,这么容易的道理,怎么不做呢?

因此,学完本章我们一定要践行,别辜负老子的期望。


02转念即是转运

夫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

您为什么会最近倒霉事不断

“夫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子说“夫言有宗”,“宗”是有根据的意思。老子告诉我们,我所说的道的内容,不是瞎说的,“言有宗”,是有根据的。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大家每天的言语和思想有很多,有些是特别重要的,有些是无用的,那些重要的是有规律的,是根本。

老子接着说“事有君”,做事有主宰。老子的意思是,每天您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这些事里自有它的规律和主宰,如果您懂得了它背后的规律,做事就不至于忙乱。

“夫唯无知也”,正因为大家不知道这个道理,才会茫然陷于各种事里。“夫唯”是语气词,“夫唯无知也”,正因为大家无知,“是以不我知”,所以才不愿意了解老子讲的道。正因为大家不了解这背后都是有规律的,所以才不愿深究这其中的道理。

其实这几句话是老子做的一个小结,学习《道德经》这么久了,大家知道,我们做事的背后是有规律的,有道的原则。如果您不懂这些道理,遇见事的时候,会觉得很乱,完全找不到规律,或者您会感觉怎么最近我这么倒霉?我怎么控制不住局面了?

有时候您看别人,会觉得他怎么那么幸运,好事一件接着一件。为什么我就这么倒霉?您完全搞不清楚每件事里的背景和背后的规律。

如果您懂得了道,懂得了事物运行的规律,知道了原来做事需要将心比心,那么您做事就会顺畅很多。在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其实有一个看不见的云图,这个云图在每个人的心里,它不断流动着,如果您按照道的原则做事,云图就会向您流动,能量就会向您流动,您的人生就越来越顺畅——这是生活顺遂的奥秘。

曾经有位朋友跟我讲了他想做的无数个项目,一会儿他想开这个店,一会儿想开那个店,一会儿想卖电器,一会儿又想卖保健品,最后他就问我:“我到底做哪个啊,我觉得哪个都很难做,怎么办呢?”

我对他说:“这些项目都是平台,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关键是形式里您要向大家传递的是什么,这才是灵魂的东西,这是精神层面的,我建议您不要着急选择形式的东西,先把核心选出来。”他选的这些项目几乎没有什么联系,说明他关注的只是这个项目能不能挣钱,他没想过做这件事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和他说:“我选择职业有三条原则,我觉得您可以认真用一年的时间来想一下,最后您看哪个项目能符合这三条原则。”

这三条原则我在前文和大家说过:

第一,这件事是对众生有益的。

能给大家带来意义、带来幸福的事,这样的事您做完了,将来老了会觉得很幸福。

第二,这件事是您感兴趣的、擅长的。

您千万别觉得自己数学不好,就能干好一件和计算有关的事,那是不行的;这件事一定是您做起来觉得很快乐的,人生很短,别让自己太纠结。

第三,这件事您能坚持十年以上。

选定了一件事以后,您能坚持十年以上,我觉得您就能够成功,绝对能做到行业的顶端。

范伟曾演过一部电影叫《有完没完》,在影片的开始范伟是一个很笨的人,很多事都搞砸了,结果他进入了时间机器以后,一直在重复同样的一天,于是他开始不断地改进每一个细节,结果越来越精彩。

实际同类的电影在国外也有一部,叫《明日边缘》。这部电影是汤姆·克鲁斯演的,影片中外星人入侵,他要上战场参战,但战役的第一天他就惨死在战场,没想到这一死让他拥有了时空循环的能力,于是他开始和外星人时空循环作战,不断死去、不断重启时间,结果完美地突破了束缚,最后把外星人消灭了。

我觉得这两部影片的构思非常有智慧,讲的是做一件事时,只要您不断地改进、提升,您坚持下去,绝对是专家级别的人物。

后来我的这位朋友找到了一个他觉得这三条原则都符合的领域,一直做下去,如今已经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

其实很多人都在重复地做一件事,如果您能知道这里的规律,发心为大家,坚持下去,您做事的结果就会变得不一样。


凡事先考虑大家,就与道相吻合

我有一位朋友,有一段时间做事业特别不顺利,导致他心情抑郁。他说自己很不开心,整天想着自杀,因为公司最后连员工的工资都开不出来了。

当时正好在同学聚会的饭局上,他就问我有什么经营法则没有?这经营法则是“术”层面的东西,我说我没有,因为我不知道他具体的情形怎么样,我和他说:“有一个规律可以遵循,你可以了解一下佛教,佛教是非常重要的。”说完这个话,我们就分开了。

结果第二年我又遇到了他,他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他说:“你记不记得当时你跟我说什么话了?”

