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致虚极(“道”的体验3)》

《致虚极(“道”的体验3)》

16.致虚极(“道”的体验3)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16.致虚极(“道”的体验3)

致虚,守静​‍‌‍​‍‌‍‌‍​‍​‍‌‍​‍‌‍​‍​‍‌‍​‍‌​‍​‍​‍‌‍​‍​‍​‍‌‍‌‍‌‍‌‍​‍‌‍​‍​​‍​‍​‍​‍​‍​‍​‍‌‍​‍‌‍​‍‌‍‌‍‌‍​。万物并,吾以观​‍‌‍​‍‌‍‌‍​‍​‍‌‍​‍‌‍​‍​‍‌‍​‍‌​‍​‍​‍‌‍​‍​‍​‍‌‍‌‍‌‍‌‍​‍‌‍​‍​​‍​‍​‍​‍​‍​‍​‍‌‍​‍‌‍​‍‌‍‌‍‌‍​。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是谓复。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乃。没身不

【译文】

尽力使心灵处于空明宁静的无欲状态,使自身清净并对此坚守不变。世间万物都在蓬勃生长,自己则在一旁静观它们生存的往返循环。

虽然万物纷杂繁多,但它们最终还是会各自返回到各自出生的本根那里去。回归本根这一深邃幽静的过程就叫作清净,即复归于本来的命运。复归于生命是在描述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只有认识这守常不变的规则之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明智;若是认识不到自然规律而轻举妄动,往往与其结伴而行的便是无妄之灾等不良后果。

遵从自然守常不变的规则之人能包容一切事情,正因如此才能够做得不偏不倚、公正无私。这份公正即王者之德所在,若是与王者一致,便也是与天一致了。天与“道”的作用是相同的,而与“道”一致才能做到真正的永久长存。这样的人,终身都不会遭遇危险。

【解说】

哲人洞察了世界的真相。从表面上来看,世间万象的活动永远是那么生机勃勃,仿佛没有终点一般,不断呈现增长、上升的趋势。然而,只是一味地生成、不断地向前迈进,这一现象实则是通向消亡的回归之举。哲人看透了这一点,教导我们要冷静面对自身终将回归的根源,努力保证自身一生不落入危险之境。

此章与前章相同,内容皆是关于得“道”之人、哲人。之前所述古人逸事,难免沾染古代理想的寄托,这里所记述的则是作为“吾”的老子的亲身体验,比古时之事更具体,也更有实践性。怎样才能算作参透世界的真相呢?答案便是原文开头的两句。置身并沉于虚静的状态,使自己无心无欲的本性得以觉醒——这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从其结果上来看亦算是一种修行。一切的一切终究还是要回归于万物之始源,这便是哲人参悟出来的真相。在哲人老子的带领与诱导下,相信我们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回归的潮流之中,做到与潜藏于静谧深邃之处的“道”合而为一吧。

“致虚极”中的“虚”与前面“谷神不死”一章所述相同,都是指排空心灵、达到无心状态的意思。消除心中的杂念,也就是消除欲望带来的束缚,敞开心扉、开诚布公。哲人深刻地意识到,只有这样做,人们才能收获内心最终的平静。接下来的半句“守静笃”便是在补充并强调这一点。

“夫物芸芸”这一句被认为是在拿草木做比喻。“芸芸”本身指的是草木茂盛生长的繁复杂乱,河上公本中将其注为“花与叶的茂盛之姿”。所谓“归根”,是指秋叶飘落于树下,经过沉淀将自身转化为肥料,然后萌发出新芽的这么一个过程。老子在思考这自然循环的同时,不同于只注目于生长繁茂的表象的我等俗人,还强调了回归存于表象背后的根源这一思想。第十四章的“复归于无物”与第二十八章的“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通通证明了回归是老子思想中至关重要的一点。虽然从历史的时间上来看,这是回归质朴的远古说辞,若是放到现在的时间点来说则是回顾自己的立足点,重新找回自身生命之根源的本性。劝阻驰骋于世俗喧嚣中的自己,让身心回归于那深邃虚静的故乡,如此一来,与“道”合一只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知常”与“不知常”之后所出现的“容”“公”“王”作用相似,此三字依据守恒不变的自然本性,一步步阐明了与“道”合一的境况与立场。虽然此处这一“王者”的说法感觉有些违和,但由于在第二十五章中与“道”和天地并列的同样是“王”,并有这“域中四大”之一的名号,想来此处是没有错误的。《老子》中对于政治的关心是较为强烈的,但它与金兰斋的“如心之位”一样,展现的是对精神境界的保持与详解。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