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词曲赏析/睢景臣《〔般涉调〕哨遍[1]》原文、注释、赏析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1]》原文、注释、赏析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1]高祖还乡[2]〔哨遍〕社长[3]排门[4]告示,但有的[5]差使无推故[6]。这差使不寻俗[7],一壁厢[8]纳草除根[9],一边又要差夫[10],索[11]应付。又言是车驾[12],都说是銮舆[13],今日还乡故[14]。王乡老[15]执定瓦台盘[16],赵忙郎抱着酒葫芦。新刷[17]来的头巾,恰糨[18]来的绸衫,畅好[19]是...

睢景臣

〔般涉调〕哨遍[1]

高祖还乡[2]

〔哨遍〕社长[3]排门[4]告示,但有的[5]差使无推故[6]。这差使不寻俗[7],一壁厢[8]纳草除根[9],一边又要差夫[10],索[11]应付。又言是车驾[12],都说是銮舆[13],今日还乡故[14]。王乡老[15]执定瓦台盘[16],赵忙郎抱着酒葫芦。新刷[17]来的头巾,恰糨[18]来的绸衫,畅好[19]是妆么[20]大户。

睢景臣注释

[1]般涉调:宫调名。哨遍:曲牌名。

[2]高祖还乡:曲名。本套曲由哨遍、耍孩儿、五煞至一煞、尾组成。

[3]社长:古代以社为基层地方组织,有威望者任社长。唐代顾况《田家》:“县帖取社长,嗔怪见官迟。”

[4]排门:挨家逐户。北宋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名为情愿,其实抑配,或举县勾集,或排门抄札。”

[5]但有的:只要有的。

[6]推故:借故推托。

[7]寻俗:寻常,平凡。

[8]一壁厢:一边。《宣和遗事》:“只见酒桶撇在那一壁厢。”

[9]纳草除根:交纳去根的草料。

[10]差夫:差遣民夫。

[11]索:须。唐代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12]车驾:帝王所乘的车,亦代称帝王。《汉书·高帝纪》:“车驾西都长安。”

[13]銮舆:天子车驾。汉代班固《西都赋》:“于是乘銮舆,备法驾。”

[14]乡故:故乡。

[15]王乡老、赵忙郎:代指乡村士绅阶层。“乡”和“忙”有讽刺义。

[16]瓦台盘:瓦坛。依陈五云说,“台盘”为“坛”的析音,是盛酒的瓦坛,与酒葫芦呼应。瓦坛底小,所以要“执定”扶稳,葫芦小,所以要抱着。

[17]刷:洗。

[18]糨:同“浆”。把衣服或织物放到米汤、粉浆中浸泡,干燥后坚挺。

[19]畅好:正好。

[20]妆么:装腔作势。

〔耍孩儿〕瞎[1]王留[2]引定伙乔男女[3],胡踢蹬[4]吹笛擂鼓。见一彪[5]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6]套住个迎霜兔[7],一面旗红曲连[8]打着个毕月乌[9],一面旗鸡学舞[10],一面旗狗生双翅[11],一面旗蛇缠葫芦[12]。

睢景臣注释

[1]瞎:坏。

[2]王留:元明杂剧中泛用的人物名称,属插科打诨角色。

[3]乔男女:恶徒。

[4]胡踢蹬:胡踢乱蹬,也可理解为村夫名。

[5]彪:队。

[6]胡阑:“环”的析音。

[7]迎霜兔:月旗图案为兔在环中。

[8]曲连:“圈”的析音。

[9]毕月乌:日旗图案为乌鸦在圈中。薛宜之认为“毕月”是“蹩”的析音,是跛脚的意思。

[10]鸡学舞:朱雀旗图案为飞鸟。

[11]狗生双翅:白虎旗图案为飞虎。

[12]蛇缠葫芦:蟠龙戏珠旗。

〔五煞〕红漆了叉,银铮[1]了斧,甜瓜苦瓜[2]黄金镀。明晃晃马镫[3]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4]上铺。这几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5]衣服。

睢景臣注释

[1]银铮:磨得雪亮。

[2]甜瓜苦瓜:瓜型仪仗器械。

[3]马镫:马镫状仪仗器械。

[4]鹅毛扇:翣,仪仗扇。

[5]作怪:古怪。

〔四煞〕辕条[1]上都是马,套[2]顶上不见驴,黄罗伞[3]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4],车后若干递送夫[5]。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妆梳。

睢景臣注释

[1]辕条:车前横木,固定牲口用。

[2]套:辕套,固定牲口用。

[3]黄罗伞:天子车驾顶盖。

[4]天曹判:庙里泥塑或壁画中的判官。

[5]递送夫:搬运夫,指太监。

〔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1]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2]里[3]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睢景臣注释

