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不管大怨小怨,都害人不浅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不管大怨小怨,都害人不浅

第八十一章:不管大怨小怨,都害人不浅01怨是人生的一个大敌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只要心中有怨,做事就已经不在道上了“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古代的“怨”当愤怒、愤恨讲,现在的“怨”字还有埋怨、哀怨、委屈的意思。现在有个词叫“怨恨”,在古代“怨”和“恨”是画等号的。“和大怨,必有余怨”的意思是您平息、调和了大的怨恨以后,一定...

第八十一章:不管大怨小怨,都害人不浅


01怨是人生的一个大敌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只要心中有怨,做事就已经不在道上了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古代的“怨”当愤怒、愤恨讲,现在的“怨”字还有埋怨、哀怨、委屈的意思。现在有个词叫“怨恨”,在古代“怨”和“恨”是画等号的。

“和大怨,必有余怨”的意思是您平息、调和了大的怨恨以后,一定会剩下一些怨恨,因为人心不那么容易忘记怨恨。

老子说,这种处理方式“焉可以为善?”怎么能够算得上是完美的、妥当的?“善”是好的意思,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您让大怨产生了,就已经不是在道的层面做事了,如果您按照道做事,是不可能让大的怨恨产生的。一旦大的怨恨产生,无论您用什么方法补救、调整,也一定会剩下一些小怨恨。

老子的这句话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对我们有什么指导作用呢?

如果公司的领导让员工生出了大的怨恨,您再采取什么措施去调和,最终也未必能弥补裂痕。

老子的意思是,领导者让员工对您产生了非常大的怨恨,就说明您已经不在道的层面做事了。之所以会产生矛盾,一定是因为您没有照顾到员工的利益,没有做到无我利他,如果您真的按照道做事,处处为大家考虑,应该不会有大的怨恨产生。

如果您看到一家公司的员工都在怨恨领导,您就知道这家公司的领导一定没有按照道的原则做事,一定是您为了自己多考虑,伤害到了员工。怨产生的基础是伤害,有伤害才会有怨,这两者存在因果关系。

老子的这句话是让领导者按照道的法则做事,不要和员工产生大的矛盾,不要伤害他们,要保护他们。一旦产生了大怨,虽然您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去补救,但是您记得,一定会有剩余的怨恨残留在人的心中。


怨是人与人相处中最大的“毒药”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句话有什么指导作用?

我们可以将这句话理解为老子在告诉我们,不要与人产生怨恨,无论是大怨还是小怨。

人与人之间的怨恨是怎么产生的?同样也是伤害带来的,每个人都考虑自己的利益,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想尽办法去获取,在获取时难免就会伤害到其他人,这时怨就产生了。

怨的情绪是人与人相处中最大的“毒药”,人与人之间如果存在怨恨,是没法和谐的,整个组织会缺乏凝聚力,很容易解体。一旦您的心里有怨的情绪,您的身体也会出现问题。

怨是人生的大敌,我们要学会如何消除内心的怨。

在民国时期,东北有一位叫王凤仪的善人。这个人是专门讲性理疗病的,核心理论就是情绪会导致人身体生病。并且他还总结了什么情绪会引起什么病,他说怨的情绪特别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脾胃的各种病症等。他认为所有的不良情绪里,“怨”字是核心,一旦怨消除了,其他不良情绪会很容易消除。因此,怨是所有不良情绪的核心基础。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种怨,比如没涨工资怨单位领导、怨同事,你们不重视我;家里的孩子没人照顾,怨老公、怨婆婆;自己的身体不好,也怨别人……

很多人的怨,是每当觉得自己没有达到什么的时候,怪别人而产生的——一切原因都归结于外因不好,所以他会怨恨大家。只要有怨产生,这个人就没有好情绪,会觉得事事不如意、处处不开心,整个生活的基调会变成阴暗的颜色。

因此,怨的产生就是因为您外求,有的人事事都找外因,从来没想过有自己努力不够,或是没调整好的因素。

王凤仪先生说:“凡事要找自己的原因,一旦您把自己的问题找清楚,您就不怨恨别人了。”比如两口子离婚,妻子说是因为老公坏,可是她没想过其中也有自己在婚姻里不断发脾气的因素。

