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勇于敢则杀(何谓天意1)》

《勇于敢则杀(何谓天意1)》

73.勇于敢则杀(何谓天意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

73.勇于敢则杀(何谓天意1)

勇于敢则,勇于不敢则​‍‌‍​‍‌‍‌‍​‍​‍‌‍​‍‌‍​‍​‍‌‍​‍‌​‍​‍​‍‌‍​‍​‍​‍‌‍‌‍‌‍‌‍​‍‌‍​‍​​‍​‍​‍​‍​‍​‍​‍‌‍​‍‌‍​‍‌‍‌‍‌‍​。此两者,或利或​‍‌‍​‍‌‍‌‍​‍​‍‌‍​‍‌‍​‍​‍‌‍​‍‌​‍​‍​‍‌‍​‍​‍​‍‌‍‌‍‌‍‌‍​‍‌‍​‍​​‍​‍​‍​‍​‍​‍​‍‌‍​‍‌‍​‍‌‍‌‍‌‍​。天之所,孰知其​‍‌‍​‍‌‍‌‍​‍​‍‌‍​‍‌‍​‍​‍‌‍​‍‌​‍​‍​‍‌‍​‍​‍​‍‌‍‌‍‌‍‌‍​‍‌‍​‍​​‍​‍​‍​‍​‍​‍​‍‌‍​‍‌‍​‍‌‍‌‍‌‍​。(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不言而善,不召而自,繟然而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

审判者若是非常果敢、不假思索地做出决断,那么罪人将会被杀死。若是不轻易下决断、勇于做出保留之事,那么罪人就能得以存活下去。对于审判者来说,这两种不同的勇敢果断各自有着各自的利与害。然而,若说到此裁决被天所厌恶,其理由是谁也不知道的,自然与利害、打算等事是毫无关系的。(因此,即便对于圣人来说,这也是很难弄清楚的事情。)

天之道,即自然的规律,是不去争而能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回应、应承,不需要呼唤而能够自动到来,舒畅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也就是以“无为”将一切事情完美完成的意思。天之法网是极其宽广无边的,网眼虽宽疏,却不会漏失一丝一毫。

【解说】

此章与前后章相接,可以视作是对于基于威压的严刑主义的反对论。人们总是被利与弊等观念束缚着,以聪明才智去做判断,实则应当放弃这样的做法,将一切委托于无为自然的天之理,听凭天理的决断,这便是此章的主旨。“天之所恶”是将自然的道理拟人化后所说出的言论,实则指的是自然的裁决。并且,对于会变成这样的原因,如文章所说,是谁也搞不清楚的。天之道是单纯的无为、自然的,其中却有着自己的法则。“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一句说的是天能够参透一切,因此人类所有的恶行必将被毁灭之意,在有的记载中写作“疏而不漏”,是非常著名的句子,被人广为流传。天居于人类之上,让自己的法则广泛留存于世,不会漏过任何一个人。

“勇于敢”“勇于不敢”两句可以视作审判者在裁决罪人时所持的态度,以此来决定罪人的生死——太田晴轩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若遵从于普遍的说法则是将其理解为一般人类的行动,可以视为“勇于敢”会招致死亡一说与“其死也坚强”(第七十六章)、“物壮则老”(第三十章)等意相合;“勇于不敢”意指使人存活之事,与“后其身而身先”(第七章)、“处众人之所恶”(第八章)、“为天下谷”(第二十八章)等语句之意相合。虽说如此也解释得通顺,但从此章与前后章之间的关联来看,对于无论是“活”“杀”之语还是“天网恢恢”之句,都是晴轩的解释要更为优秀、妥帖一些。

有的文章将“繟然”记作“坦然”,实际上“繟”是“墠”的借字,与“坦”字是相通的,均指的是宽顺平坦的安然之姿。“恢恢”说的是广大、宽广无边之意。另外,“是以圣人犹难之”七字在帛书与碑文的记录中是不存在的,被视为是混进了有韵之文的无韵之语,并且由于相同的句子在第六十三章中也出现过,所以将其从此处删去被认为是更佳的做法。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