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星期日
首页/庄子解读/庄子《养生主》原文、注释、译文

庄子《养生主》原文、注释、译文

养生主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所谓“养生主”即为“养生的宗旨”,是讲养生之道的。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无所依凭自由自在,二是反对人为,应顺其自然,本文字里行间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全篇可分四段来赏析。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是全篇的总纲,指...

养生主

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所谓“养生主”即为“养生的宗旨”,是讲养生之道的。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无所依凭自由自在,二是反对人为,应顺其自然,本文字里行间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

全篇可分四段来赏析。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并通过以下三个寓言故事,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阐明这一理念。每则寓言故事可以视为一个段落。

第二段即叙述“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这一故事。作者以出神入化的笔触描绘出庖丁出神入化的解牛技艺,并巧妙地强调了超越技艺水平的心得体会,从而落脚到养生上。从解牛技艺中悟出的“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因其形象化的艺术手法、带有普遍性的思想提炼和抽象化的语言运用、丰富的多层次的内涵,早已突破了原创者所赋予的内容和旨意。

第三段写“公文轩见右师”的自问自答,探讨右师招祸断足的根本原因,强调世间的善恶、福祸、寿夭、健残皆根于天然。如果依乎天理,保其天真就能得到福寿健,反之就要招灾惹祸,表面出于人事,实质还是违背自然法则。这则寓言之后,还有一个譬喻性的小结,假借饮食短缺的野鸡宁肯在泽地里觅食糊口,也不愿进笼中享受口福,阐明养生的根本源于自然本真的自由自在的精神。此段小结也可以看作独立的一则寓言。

第四段写“秦失吊老聃”,意在说明人生在世应当“安时处顺”,把生死当作来去一样的平淡自然,这样才能达到“哀乐不入”的境界。最后写道:“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一警言性的结语,既照应了第四段所表达的生死观,也用“薪尽火传”之喻照应了全文的深刻旨意。

吾生也有涯[1],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2]已[3]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4]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5],可以尽年。

【养生主注释】

[1]涯:涯际,界限。

[2]殆:危险。已:通“矣”。

[3]已:既,如此。

[4]缘:循,顺应。督:督脉。人身前的中脉为任脉,人身后的中脉为督脉,任、督二脉为人体奇经八脉的主脉,主呼吸之息。

[5]亲:指真君,即精神。

【养生主译文】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已经困顿不堪,还要从事求知的活动,那就更加危险了!做了善事不图名声,做了坏事不遭刑害,像气循任、督二脉周流不息一样,遵循中正自然之路,就可以保护身体,可以保全生命,可以养护精神,可以享尽天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砉然响然[3],奏刀 [4]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5],乃中《经首》之会。[6]

文惠君曰:“,善哉!技盖至此乎[7]?”

庖丁释[8]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9]而不以目视,官知止[10]而神欲行。依乎天理[11],批大卻,[12]导大窾,[13]因其固然。枝经肯綮之未尝,[14]而况大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15]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16]。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17]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18],吾见其难为,怵然[19]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20]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21],善刀[22]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养生主注释】

[1]庖丁:名叫丁的厨师。一说掌厨的丁役。文惠君:旧注说是梁惠王,疑为附会,可视为虚拟人物。

[2]踦(yǐ):屈跪一膝,顶住牛体。

[3]砉(huā)然响然:皆为形容解牛时发出的声音。一说砉然为骨肉分离之声,响然为刀砍骨肉之声。

[4](huō)然:进刀之声。

[5]《桑林》之舞:传说殷商时代的乐舞曲。

[6]《经首》:传说殷商时代的乐曲。会:节奏,旋律。

[7]盖:通“盍”,何。

[8]释:放。

[9]神遇:心神感触。

[10]官知止:感官的认知作用停止了。

[11]天理:自然的纹理结构。

[12]批:击,劈。卻:通“隙”,指筋骨间的缝隙。

[13]导:引刀而入。大窾(kuǎn):指骨节间的较大空隙。

[14]枝:枝脉。经:经脉。肯:带骨肉。綮(qìnɡ):筋肉盘结处。

[15]族:众。这里指一般人。

[16]硎(xínɡ):磨刀石。

[17]恢恢乎:宽绰的样子。

[18]族:盘结交错处。

[19]怵(chù)然:警惕的样子。

[20](huò)然:散开的样子。

[21]踌躇满志:愉悦安适,从容自得的样子。

[22]善刀:拭刀。

【养生主译文】

厨师给文惠君宰杀牛,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都无不符合音《桑林》舞曲的节拍,同于《经首》乐章的韵律。