前一段时间有一则新闻,妻子要看丈夫的手机,丈夫不给她看,于是妻子在水边就大叫要跳水自杀,很多人劝她,最后她老公过去把她抱过来,她玩儿命地喊……

这种情况,类似于民间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您说用这种方式来解决家庭矛盾,能解决好吗?这个老公最开始的时候,一定是爱妻子的,不然干吗要结婚呢?但他的爱已经被这种折腾逐渐消耗殆尽了。最后当他一想到妻子就害怕的时候,这个婚姻就离解体不远了。

在单位里,有的人没涨工资就怨领导,“领导怎么就是看我不顺眼?”“我没涨工资全怪领导。”

实际上,一旦您的努力到了,资历也到了,工资就会涨。如果您的努力不够,把责任全推在别人的身上,您会越来越消极,所有的努力都是负向的。您要想到这次没涨工资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尤其要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剩下的随缘,这才是一种好的人生态度,也是能化解自己心里怨恨的态度。

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在告诉我们,尽量别让怨恨产生,尤其是大怨。遇到事先从内找原因,外边的事随缘,一切看老天安排,结果我们不必在意。如果您能这么做,心里还会有怨恨吗?

所有怨恨一定因伤害而产生,别人之所以怨恨您,是因为您伤害到了别人。如果我们能够随时反思自己,尽量按道的原则做事,无我利他,放下自己,您说大家感受到您的温暖,都来支持您,还会有怨恨产生吗?不会的。

老子讲的“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意思是您背离道的时候,您跟别人的关系就容易产生怨恨,如果您在心里先把怨恨消除,让自己内心变得坦荡,然后对外再按照道的原则做事,尽量放下自己,为大家去发出善念,就不太容易产生怨恨了。

当您处于这种境界时,即使有个别小的怨恨,也是大家不理解您、不了解您所致。这是很正常的,有时候我们做好事,也会受到大家的误解,甚至有的人还会讽刺、打击您,总之无论好的回报、坏的回报,我们都忘记它。您只要坚信,河水终究会向东边流,人心最终会向善,误解最终会消除就好。只要您按照道的方向做事,您的生命里就不会构成大怨。

老子的这句“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看着很简单,实际上给我们指出了消除怨恨的法则,这里面的道理是很深的,值得我们深思。


02当负能量来的时候,我们要以正能量回馈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徹

“得饶人处且饶人”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徹。”这句话在帛书甲本写的是“圣人执右契”,在古代两方定了合约以后,会拿一张纸写出来,然后从中间分开,左右各一份,一人拿着一边,比如两个人写的是欠条,等到将来还债时,将两半纸合在一起,对得上才行。至于“圣人执左契”还是“右契”?很多学者有过争论,比如有的学者认为“右契”是对的,因为“右契”是高贵的一面,给债权人的,“左契”应该是给欠债人的。这种说法对不对,我们不做更多探讨,因为不影响我们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执左契”对,因为在古代很多文献里,出现过“右契”和“左契”的名词,基本上我看到的都是主法令者去藏左契、左券,所以我觉得“左契”应该是债权人的。

“是以圣人执左契”,意思是有道的领导者,拿着债权的券,比如老百姓欠了税、欠了钱,“而不以责于人”,却不用这个券来求责、问责。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道的领导者,有债权的券,却不向老百姓去责求债务。

“故有德司契”的意思是,有德的圣人掌管着债务,拿着契约在手里,但不去责怪人们。“无德司徹”的“徹”当税讲,没有德行的人会不断加收税务,向老百姓多收钱。

老子的这句话到底想说什么?有债务了,欠钱就要还钱;有税了,就要交税,老子为什么说拿着债权的证据,却不去要呢?有道之人,拿着券不求税,难道收税的人就是无德之人吗?

