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上位者须知,仁义才是世间最大的利益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上位者须知,仁义才是世间最大的利益

第六十五章:上位者须知,仁义才是世间最大的利益01您想让周围的人变成什么样,您就先做成什么样古之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夫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 真正有道的领导者,绝不会教大家斤斤计较“古之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夫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什么意思呢?其中,“古之为道者”的意思是按照道做事的领导者。“非以明民也”,不是让下面的人变得聪明,“明”...

第六十五章:上位者须知,仁义才是世间最大的利益


01您想让周围的人变成什么样,您就先做成什么样

古之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夫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

真正有道的领导者,绝不会教大家斤斤计较

“古之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夫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什么意思呢?

其中,“古之为道者”的意思是按照道做事的领导者。“非以明民也”,不是让下面的人变得聪明,“明”是聪明,什么都懂的意思。

“将以愚之也”,而是使他们变得质朴、敦厚。

“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下面的人为什么难以治理?因为他们太聪明了。

很多人在看“将以愚之也”这句话时,都把“愚”解释为愚蠢,觉得老子要愚民,这样才好管理。其实不是的,这里的“愚”当质朴、敦厚讲。

“夫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的“智”是智慧的意思,在这里引申为心机、想法的意思。如果一个社会里的人都敦厚、纯朴,那么大家就会相处和谐,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如果人们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费尽心机,不断地想办法为自己多捞点儿,就会破坏很多良好的准则,导致冲突越来越多。

比如我曾看到过一则新闻,一个人开车载着自己怀孕的媳妇,路上突然有一对母子横过马路,他为了躲这对母子,直接把方向盘往一个方向打到底,自己的车一下子冲进了沟里,淹在水里了。这时候救人是最要紧的事,可是那个横过马路的母亲想:我要是救他们,这就是我的责任啊!于是她带着孩子一言不发地转身就走了……后来怀孕的太太先从车里爬了出来,费了好大力气才把老公从车里给拽出来了,真的非常危险。

为什么这对母子会如此?因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只想着万一让我赔钱怎么办,这就破坏了应有的厚道的准则。

如果人人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都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地去争取,整个社会一定会陷于混乱。

在公司里也一样,如果人人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钩心斗角——看见同事下班了,偷偷去把他的电脑格式化,让他这个月的业绩泡汤。一旦有人这么做了,公司就会一团糟,同事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紧张。

这种为自己的“智”是不需要的。老子认为,真正有道的领导者,绝对不会让大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变得斤斤计较,否则会变得难以管理。

在这句话中,老子实际讲的是领导者,老子在其他章里曾说过“民之不治”,为什么会“不治”,因为您太“有为”了,这才是难以管理大家的原因,因为领导者太想为自己捞取了,所以下面的人也都跟着他学,这就是上行下效。

领导者怎么才能让大家变得质朴、敦厚?您命令大家,大家就能听您的吗?一定是领导者先变得质朴、敦厚,先放下自己的利益,大家才会效仿。


想让孩子变成什么样,您就要以身作则

我们在家里教育孩子也一样,很多家长不停地对孩子说:“你必须学习,我告诉你,学习是最重要的,你要是学习不好,将来没有前途,痛快把作业写好!”接着自己打电话给隔壁老王:“我们把麻将打起来啊,还缺谁啊?快点儿过来!”

您说您在隔壁屋玩儿麻将,孩子会怎么想?他会想:打麻将绝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否则我爸爸为什么天天晚上玩儿到十二点?学习太苦了,为什么非逼着我坐这儿写,他自己怎么不学?

您说这样家庭里的孩子会真正热爱学习吗?我觉得应该也有爱学习的孩子,但是非常难。如果家长能以身作则,孩子就会耳濡目染地跟着学习,他看着自己的爸爸每天看书,每天给他讲书里的故事,他会想:书里的东西这么有意思吗?我也看看吧……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家人从来没玩儿过麻将,我父母就不会玩儿,我到现在也不会玩儿。我记得小时候父亲每天都在看书,母亲在不停地写东西。我要高考的那段时间,母亲不知道为什么就决心要写本书。写书在当年是特别了不起的事,那时候大学教授能写本书都不容易,而且出书也非常难。

我母亲是中学的校医,家里祖传中医。她下定决心要写书之后,就开始天天翻资料,白天上班,晚上回来后她先给我们做饭。等我们都吃完饭,准备睡觉了,她才开始写,每天晚上都写到十二点。

母亲的行为,当时我们家人都不理解,只有我父亲支持她,每次母亲写完,父亲都会帮她抄一遍。我觉得他挺了不起的。当时我就想:您一个中年妇女,写什么书啊?人家大学教授都没写什么书呢,您怎么可能写出来书呢?