我说:“记得,我让你信佛。”

他说当时他回家后就开始看佛教方面的书,选了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开始看。结果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句话——“众生无边誓愿度”,内心一下触动了,瞬间泪流满面。他说自己心里的乌云一下就散了,当天晚上就睡了一个好觉,慢慢抑郁症就这么好了。

为什么他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因为他的发心变了,以前他想的就是怎么赚钱,怎么扩大生意,反而生意越做越小。现在他明白了应该度一切众生,为大家做事,于是开始帮助大学刚毕业立足未稳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平台,或跟大学联办实习基地等。结果当他发心为大家做事的时候,奇怪的事发生了,他的生意开始越来越好,从此以后,他的事业蓬勃发展,现在生意已经做得很大了。

他的心念一转,他的人生和事业都开始转变了。

之前一切都为了自己的时候,和别人谈合作要先考虑我能赚多少,为什么对方多赚了呢——这是很多做生意之人的本能。但是他的心念变了以后,开始考虑能不能帮到大家,比如跟学校联办大学生实习基地,这种事是要投入精力的,因为这些大学生都是刚毕业的,不一定有回报。可是因为他的发心是为年轻人,学校的老师会来帮他,他的平台会越来越大,所以最后他的生意反而越来越大了。

为什么心念一变,他的事业全都改变了呢?这就是道的原则,其实每件事里都蕴含了道,如果您凡事先想着自己,就与道相背离;凡事先考虑大家,就与道相吻合。

因此,一旦您能明白这些东西都是虚幻的,没那么重要,从而轻装前进,为大家做事,最终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您也成就了自己。

如果您不知道这种规律,也不愿意去了解,每天在各种纷繁复杂的事里纠结,这就是老子讲的“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因为您不知道,所以您无从了解道,您也未必愿意了解。一旦您明白这个原则,知道了原来做事、说话都是“夫言有宗,事有君”,都是有规律的,您顺应了这个规律,您的人生就会完全改变。

很多朋友学习《道德经》以后,发现自己的人生改变了,不纠结了,觉得坦然了,做事也顺畅了,就是因为您符合了道的原则,所以您说道简单不简单?

老子讲的“吾言易知也,易行也”,并不是多深奥、多玄妙的,它就在您做的每一件事里。学习《道德经》的过程,就是让我们知道世间万物运行规律的过程,只要您按照这种规律做事,既能成就大家,也能让自己幸福,这就是老子写《道德经》的初衷。


03道德经,成功之人的游戏规则

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早懂得游戏规则,就不会头破血流

“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老子说“知我者希”,这里的“我”指老子讲的道的原则,能懂得道的原则的人非常稀有。

老子说得非常客观,人世间讲道的场所特别少,也很少有人一直讲道。

其实我特别希望在年轻时有人能跟我讲这些道理,但是没有,我们基本上都是自己在社会的风浪里跌跌撞撞。

我小时候学的就是如何考第一,如何超过所有人,这是唯一的目的,家长们教育孩子就是“为什么你的成绩下降了?”“名次为什么往后退了?一定要往前边考,超过所有人”。家长们心里想的大多是让孩子将来买更大的房子、赚更多的钱、做更大的官,导致孩子从小学开始就玩儿命考,有的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排榜,周周通考、周周排榜。上了中学以后孩子被灌输的思想就是考一所好的高中,考上了好高中再上一所好大学。

等到上了大学,突然家长不管孩子了,很多大学生就出现了逃课、出去喝酒、去游戏厅玩儿的现象,辅导员也未必管得那么紧,学生们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然后跌跌撞撞大学四年转眼就毕业,走向社会了。

走向社会之后,大家都想赚钱,公司以业绩考核为第一,只要您为公司创造效益,您就是好员工;您没创造效益,就对不起,走人。所以很多人刚进入社会,就开始在社会竞争的风浪里起起伏伏。

您说,在这种起伏中,怎么会不困惑呢?这时候当您开始学习一些思想,付出的学习代价会比较惨重,因为您已经跌跌撞撞很久了,心灵已经受了很多伤。有的人通过学习,想通了,总结出自己的做人准则;有的人没有学明白,没想通,就此消沉。

我多么盼望,在我年轻的时候,能有人认真地跟我讲一讲社会的准则是什么,怎么做才能活得更好……我也是跌跌撞撞到了三十七岁以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读了博士,开始接触国学经典,才明白这里面讲的全是真正的道理,我要是能早点儿懂该多好!