老子的这几句话,有很多层面的理解。首先,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得饶人处且饶人”,虽然您占理,别人欠了您东西,但是如果您能够放松,就尽量放松一些。

这里,我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曾经,我们家里有段时间住的房子,在一楼可以种点儿花草,但因为担心安全问题,就装了几个摄像头。起初,我觉得安装摄像头没什么必要,后来一想,老人住还是装上摄像头安心点儿。结果,装完摄像头真的发生一件事。

有一天早晨,我母亲出来锻炼身体,一出门,她愣住了,前几天刚买的花没了。这盆花我记得很清楚,是我花了两百多块钱给她买的,没想到刚放到外面几天,就没了。我母亲就觉得奇怪,明明前两天还在呢。于是,她开始看摄像头录下来的回放(这个摄像头是和手机连着的,可以直接看),结果她看完后大吃一惊,就在头一天晚上,邻居家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妈,在晚上九点多钟的时候来到了我们家放花的地方,围着花转了两圈走了。将近十点的时候,老大妈又过来了,把花盆抱起来就直接走了。

我觉得这真的需要一定体力,这盆花我抱着走可能都要出汗,老大妈八十多岁抱起来就走了。

我母亲一看,这摄像头里录得清清楚楚,她看了这个老太太就知道是哪家了。然后我母亲就出门了,结果到这家一看,这个老大妈已经把花盆砸碎扔了,把花种到他们家门口的地里……

这时候怎么办?处理方式要讲究方法。我母亲是一个特别节省的人,有一次保姆跟我说,她围着卖水果的摊转了好几圈,就想吃猕猴桃,但是没舍得买。我听说了这事就觉得很心酸,老人就是节省,您怎么让她花钱,她都不花。

您看她是这么节省的人,而且她很喜欢这盆花,我本以为按她的性格,应该会上那家去交涉一下,毕竟她有录像,应该要回来。我就一直观察我母亲怎么处理这件事,结果第二天还是没有动静,我就忍不住问她:“您怎么不去要花呢?”

我母亲就和我说了她的想法,我听完之后顿时感觉很佩服。她是这样想的:你去要的结果是什么?两百块钱的一盆花,老太太八十岁了,万一她一看录像,里面她正偷东西呢,自己面子下不来了,高血压上来了,心脏病再犯了,这样两家会结仇的。

这就很符合老子在前面讲的“和大怨,必有余怨”,您再怎么处理,再怎么跟她好,结果还是会有怨恨在,而这种怨恨是没有必要的。

因此,这种“你犯错误了,就应该承担”的处理方式,在此时是不合适的。因为您要考虑到对方已经八十多岁了,情绪激动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我母亲从学医的角度考虑得非常周到,尽管她喜欢这盆花,但是她能放弃,这是真正让我佩服的。

有的人会觉得,您如果不把这件事说出来,对方还会继续犯错,反而是一种纵容。但我母亲采取了另外一种措施,在邻里聊天的时候,她看到那个老太太离得不远不近,既不是当着她的面,也能让她听到的时候,我母亲就跟别人聊天说:“我们家装摄像头了,摄像头装上以后还是比较安全的,可以监控到周围的环境。”她这么提一句之后,那个老太太心里应该也明白了一些,但是没有伤她的面子,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她没有把这盆花还回来,但是也没有再来偷花了。

我觉得这件事母亲处理得非常好。一方面,制止了对方进一步偷花的行为,让其心里犯错的念头得以扼杀。人有善的一面,每个人心里都有良知,会把恶的一面给抑制住,我母亲讲了监控的问题,她的心里就会警醒;另一方面,我母亲没有当面揭穿她,没有让八十岁老人的面子下不来,避免了因情绪波动导致身体出现什么问题,或出现更大的遗憾或怨恨等。因此,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这样处理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现在我能把这件事讲出来,是因为这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当时在那儿住的人也几乎都搬走了。通过这件事,我发现老人确实有她的智慧,我也很佩服我母亲的处理方式。

我在读《道德经》中这句话的时候,在心里来回地想,什么样的例子才适合这句话。因为很多人会反对这句话,“明明她欠我钱就该还”,“明明她伤害我了,我一定要报复她”……这是很多人的想法。如果您换一个角度想一下,处理不当是不是会留下怨恨?这是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样做了之后,有没有让大家朝前面走?