我当时极其反对,我认为母亲压根儿不可能写一本书出来。周围的人也都觉得,她能把孩子照顾好、把班上好就不错了。但我母亲这个人就是一根筋,依旧每天晚上坚持写到十二点,各种查资料,翻看古代文献的记载。没想到等我上大学了,我母亲的这本书真的出版了,而且在当年很受欢迎,还到台湾展览,被台湾出版商看中,在台湾也出版了。所以,我们家最早写书的是我母亲,而不是我父亲,他是后来才写的书。

后来我也经常想,如果我母亲当年听了大家的劝,就放弃不写了,慢慢过自己的小日子,这本书就永远不会面世了。

您说我母亲每天写书,对我有没有影响?实际是有影响的,当她写的书真的面世了,大家都很尊敬她的时候,我就觉得写书是件好事,把知识汇集起来跟大家分享,大家也很感激您,然后大家也受益了。

后来我为什么会走写书这条道路,写出十几本书来?我觉得跟家长的言传身教是有关的,如果我们在家里天天玩儿麻将,我估计以我个人的毅力(我的毅力没那么强),不知道现在得成什么样了,说不定我现在也是天天玩儿麻将到半夜。

想让孩子变成什么样,家长就要以身作则;想让员工变成什么样,领导就要以身作则。

老子的这段话看似讲的好像是领导者应该让大家变成什么样,实际他讲的是领导者要变成什么样,要变得质朴、敦厚。领导者变了,他的下属就会跟着改变,这样整个社会就和谐了,就容易治理了。


02要想长久立世,定要仁义在前,利益在后

故以智知邦,邦之贼也;以不智知邦,邦之德也

不能仅靠经济利益来驱动大家往前走

“故以智知邦,邦之贼也;以不智知邦,邦之德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以智知邦”就是领导者为了谋私利,用智慧去管理国家,这个“知”是掌管的意思。

“邦之贼也”,您就是国家的罪人。

“以不智知邦,邦之德也。”您以敦朴的方式管理国家,是国家的福分,这个“德”当福分讲。因为“德”在这里当福分讲,所以后世的通行本就直接写成了“以不智知国,国之福”。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如果领导者用管理技巧来让大家为自己捞取私利,就是国家的罪人;如果您不用这种方式去管理,您就是给国家带来恩惠的人。

什么意思呢?我给您举一个例子。

比如您开了一家大公司,您是老板,您怎么管理员工呢?如果您告诉员工,钱是最重要的,干好了就多给钱,干少了就罚钱,您干活的目的都是为了钱,员工就会觉得钱是最重要的。其实,很多公司都靠这个经济杠杆来驱动大家往前走。

在一家正常的公司里,应该有两个车轮。一个车轮是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给大家讲,为什么要创业,为什么要办公司?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价值和服务,要告诉员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品性。

稻盛和夫就是这么做的,在企业里让员工修行自己,提升自己的境界,所以他的企业像学校一样,在这里工作的人道德都高尚了。

另外一个车轮是在前一个车轮的基础上,加上经济驱动。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干好活,工资会更高,福利也会很好。所以,两个车轮一起运转的公司,才是一家好公司。

西方的国家都在公司文化上面花费了大力气,可是现在,很多人只学到了后面的这个车轮——绩效考核。把这个学来以后,很多企业都靠着绩效考核在运转,这会导致人们为了利益而发生冲突。

在《孟子》中描述孟子见梁惠王的时候,就讲出了仁义和利益的次第关系,先有仁义,后有利益。

比如梁惠王刚见到孟子就问:“孟老先生,您不远千里到我们国家来,您能给我们国家带来什么利益呢?”

孟子一听国君这么问,就说:“您干吗一开口就说利益啊?我这还有更好的东西呢——仁义。”

梁惠王当时就问:“仁义有这么重要吗?”