老子说“知我者希”,在人生中能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是很少的,所以我现在才会不断地讲这些内容。我真的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在人生刚起步的阶段就听到这些话,而不是像我一样经过了跌跌撞撞,撞得头破血流才接触到国学,我知道这是好东西,希望分享给大家。

很多人学了《道德经》之后,都和我分享自己的生活改变很大,希望您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能再分享给您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少走弯路,尽早地获得这种好的思想体系,明白人世间的游戏规则,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知“道”之人,方为贵人

“则我贵矣”是什么意思?

“则”是法则、原则的意思,按照道的原则去为人处世的人,人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老子这里用了“贵”字,“贵”是稀有、珍贵的意思,这样的人一定会脱颖而出,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有的人将“知我者希”解释为,知道我的人很少,所以我是很珍贵的。这个解法是不对的,老子讲的是您按照道的原则去做,您的人生会发生改变,从而您会进入一种“贵”的状态。“贵”是有价值的意思,指您对社会有价值、对大家有帮助。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是什么意思?“是以”是所以的意思;“圣人”是悟道的领导者,“被”通“披”,当披着什么东西讲;“褐”是粗毛编的衣服,就是那种像麻编的衣服,这种衣服的颜色没有怎么染,所以它是褐色。

“被褐而怀玉”的意思是外面看着很普通,跟大家是一样的,穿着很粗糙的衣服,但心里怀的是玉。这句话是老子在讲一个人悟道之后的变化。

知道“道”的人很少,可是知道“道”以后人生会变得有价值,您会进入悟道者的状态。您的外表看起来可能跟别人一样,披着普通的衣服,但是您的内心开始光明起来,像怀着宝贵的玉石一样,就是说您的心里特别明亮。

老子的这句话含义很深,老子讲悟道之人,并不是衣袂飘飘,站在山顶上吸风饮露,悟道的人跟普通老百姓看起来是一样的,您依旧在世俗里生活,但是您的心跟以前不一样了。

为什么会进入这种状态?因为您已经放下个人得失了,那些阴暗的纠结、放不下、想不开已经散了,您会坦然地为大家做事,帮助大家,不计回报,大家感受到您的付出会觉得很温暖,从而回馈您,这样您跟大家就都幸福了。


心怀暖玉,不问吉凶

我们知道明朝的王阳明是圣人,是悟道之人,他做事的原则是“但行善事,不问吉凶”,所以平定了宁王叛乱,胜利的消息传来时,王阳明正在讲课,依旧言语不乱、神色不乱。

等到下课时人家问他,您怎么这么平静?他说这事“真如飘风之过耳,奚足以动吾一念?”这件事就像风过耳朵一般,哪还能让我动念呢?“过眼便为浮云,吾已忘之”,全都是归于浮云,我已经把这件事给忘了……

他的学说是“致良知”——什么都忘掉,心中就保持着良知。他为大家行善、做好事,任何好的、坏的回报全都忘记,所以他的心里一片坦然,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只对自己的内心负责,他的心里总是充满了喜悦。

王阳明去世之前,他的弟子问他,您弥留之际给我们留一句什么话呢?王阳明说了几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就是他的人生真谛,“此心光明”就是但行善事,莫问吉凶。我做善事是开心的,不计回报与得失,我心中有良知,其他的全是浮云。

您的心里是光明的,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能以这样的状态走完人生的人,多幸福,所以“此心光明”就是老子讲的“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最好的注解,圣人的外表看起来与大家无异,但是他的内心怀的是玉,这样的人生就会幸福,这是老子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很多人会将“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解成圣人不被人理解,所以知道我的人特别少,我穿着破衣服,但我心里的道很宝贵。您这么讲也可以,但是我觉得这样讲不够透彻,并不是圣人不被大家所知,而是圣人压根儿不在意外在的这些东西,所以他跟大家的行迹是一样的,他穿的是粗布的衣服,但是他的心里一片光明,这是真正的修行者。

我觉得真正的修行者绝不是靠华服为人称道的,比如穿着宽服大袍、华丽的衣服等,出去让人一看就说“这个人是大师啊”,这样的人未必是真的大师。真正的悟道之人的外表很普通,唯一不同则是他的心里没有纠结、想不通、放不下,他的心里一片光明,像一块洁白的玉一样晶莹透彻,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悟道修行之人。

希望您学完本章以后,尽量放下生活中的纠结、拧巴,以及各种阴暗的心理状态,走向这种“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状态,这是我们追求的。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