在此,老子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该先换个角度思考,再决定怎么做。


责罚孩子,未必是好的教育

在生活中,这样的事也比较多。比如教育孩子,有时候孩子犯错就一定要责罚吗?大人总是觉得自己有处罚和奖赏的权力,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可是很多时候责罚未必能带来好的教育。

有一位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他小时候的事,很多在农村的小孩总会去别人家的地里偷苞米。有时小孩儿淘起气来挺坏的,他不一定非得为了吃,就是故意去捣乱。结果有一次,我的这位朋友被邻居家的大叔给逮着了,他就想:完了,这肯定是一顿暴打。过去的庄稼人很看重地里的粮食,这个大叔让他过来,他就乖乖地跟过去,结果跟过去以后,发现大叔正在烤苞米,大叔给他拿了一根烤苞米,说:“吃点儿苞米,是不是饿了?先吃点儿再说吧!”于是,他开始很香地吃苞米,一边吃,一边开始心里惭愧。大叔接着说:“你这样,以后饿了就直接过来找我,我给你烤点儿吃,别到地里去乱踩了,你要是吃饱了就回去吧。”他本来是等待一顿暴打的,结果人家却给他吃烤苞米,还让他以后饿了上这儿来吃。他说,从那以后,他再也不上人家地里去捣乱了。

您看,这种处理方式,就比暴打、责罚要好很多。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里讲的重要思想。当负能量来的时候,我们要以正能量回馈,不要以负对负,要报怨以德。当您明白这个道理,您在生活中再去体察,会发现一个问题其实有很多种处理方式,您总能找到更好的角度。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骂孔子、骂儒家,是因为没有人讲道

在本章,其实老子讲的是道、德、法三个层面,您不能单靠法来运行。

我在前面讲过,在正常的体系里,道、德、法三个层面要豁然贯通。比如在公司里,领导者讲道,就能做到无我利他,放下自己为员工考虑,多给员工福利。讲德的领导,会教育大家,让大家互相关爱、忠诚。讲法的领导,则是搞绩效考核,迟到了扣您钱,犯错了扣您钱,多干活了给您钱。

在一个系统里,道、德、法这三个层面缺一不可。如果领导没有做到,却一直要求员工做到,公司的制度就无法推行,领导让员工做什么,员工也很难服从。

现在中国的社会也是这样,为什么这么多人骂孔子、骂儒家?因为没有人讲道,一味地给您讲德,让您孝顺、忠诚,人们往往耻笑,“这不是傻吗?”“挣到钱才是第一位的,别管别的,把钱捞到手才是本事。”

人们一直陷入这种状态,认为学儒家就是在培养奴性,归根结底是讲道的人太少了,人们不懂道就会质疑德。如果道和德都没有,光靠法来运行,就会产生很多怨恨——您罚他,他就不开心、会有怨气,从而偷偷给您搞破坏等。因此,老子开始就讲“和大怨,必有余怨”,也就是说“怨”字在一个组织里是非常负面的东西。有怨在,组织就没有精神共同体,没有凝聚力。而之所以产生这么多怨的原因就是领导者没有道、德的滋养,单靠法来运行。

记得我小的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我们隔壁的楼有人跳楼了,很多人都过去看。当时我年轻气盛,特别好奇,就往前拼命挤,结果挤到了最前面,一下就看到了从楼顶摔死的人。当时我吓坏了,那个场景特别恐怖,摔死的是两个人。为什么会摔死呢?

摔死的两人中有一个是厂长,这个厂长就是靠法来运行,搞绩效考核。那时候已经改革开放了,结果在发放奖金的时候,有一个工人心生不满,他觉得厂长总是罚他、针对他,怨气越来越深。

结果有一天,厂长在楼顶锻炼,员工找到他以后,抱着他直接从楼顶上一起掉下来摔死了。这是一种非常极端的行为,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为什么人会进入这个状态?

原因就是没有道和德的滋养,当您单靠法来运行的时候,人们就会心生怨怼,从而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酿成了悲剧。


为什么历史上法家往往结局都很惨

各位可以看,历朝历代,但凡法家的人物,往往结局都很惨。比如商鞅,他用法令使秦国兴盛,但最后自己被车裂而亡,因为所有的张力最后都会汇集到执行法或者定法的这个人身上。如果有道和德的滋养,人们就会减少犯错,会时常感到快乐。

老子讲,“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这句话的核心就是,当您把道和德做好的时候,法这种条文性的东西,只是一个防范措施而已,很可能都不一定用到,因为有了道和德的滋润,大家就都会主动执行,用不着再用法去责罚了。