孟子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如果所有人眼里全是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比如您有一万辆车,士大夫有一千辆车,他眼里如果只有钱、只有车,他一想您有一万辆车,要是把您干掉了,他就也有一万辆车了,而他的手下只有一百辆车,还有一些人没车……由此就会产生利益抢夺,最终导致系统崩溃。

因此,仁义在前,利益在后,在仁义的基础上我们赚取利益,是可行的。


如果没有人讲究仁义礼智信,您将活在怎样的社会

现在,很多人的眼里只有钱,为了钱敢干一切事。比如说卖熟食的,往食物里加一些东西,让这个熟食放两个礼拜也不坏,或者加亚硝酸盐让这个肉两个月都不变味。这些物质对人体是有害的,但这些商家会想:管他呢,吃不死人就没事,他吃一辈子吃死了也活该。所以就有很多人为了提高产量,多喷农药,往鱼塘里多撒激素,养只鸡恨不得用十八种抗生素。有记者曾经偷拍过,有人把地塞米松医用激素兑到水里给鸡喝,鸡喝完就会变胖,平均能多二斤肉,卖鸡的人就能多赚二斤肉钱。

这就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如果您靠“为了赚钱而工作”启发大家,大家只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事,这叫“以智知邦”,最后势必会引起大家的冲突,导致社会系统的崩溃。

在这一点上,孟子跟老子的想法很像,两个人说话都一个特点——很不客气。

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么重视国学?因为我们需要两个车轮一起转,人与人之间不能光想着自己的利益,而是要把仁义礼智信放在利益的前面。

很多人都觉得国学是糟粕,都在反对国学,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人再学习国学,没有人再讲求仁义礼智信,我们将会生存在一个怎样的社会?


用“术”来管理公司能管理好吗

“以不智知邦,邦之德也”的意思是,您不拿这些技巧去管理系统,就是这个系统的福分。有人会有疑问:“以经济刺激为驱动力,我还怎么管理这个体系呢?”

老子的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领导者要先按照道的原则做事,放下自己的欲望,为大家做事,这样上行下效,下面的人就会跟着您慢慢形成这样的文化,这是正常的治理方式。

我见过太多的公司,领导者自己做得不够好,但是他去外面学了一些手段,比如把员工按照颜色分成不同的性格,再用不同的动物代表不同的性格,比如孔雀型、老虎型等。然后再利用这些动物的性格特点,考虑该如何利用这些人。还有公司请算命先生来公司坐镇,把所有员工的生辰八字报上来,老板按照生辰八字来进行统一管理。结果这家公司变成什么样了?算命先生在公司最有地位,员工都得讨好他,谁要是不讨好他,他就把这个人的八字和公司的风水扯在一起,说对公司的发展不利。老板一听大师这么说,就赶快将这个员工辞退。

您说用这些术来管理公司能管理好吗?这样的公司很快就会倒闭的,真正的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

如果您真的要靠奖励体系不断地激发大家的欲望,大家就会不断地培养欲望,然后利用自己的平台去捞取,最后的结果也显而易见。

因此,如果您看到公司靠绩效考核来驱动,您就会发现,经济一下行,或者稍微有点儿什么风波,员工就全走了。在一家公司里,培养员工的精神体系是十分关键的。但也不是说我们培养了精神体系,就不用绩效考核了,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您把精神系统培养好,大家没有摩擦,自然能够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收入都会越来越高的。


03为大家着想的人,到哪儿都会受到大家的爱戴

恒知此两者,亦楷式也;恒知楷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比什么都强

“恒知此两者,亦楷式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您懂得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而且您能够这么做,您就是后世的楷模。

这句话在帛书本上写的是“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稽”字在以前是“楷”字的同音借字,“稽”字上古为见纽脂韵,“楷”为溪纽脂韵,见溪两纽同属牙音,所以两个字读音相近,在古籍中经常混用。高明云:“‘稽式’为‘楷式’,但‘楷’为本字。”所以,在此处我们用“楷式”。“楷式”就是楷模的意思。

老子接着讲“恒知楷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您懂得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按照道的原则做事,“此谓玄德”,那您的德行就很深远了。

“玄德”这个词我曾经讲过,刘备字玄德,就是从《道德经》来的。“玄”是深远的意思,“德”是德行,就是具有深远的德行。

我们一般理解的领导者领导群众,就是我命令你怎么做,你就要怎么做。老子说“与物反矣”,道的微妙运用是与事物的发展相反的。

什么是领导者法则?不是从上往下强压您要怎么做,而是他会自己先做到,让您看到他是怎么做的,然后让大家自发地跟着他学,追随他、成就他。这是老子讲这句话的本意,也是领导者的内涵。

