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知其雄,守其雌(返璞归真之路)》

《知其雄,守其雌(返璞归真之路)》

28.知其雄,守其雌(返璞归真之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

28.知其雄,守其雌(返璞归真之路)

知其雄,守其,为天下​‍‌‍​‍‌‍‌‍​‍​‍‌‍​‍‌‍​‍​‍‌‍​‍‌​‍​‍​‍‌‍​‍​‍​‍‌‍‌‍‌‍‌‍​‍‌‍​‍​​‍​‍​‍​‍​‍​‍​‍‌‍​‍‌‍​‍‌‍‌‍‌‍​。为天下,常德不,复归于婴​‍‌‍​‍‌‍‌‍​‍​‍‌‍​‍‌‍​‍​‍‌‍​‍‌​‍​‍​‍‌‍​‍​‍​‍‌‍‌‍‌‍‌‍​‍‌‍​‍​​‍​‍​‍​‍​‍​‍​‍‌‍​‍‌‍​‍‌‍‌‍‌‍​。

知其白,守其,为天下​‍‌‍​‍‌‍‌‍​‍​‍‌‍​‍‌‍​‍​‍‌‍​‍‌​‍​‍​‍‌‍​‍​‍​‍‌‍‌‍‌‍‌‍​‍‌‍​‍​​‍​‍​‍​‍​‍​‍​‍‌‍​‍‌‍​‍‌‍‌‍‌‍​。为天下,常德不,复归于无

知其荣,守其,为天下。为天下,常德乃,复归于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译文】

既明白雄性刚强立场的功效与作用,也能够安守女性软弱柔静的地位,如此才能将世间万物像汇集于沟溪一般齐聚一处。若能甘愿作为天下的溪涧,那么便不会与永恒不变的真实之“德”产生间隙,进而可以再度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

在了解了明亮、光明的价值与重要性之后,却甘愿置身于混沌暗昧之中,如此便会成为世间万物所遵循的楷模。如果成为了世界的楷模,便意味着与永恒不变的真实之“德”相差无几,甚至可以说是与其毫无差池,因此才能够恢复至无边无际、不可穷极的真实状态。

深知何为辉煌与荣耀,却能安然处于最为卑下的屈辱之地,如此即能成为聚集世间万物的川谷一般的存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充满永恒不变的真实之“德”,再度恢复到自然本初的那种朴素、纯真的状态中去。

如果将本初纯朴的素材拆分开来,便能得到各式各样的“道具”。圣人能够为这些“道具”一般的人才找到最合适的用武之地,令他们成为官吏们的楷模一般的领头之人。所以说要想实现真正优秀且完善的政治,其重点是将一切保持住其素朴的原样,而不是以它被仔细琐碎地分割之后得出的产物作为楷模。

【解说】

以依靠世俗标准的强大与聪明而迈向充满荣华光耀之路,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为随波逐流的表现。出人头地、成为他人的目标是一件极具危险性的事情,敢于直面这一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从不追求引人注目,甚至反而以软弱柔静的步伐缓缓行走于污辱之道,这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胜利者。若要问为什么,这是因为他甘愿行于污浊之中的那种柔软步伐才是使人恢复本初的复归之步。本章所记的复归之处有三,如“婴儿”一般的无瑕、纯粹(参照第十章、第二十章),“无极”一般迷茫又广无边际的世界,以及素朴的本质(参照第十五章、第十九章),实际上是在说如此行动均约等于是在接近真实之“道”的立场。

本章的“常德”与第一章的“常道”相互呼应,道出它们从根本上与永恒唯一之“道”联系匪浅,并描述了从中显现出的永恒不变之“德”。

从“守其黑”到“知其荣”,这六句是作为附加文后添上去的,因此应当将其从原文中除去;但由于易顺鼎、马叙伦、高亨等大家皆认可这一说法,导致这成为了一类有理有据的主张。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庄子·天下篇》的引用中并未出现与此六句相似的内容,且在《老子》的记录中,“白”原本就是与“辱”对应的(第四十章[旧第四十一章]“大白若辱”),因此理由十分充分。虽说在帛书乙本中收录了黑白相对的六句,但在那之前已有过白辱相对之句,且没有荣辱相对的内容。大概在古时的旧形式中是记为“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而没有中间那六句的吧。

“则为官长”一句中的“为”可以理解为“成为”之意,有人认为此句的主语是圣人自身,然而如此一来便显得圣人的品格有所下降。从其他章的例子来看,这里说的是培育有为的人才并使他们各司其职,圣人自身则是作为无为的统治者之意。

“大制不割”这一句与第四十章的“大方无隅”极为相似,因此可以视为是同一类引用语。有些文书中记载的是“大制无割”,此处则是遵从底本与河上公本,采用了“不”字。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