“故有德司契”,有道、有德的领导者,已经做到了,他把“司契”,把合同放在这儿,不用等他拿合同责怪别人,别人就已经完成了。

“无德司徹”的意思是,您没有做到道和德,只靠法来运行,您就要天天执行法。

这就好比一个组织社会,所有的老百姓都有饭吃、有衣服穿、有好的房子住了,又有道和德方面的教育,您说还会不会有人天天拿着合同去打官司?不会的,司法部门的工作会非常简单。

而一个组织社会如果没有道和德方面的教育,人们只认钱,又吃不上饭,也没有好的房子住,这时候的社会,就会“司徹”,司法部门就会天天执行各种合同,这时候的法的张力就特别大。

并不是说用法不好,法也是必要的,只是一定要道、德、法三个层面豁然贯通才可以。否则没有道、德,单靠法来运行,会产生很多怨恨,这是老子本章讲的内容的真正含义。


如果您单靠责罚,孩子会越来越恨学习

这句话的含义对普通人也非常有用。比如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们经常采用责罚的方式管理,“你几点必须学数学”。这种管理会产生怨恨,印度有一部很有名的电影《摔跤吧!爸爸》,我建议各位可以看看,影片讲了父女之间的感情,非常感人,很多人都说自己是流着眼泪看完的。

影片里的爸爸年轻时是一个摔跤手,他一直想生一个儿子培养他摔跤,可是生了几个孩子都是女儿。后来他开始让两个女儿学摔跤,全村人都嘲笑她们,学校的孩子也嘲笑她们。两个女孩剪了短发练摔跤,她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约束,比如必须早上几点起床,不可以吃什么等,这两个孩子恨爸爸恨得不得了,处处捣乱不想学——单靠法的运行,就会产生怨恨。其实这种时候要有感情的激励,要让她明白道理。

为什么孩子最后愿意练摔跤了?因为别的小女孩说:“你的爸爸是爱你们的,像我们其他女孩,十四岁就要出嫁,没见过男人什么样,嫁过去面对一个陌生的面孔,就要和他过日子,从此一辈子天天做饭,没有什么希望。我们只能过这样的日子,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而你的父亲让你摔跤,你可以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两个孩子听完流眼泪了,她们明白了,原来爸爸让她们每天辛苦练摔跤是这个想法——当道、德的层面感化了她们以后,两个孩子开始自己早起,等着爸爸起床训练她们,最后也不负众望成了摔跤高手。

作为父母,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如果您单靠责罚,孩子会越来越恨学习,越来越恨他所学到的东西。如果您让他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考虑让你学这个——从内心启发他,把他心里的发动机打开,孩子就会自己主动要学,这时候就不一样了。

您说这种时候,孩子还会对学习有怨恨吗?对家长还有怨恨吗?不会的。


03道是不讲亲疏关系的

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只要您发心好,天道就会来加持您

“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这句话很简单,老子在最后又讲到了天之道。“天道无亲”的意思是,天道是不讲亲疏关系的,它没有跟谁特别亲,也没有特别照顾谁。

天道支持谁的唯一标准是什么呢?“恒与善人。”“恒”是一直的意思,天道会一直支持行善之人。

很多人认为“天之道”很神秘,因为看不到它,无法揣摩它,有可能它不是我们这个维度的力量。但是它的规律很清楚——“恒与善人”,它一直支持行善之人。

您说天道玄妙吗?您说它玄妙它便玄妙,说它不玄妙也不玄妙,老子在这儿讲得很清楚,您行善,天道就会支持您。

在中国古代有一本书叫《尚书》,是上古时代国家领导者的言论集,里面讲的是领导者法则。很多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经中之经,因为《易经》讲的是世界运行的规律。我觉得,《易经》讲的是规律,是一种工具,可是有些规律您是探求不了的,您说《易经》的源头是什么?谁设定的《易经》的规律?几乎没有人能讲清楚。它更像是一种人类从某种渠道获得的了解世界运行规律的解码器。而《尚书》则是核心,是领导者法则,《易经》是您以《尚书》为基础按照领导者法则做事时,让您怎么做得更好的工具。像《诗经》《礼记》等经典都是围绕《尚书》运作的,只有领导者按照《尚书》的法则做了,其他经典才能起作用。