“乃至大顺”的意思是,只要您这么做了,就能进入一种“大顺”的境界。

什么是“大顺”的境界?有人解释“大顺”就是顺应万物之道,其实老子讲得特别实在,就是如何让大家活得更幸福,主要就是顺应人心,让人心变得归顺,这才是“大顺”的含义。

如果您能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比什么都强,这才是最实在的。

很多人会有疑惑,这真的能做到吗?我给您举个例子。

我曾经去过广东惠州参观,在惠州有一个博罗县,县里有一座罗浮山。

罗浮山是道教的名山,葛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曾经在这里修炼,而且他还在这里写了一本书,叫《肘后方》,在这本书里就提到了青蒿可以治疗疟疾。后来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屠呦呦老人就是根据这个搞出了青蒿素,并且拿了中国第一个自然科学诺贝尔奖。

当时博罗县的书记姓徐,他非常喜欢国学,而且深具环保意识。当年大家都在招商引资,把各种企业往里引,结果搞得很多企业把山水都给污染了。这位书记当时没有着急引进项目,他认为,要是引进,一定要引进环保的企业。所以后来他引进了百岁山矿泉水厂,以及一些农业厂,这让罗浮山到现在都被保护得特别好。

我觉得徐书记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推广国学,他在每个村子里都设立了国学堂,让党员们去当义工,给大家推广国学。还请了范长伟老师到那儿去办艾灸学堂,让村子里的青年学习艾灸,给家里的老人做艾灸。我到了他们那儿的农村之后,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般别的村子里都是赌博成风,结果他们的村子,年轻人做艾灸,学习中医养生、古琴、太极,民风特别正。

这种领导就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要在大家的心中培养道德体系,不是仅仅让大家发财就行了,而是要让大家变得彬彬有礼,互相关爱。您说整体的环境好了以后,经济能不能上去?慢慢一些好的厂家就愿意来了,所以现在那里的招商引资工作做得非常好。

您说徐书记这么为大家好,大家能不能感受到?能感受到的。

有一次我跟着徐书记到罗浮山的一个村子里,结果我们正在村子的青石板路上走,有一个好像精神有点儿障碍的小伙子过来说:“到我家喝茶去。”当时我没听太清楚他说的话,我听着大概意思是到他家喝茶去,就问徐书记:“他为什么叫你去喝茶?”徐书记说:“这个人好像智力有点儿问题,但是我觉得他没问题。你想,都十几年了,我是十几年前在这儿工作的,他居然还认识我。”

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年这个小伙子因为智力有点儿问题而没法工作,家庭条件也特别困难,因为他们家基本上就没有劳动力。徐书记就每年定期给他们家买点儿大米、油什么的送去,接济他们一下,还安排了当地民政部门去帮助他们家。没想到十几年前的事,现在这个人居然还记得。

您看,您对大家关爱,大家是绝对能感受到的,您向大家传递这些善念,民心就会越来越善良。

我每次去罗浮山都很感慨,现在那边建设得非常漂亮,确实是一个养生的好地方。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那里的民风——民风非常关键,有的地方您去了之后会觉得舒适,有的地方您去了天天害怕挨打,您说这种让人提心吊胆的景区您敢去吗?


不用欲望来引导大家,您的管理就会进入“大顺”境界

一般人在讲《道德经》的时候,往往把“以智知邦”的“智”解释成儒家的那些礼仪条文,以为那些有形的知识就是“智”,我觉得这样解释是不对的。

这个“智”说的应该是从自己的欲望出发,为自己捞取的各种手段、心机。而那些培养道德体系的,比如关爱、忠诚、公平,不是“智”的内容,这叫“以不智知邦”,这是“邦之德也”。

如果一个领导者在管理时,只顾着启发大家心中的欲望,让大家不断地为了利益而干活,就是管理体系的罪人。

如果您懂得了这个道理,不用欲望来引导大家,您的管理就会进入一种“大顺”境界,这也是当今社会特别需要的。

学习了《道德经》之后,您会发现,国学的内容特别深邃,如果我们能在企业和工作里推行这种理念,我觉得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会稳健地向一个理想的状态发展,这也是我们学习国学的目的。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