[1]觑:严密注视。

[2]猛可:突然。

[3]里:哩。

〔二煞〕你须身姓刘,你妻须[1]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2]从头数。你本身[3]做亭长耽[4]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5]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6]扶锄。

睢景臣注释

[1]须:一定。

[2]根脚:家世,出身。

[3]身:自己。

[4]耽:沉溺。

[5]村学:旧时乡村学堂,有歧视义。

[6]拽坝:拉耙,使土块破碎,地面平整。“坝”通“耙”。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1]了米麦无重数[2]。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3]。有甚胡突[4]处?明标着册历[5],见放着文书。

睢景臣注释

[1]零支:零星支取。

[2]无重数:数不清。

[3]斛:中国古代量器,一斛为十斗,南宋末年改为五斗。

[4]胡突:糊涂。

[5]册历:日记账簿。

〔尾〕少我的钱,差发[1]内旋[2]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3]。只道刘三[4],谁肯把你揪捽[5]住?白甚么[6]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睢景臣注释

[1]差发:蒙元时指赋税徭役。

[2]旋:立刻,马上。

[3]私准除:私下准予扣除。

[4]刘三:刘邦排行老三。

[5]揪捽:抓住。

[6]白甚么:平白的为什么。

赏析

睢景臣(约1275—约1320),江苏扬州人。元代钟嗣成《录鬼簿》载:“大德七年(1303),公自维扬来杭州,余与之识。”“自幼读书,以水沃(浇)面,双眸红赤。不能远视。”“心性聪明,酷爱音律。”钟嗣成《凌波曲》吊词:“吟髭捻断为诗魔,醉眼慵开为酒酡。半生才便作三闾,些叹番成《薤露歌》,等闲间苍鬓成皤。功名事,岁月过,又待如何?”其《高祖还乡》套数,名动一时。钟嗣成《录鬼簿》:“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惟公《哨遍》制作新奇,皆出其下。”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称其词“如凤管秋声”。

汉高祖刘邦当皇帝后,曾衣锦还乡,乡人空城接待。《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高祖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

本套曲以乡下人视角和夸张手法描写汉高祖衣锦还乡的故事,借以嘲讽不可一世的皇权。《哨遍》交代事由。“社长”至“还乡故”介绍官方告示百姓内容。“王乡老”以下写表现积极的乡绅装腔作势。“执定”和“抱着”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新刷”“恰糨”与“妆么大户”写浆洗衣服,装出有财势人家的威严。《耍孩儿》“瞎王留”以下两句描写乡民迎接队伍,“瞎”“胡”和“乔男女”都形容恶徒,表明作者对这些势力小人的憎恶。“见”以下句主要写仪仗,把各种旗帜图案按乡下人的理解加以描述,让人忍俊不禁。《五煞》“红漆”至“上铺”描写仪仗,也是按乡下人理解描述。“这几个”以下三句,描写仪仗队队员的奇怪装束与扮相。《四煞》“辕条”以下三句写车驾,“马”比驴贵重,农家养驴多,所以农民对以马驾车这个现象感到很奇怪。以车盖为“黄罗伞”,认为伞柄弯曲为“天生”,笑料十足。“车前”以下句写随行侍从。“天曹判”一般只在庙中看到,面目呆板。“递送夫”反衬皇帝作威作福的丑行。“娇女”之“娇”土味浓厚。《三煞》“那大汉”至“手扶”写众人施礼,迎接刘邦。“人如无物”写刘邦目空一切的傲慢。“猛可里”以下描写乡民看破刘邦身份的反应。“觑多时”全然不知礼节,“气破”不知进退。《二煞》揭露刘邦出身。“亭长”是刘邦在秦朝的旧职,管辖十里方圆的地方事务。“耽酒”写刘邦有酗酒恶习。“村学”有贬义色彩。“喂牛切草,拽坝扶锄”写刘邦曾为人佣耕。《一煞》写刘邦佣耕时鸡鸣狗盗的行径。借过粮食无数,换田契时强横地称了三秤麻,还酒债时少了几斛豆。最奇妙的是,这些丑事都记载在文书册历上,一点不含糊。《尾》曲前四句写乡民索债,应在官差中私下扣除。“只道”以下句写应有人站出来揪住刘三,问他为什么改名叫作汉高祖。“捽”本义为抓住头发,选词泼辣。“高祖”是刘邦死后的庙号,不可能是刘邦生前自己起的,选词极其夸张。

全曲以夸张和讽刺为基调,剥下了皇权不可一世的画皮,酣畅淋漓,奇崛高蹈。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