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道德经/《为无为(于“无为”的实践1)》

《为无为(于“无为”的实践1)》

63.为无为(于“无为”的实践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63.为无为(于“无为”的实践1)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情,将恬淡无味当作有味。

将小事当作大事一般去珍惜,将少量当作大量一般慎重对待,对有怨的事情抱以受恩的态度。

处理有难度的事情要在其还较为容易处理的时候就开始思量,面对大问题则要趁其事态还小的时候便开始着手处理。世间的难事一定都是由容易处理的小事引起的,天下大事也都是由小事件引起的。因此,圣人决不会贪图做成大事,正因如此他才能够做成大事。

说到底,那些轻易就许下诺言,将信义轻予他人的,必定很少能够真的兑现其诺言,要遭受不少困难。所以,圣人总是会将事情看作是困难之事,因此对他来说反而也就没有什么困难可言了。

【解说】

此章亲切地展示了具体应当如何实践“无为”。“为无为”与“事无事”等句看似是互相矛盾的话,这份困难也是不难想象的;但是若不以这样令人深思的矛盾话语、这种逆说的言论来探讨《老子》对此的看法,是无法表现出他理想中的实践方法的。“无为”与“无事”等句并非像其字面意思一般,代表着什么都不做、不涉足于任何事情。看上去像是什么都不做,实际上则是完成了一切事情;看似什么事情都没有,实际上则是将一切事情准备周全;按照这样的基准去办事,就是我们应当做的事情。不被明显的形束缚,也不刻意留下自己做过贡献的痕迹,虽然以这样的方式来处理万事即等于是对于“无为”的实践,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将其完成了呢?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便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当事态变得困难、问题变得严重,那么便无论如何也要花费很大力气来解决了;其实应当在事情整体还比较容易对付的时候就能够预测到其最终会发展成上述的那种严重事态,并以不张扬的手段将其默默解决掉,这才是最应当采用的稳妥做法。同时还要注意,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要以谨慎的态度去面对,尤其是碰到轻率的承诺时,对于这种事情的进展更要打起精神慎之再慎。“圣人犹难之”抱有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期望,说的是一种将万事看作困难来思考的谨慎态度。

此章的“无味”与第三十五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中的“无味”是相同的。五味所带来的害处在第十二章中已经有过阐述,这便是超越了五味之一的“道”之味。

关于“大小多少”的解读方式存在着不少异说,将其理解为把小事当作大事考虑,少量当作大量考虑,对于万事都应该当作是至关重大的事情来处理,将此句当作关于处世方面的慎重之训来看是最为妥当的解读方式。“报怨以德”一句说的是对于充满怨恨的纠纷应当抱以谨慎的态度,并尽量避开这等事情。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小)”与“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两句以其洞察现实的含义闻名于世,并且将此章与下一章的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