文惠君说:“啊,太好了!你的技术怎么会达到这般地步?”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道,已经超过技术了。我刚开始前所见无非是一个完整的牛;三年之后,就再也不用去看整牛了。到了现在全凭心神去运作,而不需用眼睛来观察,感官的认知作用早已停止了,而只依据牛体的天然纹理劈开筋骨间的空隙,把刀引入骨节之间的空隙,完自然结构来操作。像那些经络交错、筋骨盘结的地方都不曾有什么妨碍。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他们是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骨头。如今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宰牛的数量也有几千头了,而刀仍像被刀石磨过的一样锋利。因为那牛骨节是有间隙的,而这刀刃却薄得犹如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间隙的骨节,这其中宽宽绰绰的,当然会游刃有余了。所以刀还是像新磨的一样。尽管这样,每次碰到筋骨聚集的地方,我知道其中的经络,眼神专注,动作缓慢,操刀轻微,‘哗啦’一声,牛体已解,如同泥土散提刀站立,环顾四周,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把刀子揩净收好。”

文惠君说:“妙啊,我听了厨师这一番话,从中得到养生的道理了。”

公文轩[1]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2]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3]人之貌有与[4]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泽雉[5]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6]神虽王[7],不善也。

老聃[8]死,秦失[9]吊之,三号[10]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11]也,而今非也。向[12]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13]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14]忘其所受,[15]古者谓之遁天之刑[16]。适来,[17]夫子[18]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19]

指穷于为蕲,[20]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养生主注释】

[1]公文轩:相传为宋国人,复姓公文,名轩。右师:官名,古人常有借某人之官名称谓其人的习惯。

[2]介:独,只有一只脚。一说“介”当作“兀”,失去一足的意思。

[3]是:此,指代形体上只有一只脚的情况。独:只有一只脚。

[4]与:旧注解释为“共”,所谓“有与”即两足共行。一说“与”当讲作赋与,意思是人的外形当是自然的赋与。

[5]雉(zhì):雉鸟,俗称野鸡。

[6]蕲(qí):祈求,希望。畜:养。樊:笼。

[7]王(wàng):旺盛,这个意义后代写作“旺”。

[8]老聃(dān):相传即老子,楚人,姓李名耳。

[9]秦失(yì):亦写作“秦佚”,老聃的朋友。

[10]号:这里指大声地哭。

[11]其人:指与秦失对话的哭泣者。老聃和秦失都把生死看得很轻,在秦失的眼里老聃的弟子也应都是能够超脱物外的人,但如此伤心地长久哭泣,显然哀痛过甚,有失老聃的遗风。

[12]向:刚才。

[13]彼其:指哭泣者,即前四句中的“老者”和“少者”。所以:讲作“……的原因”。会:聚,碰在一块儿。

[14]遁:逃避,违反。倍:通作“背”,背弃的意思。一说“倍”讲作“加”,是增益的意思。

[15]忘其所受:大意是忘掉了受命于天的道理。庄子认为人体禀承于自然,方才有生有死,如果好生恶死,这就忘掉了受命于天的道理。

[16]刑:过失。“遁天之刑”是说感伤过度,势必违反自然之道而招来过失。一说“刑”即刑辱之意。

[17]适:偶然。来:来到世上,与下一句的“去”讲作离开人世相对立;这里的“来”“去”实指人的生和死。

[18]夫子:指老聃。

[19]帝:天,万物的主宰。县(xuán):同“悬”。“帝之县解”犹言“自然解脱”。在庄子看来,忧乐不能入,死生不能系,做到“安时而处顺”,就自然地解除了困缚,犹如解脱了倒悬之苦。

[20]本句旨意历来解释纷纭,不得要领。根据前文所述可这样理解:“指”“薪”即脂薪,又称烛薪,用以取光照物,“穷”是尽的意思,油脂燃尽于浸裹的柴薪,但火种却不会熄灭,传之于无穷。

【养生主译文】

公文轩见到右师大吃一惊,说:“这是什么人?怎么只有一只脚呢?是天生只有一只脚,还是人为的失去一只脚呢?”右师说:“天生成的,不是人为的。老天爷生就了我这样的形体让我只有一只脚,人的外观完全是上天所赋与的。所以知道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

沼泽边的野鸡走上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上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是它丝毫也不会祈求畜养在笼子里。生活在樊笼里虽然不必费力寻食,但精力即使十分旺盛,那也是很不快意的。

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的弟子问道:“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们又问:“这么吊唁朋友,行吗?”秦失说:“行。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刚才我进入灵房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都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作法就叫作背离自然的过失。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就叫作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似的。”

取光照物的烛薪终会燃尽,而火种却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