在《尚书》里的领导者法则有两个:

一个是天命。《尚书》里总讲天命,跟天之道有点儿类似,《尚书》说是天命让我来做事,是天命加持于我,让我去做领导者的。

另外一个是领导者必须放下自己的欲望,为您管理的老百姓做事。您放下自己的利益,不为自己贪求,为老百姓做事,就叫有德。

在《尚书》里建立了一个规律关系——当领导者有德的时候,天命才会加持您。意思是天命是否加持您是有条件的,它只帮助有德的领导者,帮助为老百姓做事的领导者。

您看,《尚书》的这个规律和老子讲的“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是一个意思。

《尚书》里把天命跟老百姓结合在一起了,告诉我们只要对老百姓好,天命就会加持您;您要是自私自利,就是失德,天命就不会加持您了,您会逐渐失去政权。

《尚书》里有段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意思是老天爷没有眼睛,它看东西通过老百姓的眼睛看;老天爷也没有耳朵,他的耳朵长在老百姓的身上。领导者是何种作为,都会在老百姓身上体现出来,所以《尚书》建立了一个体系,天命跟老百姓结合在一起。

如果领导者能放下自己的捞取之心,为老百姓考虑,为老百姓谋福利,就是有德之人,天命就会来加持您,这个思想体系和老子《道德经》最后的这句话是一样的。“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讲的是能放下自己为大家做事的人,能行善的人,天道就会来加持您,“与”是给予力量,帮助您的意思。


对人,我们要主动发出善念

我在前面讲过,人的大脑里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内容是私心,为自己争取;另外一部分是公平、沟通、关爱等,这是我们进化来的结果。

每个人生下来只要大脑一发育,这两部分内容就会同步发育,哪部分内容会让我们越来越好呢?如果我们只为自己,看到有人在银行里刚取了钱,您就去抢,当大家互相抢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就增加了,人们互相躲避,是无法和谐生活在一起的。

在很早的时候就有部落了,有的部落里的人生活得很和谐,有的部落之间互相抢夺、打架。人们逐渐发现,只有关爱、沟通、公平这些因素,才能让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彼此我帮您,您帮我,部落与部落之间达成同盟,互通有无,不再战争,才能生活得更加富足。

当您主动对他人发出善念后,您会发现人们之间不再冲突,而是会互相帮助,一起进步。所以,我们需要争夺吗?不需要,我们需要的是善念,是关爱,是公平。

如果您这么做了,您会发现您的人生会越来越好,并不是谁在加持您,而是自己在加持自己。我们可以说天之道在天上,也可以说在每个人的心里。

我经常讲,《道德经》里边最大的秘密、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就是老子在《道德经》里讲了天之道,实际上老子是根据世间的变化来猜测天之道的。老子讲的天之道是为了指导世间人的行为。

坦诚地讲,读过《道德经》以后:

第一,您知道了有天之道。比如道教遵循道,用各种仪式来表达尊重,普通人即使不懂得天之道,但是您知道有它,能尊敬它,也是一件好事。

第二,有可能您还是不了解天之道是怎么运行的,到底在哪儿。您不用多了解,我觉得您知道有它的存在,尊敬它就行。

同时您要知道天之道的影子就在每个人的心里,如果您能够按照天之道做事,您就能激起每个人心中的善念,大家就都会越来越幸福——这是《道德经》的核心内容之一。

如果领导者这么做,您管理的组织会越来越好,大家会来成就您;普通人这么做,您会活得越来越坦然、洒脱、幸福,这是《道德经》一直在给我们讲的道理。

这个道理老子来来回回讲了八十一章,我也在来来回回地讲。有位朋友给我留言说:“罗博士也真够啰唆的,一直在讲同样的事。”

其实,道理来来回回地讲,也还是容易忘记,因为每个人都有强大的私心,所以我们要时时护佑心中的天之道,时时清除私心杂念。

有时候,一旦您动了私心,犯了错误,再想回头就难了,有时候回头真的很难,所以我们要时时警戒,长养内心的善念,这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完《道德经》以后,如果您能让天之道常驻心中,就说明您没有白学。我相信如果您能这样做,您的人生一定会发生改变,越来越幸福,从此不再纠结,内心坦然,心态阳光地度过每一天。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