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词曲赏析/王恽《〔越调〕平湖乐[1]》原文、注释、赏析

王恽《〔越调〕平湖乐[1]》原文、注释、赏析

王恽〔越调〕平湖乐[1]尧庙秋社[2]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3]。霹雳弦[4]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5]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6],不羡日夕佳[7]。王恽注释[1]越调:宫调名。平湖乐:曲牌名。[2]尧庙秋社:曲名。尧庙:山西临汾市西南隅有纪念帝尧的庙。临汾古称平阳,是尧的都邑,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秋社:古代秋季祭祀土神的日子。南宋陈元...

王恽

〔越调〕平湖乐[1]

尧庙秋社[2]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3]。霹雳弦[4]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5]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6],不羡日夕佳[7]。

王恽注释

[1]越调:宫调名。平湖乐:曲牌名。

[2]尧庙秋社:曲名。尧庙:山西临汾市西南隅有纪念帝尧的庙。临汾古称平阳,是尧的都邑,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秋社:古代秋季祭祀土神的日子。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二社日》:“《统天万年历》曰:‘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

[3]观多稼:观看各种庄稼的丰收。“多稼”出自《诗经·大田》“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南宋陆游《晓晴肩舆至湖上》:“多稼如云获并空,牛阑樵担画图中。”

[4]霹雳弦:用雷劈过的桐木制作的琴。唐代柳宗元《霹雳弦赞引》:“霹雳琴,零陵湘水西,震余枯桐之为也。雷之甚者为震。”“琴莫良于桐,桐之良,莫良于生石上,石上之枯又加良焉。火之余,尤加良焉。震之于火为异,是琴也,既良而异合而为美,天下将不可载焉!微道人,天下之美几丧。”道家把雷劈过的枣木当辟邪法器。本曲中“霹雳”指琴木来历,雷劈木琴用于秋社活动,有祝福辟邪之义,也指琴声之高,为双关。南宋辛弃疾《破阵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壤歌亭:纪念《壤歌》而建的亭,喻太平盛世。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词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6]朝来致有,西山爽气:描写尧庙周围环境宜人。尧庙西十公里处为吕梁山。语出《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朝来,早晨。致有,尽有。

[7]日夕佳:喻归隐。东晋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日夕,傍晚。

赏析

王恽(约1227—1304),卫州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官至翰林学士、嘉议大夫。《元史》载其“清贫守职”。善诗文,工书法,元好问弟子。今人杨亮有全十册本《王恽全集汇校》。

本曲描写秋天祭祀土神的场景和民俗,表现了作者积极入世的思想。社坛上烟淡了,觅食的乌鸦也散了,举起酒杯观看庄稼的丰收。雷鸣的琴声争夺高下,众声笑语喧哗。壤歌亭外,山景如画,清早的西山,送来凉爽气息,不羡慕傍晚看鸟回的隐逸生活。

本曲“社坛”“观多稼”点明主题,描写献祭酬神结束时的情况。“观”是文化词,有以智慧之眼观照品鉴之义。如“监观”“观点”等。也表明作者与民同乐,欢庆丰收的喜悦。符合作者地方主官的身份。“霹雳”和“喧哗”描写现场气氛的热烈,描写群众欢庆娱神的风俗。“霹雳”一词有宗教色彩,符合酬神的宗教活动属性。“壤歌”一词寄寓对唐尧盛世的向往。“朝”与“夕”相对,表明作者积极入世的心态,为民谋福,主政一方,使得世风淳厚,致君尧舜也是人生的一大选项,而非只有避世一条不归路。作者这种态度,在元曲中是很罕见的。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