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1日星期二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2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原文、译文、注释、释义解读

道德经《第2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原文、译文、注释、释义解读

第2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原文】唯[1]之与阿[2]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3]兮其未央[4]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5]如春登台,我独泊[6]兮其未兆[7],沌沌[8]兮如婴儿之未孩[9],儡儡[10]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吨吨兮,俗人昭昭[11]我独昏昏,俗人察察[12]我独闷闷[13],淡兮其若海,...

第2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原文】

唯[1]之与阿[2]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3]兮其未央[4]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5]如春登台,我独泊[6]兮其未兆[7],沌沌[8]兮如婴儿之未孩[9],儡儡[10]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吨吨兮,俗人昭昭[11]我独昏昏,俗人察察[12]我独闷闷[13],淡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14]。

【译文】

肯定相对于否定相差多么大,赞美相对于厌恶相去有几何,别人所怕的否定和厌恶,我不能不怕。为了悟到真理,不遭人否定,不被人厌恶,在这悟道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一个无边的荒野,那是多么荒芜啊,一望无际,众人熙熙攘攘如同享受祭品,如同春天登台看景,唯独我漂泊在大海,看不到彼岸,混混沌沌如同不会嘻笑的婴儿,失意啊,仿佛无家可归,众人都有收获而我如有所失,我这愚人之心呀混沌哦,众人都明明白白,唯独我一片迷茫,众人都清清楚楚,唯独我闷闷不乐,索然无味得像海水一般苦涩,期盼了再期盼,无穷无尽,众人都有所依赖,独我顽固得像个粗人。我之所以能历经这一切心灵的苦难,就在于我有一点不同于众人,我想弄清究竟是什么养育着人。

【注释】

[1]《说文》解释:“唯,诺也。”肯定。

[2]阿:假“呵”,呵斥。

[3]《说文》解释:“荒,芜也。一曰草掩地也。”

[4]《说文》解释:“央,中也。”

[5]太牢:古代以牛、羊、猪三牲祭祀天地和祖先。祭祀前,三牲圈养在圈中,这个圈叫牢,大牢叫太牢。从文字的构造看,“牢”字表示“牛房”、“牛棚”。坐牢,表示被关在牛棚中。

[6]《说文》解释:“泊,浅水也。浅水易停,故泊又为停泊。”

[7]兆:预言,预示。

[8]沌沌:昏昧无知的样子。

[9]孩:假“咳”。《说文》解释:“咳,小儿笑也。”

[10]《说文》解释:“儡(lěi),败也。”

[11]《说文》解释:“昭,日明也。”

[12]《说文》解释:“察,复审也。”

[13]《说文》解释:“闷,懣也。懣,烦也。”

[14]食母,乳母。

【翻译说明】

1.如享太牢

古代用烹制好的三牲祭祀天地祖先,祭祀用过的那些烹制好的三牲叫福胙。祭祀完毕,福胙分发给参加祭祀的人们,人们当场就席而食,这个过程叫享太牢。享太牢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2.而贵食母

“食母”表示乳母,“贵食母”表示尊重乳母。这里,我们把它翻译为“想弄清究竟是什么养育着人”,以便与前面内容衔接得更顺。

【中心思想】

在这章,老子描述了自己悟道的艰辛。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