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词曲赏析/刘因《〔黄钟〕人月圆[1]》原文、注释、赏析

刘因《〔黄钟〕人月圆[1]》原文、注释、赏析

刘因〔黄钟〕人月圆[1]茫茫大块[2]洪炉[3]里,何物不寒灰[4]?古今多少,荒烟废垒[5],老树遗台[6]。太行如砺[7],黄河如带,等是[8]尘埃。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刘因注释[1]黄钟:宫调名。人月圆:曲牌名。[2]大块:大自然,大地。《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唐代成玄英《庄子注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

刘因

〔黄钟〕人月圆[1]

茫茫大块[2]洪炉[3]里,何物不寒灰[4]?古今多少,荒烟废垒[5],老树遗台[6]。太行如砺[7],黄河如带,等是[8]尘埃。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刘因注释

[1]黄钟:宫调名。人月圆:曲牌名。

[2]大块:大自然,大地。《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唐代成玄英《庄子注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

[3]洪炉:大火炉。《后汉书·何进传》:“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

[4]寒灰:火熄灭后寒凉的灰烬。金代元好问《甲午除夜》:“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

[5]垒:阵地上的防御工事。《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唐代杜甫《不寐》:“多垒满山谷,桃源无处求。”

[6]遗台:古代留下的高台。这两句曲与作者《登金荆轲山》“遗台古树空崔嵬,平芜落日寒烟堆”语义相似,后者写实,前者为想象之物。

[7]砺:磨刀石。语出《史记》“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明代沈采《千金记·定谋》:“黄河一带山如砺,惟有盟言不可更。”有成语“河山带砺”。

[8]等是:同样是。

赏析

刘因(1249—1293),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理学家,名儒,诗人。数代仕金,曾应召任元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辞归。平生不苟合,取诸葛亮“静以修身”语,以“静修”为居名,被称为“静修先生”。二十岁作《希圣解》,以“希贤、希圣、希天”为目标,以“天地间一清才”自许。曾师从大儒砚弥坚,忽必烈称其为“不召之臣”。

这是一首哲理曲。苍茫大地如同巨大的火炉,什么物质不会化为寒凉的灰烬?古今有多少废置的军垒笼罩在弥漫的烟雾中,多少遗弃的高台上长满老树。太行山就像砺石,黄河缩小如衣带,一切都是尘埃。用不着再感叹那花的开落,春的去来。

作者以哲理入曲,别具一格。体现了作者以下哲学思想:一、“观物”,这是北宋邵雍的概念,刘因认为外界现象不真实,应当超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而探求心灵和理性的观照。因而本曲不能坐实为登临,而是内心的俯视和体认。“茫茫大地”是大空间,“物成灰”“古今”、山河巨变是长时段,这都是静思的感受,而非写实。二、“无待于外,自求本心”,刘因强调养气自守、不动心,对周敦颐的“主静”和程颢的“居静”略有发展。本曲是作者在静态下的思考和冥想,不应理解为动态的现场观感和记录。现场无法看到这些大空间、长时段的景象。三、“重天道”,这是程朱理学的观念,刘因认为道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本源,认为人道应顺应天道,达到天人合一。本曲主张万物都会化为寒灰,人们无需对自然现象叹息,顺应即可。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